第169章 珠簾,鐵甲(中)

三騎稍稍繞遠路去了一趟青鹿洞書院,師徒三人在山腳停馬,將馬匹交給書院雜役餵養馬草,然後徒步拾階而上。徐鳳年雖然趕路很急,但登山很緩。正是在這條山道上,他曾經跟高樹露有過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相抵,那之後他得到了天人體魄,呵呵姑娘也戴着那頂不合時宜的貂帽去攔截王仙芝,以卵擊石一般。徐鳳年在半山腰涼亭歇腳時,眺望幽州山川,沒來由記起了大雪坪上的那個說出“請老祖宗赴死”的讀書人,徐鳳年斜靠着一根書院在年初重新刷過朱漆的鮮紅亭柱,自言自語道:“軒轅敬城,我去年贈書徽山,也許你女兒會疑神疑鬼,以爲我又是想着跟她做什麼買賣,其實不過是希望能多一些江湖種子。軒轅青鋒以爲我不知道趙黃巢臨死出竅後所做的手腳,我只是不想追究計較而已,她想以女子身份做武林盟主,做徽山大雪坪的王仙芝,都隨她去好了。再過一百年,以後的草莽龍蛇,恐怕天象境界都比如今的陸地神仙還要稀罕,更不會有讀書人以讀書讀出一個儒聖境界。當年你說了一句話,‘蚍蜉撼大樹,可敬不自量。’那會兒沒有什麼感觸,如今回想到我北涼的處境,確實難免心有慼慼然。”

臉上淤青還沒有徹底消失的呂雲長輕聲嘀咕道:“師父,去碧山縣也就罷了,畢竟有裴姨那麼風華絕代的女子,冷落了不好。可這座青鹿洞山,在半山這兒我就能聽到那些讀書聲,我腦殼子都疼了。師父你說你來做啥,我可事先說好啦,若是沒有第二個裴姨,而只是來書院聽人背書,我可就真要翻臉的。到時候我手起刀落手起刀落再手起刀落,把那些讀書人砍殺得人仰馬翻。”

餘地龍怒道:“呂雲長,還沒打夠是不是?信不信我一拳捶死你!”

呂雲長也跳腳,一臉幽怨望向徐鳳年,無比委屈道:“師父,你偏心大師兄,王老怪的秘笈交給他保管也就罷了,連師父你姥爺他老人家那部畢生心血的刀譜,也一併給了大師兄,我是路邊撿回來交給後孃養的是不是?”

徐鳳年雙指彎曲在呂雲長腦門上輕輕一叩,微笑道:“不是我小氣,或是偏心餘地龍,而是那兩樣東西與你不合心意,等我將來也有些武學心得,只要有機會編撰成譜,到時候只會送給你,而不是餘地龍和王生。”

呂雲長驚喜道:“當真?”

徐鳳年輕聲道:“繼續上山。”

跟在徐鳳年屁股後頭的呂雲長得意洋洋瞥了一眼餘地龍,後者翻了個白眼。

徐鳳年笑問道:“你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爲什麼佛教寺廟多建在山腳,大的道教宮廟卻多在山頂,而儒家的書院,往往喜歡在山麓半腰。”

呂雲長不假思索道:“禿驢們喜歡香火錢,怕香客爬山太累。道教那些臭牛鼻子都是求什麼長生不老啊證道飛昇啊,自然要挑一個離神仙最近的地方,每天誦經拍馬屁,神仙們才聽得到嘛。至於讀書人咋想的,大概是山腳山頂都給人霸佔了去,只好在山腰蓋房子了吧。師父,我這個說法是不是很有道理?”

徐鳳年不置可否,繼續問道:“地龍,你是怎麼想的?”

餘地龍不過是個牧羊童出身,這輩子就根本沒見過什麼道觀寺廟書院,對於儒釋道三教也從無瞭解,自然一頭霧水,可既然師父發話問了,這個孩子也就只好硬着皮頭去想這個問題,他終於有點明白呂雲長所謂的腦殼子疼了。好在師父善解人意,很快就轉頭笑道:“暫時想不明白就別想了,但是長大以後,再遇到什麼事情,可想可不想的時候,多想一想。可做可不做的時候,不妨去做一下。人活一世,自保無虞之際,只求自己念頭通達,不顧他人的順心如意,那樣的陸地神仙,不做也罷。”

餘地龍使勁點頭道:“記下了。”

三人來到青鹿洞書院門口,這裡有武人入院卸甲摘刀的規矩,當然正是徐鳳年本人訂立的,只不過餘地龍不願摘下那柄大個子的戰刀,呂雲長也不樂意跟被他暱稱爲“大腳媳婦”的大霜長刀分離,兩人就只好在書院外的開闊廣場上等着,徐鳳年把腰間北涼刀摘下放入擱在門口兩側的一隻大竹簍裡,裡頭已經有六七把劍穗華美劍的名貴長劍,如今北涼境內不許私人攜佩戰刀,否則就要給錦衣遊騎丟入監獄,沒有半點情面可言。否則徐鳳年估計簍筐裡就是六七把刀柄鑲嵌珠玉的北涼刀了。離陽朝廷不禁各地書院,上陰學宮便是天底下最著名的“私學”,但是趙室也不對此扶持,書院創辦者多是地方上的名師宿儒,極少有當地守土官員擔任這類“山長”“洞主”,北涼則是個異類,在徐鳳年親自關注下,時下北涼幽涼陵三州的十幾家書院,不但由清涼山和各地官府出錢出力,且不許官員阻礙彈壓書院的各種鍼砭時事,像這座青鹿洞書院的洞主就是曾經享譽離陽朝野的地方言官領袖黃裳。雖說這些書院是徐鳳年這個西北藩王竭盡全力開闢出來的淨土,可那羣赴涼士子可不講究什麼“有奶便是娘”,當幽州戰事告急的時刻,尤其是臥弓霞光兩城接連告破,就以書院罵聲和非議聲最大,然後或多或少蔓延到民間市井,人心浮動。不但是燕文鸞這些功勳武將對此深惡痛絕,就連幽州刺史胡魁和正統文人出身的涼州刺史田培芳,都不約而同跟副經略使宋洞明表達了憂慮,但是如經略使李功德這些官場上的“有識之士”,都心知肚明,書院的走向,其實還得看北涼王如何一錘定音,當然,絕大多數北涼當地官員都覺得這幫繡花枕頭竟然敢明着讓北涼王難堪,下場多半好不到哪裡去,尤其是當鬱鸞刀萬騎在葫蘆口外建功使得幽州戰況得到緩解後,都覺得是時候殺雞儆猴了,好好殺一殺這股陰風陰雨了。

然後徐鳳年就在這種時候走入了書聲琅琅的青鹿洞書院。因爲他當時只在院門口會見了黃裳等人,書院內又多外地士子,世外桃源的此地也沒誰認出他來,只當作是來書院求學的北涼世家子。徐鳳年進入一座書樓,書院講學以儒家經籍爲主,旁及史書詩文,間或議論時政。今日就是一場由大儒主持的集衆講解,書樓寬敞,地上擺放了一百餘張蒲團,供士子聽衆們席地而坐,蒲團仍是不夠用,像從後門進入的徐鳳年就只能在後邊隨便坐下。那位科舉功名不過舉人的大儒正在講解制藝之術,有點九品高手大肆評點武道宗師的嫌疑,不過徐鳳年認真聽了片刻後,仍是覺得受益匪淺,尤其是大儒在猜題一事上,頗有見地,涼地士子來年赴京趕考參與春闈,也許可以多幾人金榜題名。北涼對士子肥水外流一事,自徐驍起,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從嚴傑溪到姚白峰入京任職,徐驍都沒有刻意刁難,而徐鳳年對那個孫寅也是樂見其成,原因很簡單,李義山曾經打過一個比方,幼鳥長成尚有銜食喂其母的反哺,何況人乎?當時少年世子殿下還是疑惑不解,李義山笑着說也許十人中只有寥寥一二人對北涼心懷感恩,但是已經足夠。如果把十人都禁錮在北涼當地,截斷了他們功名仕途的青雲路,那可就是十之八九都要對北涼心懷仇恨了。

接下來那名大儒也揀選了幾個沒那麼枯燥的話題,讓一百多名年輕士子各抒己見,有皇帝陛下的設立六館,以及下令讓十二名畫壇國手爲春秋功臣畫像,還有如何看待當今天子準其肖像入祀功臣廟、陪祭太廟,最主要是大儒笑眯眯讓士子們猜測那陪祭畫像之中,會不會有老涼王,若是有,又會是哪一位丹青聖手來描繪,是那“賀家野逸,柳家富貴”美譽的賀柳之一,還是那擅畫佛像、鬼神尤其千手眼降魔璧像著稱於世的“小尉遲”,要不然是那位新近以詩畫相獻爲當今天子親筆尾題“鄭家三絕”的鄭思訓?

書樓內議論紛紛,熱鬧非凡。

徐鳳年有些感慨,趙篆在薊北給一萬幽騎下了個套後,又在兵部觀政邊陲的“示威西北”後,很快就來了一手剛柔並濟,有小道消息傳出宮外,說皇帝陛下要在徐驍諡號一事上“朝廷有虧”,要追諡大將軍徐驍,至於這個“有虧”當然是當時的首輔大人張鉅鹿造就的,而他新君趙篆和他的新朝則是竭力補救。如果說這是中書令齊陽龍的手筆,徐鳳年不奇怪,如果是趙篆自己的意思,那就很值得憂慮深思了。徐鳳年不擔心一個小肚雞腸的離陽皇帝,相反趙篆越是不拘小節,北涼的處境只會越是艱險。趙篆對北涼或者說對他徐鳳年是心懷嚴重敵意的,薊北和漕運兩事已經表露明顯,趙篆給徐驍越多,必定要從徐鳳年手上索要更多,給的,都是虛的,要的,則都是實打實的。但這種取捨,在離陽朝野上下眼中,卻又是很“講理”的。

徐鳳年陷入沉思,然後突然被一陣吵架聲打擾。原來是身邊陣營對立的七八名外鄉和本地士子突然開始爭吵起來,是在爭吵那霞光城何時被北莽攻破以及虎頭城的穩固程度,對於霞光城在幽州二十多萬兵馬攻勢下的淪陷,雙方都沒有異議,但是北涼當地讀書人覺得起碼可以再支撐個一旬半月,外地士子則在臥弓鸞鶴的前車之鑑下,認爲霞光城指日可破。至於號稱西北第一雄鎮的虎頭城,爭執更加激烈,前者覺得堅持一個月就算大功告成,後者近乎盲目相信虎頭城可以成爲第二座“中原砥柱”的襄樊城,成爲北莽騎軍洪流中的北涼砥柱。在這期間,又有鮮明對立,雙方就徐鳳年親自出現在葫蘆口外打得北莽補給線癱瘓,又是吵得面紅耳赤,外鄉讀書人信奉那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說徐鳳年這種以身涉險的幼稚舉動,是想做那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是幼稚心態作祟,非但不能稱讚,如果是那皇帝,還要遭到彈劾,得下罪己詔!北涼士子終究是嘴拙一些,許多辯駁都詞不達意,赴涼士子飽讀詩書,總能拿出一環扣一環的聖賢道理來冷嘲熱諷。到最後,罵仗輸了的北涼讀書人不愧是土生土長的北涼人,差一點就要捲起袖管跟那幫站着說話不腰疼的王八蛋用拳頭說道理了,結果被一名上陰學宮士子斜眼罵了句火上澆油的“蠻子”,這下子就徹底亂套了,一時間徐鳳年身邊拳頭口水齊飛,好不熱鬧。北涼讀書人本以爲罵架不沾便宜,仗着人高馬大,打架總不會吃虧,不曾想那有兩個外地士子還是習過武練過把式的文武雙全。

始終席地而坐仍是被殃及池魚的徐鳳年擡手擋住一隻鞋底板,輕輕推開。很快就得轉頭躲過某人的一口唾沫,然後扶住一個給人打得踉蹌後仰的讀書人。

那些個登山求學把佩劍放在竹簍裡的北涼將種世家子稍加打聽,當場就怒了,幾乎是跳着躍過很多士子的頭頂,投入了戰場,一下子就把劣勢局面給扳回來了。

那個曾經在上陰學宮負責講經卻喜好兵學的大儒,倒是一點都不覺得有辱斯文,非但沒有厲聲呵斥,反而笑着拈鬚,席地而坐,對雙方那些拳腳功夫進行精彩評點。

敢來北涼的外鄉士子,如果沒有點血性是沒有這膽識氣魄的,所以這場架打得愈演愈烈,很快就有人見血,既便如此,也無人退縮,先是那些慕名而來的將種子弟作爲北涼一方的援兵加入戰場,他們的出手,很快就引發了所有書樓內北涼士子的共鳴,紛紛起身,向書樓後方“沙場”狂奔過去。然後很快也有外地士子以離陽各道各州同鄉身份抱團,前去助陣。那名大儒仍是不着急,眼睜睜看着坐着的讀書人越來越少,許多小胳膊細腿的士子也起身衝了過去,就算不打架,也會在外圍鼓吹造勢。

徐鳳年出手幫了本地人幾次,只不過極有分寸,只是幫他們擋下一些出手過重的招式,其中一位將種子弟的狠辣撩陰腿也給他悄悄扯住領口往回拉了幾步。

到最後,書樓後方戰事告一段落鳴金收兵,雙方氣勢洶洶對峙,大眼瞪小眼,隨時準備開始下一場大戰。徐鳳年當然是站在本地士子這一邊,身邊有個幽州將種門庭的紈絝子弟嘴角滲出血絲,一邊疼得呲牙咧嘴,一邊扭頭對幫他擋下一拳頭的徐鳳年笑着說道:“哥們,剛纔謝了,回頭下山請你喝花酒。這幫龜孫子,老子早就看不順眼了……對了,我叫楊惠之,射流郡的,到了郡內,報我的名字,保管你萬事太平,當然,別做殺人越貨的勾當,這種事情連我都不敢做……”

洞主黃裳聞訊趕來,跑着進入書樓,怒喝道:“書院是讀書人修齊治平之處,你們成何體統?!有力氣打架,去投軍北涼邊關!”

黃裳也不看那涇渭分明的兩幫人,對那名老神在在的大儒講師輕聲嘆息道:“薛稷,你也不稍加管束。”

那叫薛稷的大儒笑了笑,伸手隨意指了指身後懸掛在牆壁上的一幅字畫,“我們讀書人,不怕道理講不通,就怕不講道理。心平氣和是講,大打出手也是講,總比憋在肚子裡等着以後秋後算賬來得好,什麼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多年後,在官場上位高權重的教訓官小的,官小的欺負不當官的,不當官的就只能去欺侮老百姓,豈不是太可怕了?還不如今天大夥兒打完了架,把氣給消了,也就能坐下來繼續說道說道了。洞主,我這不是等着他們打不動了,靜下心來,我纔開導勸解一二嘛。書樓內這些半桶水,平時一個個晃盪得厲害,不吃過虧,是不會記事的。”

黃裳哭笑不得,無奈道:“老薛,你啊你啊。”

黃裳眼角餘光突然瞥見一個身影,頓時心頭一震。

現在北涼官場可都是在等着看各大書院的好戲,黃裳對於文人議政一事,是絕對持有支持態度的,可是對於“山上”書院內對邊關軍務指手畫腳導致“山下”民心動盪的苗頭跡象,老人不是沒有憂慮。雖說當初北涼王答應了他和官府不攙和書院事務,也放話准許書院絕對不會因言獲罪,甚至庇護讀書人不受兵戈之災武人之辱。但是黃裳心底還是不太相信年輕氣盛的北涼王真能當個甩手掌櫃,何況此時的確是書院“鬧事”在先。所以當青鹿洞洞主看到徐鳳年出現在戰場之中,頓時透心涼,難不成徐鳳年要上綱上線?北涼的讀書種子還未紮根,就要半途而廢?

黃裳不愧是硬骨頭,越是心涼,越不肯退步,他走上前幾步,對徐鳳年直言不諱問道:“北涼王來此,是要興師問罪?是要關閉書院?是不許北涼讀書人讀書?”

徐鳳年搖了搖頭,看了眼那幅字,平靜道:“我原本只是想來看一看,看了就走。不過現在放心很多,牆上那幅字,是‘千秋大事,最費思量’。”

徐鳳年環視四周,微笑道:“希望各位讀書人,好好思量,思量之後,聲音才重。你我共勉。”

徐鳳年面朝那名講學大儒,對其輕輕作揖,“這個道理是先生教的,徐鳳年受教了。”

薛稷本該也本想趕緊起身還禮,但是不知爲何,那一刻,這個在上陰學宮鬱郁不得志的老儒生,硬生生把屁股放回蒲團,直起腰桿,不言不語,承受了這一揖。

在年輕北涼王和洞主黃裳離開書樓很久後,薛稷仍是紋絲不動,老人最後低頭伸手在蒲團外的地面上摸了摸,“誰說北涼土地裡,只出騎馬披甲的將種,出不了讀書種子?”

薛稷面對那羣至今還沒有緩過神的年輕讀書人,擡起手往下按了按,神態意氣飛揚,“你們都坐下。我薛稷今天最後就講一講如何思量,纔是我輩讀書人該有的思量!”

第92章 大白貓,小地瓜第150章 滿園風雷第112章 無禪多情有道第342章 風雨如晦,既見君子第164章 江湖飄總挨刀第77章 兄弟二人,北涼袍澤第27章 無生離,唯死別第14章 一線金剛馭飛劍第80章 羊皮裘去時開山第20章 搶秘笈也是學問第152章 我來畫龍你點睛第112章 刀出鞘第116章 離陽失其鹿(上)第165章 狹路相逢第264章 俠客行(上)第68章 背影番外第六章第56章 秋愁煞人更殺人第395章 牽馬第64章 兩鵝換來大黃門第107章 星空下第64章 北邊畫灰第11章 心安,高手第117章 孤家寡人第308章 野花第108章 今天不讀書第389章 好一場紙上談兵第73章 青羊宮內殺神仙(中)第119章 在等在念(上)第34章 老匹夫的一步第98章 燈籠第394章 生氣歌第77章 兄弟二人,北涼袍澤第170章 提前一戰第143章 刀歸鞘刀出鞘第113章 釣起一湖第26章 那一年西楚亡了國第141章 以南第54章 白衣送行第20章 火燒雲下第37章 江湖又巍巍乎千百劍來第90章 山中相厭城外相歡第217章 那些壯闊之下的(中)第259章 事了拂衣(三)第141章 天下動靜,迎新(下)第146章 古謠第46章 那山山楂,這湖蓮花(中)第126章 收刀第120章 在等在念,願聞奇楠第81章 女子何至於如此霸氣第99章 書生的意氣,先生的背影第63章 天師府上小天師(下)第19章 可好第91章 吃紅薯第94章 滿城皆敵.第250章 一位位仙人在前第9章 雪中刀第87章 西蜀南詔,東西南北第55章 一劍便是百萬師第199章 六兩三第87章 父子和忠佞第144章 銅錢第156章 銅錢加銅錢第144章 天下姓什麼第149章 春秋十三甲第215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60章 兩不負第61章 晚來天欲雪第83章 救人第142章 北涼鼓響第132章 火候第368章 金剛不敗第362章 磨刀第131章 上乘劍術第271章 一個傾國一個傾城第290章 南渡北歸時第91章 吃紅薯第153章 書生和書生第62章 三人禾第55章 一劍便是百萬師第79章 開門開劍匣第123章 紫氣東來第423章 中原宗師,慷慨而至,浩然而死!第38章 你是禪第88章 王仙芝退去一千丈第13章 帶刀老魁,背匣老黃第58章 輕重之爭第168章 封山四百年第201章 大風起時,豈能不落人頭(中)第175章 能飲一杯無第25章 一劍直過十八門,西楚觀禮太安城第47章 與北涼王說北涼第57章 雀騎鷹第81章 待客隋斜谷第24章 魔頭第47章 與北涼王說北涼第13章 帶刀老魁,背匣老黃第109章 斫琴第95章 狗刨江湖第67章 隱相
第92章 大白貓,小地瓜第150章 滿園風雷第112章 無禪多情有道第342章 風雨如晦,既見君子第164章 江湖飄總挨刀第77章 兄弟二人,北涼袍澤第27章 無生離,唯死別第14章 一線金剛馭飛劍第80章 羊皮裘去時開山第20章 搶秘笈也是學問第152章 我來畫龍你點睛第112章 刀出鞘第116章 離陽失其鹿(上)第165章 狹路相逢第264章 俠客行(上)第68章 背影番外第六章第56章 秋愁煞人更殺人第395章 牽馬第64章 兩鵝換來大黃門第107章 星空下第64章 北邊畫灰第11章 心安,高手第117章 孤家寡人第308章 野花第108章 今天不讀書第389章 好一場紙上談兵第73章 青羊宮內殺神仙(中)第119章 在等在念(上)第34章 老匹夫的一步第98章 燈籠第394章 生氣歌第77章 兄弟二人,北涼袍澤第170章 提前一戰第143章 刀歸鞘刀出鞘第113章 釣起一湖第26章 那一年西楚亡了國第141章 以南第54章 白衣送行第20章 火燒雲下第37章 江湖又巍巍乎千百劍來第90章 山中相厭城外相歡第217章 那些壯闊之下的(中)第259章 事了拂衣(三)第141章 天下動靜,迎新(下)第146章 古謠第46章 那山山楂,這湖蓮花(中)第126章 收刀第120章 在等在念,願聞奇楠第81章 女子何至於如此霸氣第99章 書生的意氣,先生的背影第63章 天師府上小天師(下)第19章 可好第91章 吃紅薯第94章 滿城皆敵.第250章 一位位仙人在前第9章 雪中刀第87章 西蜀南詔,東西南北第55章 一劍便是百萬師第199章 六兩三第87章 父子和忠佞第144章 銅錢第156章 銅錢加銅錢第144章 天下姓什麼第149章 春秋十三甲第215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60章 兩不負第61章 晚來天欲雪第83章 救人第142章 北涼鼓響第132章 火候第368章 金剛不敗第362章 磨刀第131章 上乘劍術第271章 一個傾國一個傾城第290章 南渡北歸時第91章 吃紅薯第153章 書生和書生第62章 三人禾第55章 一劍便是百萬師第79章 開門開劍匣第123章 紫氣東來第423章 中原宗師,慷慨而至,浩然而死!第38章 你是禪第88章 王仙芝退去一千丈第13章 帶刀老魁,背匣老黃第58章 輕重之爭第168章 封山四百年第201章 大風起時,豈能不落人頭(中)第175章 能飲一杯無第25章 一劍直過十八門,西楚觀禮太安城第47章 與北涼王說北涼第57章 雀騎鷹第81章 待客隋斜谷第24章 魔頭第47章 與北涼王說北涼第13章 帶刀老魁,背匣老黃第109章 斫琴第95章 狗刨江湖第67章 隱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