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兒女情長

陳芝虎率部於七月二十二日攻陷臨淄,縱兵大掠;臨淄城失陷的消息傳回崇州,已是七月二十九日。

林縛沒在江門滯留,馬不停蹄趕回崇城,當夜將留守崇州的官員將領召議事,趕着林夢得、周廣南剛從江寧回來,東衙內燈火徹夜通明。

夜裡下起了雨,淅淅瀝瀝的打在竹梢樹葉上,窸窸簌簌的響個不停,石階苔滑,顧盈袖撐着油紙傘,在女侍的陪同,趕到山北麓的別院裡。

顧君薰站在廊前,臉上神色複雜,夾雜着痛苦。

看到君薰如此,顧盈袖收起雨水直往下滴的雨傘,憐惜的攙住她的手;柳月兒與小蠻聽着聲音,從屋裡走出來,問顧盈袖:“東衙議事還要多久?”

“事情沒有消停,指不定要熬夜……”顧盈袖見君薰滿臉愁容,說道,“要不你直接去東衙,聽他們怎麼議事?總好過在這裡擔心強?”

顧君薰搖了搖頭,說道:“相公他歷經千辛萬苦,纔有今日,我不該讓他爲難,只是又忍不住替青州擔心——我孃親隨我爹爹流放邊地十載纔回,吃盡人間苦楚,我嫂嫂生子剛滿週歲。陽信許是救不及了,但我想着將孃親跟嫂嫂跟襁褓之中的孩子從青州接出來,或許還趕得及!”

“單人單騎,快馬加鞭趕去青州也要七八天時間,派三五百兵馬過去,速度更慢,”顧盈袖說道,“眼下只能耐心等着——臨淄失守了,青州在東面,總歸能有些防備,不會給賊虜輕易得手……”

“相公或許已有安排,要不是將宋姑娘找來問問?”柳月兒說道。

“也對,總比坐在這裡乾等強。”小蠻說道。

她們一干女眷去東衙,有婦人干政之嫌,影響不好,但是宋佳常年跟在林縛身邊,她對淮東的軍政事務安排最是清楚。

將宋佳單獨喊到別院來問話,也好過她們跟沒頭蒼蠅似的在這裡亂猜。

臨淄失陷,陽信退路給斷,已然是九死一生——不管怎麼說,顧悟塵、顧嗣元都是她的父兄,如今給困在陽信,危在旦夕,叫顧君薰如何不擔心、不牽掛?

聽着柳月兒、小蠻提議將宋佳喊過來,顧君薰又是猶豫,怕宋佳有事給耽擱在東衙,她派人去喊,會有驚擾——正猶豫着,卷兒卻從外院走進來,說道:“宋典書過來了……”

“大人召集諸官將議事,不曉得幾時能歇下來,特地讓我過來給……”宋佳走進垂花廳,看着廊檐前站在的幾位夫人,稍稍停頓了一下,眼睛在顧盈袖臉上的多看了一瞬,說道,“讓我過來給三位夫人言語一聲……”

顧君薰猶豫的看了顧盈袖一聲,不曉得要不要將宋佳留下來問話,顧盈袖說道:“宋姑娘,你時常跟在十七身邊,淮東這邊到底對青州有沒有一些應對的手段?”

“淮東兵馬主力都給陷在南面,要率大軍去援青州,是沒有可能了,”宋佳撐着紅綢傘,站在不斷往下滴外的庭樹之下,迴應顧盈袖的問話,說道,“倒也不是一點應對的手段都沒有,但能不能用得上,還很難說……”

“還是到屋裡來說話吧,雨水都把衣衫濺溼了……”柳月兒輕喊道,讓宋佳到廊檐下來避雨。

宋佳與林縛的關係,這內宅裡的人是心知肚明——這本來也沒有什麼,宋佳這麼一個佳人,沒名沒份的跟了林縛,一般說來處境還要讓人覺得可憐。但實際上宋佳擔任女官不說,還能夠長期跟隨林縛在外,再大度的女人,心裡也會有意見,對宋佳也會有敵意,態度也就冷淡。

無論是顧君薰還是顧盈袖,都下意識的讓宋佳站在庭院裡問話;也唯有柳月兒性子最溫和,想到要宋佳進屋裡說話。

“軍司往青州派了不少人手,吳將軍實際從五月之後,就去了北面,但派去的人手再多,面對燕虜進入青州的十數萬兵,也難有什麼大作爲,”宋佳將傘歇下來,交給左蘭拿着,跟着走進屋裡,坐下來說道,“臨淄失守,陽信往南的退路就給斷了,不過叛將袁立山對陽信採取的還是圍三厥一之策,在陽信東面還沒有徹底的圍實——軍司沒有能力組織兵馬登陸支援,倘若陽信能沿朱龍河突圍,津衛島方面還組織一些海船趕到朱龍河入海口進行接應。但實際上,虜兵打開缺口,也是誘陽信守軍出逃而利於野戰殲滅,也很可能在從陽信到朱龍河的途中藏有伏兵。最終能突圍多少人出來,實難預料!再者顧大人在陽信會做什麼打算,也不是我們這邊所能掌握……”

這涉及到顧悟塵、顧嗣元有沒有可能降敵的問題,宋佳說得隱晦,顧君薰冰雪聰明,瞬時便想明白過來,臉色煞白,只是搖頭說道:“我爹爹流放邊地十載,含辛茹苦,能有一線脫困的機會,一定不會放棄的……”

顧盈袖接過話頭,問宋佳:“除了陽信那邊外,青州大多數城池,都防禦空虛,很難守住,十七有什麼安排沒有?”想着叔叔跟堂弟在陽信凶多吉少,但怎麼也要將嬸嬸跟嗣元的妻兒接出來,也算是給顧家留個根。

“臨淄失守之後,要是登州鎮不派兵進來,青州諸縣的守軍總數加起來也就數千人的樣子,”宋佳說道,“賊虜只要派出少量騎兵往深入滲透,從青州沿膠萊河南撤的道路就會兇險——眼下只能往沂山撤,楚將軍從陽信南下投淮東,但沒有停留,六月初在昌國跟大人見過面,就又回北面去了。要是老夫人願意往沂山撤,沂山會有接應,只要進了沂山,再到淮東也就簡單一些……”

聽着宋佳介紹,顧盈袖明白過來,青州的局面是徹底的垮了,淮東的佈置,能接應一部分人逃出來,但還要顧家願意配合才成——要是顧家人念着之前的怨恨,在最後關頭仍一意孤行,不與淮東配合着行事,情勢將更危險。

但是對淮東來說,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顧盈袖心裡想,也許這樣,能讓君薰心裡好受一些,畢竟不是坐在這邊旁觀顧家人去送死。

****************

林縛回到東衙,當即就決定將軍情司分設南北兩司,以專門應對南線及北線的軍事情報蒐集及分析,分由吳齊與高宗庭兼領。

淮東打算利用沂山接收從山東北部地區撤出的軍民,爲免給別人喧賓奪主,需要派一名高級別的將領在沂山坐鎮——而吳齊也習慣潛入敵後工作,故而北司另設副統制主持日常事務。

現在還不知道青州府諸縣的情況,但林縛回到東衙後,就要秦承祖當即再從各部及戰訓學堂抽調兩百名武官,緊急潛入沂山,以應對在山東北部局面崩潰之後軍民大舉逃入沂山的混亂局面。

尋常公廳除主位外,都是兩側貼牆壁一長溜椅子,林縛在東衙日常處置公務的偏廳,已經採用圓桌議事方式,林縛與秦承祖、林夢得、高宗庭、葉君安、孫敬軒、孫敬堂等人圍桌而坐。

“要不要將津海軍調上去?”林縛問道,即使再抽四十營輜兵裝備兵甲,要形成戰力,也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他手頭就只剩下津海營三旅甲卒能夠調用。

北面雖然才傳來臨淄失守的消息,但整個青州以及東面的登州,兵力都極有限,梁氏父子在西面會有什麼反應,也實難預料——青州境內一片混亂,這也忍礙了情報的蒐集跟傳遞,進一步更詳細的情報,還要過段時間纔會傳回來,但山東北部形勢崩塌,已經是拿肉眼都能看到的事情。

爲了能快速打破南線的繮局,林縛考慮是不是將最後這點預備兵力都投進去。

秦承祖、林夢得、高宗庭等人對望了一眼,最終還是林夢得開腔說道:“我與周廣南這次去江寧,淮東在市井街巷之間的聲望大增,但市井聲望越是彰顯,在廟堂之上也越受猜忌——對淮東最具威脅的,除了奢家跟胡虜外,不能輕視江寧了……”

與顧家矛盾再深,彼此還是有底線的,顧悟塵在江寧時,還掌握着江寧水營,故而不需要在崇州留多少衛戍兵力——此時非彼時,照常理,江寧要維持南北防線離不開淮東,但有史以來,自毀長城者數不勝數,淮東在崇州不能沒有衛戍兵力,這差不多是林夢得等人所形成的共識。

再說了,不管情勢有多危急,僅可能掌握一部分預備兵力,是最基本的軍事原則。

林縛輕嘆了一口氣,也曉得還不是將最後一點預備兵力用出去的時機——也只能看南北兩線形勢發展再作打算了。

這會兒侍衛進來稟報:“永昌侯爺投來帖子,要見大人……”

林縛接過拜帖,丟到桌上,看向兩邊諸人,說道:“元歸政這時候來崇州做什麼?”

“或許他早就來了崇州,只是臨淄失陷的消息,才迫使他現身與淮東接觸……”高宗庭猜測到。

崇州畢竟還屬朝廷治地,林縛既然限制民衆進出崇州的心思,也沒有這個精力,樑太后及海陵王元鑑武那邊,林縛也僅僅是派兵守衛王府,沒有軟禁跟監視的心思,也沒有這個必要——江寧七月上旬就議論起請太后還朝的事情,元歸政悄然進入崇州,也不是那麼令人意外。

第一百一十七章 茶盜第35章 落花流水第四十九章 治獄(四)第23章 南洋擴張第118章 必有一戰第十四章 殺人意第四章 林氏家主(一)第65章 雪中送炭第31章 江島佈局第163章 擊潰第13章 西沙島遇襲第2章 故人往事第98章 意在鶴城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48章 殘寇第134章 還朝第26章 歸心第117章 天下危局第121章 隔岸觀火之謀第128章 太后第119章 行軍第5章 黑水洋第22章 立城擴軍第70章 豔若桃花第十章 荒島殺戮(二)第122章 浙南戰事尾聲第76章 戰地數故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襲上林裡(二)第10章 血書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襲上林裡(二)第151章 新格局第78章 虎毒食子第120章 降服第三十四章 人生難逢一知己第81章 兵分兩路第62章 遷島第111章 鄉人治鄉第58章 廟堂第42章 山頂對策第70章 攻守第67章 北地第167章 釜底抽薪楔子第69章 信陽第143章 分肥第76章 藥材貿易第46章 控田第九十六章 妝容驚豔第18章 狹路相逢第十七章 流馬寇第95章 經難念第四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150章 打回原形第七十五章 孰不可忍第62章 北還徐州第66章 意外升官第十七章 救人性命不敢忘第147章 如夫人(一)第二十四章 烈義家僕第129章 志願軍游擊隊第九十九章 族仇家恨第37章 親衛營新卒第53章 獄島去留第8章 寢殿密議第27章 算計深沉第47章 錢莊之議第22章 跑馬燈第132章 不死不休第39章 李卓的反擊第10章 迎娶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18章 長亭相迎第63章 盲點第47章 刺客第6章 息議第21章 投附第41章 體系與築基第76章 藥材貿易第97章 利害關係第32章 官職第55章 黃河決堤第46章 緩兵之計第140章 北還崇州第32章 放逐第80章 風往南吹第7章 城門觀戰第30章 重遊清江浦第158章 瘋虎第8章 伏兵第89章 鏖戰第34章 耐心第75章 新仇舊恨第52章 兵臨營前第82章 形勢緊迫第164章 窮寇宜追第63章 淮西第40章 岌岌可危第28章 東州都督府第27章 失城第127章 俘兵
第一百一十七章 茶盜第35章 落花流水第四十九章 治獄(四)第23章 南洋擴張第118章 必有一戰第十四章 殺人意第四章 林氏家主(一)第65章 雪中送炭第31章 江島佈局第163章 擊潰第13章 西沙島遇襲第2章 故人往事第98章 意在鶴城第115章 新都暗流第48章 殘寇第134章 還朝第26章 歸心第117章 天下危局第121章 隔岸觀火之謀第128章 太后第119章 行軍第5章 黑水洋第22章 立城擴軍第70章 豔若桃花第十章 荒島殺戮(二)第122章 浙南戰事尾聲第76章 戰地數故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襲上林裡(二)第10章 血書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襲上林裡(二)第151章 新格局第78章 虎毒食子第120章 降服第三十四章 人生難逢一知己第81章 兵分兩路第62章 遷島第111章 鄉人治鄉第58章 廟堂第42章 山頂對策第70章 攻守第67章 北地第167章 釜底抽薪楔子第69章 信陽第143章 分肥第76章 藥材貿易第46章 控田第九十六章 妝容驚豔第18章 狹路相逢第十七章 流馬寇第95章 經難念第四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150章 打回原形第七十五章 孰不可忍第62章 北還徐州第66章 意外升官第十七章 救人性命不敢忘第147章 如夫人(一)第二十四章 烈義家僕第129章 志願軍游擊隊第九十九章 族仇家恨第37章 親衛營新卒第53章 獄島去留第8章 寢殿密議第27章 算計深沉第47章 錢莊之議第22章 跑馬燈第132章 不死不休第39章 李卓的反擊第10章 迎娶第一百一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18章 長亭相迎第63章 盲點第47章 刺客第6章 息議第21章 投附第41章 體系與築基第76章 藥材貿易第97章 利害關係第32章 官職第55章 黃河決堤第46章 緩兵之計第140章 北還崇州第32章 放逐第80章 風往南吹第7章 城門觀戰第30章 重遊清江浦第158章 瘋虎第8章 伏兵第89章 鏖戰第34章 耐心第75章 新仇舊恨第52章 兵臨營前第82章 形勢緊迫第164章 窮寇宜追第63章 淮西第40章 岌岌可危第28章 東州都督府第27章 失城第127章 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