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真相來了

山下接應的人殺至。

雖然人也不過百來人。

可這些人畢竟訓練有素,轉瞬之間,便殺得衆道人片甲不留。

其餘道人見狀,紛紛跪下,口呼饒命。

而此時,幾乎所有人都已筋疲力盡。

可陳道文在此刻,卻已是雙目赤紅,他像一頭髮狂的野獸。

狠狠地打了這佛父一個耳光。

而後痛罵道:“等着扒皮吧。”

人在這種情境之下,必然是情緒激動到了極點。

陳道文卻還恢復着冷靜,他心裡知道,眼下這個人,還沒有殺的必要。

當下他指揮人道:“將此處,給我搜抄一個底朝天,其餘之人,立即隨我下山,火速回京。”

此時必須火速回京,一刻都不能耽擱,要趁着所有人都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抵達京城,否則……這白蓮教的黨羽一旦察覺,必然會進行反撲。

當下,所有人迅速集結,壓着這佛父和佛母,還有一些白蓮教的骨幹,當下便下山去。

清點的時候,很快便發現了大量的文書。

除了那些沒用的所謂符籙之外,竟還有足足半屋子的賬本。

說來也可笑,這足足半屋子的賬本,是各州府的白蓮道人們獻上的諸多‘供奉’。

自然,對於校尉們而言,真正要緊的是一個花名錄。

這裡所記錄的,多是白蓮教的一些重要骨幹。

對於這所謂的佛父和佛母而言,背後操縱,必然需要有人在臺前幕後。

白蓮教從宋朝開始,就利用了大量生澀難懂的切口,還有諸多儀式,以及繁雜的組織方式,來建立一種地下的秩序。

而這一切,都與人力息息相關。

那佛父被拿住,口裡還唸唸有詞,雖是被人押下山去,裝進了一輛車中,口裡還在念經。

似乎這個時候,他真的只剩下唸經了,似乎寄望於,那連自己都不相信的漫天神佛,此時能助自己的一臂之力。

他很快發現,自己迅速地被送到了某一處渡口,而後在這運河的渡口裡,早有數艘船在此等待。

他便被人押上船,陳道文親自看押他。

陳道文盤膝坐在烏篷裡,這佛父道:“你們是如何找到我的?是如何……”

迄今爲止,他還是無法相信,在隱匿行蹤方面,他自信自己已經登峰造極。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白蓮教自誕生開始,就遭受官府一次次的打擊。他們有豐富的被打擊經驗,所謂久病成醫,在首領們一次次的被捉拿,又一次次地被碎屍萬段之後。

這些白蓮教的後人們,根據前人的失敗經驗,在一次次的試錯之後,早就已經形成了一套藏匿的法門。

而這些法門,在棲身藏匿方面,可謂是登峰造極。

陳道文沒有理他。

“莫非你們有仙法?”陳道文又道:“不,絕不可能……若是上天有眼,也該庇護我,而非是你們……”

陳道文很疲憊,他一次次地壓抑着想要殺死此人的衝動。

此時他滿腦子想着的,只是如何奏報的情況。

心裡一次次的殺機涌動之後,他照舊還在剋制自己。

在溶洞的深處,校尉們還尋到了十幾個早已是摧殘得不成樣子的女子,這些女子年紀本該是在父母寵溺之下的。

陳道文剛剛生了一個女兒,因而,他拳頭一次次地握緊,又一次次地強迫自己鬆弛開。

佛父道:“伱放了我,將來……”

佛父此時內心很絕望,可他依舊不放棄,只是……眼前這個人,讓他覺得氣餒。

以往他不是沒有遇到過差役和官兵,可那些人……只需他蠱惑幾句,便往往會被引誘。

而眼前這個人,心似鐵似的。

佛父依舊不放棄,此時繼續道:“難道你這樣區區的小小武官,就甘心一輩子爲人驅使嗎?我可以給你富貴,甚至……可以讓你升官,我在朝廷和官府,也有人。”

陳道文這時道:“你知道我在想什麼嗎?”

佛父見他有了迴應,頓時振奮起來,喜道:“你在想什麼?若有什麼念想,我必教你心想事成。”

陳道文冷冷地道:“我剛剛生了女兒,我不希望……她的將來,被你這樣的人糟踐。”

佛父道:“你顯然是誤會了,我這是爲她們好,是她們爹孃哭着喊着求我爲他們驅邪,我這是行善。”

陳道文像是使了很大力氣一般,深吸了一口氣,才猛地眼眸一張,眼裡掠過一道殺意,冷然道:“爲了拿你,我死了九個袍澤,這些人……還年輕,他們辛辛苦苦地考上了官校學堂,本有大好的前程,他們的父母妻兒都將希望寄託在他們的身上,如今……因你而死!”

“你若想這一路,少受一些皮肉之苦的話,就閉上你的嘴巴。若是還敢喋喋不休,我可以忍受你這些話,可你問問我的袍澤們願不願忍受。”

這時候,佛父才發現,同船看押的四五個校尉,一個個眼眶發紅,像一頭頭餓狼一般,在努力地剋制着自己的情緒。

錦衣衛經過了改制之後,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新的校尉,他們既是良家子出身,同時能讀能寫,知道一些事理,進入學堂之後,與同期的人都是同窗,情誼與別人不同。

再加上薪水豐厚,工作較爲穩定,甚至將來能解決住宿的問題,他們已漸漸從尋常人眼裡的丘八,漸而變成了香餑餑,誰家女兒若是嫁去,都覺得胸膛能夠挺直。

再加上張安世嚴禁上下欺凌,內部毆鬥的情況,彼此之間的關係,已從相互之間的爭權奪利,變成了肩並肩的戰友。可能平日裡會有一些摩擦,可一旦出現了損傷,便立即能同仇敵愾。

這一次,爲了絕對的保密,幾乎所有的校尉,都是從官校學堂裡的生員中抽調,他們年輕,較爲單純,而且面孔也生,這一次便是由陳道文帶隊,秘密行動,纔可做到絕對保密。

如今,死的人,對於陳道文而言,可能只是部屬,對於許多準校尉而言,卻是同窗兼青年時同吃同睡的好友。

白日還好,船行到夜間,便有人在船尾低聲啜泣。

陳道文幾乎是一步不離地守着佛父,這倒不是他怕佛父跑了,而是擔心,有校尉無法忍受殺人的衝動。

舟船一路順水而下,沿途不做任何的停留,所有的作息,全部都在船上,所有人枕戈以待,十二個時辰,輪番守衛,爲的便是確保萬無一失。

佛父此時……方纔意識到……自己真正踢到了鐵板上,他那三寸不爛之舌,再沒了用武之地。

可求生欲,卻還是讓他一次次地在盤算着,押解京城之後,如何求生。

或者說,提高自己被利用的價值。

…………

在另一頭,朱棣在棲霞呆了數日。

這倒讓張安世變得壓力大了不少。

一方面是保衛的工作,不容有一點的閃失。

另一方面,卻是張安世在棲霞乃是山大王,說是土皇帝也不爲過,現在真皇帝來了,他這土皇帝現了原型,一下從大哥變成了小弟,隔三差五就得去朱棣處問安,心情能好纔怪。

索性,張安世在書齋裡辦公,此時,有書吏道:“公爺,阿魯臺和哈兒兀歹二人到了。”

張安世翹着腳,在大明,他不是吹牛,除了朱棣和他家姐夫,管你什麼身份,他誰都不認。

“叫進來。”

沒一會,這二人頗有幾分忐忑地走了進來。

那一次實戰之後,他們已經意識到明軍已經今非昔比,如今二人還駐留京城,皇帝也沒有任何關於他們安排的後續旨意,這更讓人不安。

現在這威國公請自己來言事,讓他們更有幾分不安。

眼前這傢伙……比他們都狠……也不知,葫蘆裡賣了什麼藥。

二人進來後,先行了禮,張安世只乾笑:“坐,坐下吧。”

二人欠身坐下,阿魯臺道:“不知威國公,有何見教?”

張安世卻是道:“你們有什麼打算?”

“打算?”二人面面相覷。

顯然,他們是完全沒想到張安世居然會特意找他們問到這個。

張安世看他們詫異的樣子,又問道:“想回草原中去嗎?”

“想!”二人幾乎是不約而同。

回到了草原,纔是他們的底氣啊!那裡纔是他們的家!

留在此,其實和階下囚沒有任何的分別。

只見張安世微笑道:“聽說現在大漠各部,都已混亂不堪了,瓦剌人趁此機會,兼併韃靼各部,聲勢頗壯,你們回去,不會也投靠瓦剌吧。”

“不,不……”二人連忙道。

張安世笑了笑道:“其實你們投靠不投靠瓦剌,都不緊要,陛下和我,也都不在乎。”

二人不知張安世是什麼意思,一時不敢迴應。

張安世繼續道:“大明打算與瓦剌簽署互市的協議,瓦剌那邊……已有人願意接觸了。”

互市?

阿魯臺道:“據我所知,瓦剌人與大明一向有互市,互通有無。”

這是實情,明初的時候,韃靼人勢力最大,爲了打擊韃靼人,所以朱棣採取的國策是,與瓦剌進行互市,堅決打擊韃靼。

當然,最後的結果是朱棣玩脫了。他把韃靼人打擊的太狠,幾次親征韃靼之後,韃靼部四分五裂,而背靠着大明的瓦剌趁此吞併了不少韃靼部族,從此壯大,再過數十年,明英宗親征瓦剌,結果被一鍋端,這幾乎是整個大明前期和中期,最大的恥辱。

張安世道:“我所說的互市,可和從前不一樣,是真正的互通有無,但凡只要瓦剌能買到的東西,都可買到。”

阿魯臺和哈兒兀歹二人對視一眼,都顯得震驚。

要知道,大明的互市,可不是簡單的互市,是有嚴格的限定的,而且出售的品類也幾乎是指定,某種程度而言,這是一種變相的朝貢體制而已。

可若當真徹底放開,互通有無,可以想象,那瓦剌人能從中得到多少好處。

“威國公,我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阿魯臺雖是這樣說,卻還不等張安世反應,他就接着道:“如今韃靼部已經式微,瓦剌人遲早要壯大,到了那時,這瓦剌人便是大明的心腹大患,難道威國公對他們完全沒有防範嗎?”

張安世樂了。

說起來,天下無論是什麼人,內鬥都是傳統。

這蒙古人更是將內鬥發揮到了極致,整個蒙古,唯一一次全部團結起來的時候,也只有成吉思汗時期而已,以至成吉思汗一死,他的兒子們便立即開始打破腦袋。

這阿魯臺倒是很實在,他的日子好過不好過,是其次。重要的是,不能讓瓦剌那些鄉巴佬的日子好過。

張安世道:“你認爲,我大明還會對草原上的敵人有所忌憚嗎?”

此言一出,阿魯臺連忙點頭。

他這時才意識到,所謂的徹底互通有無,根本的原因是大明已經不在乎了。

是的,人家一點兒也不在乎,你壯大了又如何?

或許在草原上,所謂的壯大就意味着你可耀武揚威,可在大明面前,經過那一次實戰之後,阿魯臺已能意識到,馬背上的騎兵,根本不堪一擊。

阿魯臺道:“韃靼人和兀良哈人,是否也可以互市?”

張安世道:“可以,我來尋你們,就是爲了這件事,爲的就是將來你們回到了草原,與你們進行互市互利,從此之後互通有無,彼此化干戈爲玉帛。”

阿魯臺頓時喜道:“若能如此,實在太好了。”

張安世又道:“不過要互市,就得先立規矩,首先……我們得有一個貨幣,所以……你們要採購我大明的商貨,必須使用大明的銀元和銅幣,其他的貨幣,哪怕是真金白銀,也一概不收。”

這對阿魯臺和哈兒兀歹而言,根本不算什麼,那銀元和銅幣,他們也見識過,質量甚至比絕大多數的貨幣質量要高,這東西又是金銀,接受了有什麼不可。

阿魯臺道:“這個好說。”

張安世道:“所以,我們這邊的聯合錢莊,需要在大漠之中開設分號,你們必須確保他們的安全。”

“自然。”阿魯臺道。

張安世道:“當然,純粹的確保安全,還是不過的,我們的商人到了大漠腹地,彼此之間言語不便,他們若是觸犯了律令,必然要以大明律來懲治,而不能採用大漠的律法。”

這若是在後世,必然是一場糾紛,可對於這個沒有主權概念的時代而言,似乎怎麼處置罪犯,似乎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事。

何況阿魯臺和哈兒兀歹二人,本就處於弱勢,他們壓根不在乎這個。

張安世隨即道:“既然如此,那麼,爲了確保大明的商賈以及隨員還有其他的漢人犯罪之後,可以得到審判,那麼,商行派出一個負責治安的衛所,應該沒有問題吧,就以宣慰使的名義,如何?你們畫一個地方,讓宣慰使來駐紮,駐紮此地的漢人,不得受你們的侵擾,在此地之內,你們可以進行貿易,除此之外,在這區域之外,你們也要確保漢商和漢人的安全,若有摩擦,則是宣慰使與你們洽商解決。”

阿魯臺和哈兒兀歹二人開始思量起來。

他們越來越覺得不對味。

先是說好了做買賣,做買賣接着開始說到了錢莊,錢莊說完了又說律令,律令談完了,卻又說如何維持律令,維持律令就需要審判和暴力機構,而有了暴力機構,必須得有執法的區域,這繞來繞去,他孃的……怎麼好像成了國中之國。

“需要多大地方。”

“方圓百里,宣慰使之下,設一護衛,最大編額七千五百人,如何?在兀良哈的草場,也就是靠近遼東一帶,設漠東宣慰使司,至韃靼的草場,而設漠南宣慰使司,至於瓦剌那邊,我們也在談,大抵是打算設兩個宣慰使司,一個是漠北,一個是漠西。”

阿魯臺和哈兒兀歹低頭,開始盤桓起來。

哈兒兀歹還是有疑慮的,畢竟哈兒兀歹三衛,等於是徹底讓大明手伸進了自己的草場。

而對於阿魯臺而言,他反而沒有什麼疑慮,在韃靼部,他已經式微,其他韃靼諸部,未必肯服氣他,有的甚至投靠了瓦剌部,此番他就算回去,召集舊部,未來可能還要面對其他韃靼部的競爭者,可一旦得到了大明的鼎力支持,就完全不同了。”

細細一想,阿魯臺率先道:“可。”

張安世道:“很好,有一些細則,過幾日,我會教人送去,若是大家都同意,到時再締約,當然,契約只是承諾而言,算不得什麼。未來如何維護這契約,纔是至關緊要的事。”

屏退二人,張安世便匆匆往朱棣那兒去。

朱棣的心情很不好,想到自己的祖宗,他覺得自己懷有巨大的愧疚。

因而,這讓亦失哈頭痛不已,陛下好幾次,夢中驚醒,口裡大呼:“殺賊。”

這可把他嚇壞了,他怕陛下來一個吾夢中好殺人,別稀裡糊塗的把自己砍了。

見了張安世,朱棣道:“人馬還未回來嗎?”

張安世道;“應該快了,就這兩日,陛下,臣和阿魯臺還有哈兒兀歹已經談過了。”

這事,張安世和朱棣提及過。

朱棣這幾日都是心亂如麻,沒心思理會這些,如今沒想到張安世如此迅速的談妥,反而讓朱棣有些吃驚。

“此事能成嗎?”

“實戰之後,他們老實都了,臣以爲……肯定能行。”

朱棣搖搖頭:“不,朕問的是,這有什麼用處。”

“用處太多了。”張安世道:“我大明的商品質美,大漠中的人想要和我們做買賣,必然要用大量的牛羊還有其他的物產來交換,我們隨便一匹布,可能能換來的牛羊,都超出了布匹本身的價值。”

朱棣道:“大漠人少,需求有限,指望這些……又能掙多少?”

“這是自然。”張安世道:“可是陛下有沒有想過,久而久之之後,這些韃靼人還有瓦剌人,他們用自己的商品,換來了大明的需要商品之後,發現若是繼續向西售賣,到了波斯以及大食等國,依舊可以高價賣出,還能掙來大量的差價,那麼……會如何?這天下,有許多地方,是船抵達不到的地方,想要將東西售去,就得走陸路,可陸路遙遠,風險也不小,我大明現在權力經營海上的商貿,實在分身乏術,那麼……這韃靼人和瓦剌人,就成了二道販子,這其中的需求可就大了。”

朱棣聽罷:“絲綢之路?”

張安世道:“正是絲綢之路。”

朱棣頷首:“這樣說來,確實能有不少好處。”

張安世道:“還不只如此,重要的是,這瓦剌人和韃靼人,雖然現在已非我大明敵手,可他們在大漠之中,沒有其他的營生,經濟脆弱,所以,一旦天災降臨,就不得不想辦法劫掠爲生,我大明固然國力已遠遠壓過了他們,可碰到一羣不要命的亡命之徒,終究還是防不勝防。一旦這個貿易體系開始建立起來,讓瓦剌人和韃靼人大批的從事商業,利用他們的遊牧和遷徙能力,我們等於成了他們的上游供貨商,他們不過是二道販子,歷朝歷代,這二道販子的利益完全仰仗於供貨商,這樣的關係,比之從前的招撫要有用的多,臣以爲,一旦此事能辦成,這大漠,再非我大明的禍患,反而成了我大明的聚寶盆。”

朱棣聽罷:“你這小子,真是將眼睛都鑽進錢眼裡了。”

張安世嘿嘿一笑:“當然,這還不是最緊要的,最緊要的卻是,他們要採買大明的貨物,就不得不使用我大明的貨幣,我大明鑄造的錢,他們不但要用,而且還需要大批的儲藏起來,陛下您想想看,我們今日出去買東西,會因爲需要購買今日的商品,就去錢莊裡兌換錢幣,然後再去購物嗎?不,尋常人,都會想辦法,儲存越多越好的錢幣,什麼時候自己想買東西的時候,直接拿錢幣出去花就好。這各部的貴族,還有商賈,未來只怕都需拿我大明鑄的錢,來作爲儲備。”

朱棣道:“這又有什麼用?”

“寶鈔的價值之所以崩塌,是因爲……嗯……寶鈔就好像一艘大船,這大船在海上,一旦遇到了風浪,就可能發生傾覆的危險。說穿了,就是它承受風險的能力太低。可現在,臣打算締造的新幣,則想盡辦法,和所有人捆綁,現在是在安南、呂宋、爪哇,將來則是韃靼、瓦剌、兀良哈,再之後,通過他們的貿易,去往更遠的地方,如此一來,這天下諸國,都儲存了大量這樣的錢幣,陛下……這就好像,數十上百艘的船,用鐵索連在了一起,我大明就是最大的那一艘。一旦起了風浪,這抗風浪的能力,比之從前的寶鈔不知增加多少倍,再加上市面上對錢幣的需求會大增,人人都需新幣,大量的新幣,也會儲藏於呂宋、韃靼,這就導致,新幣即便放出去的多了一些,卻也能保持它的價值。”

“退一萬步,就算新幣出現巨大的危機,陛下想想看,誰比我們更急呢?朝廷固然急,商行也急,可天下諸國的家底,都是這新幣,一旦新幣危機,大明固然傷筋動骨,他們卻是要一下子血本無歸啊,所以臣預料,真到了那個時候,他們維護新幣的動力,比我朝廷更甚。”

朱棣一直對於當初的大明寶鈔耿耿於懷。

畢竟,太祖高皇帝爽完了,讓建文那小子也爽了一遍,結果等到自己登基,什麼……寶鈔完蛋了。

他對此極有興趣:“原來如此,只是我們是以金銀裡鑄幣……”

張安世搖搖頭:“陛下,凡事要一步步來,鑄了幣,那麼將來……尋到了契機,再發行紙幣,大家才願意接受,這叫溫水煮青蛙。”

朱棣道:“這事若是能辦成,也算是利在千秋了,不過你自己也要小心,這些人狡猾的很。至於你辦的事,盡力去辦。”

張安世道:“謝陛下。”

就在此時,有宦官匆匆小跑而來:“陛下,捉賊的人……回來了,回來了。”

朱棣聽罷,大爲振奮,他豁然而起,箭步而出,口裡道:“朕要看看,那狗賊在何處。”

此時幾個在外頭候着,隨駕的翰林也忙跟了去。

果然,便見一隊人馬回來。

爲首之人正是朱勇,朱勇見着了天子的大駕,嚇了一跳,連忙上前,行禮:“臣……”

“那逆賊在何處?”

朱勇大汗淋漓,道:“逆賊……逆賊……沒有啊,臣沒拿住……”

此言一出,朱棣的臉色頓時大失所望起來,他回頭看一眼張安世。

一旁的翰林聽罷,不禁道:“這是欺上瞞下,這是欺君罔上!”

朱勇嚇得冷汗淋漓。

卻在此時,卻又有宦官道:“陛下,有一隊內千戶所的人馬,也回來了,說是押着逆賊回來。”

朱棣整個人都糊塗了。

暈乎乎的。

他瞪了一眼張安世:“怎麼回事?”

“這件事……”張安世嘆了口氣道:“說來話長,還請陛下……容臣細細解釋,臣……罪該萬死,確實欺君罔上了。”

此言一出,朱棣驚的說不出話來。

欺君罔上?這不是張安世的風格啊,這傢伙這麼拍死,他敢幹這樣的事?

第46章 殿前審問第209章 龍心大悅第228章 名震天下第512章 遺詔第375章 逆天第259章 國公第531章 千秋功業第567章 快刀斬亂麻第544章 重大案情第195章 斬殺殆盡第415章 天下第一才子第248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第337章 升官發財第408章 血流成河第536章 蓋世之功第65章 阿舅 我會保護你第468章 反殺第242章 祖墳冒煙第247章 喜從天降第227章 毀天滅地第362章 一鍋端第299章 天下無敵第37章 皇孫的煩惱第4章 上達天聽第566章 一箭三雕第382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305章 大權在握第57章 好聖孫第14章 豬隊友第50章 兄弟第246章 財源廣進第90章 朱允炆入宮第140章 獻策第55章 太子好厲害第547章 大智大勇第193章 滿載而歸第449章 謝陛下恩典第420章 往死裡坑第150章 陛下,我們又做了一件善事第361章 一夜暴富第336章 替罪羊第236章 牆倒衆人推第62章 他竟是皇帝第225章 盡誅之第192章 神兵利器第5章 上奏第402章 權勢滔天第312章 告祭太廟第248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第546章 一個漏網的都沒有第127章 富可敵國第350章 功在社稷第182章 張安世發老婆了第410章 斬草除根第591章 全完啦第516章 好戲開場第431章 富甲天下第191章 死不足惜第159章 一網打盡第108章 託陛下洪福第144章 拿錢砸死你第439章 有錢就可爲所欲爲?第420章 往死裡坑第114章 雙喜臨門第391章 狼心狗肺第493章 震驚第400章 帝王之心第74章 皇帝給整不會了第357章 大肆封賞第49章 發財第298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282章 母女平安兩章送到,求月票!第255章 一鍋端第596章 大捷第283章 雙喜第286章 一擊必殺第547章 大智大勇第352章 經天緯地之才第585章 監國第185章 喜上加喜新的一月,求月票!第472章 殺無赦第597章 賜宴第194章 朕是一個大傻瓜第569章 天數有變月底求月票!第533章 努力罷第172章 有一百七十二章:真相大白第270章 委以重任第309章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第347章 狠人還有文化第396章 你也敢代表太子第371章 文臣皆可殺第234章 主謀落網第248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第302章 賀喜陛下第520章 一網打盡第246章 財源廣進第430章 天大的事
第46章 殿前審問第209章 龍心大悅第228章 名震天下第512章 遺詔第375章 逆天第259章 國公第531章 千秋功業第567章 快刀斬亂麻第544章 重大案情第195章 斬殺殆盡第415章 天下第一才子第248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第337章 升官發財第408章 血流成河第536章 蓋世之功第65章 阿舅 我會保護你第468章 反殺第242章 祖墳冒煙第247章 喜從天降第227章 毀天滅地第362章 一鍋端第299章 天下無敵第37章 皇孫的煩惱第4章 上達天聽第566章 一箭三雕第382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305章 大權在握第57章 好聖孫第14章 豬隊友第50章 兄弟第246章 財源廣進第90章 朱允炆入宮第140章 獻策第55章 太子好厲害第547章 大智大勇第193章 滿載而歸第449章 謝陛下恩典第420章 往死裡坑第150章 陛下,我們又做了一件善事第361章 一夜暴富第336章 替罪羊第236章 牆倒衆人推第62章 他竟是皇帝第225章 盡誅之第192章 神兵利器第5章 上奏第402章 權勢滔天第312章 告祭太廟第248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第546章 一個漏網的都沒有第127章 富可敵國第350章 功在社稷第182章 張安世發老婆了第410章 斬草除根第591章 全完啦第516章 好戲開場第431章 富甲天下第191章 死不足惜第159章 一網打盡第108章 託陛下洪福第144章 拿錢砸死你第439章 有錢就可爲所欲爲?第420章 往死裡坑第114章 雙喜臨門第391章 狼心狗肺第493章 震驚第400章 帝王之心第74章 皇帝給整不會了第357章 大肆封賞第49章 發財第298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282章 母女平安兩章送到,求月票!第255章 一鍋端第596章 大捷第283章 雙喜第286章 一擊必殺第547章 大智大勇第352章 經天緯地之才第585章 監國第185章 喜上加喜新的一月,求月票!第472章 殺無赦第597章 賜宴第194章 朕是一個大傻瓜第569章 天數有變月底求月票!第533章 努力罷第172章 有一百七十二章:真相大白第270章 委以重任第309章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第347章 狠人還有文化第396章 你也敢代表太子第371章 文臣皆可殺第234章 主謀落網第248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第302章 賀喜陛下第520章 一網打盡第246章 財源廣進第430章 天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