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六十五 命運線

去開拓吧!

開拓更廣闊的領地。

把你們的眼界、把你們的思維都打開。

不要再侷限於神州一地,想更遠處的地方看去。

強大的華夏應該放眼世界,應該讓足跡遍佈天下,應該主導與引領時代,而不是固步自封,自甘墮落。

走出去,跟隨前輩的腳步,在大航海的時代揚帆起航,走出一條不一樣、象徵着未知和希望的道路。

蕭如薰不知道這樣做會給華夏大地帶來什麼樣的變革,或許有好的變革,或許也有不好的變革,但是他很清楚,這是唯一的道路,也是不得不走的道路。

他很清楚,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卷人吃人的歷史,不同之處只在於,是自己人互相吃,還是團結起來吃別人,我們的祖先選擇了吃自己人,吃了幾千年,效果並不好。

毫無疑問,大明的時代,中國的航海技術明顯是強於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在開啓大航海這個問題上,明顯是有先發優勢的,但這並沒有什麼卵用,沒有給大明帶來任何實際上的好處。

因爲鄭和的船滿載天朝上國的驕傲與自豪和目空一切,而哥倫布的船承載着絕對的貪婪和慾望。

現代國人很容易抨擊明朝政府的海洋政策是極其短視的政策,閉關鎖國是極其短視的行爲,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爲什麼不學習西方殖民者去殖民全球,去吸取其他民族的血肉來充實自己,反而落得被動挨打的現狀,處處受制於人。

無需否認,蕭如薰也曾經這樣恨過,恨的痛徹心扉,恨不能回到那個時代引領一波時代潮流。

可是經過親身體驗之後,蕭如薰就明白了。

即使是穿越者,也絕無可能成功說服當時尚以仁義和道德爲絕對政治正確的中國人實行殖民擴張的戰略,那個年代的人們普遍奉行能力可以不行道德不能有絲毫瑕疵的病態的道德觀。

政治正確無論在任何一個年代都有強大的束縛力,尤其是站在道德高地上的政治正確,簡直無懈可擊,不是一兩個人一兩個新思想可以改變的。

穿越者回到那個時代大肆鼓吹對外殖民擴張,尋求體制內的突破,得到的只能是異端的待遇,下場不會很好。

走出輪迴怪圈的對外破局之路被道德夫子們用孔夫子的名義親手堵死了,那個時代的人們無法改變。

在這樣的大前提之下,一路領先的中華文明將在接下來的幾百年裡遭受落後捱打的命運。

雖然大明優待士紳的政策造就了明代文化的空前繁榮,但日益專制和僵化的政體以及指導思想無不預備着華夏文明的輓歌,鄭和離去後的海風,吹奏的只能是細菌槍炮和鋼鐵的協奏曲,而這一切,不屬於華夏。

與世無爭的澳洲、美洲的原住民因爲各種原因而被屠殺滅絕,黑人和印度人則被大量奴役,在這些屍骨與罪惡之上,海盜們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點亮了近現代文明的光輝,搖身一變成爲文明標杆,並被全人類傳唱至今。

兩條命運線碰撞在西元1840年。

之後發生的事情,上過學的人都知道了,無需多言。

所以蕭如薰想通了,改革是一件極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尤其是當目標太大阻力更大的時候,改革和尋死沒什麼兩樣,在沒有絕對基礎支持之下的改革,必然失敗,不可能成功。

他很敬佩王安石與張居正敢於對既得利益集團痛下殺手的勇氣,他也很敬佩無數改革者的意志和決心,但是這是沒有意義的,不動根基的改革只是續命罷了。

蕭如薰選擇了斬斷其根基的方式來推動真正意義上的革命,賦予革命一詞嶄新的含義,從此將這個國家引上一條全然不同的道路,走向不一樣的未來。

而對於他的追隨者們來說,這一切的衝擊是非常之大的,他們從未想象過要放眼海外,在一眼望不到邊際的大海之上追求自己的未來。

出生在山野之中的農夫們習慣了羣山環繞小溪流水,生長在大地之上豐衣足食的士大夫們習慣了風吹麥浪風花雪月,習慣了腳踏實地的他們對一眼望不到邊際的海洋有着天然的迷茫與恐懼。

對於這一點,蕭如薰一清二楚。

自己麾下的武將們基本上出身農戶從地裡刨食吃,而身邊的追隨的文官們也都是讀着四書五經長大的。

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憑藉一兩句話就能讓自己的追隨者們消除疑惑和恐懼從而走向海洋。

但是他希望,他會推動這一切的發生。

所以他依然會把土地和特權賜給自己的追隨者們,讓他們對自己有最基礎的信任,對走向海外開拓新世界有最起碼的勇氣。

這是他們走向海洋的基礎。

“將來我的施政目標是在東南開海,開放通商口岸,鼓勵民間和官方對大秦國外的交易,和倭國,和朝鮮,和南洋諸國,和歐羅巴諸國的交易,我將推動和鼓勵這一切,重設市舶司,重設地方轉運使,用以積累恢復和建設內地的錢。

而我對你們的要求,是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帶領軍隊組織和管理難民流民,大修天下,採取秦始皇的政策,修繕從京師通往天下各地的大馳道,增強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控制力,這期間,我需要你們一邊修路一邊蕩平天下不臣。

而在此期間,我會將一切隱患消除,這一切都結束之後,就是我們將目光轉向海外之時,到那個時候你們就會發現在大秦之外,還有更爲廣闊的天下,可以縱橫馳騁。”

蕭如薰說完之後,看了看將軍們迷茫的眼神,頓了頓,又說道:“我知道你們也會有所擔憂,也會有所疑慮,因爲宋太祖在黃袍加身之後,選擇了杯酒釋兵權。”

這纔是關鍵點,說道這個典故之後,將軍們的眼神瞬間犀利起來。

要說沒有這樣的擔憂是不可能的。

杯酒釋兵權的故事,他們都知道,也知道黃袍加身以後武人發生了什麼。

但是他們無法抵禦黃袍加身之後的好處的誘惑,所以他們堅決這樣做了,但是做了以後,更多的擔憂也出現了。

因爲如果蕭如薰要對他們下手,他們將毫無抵抗之力。

蕭如薰在軍隊中的威望實在太大。

“你們有這樣的擔憂我是明白的,我也很清楚這樣的擔憂,換作我和你們當中任何一個人交換身份,我也會這樣擔憂。”

蕭如薰緩緩說道:“你們會擔心我會猜忌你們,我會擔心你們的部下也會對你們做出同樣的事情,從而用杯酒釋兵權來解決我的擔憂,走回前宋的老路子,甚至會學習前明太祖,對你們大下殺手。”

武將們的表情變得不太自然起來。

二百一十五 給宇喜多秀家的大禮七百四十七 老祖宗,我做的對嗎?八百八十三 再無聲息的徐有慶一千二百八十八 李昖抵京(上)九百三十一 水德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六十六 意見統一七百一十二 驚恐的蕭大亨八百五十八 李汶的反應很快八百零二 陳用賓做出了決定大結局 復國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一千零五十六 炸營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二百六十七 送王閣老入宮休息!一千三百一十 趙士禎不想深究一千三百零八 趙士禎的擔憂七百五十九 京城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五百一十四 『真正的勇士』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一千二百四十一 爲人臣的忌諱一千二百一十六 他就是這樣一個果決的人一百七十七 攻佔對馬島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還遠遠沒有過上好日子一千零六十九 柳成龍進軍開城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一千零三十九 褚英覺得有些委屈七 成立鳥銃隊一百五十五 對馬攻略計劃(一更)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九百六十八 沒有爲何五百三十二 另有圖謀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一千零三十 生存戰爭一百一十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上)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一百七十 大炮開兮轟他娘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五十七 蕭如薰縱論朝戰(下)一百五十九 燈火闌珊處(五更)一百八十四 稀世的名軍師之謀劃九百一十七 有升甫在,我無憂矣八十七 戰爭財五百三十五 僅僅只是活下來一千零五十八 渡江去朝鮮七百一十六 他們的膽都被打破了二百三十三 明軍血戰德川軍(下)三百四十五 王的抉擇(下)五百一十九 李成樑的政治失誤一千零五十 努爾哈赤的決定六百六十八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下)一千二百一十四 大魚都在後面九十八 進擊的李如鬆一百七十九 這仗打的值八十一 蕭如薰的要求一千三百零六 買賣來了一 橫越五百年一千零三十六 褚英回鄉七百五十九 京城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一千二百九十一 李昖的今天,朕的明天六百八十一 混亂的局勢八百五十二 思想教育四百四十九 山頭八百五十七 第二輪北伐開始十 夜襲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經濟危機一百三十五 血戰碧蹄館(四)四十六 寧夏亂平一千零七十一 毛文龍用計五百八十四 摒棄前嫌六百七十二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一百七十九 這仗打的值一千一百五十六 齊大勇的忠誠九百三十四 爲我而戰吧,士兵們!七百七十七 退一步,萬劫不覆,進一步,海闊天空五百一十三 督戰與逃兵四百七十 部落的聯合一千零二十 大變革與肅清朝堂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七百四十五 圈養起來的豬玀是無論如何也養不成雄獅的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爲什麼要流淚?九百一十二 家書一千三百一十七 徐光啓下鄉(上)一千一百二十三 秦軍的蛻變七百二十 十年之內,北虜不復爲患矣十四 武官的困境四百六十五 呂宋國王六百零六 不怕死的扯力克(下)五百一十四 『真正的勇士』九百六十 鬥富戰爭一千零二十五 回去?怎麼可能?六百五十五 一個都不會放過五百五十六 王世揚求活(下)四百一十六 利瑪竇的決定七百一十 駱思恭所求之物一百四十三 釜山的倭城
二百一十五 給宇喜多秀家的大禮七百四十七 老祖宗,我做的對嗎?八百八十三 再無聲息的徐有慶一千二百八十八 李昖抵京(上)九百三十一 水德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六十六 意見統一七百一十二 驚恐的蕭大亨八百五十八 李汶的反應很快八百零二 陳用賓做出了決定大結局 復國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一千零五十六 炸營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二百六十七 送王閣老入宮休息!一千三百一十 趙士禎不想深究一千三百零八 趙士禎的擔憂七百五十九 京城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五百一十四 『真正的勇士』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一千二百四十一 爲人臣的忌諱一千二百一十六 他就是這樣一個果決的人一百七十七 攻佔對馬島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還遠遠沒有過上好日子一千零六十九 柳成龍進軍開城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一千零三十九 褚英覺得有些委屈七 成立鳥銃隊一百五十五 對馬攻略計劃(一更)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九百六十八 沒有爲何五百三十二 另有圖謀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一千零三十 生存戰爭一百一十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上)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一百七十 大炮開兮轟他娘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五十七 蕭如薰縱論朝戰(下)一百五十九 燈火闌珊處(五更)一百八十四 稀世的名軍師之謀劃九百一十七 有升甫在,我無憂矣八十七 戰爭財五百三十五 僅僅只是活下來一千零五十八 渡江去朝鮮七百一十六 他們的膽都被打破了二百三十三 明軍血戰德川軍(下)三百四十五 王的抉擇(下)五百一十九 李成樑的政治失誤一千零五十 努爾哈赤的決定六百六十八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下)一千二百一十四 大魚都在後面九十八 進擊的李如鬆一百七十九 這仗打的值八十一 蕭如薰的要求一千三百零六 買賣來了一 橫越五百年一千零三十六 褚英回鄉七百五十九 京城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一千二百九十一 李昖的今天,朕的明天六百八十一 混亂的局勢八百五十二 思想教育四百四十九 山頭八百五十七 第二輪北伐開始十 夜襲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經濟危機一百三十五 血戰碧蹄館(四)四十六 寧夏亂平一千零七十一 毛文龍用計五百八十四 摒棄前嫌六百七十二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一百七十九 這仗打的值一千一百五十六 齊大勇的忠誠九百三十四 爲我而戰吧,士兵們!七百七十七 退一步,萬劫不覆,進一步,海闊天空五百一十三 督戰與逃兵四百七十 部落的聯合一千零二十 大變革與肅清朝堂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七百四十五 圈養起來的豬玀是無論如何也養不成雄獅的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爲什麼要流淚?九百一十二 家書一千三百一十七 徐光啓下鄉(上)一千一百二十三 秦軍的蛻變七百二十 十年之內,北虜不復爲患矣十四 武官的困境四百六十五 呂宋國王六百零六 不怕死的扯力克(下)五百一十四 『真正的勇士』九百六十 鬥富戰爭一千零二十五 回去?怎麼可能?六百五十五 一個都不會放過五百五十六 王世揚求活(下)四百一十六 利瑪竇的決定七百一十 駱思恭所求之物一百四十三 釜山的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