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一十九 李成樑的政治失誤

這麼多年來,這是朝廷部門少有的幾次向皇帝妥協的經歷。

自從張居正死後皇帝親政開始,最開始幾年,文官們利用各種各樣的方法讓皇帝覺得自己是聖君,那幾年裡面,朱翊鈞沉迷在聖君夢裡面,不知給這些文官開了多少方便之門。

直到錦衣衛和東廠的一些秘聞進到了朱翊鈞的耳朵裡面,朱翊鈞才恍然驚覺自己這個“聖君夢”是文官們粉飾出來的太平夢,自己被他們當槍使已經很久很久了,而自己還在洋洋自得的認爲自己是聖君!

然後朱翊鈞就開始和羣臣擰巴了,這一擰巴,自然就把之前幾年攢下來的『好名聲』給弄沒了,文官就開始不遺餘力的黑皇帝,反正皇帝拿他們也沒什麼辦法。

朝廷各部門的日常行政更是沒朱翊鈞什麼事兒,最早的申時行張四維等人繼承了張居正的作風,對朝政把控得很嚴格,專門挑一些精選過後的奏摺給朱翊鈞看,讓朱翊鈞覺得自己的國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至於那些真正講述實情的……

反正皇帝住在北京城,住在紫禁城,就等於是被圈養起來的吉祥物,根本出不去,他看不到就意味着沒有,很簡單的換算法。

不過隨着皇帝和羣臣之間矛盾的加劇,隨着朱翊鈞開始重視東廠和錦衣衛的管控並且開始培養自己的耳目,有些事情就遮掩不住了。

羣臣意識到皇帝無法糊弄,只能開始耍無賴,用很無賴的手段不斷的讓皇帝的精力嚴重損耗。

所謂國本之爭,未嘗不是爲了讓皇帝消耗精力而難以關注國事的一種手段,是羣臣和皇權的一次激烈的戰鬥。

在這場戰鬥中,除了特務和太監,朱翊鈞往往是孤立無援的,羣臣的姿態都相當強硬,使得他幾乎無法對自己的國家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

相當一部分事情,他只能通過太監和特務去做,確保自己的國家不至於徹底脫離自己的掌控,即使如此,還要遭受到大量的阻礙和罵名。

在輿論戰方面,明朝皇帝是輸的一塌糊塗,尤其是朱翊鈞,到底也沒能做到嘉靖皇帝做到的事情。

但是這一次,在文官們集體萎靡不振的情況下,朱翊鈞佔了上風,經過周密的準備,讓文官們不得不嚥下這枚苦果,接受這個既定事實,因爲無論如何,他們不能放任自己的生命被蒙古人損害。

蕭如薰看起來是堅定的皇帝一派,但是他的確能征善戰,並且有相當大的可能辦到李成樑如今辦不到的事情。

對於李成樑堅守半個月求援兩次的事情,他們是十分不滿意的,李成樑一次又一次的告急只會讓他們更加慌亂,更加覺得安全沒有保障,但是這個時候,誰敢逃離京城呢?

於是,蕭如薰就是最好的指望。

沒有辜負他們的期待,蕭如薰從一開始就展現出了強大的進攻慾望,和一直在困守的李成樑完全不同。

“一味防守沒有任何意義,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大戰至今已經快要兩個月,蒙古人依然沒有退卻,這足以證明蒙古人的目標不是簡單的搶了就走,而是有目的有意識的持久作戰。

並且時至今日,雁門關之圍仍然沒有解決,這就說明他們的後勤補給並不是問題,我猜測,他們一定通過某種方式保證了自己的後勤。

如果蒙古人如果真的是按照情報上所說的有十萬人,那麼在進攻紫荊關的足有四萬,紫荊關防衛森嚴,有老將李成樑鎮守,想來堅守不難,可是一味防守期待蒙古人消耗完了糧食就後退,那是不現實的,誰知道他們到底有多少糧?

必須要進攻,一定要主動出擊擊潰他們!解了紫荊關之圍,咱們才能說有足夠的兵力去對付其他地方的蒙古人,所以,臣抵達紫荊關之後,會立刻發起進攻,將正面的蒙古人擊潰,然後兵分兩路,一路支援雁門關,一路支援太原。”

幾名文官大佬頓時就感覺這個氛圍不一樣了,之前那叫一個死氣沉沉擔心憂慮,成天吃不好睡不好的,連政治鬥爭都沒什麼勁頭了,不知道多少官員已經收拾好了行囊隨時準備撤退了,哪還有心思政治鬥爭?

但是蕭如薰一來,什麼也不說,張口就是反攻,還要正面擊潰蒙古人,與之野戰,首先這個氣勢就完全不同,和李成樑的防守戰略完全不同,雖然不知道結果如何,但是氣勢就是有了。

就像是當年劉備任命魏延做漢中太守,魏延什麼不說,先說自己的目標,表現出自己的氣勢——曹操帶天下的兵馬來攻打,我會爲大王抵擋住他,曹操手下的將領帶十萬人來,我會爲大王把它給一口吃掉。

漢中歷來的鎮守部隊也就三萬人,無論是魏延時期還是王平時期都是一樣,但是魏延就是有這個氣勢,作爲武將,輸什麼都不能輸了氣勢,魏延這樣一說,對漢中太守有極大的執念的張飛也不好說什麼更大的目標了。

那時候,張飛剛剛打敗了張郃的部隊,解決了蜀中對劉備的信任危機,在劉備集團大漲面子和威望。

而且他又是最早跟隨劉備的兩員大將之一,之前關羽成了鎮守荊州的主將,現在大家都以爲張飛會成爲鎮守漢中的第二員封疆大吏。

結果勝出的不是老元勳張飛,而是劉備在豫州得到的親信部曲魏延,劉備將之破格提拔,魏延的資歷比張飛淺多了,自然會招惹張飛的不滿意。

但是魏延就是沒有給劉備抹黑,他不僅給自己漲氣勢,還給劉備長臉,深得劉備的支持,張飛就算心裡再不滿,也不能當衆給魏延難堪了,不然就是不給劉備面子,而後來的發展也證實了魏延的確不負劉備的託付。

眼下也是一樣,蕭如薰在資歷上遠遠不如數十年沙場老將李成樑。

說的難聽一點,李成樑剛剛在沙場上和蒙古人女真人拼死拼活的時候,蕭如薰的爸媽還沒有結婚,李成樑如日中天的時候,蕭如薰還在媽媽的懷裡吃奶。

你不能說打仗的功勞和實際戰果更高就說你比李成樑要強,李成樑的戰績和能耐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別的不講,軍功封爵就證明李成樑的確是大將。

有明一代軍功封爵之難和科舉之難是幾乎一樣的,尤其是在大致和平時代,軍功封爵就更難,狀元每三年就出一個,可是軍功爵位什麼時候才能出一個?

別的先不說,李成樑就是封爵了,甭管用什麼黑料去黑,他就是實打實的軍功封爵,這一點沒什麼可說的。

但是眼下的問題在於,李成樑這大半個月的表現讓朝廷很失望。

朝廷希望的是李成樑守住紫荊關的同時可以驅逐蒙古人,確保紫荊關的安全,而不是連着兩次求援,搞的京城人心惶惶,甚至有不少富商已經開始往南邊跑了。

這不僅是軍事上的危機,也是政治上的失敗,在政治開道的大明朝,李成樑讓大家失望了,這一失望不要緊,就等於把最後一次輝煌的機會給丟掉了。

其實李成樑也是運氣不佳,或者說並沒有得到皇帝的信任,以至於皇帝把戰鬥力足夠的兩萬騎兵交給了蕭如薰,而不是令他們火速前去支援紫荊關。

如果皇帝真的對李成樑有信心,願意讓李成樑打一場勝仗,那麼讓李如鬆過去,上陣父子兵,未嘗不是一段佳話,但是皇帝的內心深處一直記恨着李成樑,打心眼兒裡不願意看到李成樑東山再起。

李成樑爲他十幾年前對皇帝的無視付出了代價。

七百二十五 蠢貨一千一百九十三 蕭如薰也沒有休假五百五十二 平行的世界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九百七十八 混亂的朝鮮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撫六百七十二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八十 君王帳中猶歌舞一千零六十二 郭再佑戰死六百三十四 天道好輪迴,上天饒過誰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八百五十八 李汶的反應很快一千三百三十三 方從哲抵達南京三百九十二 三年(下)六百八十五 廢人(上)八百三十 爲難的李化龍五百四十八 爲了活命(下)八百 絕不反悔!一千零七十四 必死之局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七百二十五 蠢貨一百五十八 過年(四更)九百九十七 趙世卿死了一千二百八十七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八百四十二 兩個人的行動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六十一 我們要個孩子吧一千一百九十二 正確的選擇二百一十三 豐臣秀吉追上了織田信長的步伐二百六十九 王錫爵的最後努力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黴了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五百零八 王世揚的決心三十三 葉公夢熊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三十四 準!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二百三十九 蕭如薰召開三方會談二百零五 斬!!三百四十八 關鍵的棋子一千二百八十八 李昖抵京(上)四百 背鍋俠的勝利三百四十二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下)二百一十四 三分日本四百一十四 西班牙人的準備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七百五十二 此人,極度危險!五百六十六 幸運的朱敏淳一百七十六 崩潰的宗氏三百零七 要生了六百五十五 一個都不會放過七百四十一 沈師傅,你太叫朕失望了七百七十九 口出粗鄙之語的傻子七百一十七 小心與囂張九百四十 反派與正派一千一百三十五 孫時泰無能爲力九百一十 怎麼就輸了呢?一百一十五 混亂的明廷三百四十五 王的抉擇(下)一千一百三十四 後關失守五百八十一 事發四百一十九 事辦成了二十六 晴天霹靂一千零六十一 毛文龍渡江二百八十七 出兵之議八百九十五 僵局一千一百四十 『暴秦』一千零五十一 撤!四百二十八 興師問罪(一)二百七十二 我兒,多吃些一千零二十六 炫耀三百二十六 利瑪竇的見面禮五十 葉夢熊的忠告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勞一千一百三十七 於事無補四百二十二 心底最深的野望二百六十四 夢醒時分九百三十九 劉黃裳開城一千一百八十六 早晚會有一戰九百七十二 隆武一百八十六 吹起的枕頭風一百一十五 混亂的明廷八百八十七 恨一百六十七 新戰術的決策四百七十五 阿挪的努力一千零七十六 斷尾求生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報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一千三百一十五 郭家的一天(上)九百四十三 要完蛋了?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三百五十四 『老朋友』的會面二百二十六 換約之戰(下)一千三百三十六 鄉村遊醫計劃一百二十三 捷報抵京三十九 你們不仁,我便不義!二百三十四 王對王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六百四十四 爲敵(下)
七百二十五 蠢貨一千一百九十三 蕭如薰也沒有休假五百五十二 平行的世界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九百七十八 混亂的朝鮮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撫六百七十二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八十 君王帳中猶歌舞一千零六十二 郭再佑戰死六百三十四 天道好輪迴,上天饒過誰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八百五十八 李汶的反應很快一千三百三十三 方從哲抵達南京三百九十二 三年(下)六百八十五 廢人(上)八百三十 爲難的李化龍五百四十八 爲了活命(下)八百 絕不反悔!一千零七十四 必死之局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七百二十五 蠢貨一百五十八 過年(四更)九百九十七 趙世卿死了一千二百八十七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八百四十二 兩個人的行動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六十一 我們要個孩子吧一千一百九十二 正確的選擇二百一十三 豐臣秀吉追上了織田信長的步伐二百六十九 王錫爵的最後努力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黴了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五百零八 王世揚的決心三十三 葉公夢熊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三十四 準!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二百三十九 蕭如薰召開三方會談二百零五 斬!!三百四十八 關鍵的棋子一千二百八十八 李昖抵京(上)四百 背鍋俠的勝利三百四十二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下)二百一十四 三分日本四百一十四 西班牙人的準備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七百五十二 此人,極度危險!五百六十六 幸運的朱敏淳一百七十六 崩潰的宗氏三百零七 要生了六百五十五 一個都不會放過七百四十一 沈師傅,你太叫朕失望了七百七十九 口出粗鄙之語的傻子七百一十七 小心與囂張九百四十 反派與正派一千一百三十五 孫時泰無能爲力九百一十 怎麼就輸了呢?一百一十五 混亂的明廷三百四十五 王的抉擇(下)一千一百三十四 後關失守五百八十一 事發四百一十九 事辦成了二十六 晴天霹靂一千零六十一 毛文龍渡江二百八十七 出兵之議八百九十五 僵局一千一百四十 『暴秦』一千零五十一 撤!四百二十八 興師問罪(一)二百七十二 我兒,多吃些一千零二十六 炫耀三百二十六 利瑪竇的見面禮五十 葉夢熊的忠告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勞一千一百三十七 於事無補四百二十二 心底最深的野望二百六十四 夢醒時分九百三十九 劉黃裳開城一千一百八十六 早晚會有一戰九百七十二 隆武一百八十六 吹起的枕頭風一百一十五 混亂的明廷八百八十七 恨一百六十七 新戰術的決策四百七十五 阿挪的努力一千零七十六 斷尾求生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報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一千三百一十五 郭家的一天(上)九百四十三 要完蛋了?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三百五十四 『老朋友』的會面二百二十六 換約之戰(下)一千三百三十六 鄉村遊醫計劃一百二十三 捷報抵京三十九 你們不仁,我便不義!二百三十四 王對王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六百四十四 爲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