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 葉夢熊的忠告

朝廷給蕭如薰的封賞詔書裡列舉了蕭如薰的功績,打頭的是世襲將門,爲國守邊,一門四子,滿門忠良;之後是死守平虜城堅持氣節,巧設計謀誅殺哱拜養子哱雲和河套酋虜著力兔,斬套虜三千,揚我國威,立下嘉靖以來未有之大功勳。

接着是獻計謀破城平定哱拜之亂,爲大軍兩月平賊立下不世功勳。

再是手刃賊首哱拜,毀敵軍心。

最後是勇救慶王孤子,使之不至於絕嗣,於天家有恩。

凡此種種功勞,非封爵不足以賞賜,是以封平虜伯,歲祿八百石,與世封,召蕭如薰入朝覲見皇帝,以全封爵之禮,又召平叛諸將麻貴、李昫、董一奎等入京受賞。

其餘的什麼勳位啊軍階啊錢財賞賜啊之類的都不是什麼重要的東西了,平虜伯爵,可以世封,這就足以讓這一戰所有的武將羨慕得要死了。

但是他們還偏偏沒什麼可以反對的,蕭如薰的威望已經十分高了,人家也的確是有拿得出手的硬戰績,主要的功勞都是人家的,當之無愧的首功,你還能說什麼呢?

麻貴啊李昫啊董一奎啊這些將軍們羨慕的眼睛都綠了,蕭如蕙是一邊笑着一邊眼睛發綠——他的弟弟走得太快了……

除了蕭如薰被封爵之外,其餘諸多武將也得到了賞賜,比如麻貴進封大同總兵官,算是官復原職,李昫進封固原總兵官,董一奎封寧夏副總兵,各有勳位和錢財土地的賞賜等等,然而無論是榮耀方面還是實際好處方面,他們都不如蕭如薰。

蕭如薰不僅自己被封了爵位,可蔭其子,連帶着正妻楊氏也因爲陪伴丈夫共守平虜城的英勇事蹟被朝廷恩封誥命夫人,爲正三品淑人。

這個家庭一躍而成爲寧夏鎮最爲榮耀的家庭,蕭如薰也正式超越了自己的本家,擁有了足以另立一支蕭氏族人的功績。

一時之間,不論文官武將紛紛向蕭如薰報喜,葉夢熊還提議今天晚上大家一起舉辦慶功宴,爲蕭如薰祝賀,也爲大家所有人一起祝賀。

武官的賞賜好給,但是文官不同,文官的賞賜還要等回朝之後在慶功宴之前具體給出,無論是梅國楨還是葉夢熊都不知道自己會被給予什麼樣的賞賜,不過他們似乎面有憂色,慶功宴上自然是暢飲,但是慶功宴後,諸將醉醺醺的離開之後,依然清醒的葉夢熊還有梅國楨把急着回家陪老婆的蕭如薰喊到了大帳裡。

“有些時候,真的也挺羨慕那些武將的,拿了功勞,升官容易,賞賜容易,繼續幹該乾的事情,也不用擔心捲進什麼風波里,順順當當的就能爭取一個蔭封,我輩爲官者所求不過封妻廕子,而大明武將取得這一成就者,實在是多過文官太多了。”

大帳裡,葉夢熊親自爲梅國楨和蕭如薰斟酒,一邊斟酒,一邊將這番話說出,而後坐下,端起了自己的酒杯,不待蕭如薰和梅國楨舉杯,自己先行飲下,叫蕭如薰一愣,之後,又看到梅國楨也是仰頭一飲,喝乾了那杯酒,看着兩人不似做僞的憂慮姿態,蕭如薰的心裡已經明白了他們喊自己過來的原因。

“制臺這樣說,末將也是武將,也是這般就得到了封妻廕子的功勞,可不該說那些武將,而是該說你們武將。”

蕭如薰也笑着飲了一杯酒。

“你註定不是一般的武將。”

葉夢熊忽而放下酒杯,嚴肅的看着蕭如薰:“註定,已經註定,這一戰封伯,足以表示你已經不是一般的武將,從祖制上來說,你已經具備足以單獨率領一軍出征的帥才。

並且獨自率軍出征,也沒有人可以說什麼,但是現今,這卻是文人的職責,你以一武將的身份走到今日,得到封爵,必不是文官願意看到的,這隻能是陛下的主意,很有可能,是陛下強行要求內閣通過的。”

蕭如薰心下了然,眯起了眼睛。

“可制臺和梅監軍也是文官不是嗎?”

梅國楨曬笑一聲,說道:“自投筆從戎以來,我等已經不能算那些文官眼裡的自己人了,但是同時也不是武將眼裡的自己人,乃是兩頭不落好,裡外不是人處境比之單純的文官和武將都要差上許多。

尤其是領兵打了勝仗的文官,更是爲朝臣所忌諱,故新建侯王陽明公就是我等的榜樣,縱使立下大功,一生也被按在地方不得入中央,鬱郁不得志。”

葉夢熊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此戰一起,就註定我等領兵之人將和朝中文官站在不同角度看待戰事,此戰獲勝,我等獲得巨大名望,更爲朝中清流文官所忌諱,季馨,你是武將,不在朝中爲官,自然不知道朝中文人黨爭劇烈到了何等程度。

我與克生都不屬於當政黨人之羣體,所以才謀求外放另謀生路,不戰還好,戰事一起,一旦戰勝,積功調入朝堂,攪亂朝局,必不爲旁人所喜,我等若不急流勇退,怕是禍事不遠。”

梅國楨接着說道:“我還未必,我以御史監軍,雖然有軍功,但只是無關緊要的功勞,升職也不至於升到什麼職位,但是葉公卻難了,作爲主帥立下大功,兵部尚書是最好的賞賜,可葉公常年在外領兵,和文人格格不入,又不爲武將所接受,今後之路,除了上書乞骸骨在家含飴弄孫,怕是難能善終。”

這兩人一人一句說出來的全部都是觸目驚心的朝堂黑幕。

“怕是末將到京城,這路也不好走啊!平虜伯,這個爵位,封的真好。”

蕭如薰此話一出,到市郊梅國楨和葉夢熊有些驚訝了。

“季馨已然知曉?”

葉夢熊將信將疑的詢問。

“這可是江彬的爵位啊!”

蕭如薰仰頭灌下一杯酒:“他們是在誇我還是在罵我?”

江彬!武宗一朝霍亂朝綱的奸人之首,爲文人所極度厭惡,因受武宗寵幸而巧取功勞進封平虜伯,後來被殺死,現在這個爵位落到自己頭上,這些文官到底是什麼意思,蕭如薰要是還不明白,就真的是傻子了。

“呵呵呵,季馨能有這般清醒,實在是難得,換作旁的武將早就喜不自勝,季馨卻能嗅出其中玄機,季馨若爲文官,定是此中高手!”

梅國楨哈哈一笑。

蕭如薰無奈的搖了搖頭:“這還是吳將周瑜曾經被封的爵位,但是卻是追封,而且還是宋徽宗追封,這裡面的意思不要太明顯啊!我若回京之後學那李成樑,怕是要給狠狠的折辱一番纔可,他們到底還是把我當成大字不識一個莽夫了,哼!”

四百五十五 煥然一新的水師六百零二 去去就來四百七十七 局勢一千零二十 大變革與肅清朝堂九百八十八 夜色漸濃一千三百一十七 徐光啓下鄉(上)八百五十八 李汶的反應很快一千二百一十 事出反常必有妖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五百四十六 消失的北虜(下)一千三百一十 趙士禎不想深究一千零七十五 他逃了五百三十八 縱馬奔馳的李如鬆五百六十六 幸運的朱敏淳二百二十八 明軍集結二百五十九 朱翊鈞的組合拳七百一十二 驚恐的蕭大亨七十三 歷史發生了劇變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二百二十九 決戰(上)三百八十六 政治動物一百九十三 壓倒性的優勢二百八十一 雙生子一千二百九十 李昖的心思八百四十四 爲時已晚一百七十五 九鬼嘉隆的最後努力八百九十五 僵局九百八十一 土司攻略(上)一千三百二十 最初的試驗七百五十七 沈一貫沒安好心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五百八十四 摒棄前嫌九百八十五 火器製造總局一千零七十六 斷尾求生五百一十五 悲催的努爾哈赤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一百九十一 他們註定得不到答案九百四十二 不過是交易罷了五百四十五 消失的北虜(上)二百七十五 凡人的悲哀六百二十七 光明之心九百九十四 吳惟忠歸來二百四十 三方會談(上)六百四十九 誘敵三百四十五 王的抉擇(下)一千二百三十四 他們需要儘快掌握專業技能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經濟危機五百三十一 蠱惑人心五百五十二 平行的世界二百八十二 蕭文奎所希望的享受七十五 恩重如山五百零一 爲難的王世揚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五百二十七 將軍用兵要嚴刑峻法,也要恩義並行六百六十三 戰前日常(上)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六百五十八 這場戰爭還遠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一百四十八 水師要出動三十六 八成把握六百三十三 仁義之名?一千零五十五 求生之路九十五 沈惟敬的斬首行動七百零四 北伐的決心(下)八百零三 進抵昆明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機會四百三十三 喪心病狂(上)六十三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八十二 嚴峻的形勢九十二 帝國最後的榮耀一千一百一十 有些禁忌,是不能觸碰的一百一十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上)一百六十三 陳璘抵達一千零二十五 回去?怎麼可能?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黴了九百一十 怎麼就輸了呢?一千零八十 哀兵與百戰之士一千三百五十五 萬事俱備八百一十一 後悔的劉黃裳二百二十六 換約之戰(下)一千零九十一 他們被皇帝打敗了六十四 戰與和(上)六百三十三 仁義之名?一百六十六 落後就要捱打八百六十五 蜀道難八百二十三 無路可退五百二十 拜見提督一千三百零四 閱兵式(下)二百二十二 悲憤的孤軍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六百四十八 愉悅的笑容一百七十五 九鬼嘉隆的最後努力一千零五十一 撤!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四百一十 合作(上)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八百四十二 兩個人的行動六百七十二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二百七十九 門庭若市的蕭府
四百五十五 煥然一新的水師六百零二 去去就來四百七十七 局勢一千零二十 大變革與肅清朝堂九百八十八 夜色漸濃一千三百一十七 徐光啓下鄉(上)八百五十八 李汶的反應很快一千二百一十 事出反常必有妖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五百四十六 消失的北虜(下)一千三百一十 趙士禎不想深究一千零七十五 他逃了五百三十八 縱馬奔馳的李如鬆五百六十六 幸運的朱敏淳二百二十八 明軍集結二百五十九 朱翊鈞的組合拳七百一十二 驚恐的蕭大亨七十三 歷史發生了劇變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二百二十九 決戰(上)三百八十六 政治動物一百九十三 壓倒性的優勢二百八十一 雙生子一千二百九十 李昖的心思八百四十四 爲時已晚一百七十五 九鬼嘉隆的最後努力八百九十五 僵局九百八十一 土司攻略(上)一千三百二十 最初的試驗七百五十七 沈一貫沒安好心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五百八十四 摒棄前嫌九百八十五 火器製造總局一千零七十六 斷尾求生五百一十五 悲催的努爾哈赤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一百九十一 他們註定得不到答案九百四十二 不過是交易罷了五百四十五 消失的北虜(上)二百七十五 凡人的悲哀六百二十七 光明之心九百九十四 吳惟忠歸來二百四十 三方會談(上)六百四十九 誘敵三百四十五 王的抉擇(下)一千二百三十四 他們需要儘快掌握專業技能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經濟危機五百三十一 蠱惑人心五百五十二 平行的世界二百八十二 蕭文奎所希望的享受七十五 恩重如山五百零一 爲難的王世揚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五百二十七 將軍用兵要嚴刑峻法,也要恩義並行六百六十三 戰前日常(上)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六百五十八 這場戰爭還遠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一百四十八 水師要出動三十六 八成把握六百三十三 仁義之名?一千零五十五 求生之路九十五 沈惟敬的斬首行動七百零四 北伐的決心(下)八百零三 進抵昆明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機會四百三十三 喪心病狂(上)六十三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八十二 嚴峻的形勢九十二 帝國最後的榮耀一千一百一十 有些禁忌,是不能觸碰的一百一十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上)一百六十三 陳璘抵達一千零二十五 回去?怎麼可能?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黴了九百一十 怎麼就輸了呢?一千零八十 哀兵與百戰之士一千三百五十五 萬事俱備八百一十一 後悔的劉黃裳二百二十六 換約之戰(下)一千零九十一 他們被皇帝打敗了六十四 戰與和(上)六百三十三 仁義之名?一百六十六 落後就要捱打八百六十五 蜀道難八百二十三 無路可退五百二十 拜見提督一千三百零四 閱兵式(下)二百二十二 悲憤的孤軍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六百四十八 愉悅的笑容一百七十五 九鬼嘉隆的最後努力一千零五十一 撤!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四百一十 合作(上)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八百四十二 兩個人的行動六百七十二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二百七十九 門庭若市的蕭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