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八十 聯合阿拉幹

雖然蕭如薰一直以來對這個國家沒什麼好感,拉入黑名單,但是蕭如薰也提出現在是需要聯合阿拉幹滅掉孟族的時候,而且要注意和阿拉乾結成比較好的關係,使之成爲我們阻擋更西邊的一個統一帝國的屏障。

袁黃在來到緬甸之前根本不知道一個巨大的危險就躺在身邊,他知道蕭如薰說給他聽才知道原來就在阿拉乾的西邊,有一個佔地千里的統一的強大帝國。

這個帝國叫做莫臥兒帝國,統治它的是一名睿智的皇帝,這個國家的國力一點都不弱,至少以目前的緬甸鎮來說,還完全不是這個大帝國的對手。

如果要和這個大帝國對上了,緬甸鎮的幾萬軍隊完全不夠用,擴軍十萬也就是一個方面軍,沒有大明的全力支持怕是打不贏,等於會給大明招惹一個巨大的麻煩。

但是也不用太過擔心,因爲這個大帝國自己的麻煩也不少,深陷宗教泥潭,和目前深陷財政危機的大明一樣,對外擴張的意願和能力都不是太強,否則臥榻之側怎麼容許阿拉幹這個小國存在呢?

但是至少目前還是不要和他產生直接的交集,否則肯定會擾亂我們的全盤計劃。

所以,和阿拉乾結盟,以幫助他們收復國土爲誘餌,使得他們和我們一起南北夾擊孟族,儘快解決孟族戰爭,減少消耗。

袁黃記着蕭如薰的安排,他也認爲這個辦法很可行,哪怕是相互利用,只要相互之間的目的是一致的,也能達成合作協議,反正自古以來外交皆如此。

作爲合格的政治家,明耶娑基自然知道自己應該和什麼人結盟,應該和什麼人對抗,他只是驚訝於那個只存在商人口口相傳之間的強大而又古老的國度居然已經成爲了他的鄰居。

受限於實際情況和人口數目,蕭如薰在緬甸的統治核心目前還只能侷限於南部沿岸地區,靠向西側和阿拉幹接壤的位置還是無人區,並無實際統治,阿拉幹也一直都沒有感受到來自於中國的威脅。

但是現在感受到了。

袁黃派去的那個商人有一張很伶俐的嘴巴,他很巧妙的解釋了一下袁黃的意思,大概就是說他們對付當年的東籲王朝的王莽應裡的時候,把這些孟族人給驅逐到了這裡,但是沒想到這裡是有國家統治的。

現在他們知道了,於是邀請明耶娑基一起夾擊這些孟族人,如果成功的話,阿拉幹王朝的領土全部歸還,他們一寸土地也不要。

這是一個很有誘惑力的選擇,明耶娑基受困於孟族人的危機,在國內威望持續下跌,眼看着就要求助於阿克巴了,現在突然送上門來了一個強大的隊友,他自然會慶幸。

可是慶幸之餘也有些懷疑,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孟族人肆虐他的國土快三年了,他很是煩惱無力,眼下突然出現瞭解決問題的可能,他自然十分懷疑『大明朝』的誠意。

這幾年來他已經大概明白了,孟族人的突然出現和大明朝是有關係的,至於是否是大明朝指使,還是說如同大明朝所說的這樣是孟族人的自主行爲,這都是問題。

他必須要懷疑。

使者說大明朝已經開始對孟族人的作戰了,正在從南往北進攻,只要明耶娑基現在出兵,肯定可以勢如破竹,一舉殲滅孟族人奪回領土。

明耶娑基對此半信半疑,還在懷疑這是不是孟族人和大明朝之間聯合起來欺騙他的計謀,就在此時他的部下給他送來了一份情報——

和明耶娑基的軍隊常年對峙的三萬孟族軍隊突然大規模南下,他們派去的間諜回來報告說是因爲南邊在打仗需要軍隊的支援,所以北邊的孟族軍隊就南下了,至於是不是真的,間諜表示可能性很大。

那些野蠻人的動作十分慌張,很多東西都丟掉不要了,行動起來好像只是爲了速度一樣,根本不考慮其他的事情,很多防禦工事都不管了,現在整個戰線已經沒有孟族人的軍隊了。

明耶娑基還是將信將疑,親自帶着袁黃的使者去前線查看,一看之下發現是真的,很多讓明耶娑基之前非常苦惱的防禦工事都沒有孟族人駐守了,往日和他們對峙的孟族人軍隊也不見了。

這是真的?

“國王難道還在懷疑我大明朝的真誠嗎?若是做到這個地步只是爲了欺騙,或者說國王認爲這是爲了欺騙,那麼我也什麼都不說了,我就回去了,大明不需要一個不能判斷真僞的盟友。”

使者在明耶娑基的判斷陷入糾結當中的時候,在這個非常合適的時機添上了一句,瞬間讓明耶娑基心中的天平失衡了。

說實話,他也不想麻煩阿克巴,誰知道阿克巴派人來了之後還會不會走呢?比起對自己這邊知根知底的阿克巴,還是這些人生地不熟的中國人比較靠譜。

睡在一隻老虎身邊,實在是有點危險,但是如果睡在兩隻老虎中間,常人可能會崩潰,明耶娑基卻找到了意外的生機。

之前自己讓阿克巴感到棘手的地方就是和葡萄牙人的深度合作,他們和葡萄牙人合作,裝備了精良的火器,訓練了精良的軍隊,屢屢讓阿克巴感到爲難,但是眼下這一優勢在蕭如薰強勢崛起之後已經不復存在了。

精良的軍隊在三年戰爭中損失大半,而葡萄牙人紛紛往緬甸投靠蕭如薰去了……

那麼目前的生機就存在於阿拉乾的特殊位置中了,這一山不容二虎,自己的位置那麼特殊,無論是中國人還是莫臥兒人想要吞併自己的話,都要考慮到對方,從而投鼠忌器,自己未嘗不能左右逢源。

這也是小國求取生存的無奈之道,不然還能指望阿克巴的善心嗎?

眼下,不如先試試看這些中國人的信譽度和斤兩,若是可以的話,未嘗不能與他們深度交流,引爲臂助,抗衡莫臥兒的威脅。

至於這些中國人的意思是否誠懇,孟族人突然出現的情況是不是真的,之前打仗屢屢受挫的原因是不是另有蹊蹺,明耶娑基都不想去考慮了。

於是乎,明耶娑基答應了袁黃使者的要求,組織軍隊,準備配合明軍的軍事行動,逐步收復失土。

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四百七十五 阿挪的努力六百六十八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下)五百零二 炸膛的火器八百四十一 權奸誤我!一百七十九 這仗打的值七百二十五 蠢貨六百六十四 戰前日常(下)七百四十 拿下張維賢很難嗎?三十一 朱翊鈞的驚喜二百六十二 王荊石誤國誤君啊!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五百六十五 蕭如薰的囑咐一千三百二十七 整頓惠民藥局一千二百七十七 朝氣蓬勃沐五郎三百六十八 進擊的明軍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勞五百二十三 紫荊關不保?一百八十三 豐臣秀次統籌全局六百三十三 仁義之名?五百零五 向使蕭鎮南在此,何愁北虜不破?一千二百九十三 布延進獻傳國璽(下)一百三十 吳惟忠出動六百一十 敢不敢?八百三十三 有一戶人家,本官想請你們去欺負一下六百三十八 三絕二百六十六 羣臣的反擊極其猛烈四百一十二 朝廷的官船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語一千三百二十五 羣體滅螺一千零五十 努爾哈赤的決定八十四 談判專家九百一十七 有升甫在,我無憂矣九百七十九 替罪羔羊柳成龍九百一十七 有升甫在,我無憂矣八百六十四 劉鄧之爭一百九十六 議和的開端(上)一千二百五十二 蕭如薰的生日一百七十五 九鬼嘉隆的最後努力一千零九十四 生機勃勃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來!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五百七十二 大勝!一千一百五十三 飛鳳關告急八百三十七 閃亮登場九百七十二 隆武一百四十六 各人的心思不盡相同一千零五十三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八百三十 爲難的李化龍一千三百三十七 西南土改一百六十二 鬱悶的陳璘三 蕙質蘭心四百四十五 無奈的趙志皋三百九十三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上)五百二十五 李成樑的呼喚七百八十 都是奸賊!二十 兒郎們!隨我殺賊!!五百二十六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一千二百四十六 笨皇帝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一千零七十一 毛文龍用計七百一十八 輝煌的勝利二百一十六 太閣的頭顱一千三百五十九 民生百業皆平等,無有高低貴賤之分八百五十三 京師大亂(上)九百九十八 天子之怒五百九十 決戰科場之巔一千一百 各打五十大板九百三十 身體冰冷的駱思恭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三百五十三 劇烈的碰撞一千三百七十四 我來了四百一十 合作(上)一千零九十一 他們被皇帝打敗了六百零九 省錢政府八百五十六 朱賡憂心忡忡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一千零九十 憫農七百九十六 開動的戰爭機器(下)九百八十 我是陛下的狗一千一百六十 成王敗寇一百五十四 李舜臣二十三 主動出擊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四百四十一 蕭如薰上疏三百五十 瘟疫爆發四百八十四 梅國楨借糧(下)一千一百一十四 交戰七百零八 我在緬甸可還有好幾萬精兵啊!一千零一十五 嫡長子四百一十五 忘掉天主的總督九百二十六 連影帝都做不了還做什麼皇帝?二百四十五 他們都在厲兵秣馬的準備着四百九十 大帆船貿易一千一百七十一 德川家康善於隱忍一千一百八十七 前田利家的託付
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四百七十五 阿挪的努力六百六十八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下)五百零二 炸膛的火器八百四十一 權奸誤我!一百七十九 這仗打的值七百二十五 蠢貨六百六十四 戰前日常(下)七百四十 拿下張維賢很難嗎?三十一 朱翊鈞的驚喜二百六十二 王荊石誤國誤君啊!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五百六十五 蕭如薰的囑咐一千三百二十七 整頓惠民藥局一千二百七十七 朝氣蓬勃沐五郎三百六十八 進擊的明軍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勞五百二十三 紫荊關不保?一百八十三 豐臣秀次統籌全局六百三十三 仁義之名?五百零五 向使蕭鎮南在此,何愁北虜不破?一千二百九十三 布延進獻傳國璽(下)一百三十 吳惟忠出動六百一十 敢不敢?八百三十三 有一戶人家,本官想請你們去欺負一下六百三十八 三絕二百六十六 羣臣的反擊極其猛烈四百一十二 朝廷的官船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語一千三百二十五 羣體滅螺一千零五十 努爾哈赤的決定八十四 談判專家九百一十七 有升甫在,我無憂矣九百七十九 替罪羔羊柳成龍九百一十七 有升甫在,我無憂矣八百六十四 劉鄧之爭一百九十六 議和的開端(上)一千二百五十二 蕭如薰的生日一百七十五 九鬼嘉隆的最後努力一千零九十四 生機勃勃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來!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五百七十二 大勝!一千一百五十三 飛鳳關告急八百三十七 閃亮登場九百七十二 隆武一百四十六 各人的心思不盡相同一千零五十三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八百三十 爲難的李化龍一千三百三十七 西南土改一百六十二 鬱悶的陳璘三 蕙質蘭心四百四十五 無奈的趙志皋三百九十三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上)五百二十五 李成樑的呼喚七百八十 都是奸賊!二十 兒郎們!隨我殺賊!!五百二十六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一千二百四十六 笨皇帝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一千零七十一 毛文龍用計七百一十八 輝煌的勝利二百一十六 太閣的頭顱一千三百五十九 民生百業皆平等,無有高低貴賤之分八百五十三 京師大亂(上)九百九十八 天子之怒五百九十 決戰科場之巔一千一百 各打五十大板九百三十 身體冰冷的駱思恭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三百五十三 劇烈的碰撞一千三百七十四 我來了四百一十 合作(上)一千零九十一 他們被皇帝打敗了六百零九 省錢政府八百五十六 朱賡憂心忡忡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一千零九十 憫農七百九十六 開動的戰爭機器(下)九百八十 我是陛下的狗一千一百六十 成王敗寇一百五十四 李舜臣二十三 主動出擊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四百四十一 蕭如薰上疏三百五十 瘟疫爆發四百八十四 梅國楨借糧(下)一千一百一十四 交戰七百零八 我在緬甸可還有好幾萬精兵啊!一千零一十五 嫡長子四百一十五 忘掉天主的總督九百二十六 連影帝都做不了還做什麼皇帝?二百四十五 他們都在厲兵秣馬的準備着四百九十 大帆船貿易一千一百七十一 德川家康善於隱忍一千一百八十七 前田利家的託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