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二 船

敲打利瑪竇是陳幡早就準備要去做的事情,若是不早點做,等之後繼續利用他的時候,還不知道他會鬧出什麼事情來,趁現在敲打敲打,讓他老實一點,以後也方便許多。

這種手段,蕭如薰跟着袁黃倒是學到了不少,這老傢伙久經人事,對這方面的事情相當瞭解,經常傳授一些他不知從哪兒聽來的馭下之術。

蕭如薰的馭下本領有一部分是在末世和在戰場上自己磨練的,更多的是跟着袁黃學到的理論,然後慢慢實踐出來的。

實踐出真知!

解決了利瑪竇的事情,蕭如薰就向軍隊頒佈了皇帝的聖旨,宣佈了出兵西班牙的時間和出動兵力,着水師儘快準備。

大軍需要在十月底出發,十一月底之前解決戰鬥,然後再花一點時間解決戰後事宜,十二月底之前趕回緬甸和家人一起過年。

此番出動兵力三千,全部由水師出動,不出動陸軍編制的幾隻部隊。

事實上,從三年前水師重新建軍開始,蕭如薰就提出了水師陸戰隊的理念,和蕭如薰一起出身西北的嫡系主力部隊寧夏火器營都是西北人,不熟悉水性,站在船上還會暈船,先天的不太適合水戰。

中國自古有北人騎馬南人操舟的習俗,北方人善於騎馬,南方人善於使船,那麼在兵種分佈上,自然是北方人組建騎兵,南方人組建水師了。

在蕭如薰這兒,水師的重要性反而大於陸軍,陸軍的戰鬥還真不多,除了最開始的小股土匪之外,就沒什麼戰鬥,現在陸軍主要負責保護緬北山區的秘密基地,還有隨時準備應付那些不安分的緬甸土著,大規模的戰爭是沒有的。

而水師就不一樣了,蕭如薰的水師是南洋最強的,而南洋商業興起之後,又以海盜著名。

蕭如薰爲了鍛鍊水師的戰鬥力,就主動承擔了剿滅海盜的任務,在三年的戰鬥中不斷打磨水師的戰鬥力,擴充水師的規模,終於建立起了一支不怵西班牙人的、能和他們正面交戰的水師。

在明初以及鄭和大航海時代,明軍主力戰艦的噸位達到了兩千五百噸左右,最大的戰船尺寸比現在的一個標準足球場還要大,是當之無愧的海洋巨無霸。

但是時光飛逝,到了明末,明軍造船技術不進反退,蕭如薰接手的戰艦裡面,沒有一艘超過四百噸。

爲此,明廷留給蕭如薰的一百多艘戰船全部都被蕭如薰打爲輔艦,進行船身改造,撤下破舊的舊帆,換上高質量的新帆,然後船身兩側增加船槳,增加炮口,去掉所有不需要的武裝,變成可以快速行進的火力炮船。

然後就在目前的技術範圍內,蕭如薰責成自己的造船廠盡力製造大帆船,製造多層甲板,以增加戰鬥兵員和火炮的數量,雖然很可惜的是當初鄭和船隊所使用的遠洋船隻的造船技術大多失傳,這讓蕭如薰感到萬分可惜。

在船帆的選擇上,蕭如薰依然選擇使用中式的硬帆,而沒有選擇使用軟帆,不是說沒有研究,和海盜戰鬥的時候,蕭如薰俘獲了不止一艘西式軟帆船,進行了一些研究,然後拆掉了。

對比一下,在現有的條件下,蕭如薰果斷選擇硬帆,拋棄了軟帆。

倒是在另外一個造船廠裡面,建造需要遠洋駛往歐洲的商船的時候,部分船隻則採用了西式軟帆的結構製造。

軍用戰船基本上全是硬帆結構,需要的水手少,收放的時候也不會造成水手的大量死亡,更重要的是蕭如薰目前還沒有辦法制造更大一些的戰船。

他麾下戰船目前最大的只有大約七百噸的吃水量,比目前明軍的戰艦大一倍左右,但是根本無法和明初的主力戰艦相比較,爲了儘快形成海上戰鬥力,鍛鍊海軍,蕭如薰沒有足夠的時間讓造船師傅們逆向摸索寶船的建造技術了。

所以蕭如薰也十分憤恨那些屁股決定腦袋的官僚,那麼多的重要技術都給失傳了,以至於蕭如薰現在手下的船工們都無法想象他們的前輩是如何製造大過如今最大戰船四倍的超級鉅艦的,也不理解他們如何使用那麼沉重的硬帆還能讓桅杆支撐住。

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製造戰船,而摸索則是他們休息的時候互相探討的問題,三年來他們幾乎一刻不停的建造船隻,直到這次開戰之前才堪堪打造了三百多艘戰船。

當然蕭如薰的造船廠無論是裝備還是人數都不能和明朝官方的造船廠相比,年產一千三百艘的記錄是不要想了,但是兩年多造三百艘還是不累的。

於是這些大師傅們還在業餘時間研究了一下西式的軟帆,然後給蕭如薰用剩餘木料造了一艘四百噸的西式軟帆戰船。

蕭如薰笑罵他們有勁兒沒地方使,還不如想辦法研究寶船,他們說非要研究一下這軟帆船和咱們的硬帆船誰優誰劣。

蕭如薰無奈之下只好給他們搞了一次對比,派來一艘戰船,讓雙方對比一下,結果在升帆的環節裡,一個小夥子不慎從桅杆頂部摔進了海里。

幸虧是摔進了海里,人活了,這要是摔在船上,人肯定要摔成肉醬。

大師傅們面面相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埋頭去製造自己的船去了,這艘船被蕭如薰劃歸遠洋商隊做護衛艦去了。

人對於現在的蕭如薰來說是很寶貴的資源,一百三十多萬的人口對於他而言只是杯水車薪,就目前生產力而言,他至少還需要一百萬的人口才能大致對緬甸進行初步開發,當人口達到五百萬的時候,才能堪堪滿足進一步開發緬甸的需求。

現在除了南部臨海的一片區域之外,緬甸大部分還是無人區,光有修好的路和基建設施,就是沒人,從勃固往北一點再到緬北山區的軍事基地,一大片地區是荒涼的無人區,空有肥沃的土壤和充分的水源。

每死一個人蕭如薰都心疼,怎麼可能拿出那麼多人去給軟帆船獻祭?

九百四十一 大明還有如此多的忠臣良將四百六十一 巨大的鼓舞一千一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七百零五 朝臣開始忌憚蕭鎮南了?九百六十七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七十五 恩重如山一百八十六 吹起的枕頭風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一千零二十八 有軍事天賦的蠻夷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七百二十八 勳貴的擔憂(下)一千零七十 朝鮮又要做一次豬隊友了九百八十 我是陛下的狗五百八十九 大捷來報一百八十九 帶路黨玄蘇八百九十五 僵局二百三十 大明戰士何懼背水一戰?二百九十 父子兄弟終團聚一百九十 德川家康討厭驚喜一百七十九 這仗打的值四百九十六 朱翊鈞感受到了濃濃的危機感七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千零八 強化中央集權二十三 主動出擊一千一百六十三 被動的等待一千二百五十六 馬球大賽二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威勢一千三百五十七 一路逃,一路死,一路血六百三十一 煽動九百四十六 已經爛掉的東西就直接切掉吧三百二十八 利瑪竇傳教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九百零八 狗急跳牆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四百三十九 混亂的總督府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二百一十一 叫家康來見我!八百八十二 給他們一個驚喜一百六十六 落後就要捱打一千零三十七 還有轉機九百六十三 慢慢來八百八十九 批評與期許九百八十二 土司攻略(下)六百八十四 好男兒(下)一千零三十 生存戰爭六百三十五 考場如戰場五百一十 扯力克的決心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一千三百四十 秦軍近代化(下)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一千一百七十二 吳惟忠的震懾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四百六十五 呂宋國王四百一十四 西班牙人的準備五百四十八 爲了活命(下)三百七十二 大明重回南洋一百三十六 血戰碧蹄館(五)七百四十四 快去找沈一貫!二百五十四 封賞的難題九百七十一 貳臣石星八百七十 交手九百二十 臨界點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九百八十七 一家團聚七百三十九 朱翊鈞畢竟也不是省油的燈一千二百四十 李如鬆現在很得瑟六百一十三 進兵計劃五百零九 陰狠的套路七百七十一 爲了四郎,去死吧!一千一百七十一 德川家康善於隱忍一千零六十一 毛文龍渡江二百九十三 夫妻重聚四百六十五 呂宋國王一千一百六十六 孫時泰不甘心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一千一百四十六 治蝗(下)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三百九十四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下)三百二十八 利瑪竇傳教五百一十二 該來的還是來了三百五十六 夜襲(一)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七百九十二 十萬火急一百三十八 血戰碧蹄館(七)一千零七十三 一種計謀?二百三十六 這只是奴役,不是殖民五百四十一 爲皇帝親信者勿忘晁錯四百一十八 這個武人倒不簡單三百四十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上)六百六十八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下)三百零二 燧發槍(上)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八百二十三 無路可退一百三十 吳惟忠出動一百零三 伏擊七十四 大明劫一千二百三十一 人口甄別部隊
九百四十一 大明還有如此多的忠臣良將四百六十一 巨大的鼓舞一千一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七百零五 朝臣開始忌憚蕭鎮南了?九百六十七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七十五 恩重如山一百八十六 吹起的枕頭風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一千零二十八 有軍事天賦的蠻夷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七百二十八 勳貴的擔憂(下)一千零七十 朝鮮又要做一次豬隊友了九百八十 我是陛下的狗五百八十九 大捷來報一百八十九 帶路黨玄蘇八百九十五 僵局二百三十 大明戰士何懼背水一戰?二百九十 父子兄弟終團聚一百九十 德川家康討厭驚喜一百七十九 這仗打的值四百九十六 朱翊鈞感受到了濃濃的危機感七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千零八 強化中央集權二十三 主動出擊一千一百六十三 被動的等待一千二百五十六 馬球大賽二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威勢一千三百五十七 一路逃,一路死,一路血六百三十一 煽動九百四十六 已經爛掉的東西就直接切掉吧三百二十八 利瑪竇傳教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九百零八 狗急跳牆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四百三十九 混亂的總督府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二百一十一 叫家康來見我!八百八十二 給他們一個驚喜一百六十六 落後就要捱打一千零三十七 還有轉機九百六十三 慢慢來八百八十九 批評與期許九百八十二 土司攻略(下)六百八十四 好男兒(下)一千零三十 生存戰爭六百三十五 考場如戰場五百一十 扯力克的決心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一千三百四十 秦軍近代化(下)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一千一百七十二 吳惟忠的震懾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四百六十五 呂宋國王四百一十四 西班牙人的準備五百四十八 爲了活命(下)三百七十二 大明重回南洋一百三十六 血戰碧蹄館(五)七百四十四 快去找沈一貫!二百五十四 封賞的難題九百七十一 貳臣石星八百七十 交手九百二十 臨界點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九百八十七 一家團聚七百三十九 朱翊鈞畢竟也不是省油的燈一千二百四十 李如鬆現在很得瑟六百一十三 進兵計劃五百零九 陰狠的套路七百七十一 爲了四郎,去死吧!一千一百七十一 德川家康善於隱忍一千零六十一 毛文龍渡江二百九十三 夫妻重聚四百六十五 呂宋國王一千一百六十六 孫時泰不甘心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一千一百四十六 治蝗(下)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三百九十四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下)三百二十八 利瑪竇傳教五百一十二 該來的還是來了三百五十六 夜襲(一)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七百九十二 十萬火急一百三十八 血戰碧蹄館(七)一千零七十三 一種計謀?二百三十六 這只是奴役,不是殖民五百四十一 爲皇帝親信者勿忘晁錯四百一十八 這個武人倒不簡單三百四十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上)六百六十八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下)三百零二 燧發槍(上)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八百二十三 無路可退一百三十 吳惟忠出動一百零三 伏擊七十四 大明劫一千二百三十一 人口甄別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