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收之桑榆

、、、、、、、、、、

就在曹軍大規模反攻南陽的同時,關中的局勢也同樣出現了破局,漢軍在打開街亭至隴縣的缺口後,又向隴縣增兵一萬,使隴縣的兵力增至萬五千人,趙雲命王平守隴縣,他和馬超、張任、馬岱等將領率軍萬直擊長安。

長安風聲鶴唳,西面的官道上到處是滾滾逃難的人羣,他們拖家攜口躲避戰爭,儘管漢軍軍紀森嚴,並不擾民,但對戰爭的恐懼還是使關中民衆紛紛逃亡,逃向長安。

此時曹軍在長安有兩萬駐軍,由大將曹仁統帥,不僅是曹仁,關中名義主將曹植也在長安城中。

西城外已是人山人海,從四面八方逃難而來的民衆已聚集數萬人,但曹仁下令關閉其他城門,只開西城一門,且嚴格甄別,防止漢軍探趁機混入城中,這樣便使得逃難民衆大量滯留城外,很多人已經在城外呆了兩天,人心惶恐,哭喊聲震天。

城頭上,曹植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人羣,人羣中多是婦孺老人,哭聲一片,他心中着實不忍,他幾次給曹仁提出儘快放人進城,但曹仁卻不理睬他的提議,使曹植心中憤恨,卻又無可奈何。

這時,城外傳來一陣騷動,隨即有撕心裂肺般的哭喊,曹植一怔,扶着城垛向下望去,只見一隊曹軍士兵衝入人羣中鞭抽棒打,企圖要抓走一名少年,少年拼命哭喊,旁邊幾個老人和婦女被打得頭破血流,跪在地上苦苦哀求。

曹植頓時勃然大怒,他快步向城下走去,城門口站滿了曹軍士兵,足以千餘人,一個一個查難民,盤查嚴,曹仁按刀站在一旁,目光陰冷地注視着進城的難民。

“叔!”

曹植快步走了上去,剋制住心中的憤怒,提高聲音道:“請你立刻命令士兵回來,不准他們擾民!”

曹仁是曹丕的堅定支持者,他對這個年輕的公着實有些瞧不起,一個弱書生,婦人心態,怎麼能繼承丞相的宏圖霸業。

他眯起眼睛想笑道:“我不是給賢侄說了嗎?難民中可能混有漢軍探,一但讓他們進了城,長安就危險了,賢侄怎麼還不明白?”

“可你這樣盤查要到什麼時候,你考慮他們的痛苦嗎?還縱兵打人,叔,這樣不行!”

曹仁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神情冷淡下來,不急不緩道:“寧可錯殺千,不可放過一人,一羣蠢婦愚民罷了,賢侄何必這麼看重?”

“你!”

曹植大怒,臉脹得通紅,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憤恨,大吼道:“劉璟爲什麼迅速強大,不就是得民心嗎?你這麼虐待關中之民,分明就是把關中拱手讓給劉璟,你怎麼向父親交代?不行,我纔是主帥,我命令你立刻放人,給我開城放人!”

他聲音高,士兵們紛紛側目,曹仁臉色鐵青,扭頭不理睬他,曹植見沒有結果,恨得一跺腳,“你去向父親解釋吧!”

他轉身便走,曹仁望着他怒氣衝衝走遠,不由冷冷哼了一聲,“婦人之仁,何以做大事!”

щшш ⊕ttκд n ⊕C〇

這時,鍾繇慢慢走了上來,拱手笑道:“曹將軍不必動怒,植公還年輕,做事比較衝動,可以理解他嘛!”

曹仁對鍾繇倒十分客氣,連忙回禮說:“我主要是擔心漢軍探混在難民中,如果有人混入,他們就會在夜間裡應外和,奪取城門,那時長安不保,關中也就完了。”

鍾繇笑着點點頭,“我完全支持曹將軍的謹慎,確實要當心探混入城中,不過我也擔心植公會給丞相寫信,會對你我不利,不如我們變通一下,給他一個面,也算是給丞相一個交代,大家也就相安無事,曹將軍以爲呢?”

鍾繇很會說話,明明是他想變通,卻把問題推到曹植身上,又含蓄地提醒曹仁,那畢竟是丞相之,須給他面,否則難以向丞相交代,這樣也給了曹仁臺階,不像曹植那樣大吼大叫,最後把矛盾激化,問題卻解決不了。

曹仁心中明白,既然鍾繇給了他臺階,他也要給鍾繇一個面,便笑道:“不知鍾公覺得應該怎麼變通?”

“其實很簡單,我建議把婦孺老人先放入城,年輕青壯嘛!放入甕城再好好盤查,說不定還可以用作民夫,讓他們協助守城以換取口糧,將軍覺得呢?”

曹仁沉吟一下,便點了點頭,這個方案可以接受,他當即令道:“婦孺老人可以直接進城,年輕男一律入甕城盤查。”

命令下達,曹軍不再阻攔,大量婦孺老人開始涌入城中,鍾繇也向曹仁告辭,急忙趕去招呼手下,準備安置難民。

僅僅兩個時辰後,在城外滯留兩天的難民終於全部進了城,上萬青壯被帶去校場盤查,通過者則發給兵器,參與守城,而數萬婦孺老人則被安置在幾千頂大帳中,鍾繇已動員數大戶豪門參與賑粥,又有千餘士兵維持秩序,長安城內終於沒有陷入混亂。

就在民衆全部入城幾個時辰後,斥候傳來消息,漢軍千騎兵已經出現在長安以西十里外,長安城頓時緊張起來,曹仁下令所有士兵和民夫上城參與防禦。

城頭上,曹仁遠遠注視着西面官道,他已經看見漢軍騎兵出現在一座山崗緩坡上,他神情十分凝重,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壓力,此時,曹仁不僅擔心長安難保,他更擔心漢中北上關中的幾條通道,漢軍會不會趁機將它們打開。

漢軍萬大軍已經抵達長安以西十里外,在橋鎮附近紮下了大營,中軍大帳內,幾名主要將領正在商議下一步的對策,事實上,他們沒有攜帶攻城器,攻下城牆高大堅固的長安並不現實,他們的目的是要逼迫陳倉守軍分兵救援,從而爲漢軍主力攻佔陳倉創造條件。

大帳內放置着一座木架,木架上掛着關中地圖,法正用木杆指向地圖對幾名將領道:“雖然陳倉和隴縣之間沒有建立鴿信聯繫,但我相信陳倉和長安之間一定有聯繫,陳倉也一定清楚我們軍隊東進,可到目前爲止陳倉依然沒有動靜,那就說明我們進攻長安並沒有給陳倉曹軍帶來足夠的壓力,或者說曹仁沒有感受到足夠的壓力,所以徐晃遲遲沒有撤軍。”

這時,趙雲遲疑一下問道:“先生覺得徐晃能夠被曹仁的命令左右嗎?”

“一定會!”

法正笑了笑道:“曹操的部署是隴西和關中兩個戰場,也就有兩個主將,隴西失敗後,夏侯惇被調去許昌,徐晃留在了關中,但他並沒有接替夏侯惇的西線主將之位,而是由曹仁擔任主將,徐晃必須服從曹仁的命令,而另一方面,陳倉的萬軍隊中,真正屬於徐晃直屬的軍隊只有一萬人,其餘兩萬軍隊都是曹仁派來協助徐晃守城,由曹仁的心腹大將牛金統帥,所以只要曹仁下令陳倉軍援助長安,就算徐晃不同意也沒有用,牛金會堅決執行曹仁的命令。”

“可是現在曹仁似乎能頂住壓力,怎麼也不肯命令陳倉回援,這可怎麼辦?”馬超也有些擔憂地問道。

“馬將軍不必擔心,我有辦法讓曹仁頂不住壓力。”

法正木杆向南一指,淡淡道:“儻駱道、褒斜道、午道,這條漢中道只要我們佔領其二,曹仁就會頂不住壓力,一定會命陳倉軍隊回援。”

“但丟失陳倉的責任誰來承擔?”

馬岱不解地問道:“曹仁命令陳倉出兵,他會承擔責任嗎?”

剛說完,旁邊張任便拍拍他肩膀笑道:“官場有官場的規矩,曹仁是主將,同時也是官場老手,他知道該怎麼辦?”

天后,曹軍斥候帶回來了讓曹仁最害怕的消息,儻駱道和褒斜道兩座谷口的大營被漢軍一萬多人攻破,兩千守軍被全殲,兩座谷口已被漢軍佔領,漢中通往關中的大門終於打開了。

這是曹操撤軍前再向曹仁交代的事情,幾座漢中道的谷口都有地利優勢,一旦被敵軍佔領就很難再奪回,曹操令他務必要守住,但現在卻失守了,漢軍便打開了通過關中的大門,漢軍主力完全可以從儻駱道和褒斜道殺入關中,死守陳倉又有什麼意義?

長安只有兩萬軍隊,不可能分兵去奪回儻駱道和褒斜道,潼關和蒲津關的守軍也不可能調回來,思來想去,只能從陳倉調兵,雖然曹仁也知道,陳倉兵力調走,會給陳倉防禦造成大的壓力,但他也沒有辦法,只能先救眼前之急。

曹仁當即下令徐晃分兵兩萬分別去奪回儻駱道和褒斜道,他一連發出份鴿信,命令徐晃在保證陳倉不失的前提下,立即出兵。

此時徐晃已經知道隴縣和街亭失守,漢軍已從北面的隴山缺口殺入了關中,徐晃也面臨巨大的壓力,隴縣和街亭是他的防禦職責,雖然臧霸是直接責任者,但丞相卻會找他徐晃的責任。

爲此,徐晃派出了隊斥候,在長安和隴縣之間的巡視,消息很快便傳來,萬漢軍從隴縣殺向長安,關中開始陷入戰亂之中。

“軍師,我想趁漢軍主力東去的機會,派出一支軍隊奪回隴縣,你覺得是否可行?”城頭上,徐晃望着北方憂心忡忡問道。

毛玠嘆了口氣,“如果沒有劉璟的主力在城外壓迫我們,這個圍魏救趙之策倒也不錯,可現在只要我們稍微分兵,劉璟就不會放過機會,將軍,我覺得還是靜觀其變爲妙。”

“我也知道不宜出兵,可現在我們確實很被動,一旦長安危急,曹將軍必然會命我們趕去救援,我想,這就是漢軍東進長安的目的,那麼陳倉還能保住嗎?”

毛玠無言以對,這是事實,他也想到了,可是該怎麼應對?要麼放棄陳倉,要麼少量出兵,可少量出兵又有什麼意義?

正說着,一名士兵飛奔而至,急聲稟報道:“徐將軍,長安緊急鴿信!”

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87章 真相漸近第487章 步步緊逼第532章 漢中風雲(二)第20章 蔡氏劍館第1030章 兵圍建業第1007章 嫁妝風波第285章 順水人情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708章 達成妥協第878章 幷州匈奴第652章 大戰合肥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982章 長安西市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926章 因果循環第116章 挖坑自埋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919章 調兵遣將第435章 決戰序幕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720章 姜維到來第365章 綠銅礦山第43章 可疑之人第964章 落網大魚第400章 荀攸四策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138章 防禦武器第16章 不傳之秘第836章 談判初成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773章 江東風雲(十七)第60章 臨危處亂局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373章 張機赴曹營第539章 返回襄陽第884章 士卒譁變第747章 君臣異心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918章 出兵南陽第374章 神醫角色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792章 升官之疑第74章 意外來信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603章 魏延獻計第477章 秭歸出事第512章 引刀待發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436章 振奮軍心第223章 有才自遠方來第747章 君臣異心第65章 請君入甕第822章 直搗老巢第51章 水深九尺的小衙門第406章 勢取江陵第15章 劉琮的忠告第1037章 江東後事第62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258章 黃雀在後第596章 討價還價第1075章 蝦道蟹路第331章 戰略撤退第92章 脣槍舌箭第931章 六安敵蹤第741章 出使失敗第682章 明取陳倉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202章 夫人路線第804章 曹丕反擊(下)第167章 有客自江東來第979章 強佔廣陵第747章 君臣異心第769章 江東風雲(十三)第632章 兩根硬骨頭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577章 危局反擊(中)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334章 劉備之憂第1128章 漢魏決戰(中)第683章 智取街亭(上)第83章 進營第756章 諸葛求和第884章 士卒譁變第1038章 歸途論戰第921章 滿城搜捕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496章 小別似新婚第154章 需要做一個徹底了斷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386章 大戰前夕第86章 初戰于禁第1120章 攻克幷州第994章 風起武威
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87章 真相漸近第487章 步步緊逼第532章 漢中風雲(二)第20章 蔡氏劍館第1030章 兵圍建業第1007章 嫁妝風波第285章 順水人情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708章 達成妥協第878章 幷州匈奴第652章 大戰合肥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982章 長安西市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184章 迎頭重擊第926章 因果循環第116章 挖坑自埋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919章 調兵遣將第435章 決戰序幕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720章 姜維到來第365章 綠銅礦山第43章 可疑之人第964章 落網大魚第400章 荀攸四策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138章 防禦武器第16章 不傳之秘第836章 談判初成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773章 江東風雲(十七)第60章 臨危處亂局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373章 張機赴曹營第539章 返回襄陽第884章 士卒譁變第747章 君臣異心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918章 出兵南陽第374章 神醫角色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792章 升官之疑第74章 意外來信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603章 魏延獻計第477章 秭歸出事第512章 引刀待發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436章 振奮軍心第223章 有才自遠方來第747章 君臣異心第65章 請君入甕第822章 直搗老巢第51章 水深九尺的小衙門第406章 勢取江陵第15章 劉琮的忠告第1037章 江東後事第62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258章 黃雀在後第596章 討價還價第1075章 蝦道蟹路第331章 戰略撤退第92章 脣槍舌箭第931章 六安敵蹤第741章 出使失敗第682章 明取陳倉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202章 夫人路線第804章 曹丕反擊(下)第167章 有客自江東來第979章 強佔廣陵第747章 君臣異心第769章 江東風雲(十三)第632章 兩根硬骨頭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577章 危局反擊(中)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334章 劉備之憂第1128章 漢魏決戰(中)第683章 智取街亭(上)第83章 進營第756章 諸葛求和第884章 士卒譁變第1038章 歸途論戰第921章 滿城搜捕第1099章 反間之計第496章 小別似新婚第154章 需要做一個徹底了斷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386章 大戰前夕第86章 初戰于禁第1120章 攻克幷州第994章 風起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