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末代君王

與贏玉漱的這一次深度交融,讓李原更多的瞭解到了大秦皇族的私密,秦國的祖先其實是狄人和中原人日漸融合的一支,贏姓並不是唯一的皇家姓氏,趙姓在秦國皇族中也佔了相當大的比例。

贏玉漱這個連名帶姓的叫法實際上不太貼切,以秦國皇家男丁姓贏、女子姓趙的慣例來劃分的話,贏玉漱更正確的叫法應是趙玉漱。

始皇帝贏政是千古一帝,也是一位多產帝王。留下的子孫除了有名的太子扶蘇、少子胡亥外,還有公子高、公子將閭等二十三位皇子,女兒方面,比較受寵的除了長公主華陽公主趙玉漱之外,還有與胡亥一母所生的華庭公主趙玉曼。

不過,很不幸的是,由於胡亥的濫殺,始皇帝二十三個兒子中,除了胡亥這一位昏庸帝王外,沒有一個存活下來,女兒方面,趙玉漱由於外嫁保全了性命,皇宮中的其他幾位由貴人所生的公主,全部沒胡亥毒殺,只有趙玉曼因爲母親麗姬的保護,安然的生活在皇宮之中。

宗族方面,贏姓皇族在咸陽城中,以始皇帝的弟弟子嬰爲首,輔之以爲數衆多的宗族子弟,這些牆頭草一樣的宗族勢力在皇位爭奪戰中,見勢不妙立馬站在了胡亥一邊,這也使得朝廷裡除了丞相趙高一系勢力外,贏子嬰的一派也頗得皇帝胡亥的信任。

把朝政交給不同政見的權勢人物,讓他們彼此猜忌,彼此攻奸,這是上位者保持氣度的辦法,在這一點上,胡亥總算還繼承了一些始皇帝的遺風。可惜,一味的玩樂,加上趙高的陰狠、贏子嬰的退讓使得胡亥的平衡策略早早的失去了作用。

二月末,咸陽阿房宮的建造已經完全停工,胡亥興致勃勃的帶着一羣侍從,在滿是土坯和泥漿的夯土層嬉戲着。

關中一帶的變幻,絲毫沒有影響到這位官二代皇帝的心境,就算是親近的侍從令韓談被殺也沒有讓胡亥感覺到什麼。

在他的心裡,除了他自己,已沒有別人。

而在胡亥身邊服侍的人眼裡,這位少年皇帝的冷酷無情、沒心沒肺已經讓他們失望透頂。關中一帶討伐浪潮也沒有讓胡亥有所警覺,最近,他迷上了從巴蜀進獻的一種竹牌,這是一種四人湊齊互相對打的遊戲,依靠配合的默契程度來判定贏家與輸家。

僅僅三天時間,與胡亥搭檔的侍從就換了四批,贏了繼續,輸了直接拉出去杖斃,以致於在皇宮侍從的眼裡,沒有什麼比蜀牌更加恐怖的遊戲了。韓談死後,沒有人敢在胡亥面前說上話,胡亥能聽到的,除了讚歎與逢迎之後,不會再有其它。

末代帝王,有的是興趣愛好不在政治,而在於藝術的創造,比如宋朝的書畫大家趙佶、明朝的偉大木匠朱由校,他們主業或許沒能有突出的業績,但在副業上卻是卓有成效。與之相比,胡亥實在差距太多。

——。

關中,戰雲密佈。

在李原的威壓下,席捲整個內史郡的清除奸臣在轟轟烈烈的展開,一個又一個趙系的黨羽被憤怒的百姓揪出,有幸運一點的落荒而逃,有倒黴的則直接被砍了首級,趙高的暴政被李原這一導火索點燃,隨即引發熊熊大火。

面對越來越不利的局勢,趙高終於坐不住了,原本他想着穩坐中軍帳,等着章邯回兵來援,到時兩面夾擊,李原必定走投無路,但現在來看,這一策略已不可能實現。

咸陽大亂,閻樂幾經彈壓,方始強穩下秩序,內亂使得閻樂的出兵征伐時間一再推遲,一直到二世三年二月十七日,趙高、閻樂的討逆軍纔始整軍出城,向麗邑一帶開赴而來。

這將是一次決定接下來咸陽朝堂歸屬的生死之戰。爲了給閻樂鼓勁,丞相趙高難得的祭出了重賞的招數,這對於橫徵暴斂的趙高來說,實在是難得的一次恩賜。

樂遊原。

位於咸陽與酈山之間的一片高原,初春的草長鶯飛,各色花朵在春意的吹拂下,開始慢慢的綻放出自己獨有的芬芳。

兩軍對峙。

經過短促的試探,閻樂領討逆軍在此擺開戰場,與從麗邑趕來的李原軍對峙,雙方的兵力對比差得不多,閻樂將咸陽城裡的禁衛軍、郡兵還有藍田等地趕來的增援部隊拼湊起來,總兵力有二萬餘衆。

李原方面,從函谷關直泄而下的五千餘精兵經過數個縣城的戰事洗禮,兵力不降反升,在辛勝等父老的支援下,加上楊熊後續從雒陽一帶調聚過來的人馬,李原的兵力在一萬五千人上下。

兵強馬壯的李原軍將士雖然在兵力數量上少於閻樂,但士氣和戰鬥力上,卻要強過沒有上過幾次戰場的關中軍不止一倍,對於李原來說,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什麼時候將對方給擊敗。

時間,對李原來說,很是重要。一旦章邯回援,那麼歷史就將發生巨大的改變,甚至於鉅鹿之戰都不一定會打響。

速戰速決。

已是李原唯一的選擇。

中軍旗下。

初升的朝陽映射在旌旗上,給鑲邊的旗幟抹上了一層厚厚的光彩,這是一場秦軍內戰,雙方俱是一樣的甲衣、一樣的軍陣,一樣的制式兵器,就連軍中屯將、軍侯的裝束也是一般無二,唯一能辯認不同的,是李原軍的左臂上,被繫上了一條白色的粗布條。

白與黑,醒目的顏色差異,可以讓將士們清晰的分辯出誰是敵,誰是同伴,而原色的粗布條價格不高,也正合適大批量裁剪,分發給上萬的將卒。

黃膘馬膘肥體壯,不停的發出響亮的嘶鳴,英雄無有用武之地,從白馬之戰成名之後,這一匹李原從戰場繳獲的駿馬就一直處於閒置狀態,現在,萬馬千軍的戰場將臨,由不得它不興奮莫名。

李原輕輕用腳尖踮着鐵打的馬蹬,手中鑌鐵長槍被擦得分外鋥亮,曾經飽飲敵人鮮血的武器如同活物一般,閃爍着奪人心魄的異芒。

;

第94章 再遇故人第174章 天下揚名第336章 抓捕呂雉第85章 投名狀第334章 三軍用命第331章 李斯的遺願第68章 雙重壓迫第122章 背水一戰(六)第145章 壯哉韓四第183章 一團亂麻第437章 梅涓末日第2章 項羽殺來第172章 神兵天將第271章 劉邦絕望了第400章 河套大戰(五)第395章 大反攻的號角第434章 美女安媚珠第31章 新的誘惑第115章 見色起意第426章 絕處逢生第257章 李左車第17章 鬼城大梁第271章 劉邦絕望了第523章 大秦VS羅馬全面戰爭第515章 達羅大火第304章 不分勝負第35章 風起雲涌第503章 大秦VS羅馬大海戰(二)第153章 不打了和談第113章 陳棣通敵第148章 宮鬥第223章 黑金第430章 衝鋒號角第25章 白馬之戰(一)第220章 邊騎南下第197章 反擊號角第65章 西征咸陽第485章 最後的大決戰第57章 曹國後裔第82章 烏里氏三雄第488章 大海戰開啓第19章 秦軍大捷第407章 貪腐問題第517章 戰象部隊第23章 患難兄弟第235章 層層阻截第211章 陸賈遊說第12章 投資與回扣第28章 白馬之戰(四)第292章 海市蜃樓第407章 貪腐問題第161章 辛追第305章 後路被斷第445章 雄心壯志第318章 四大名士第88章 逃亡在即第338章 流寇自亂第474章 同盟者漢尼拔第293章 左車獻計第453章 第二波西征第160章 大無賴第316章 黥布發難第320章 女強人第153章 不打了和談第330章 呂雉VS贏氏第304章 不分勝負第133章 威武之師第109章 新移民城市第56章 少年李原第72章 階下囚第524章 海上爭雄第149章 神武侯第351章 楚無道共誅之第198章 鬥智鬥勇第93章 鳳鳴岐山第253章 困守一隅第389章 捕狼圈套第299章 凱旋第348章 釜底抽薪第258章 禪讓漢王第487章 骷髏海盜來了第311章 聯軍主帥第378章 痛失大將第191章 匈奴來襲第383章 北戰南和第403章 傷亡慘重第17章 鬼城大梁第248章 一敗塗地第430章 衝鋒號角第478章 凱旋歸國第506章 印度阿三的窺伺第486章 耐心大考驗第290章 三十六使第492章 斯巴達勇士們第209章 巴人內訌第115章 見色起意第439章 天下初定第132章 艱難決擇
第94章 再遇故人第174章 天下揚名第336章 抓捕呂雉第85章 投名狀第334章 三軍用命第331章 李斯的遺願第68章 雙重壓迫第122章 背水一戰(六)第145章 壯哉韓四第183章 一團亂麻第437章 梅涓末日第2章 項羽殺來第172章 神兵天將第271章 劉邦絕望了第400章 河套大戰(五)第395章 大反攻的號角第434章 美女安媚珠第31章 新的誘惑第115章 見色起意第426章 絕處逢生第257章 李左車第17章 鬼城大梁第271章 劉邦絕望了第523章 大秦VS羅馬全面戰爭第515章 達羅大火第304章 不分勝負第35章 風起雲涌第503章 大秦VS羅馬大海戰(二)第153章 不打了和談第113章 陳棣通敵第148章 宮鬥第223章 黑金第430章 衝鋒號角第25章 白馬之戰(一)第220章 邊騎南下第197章 反擊號角第65章 西征咸陽第485章 最後的大決戰第57章 曹國後裔第82章 烏里氏三雄第488章 大海戰開啓第19章 秦軍大捷第407章 貪腐問題第517章 戰象部隊第23章 患難兄弟第235章 層層阻截第211章 陸賈遊說第12章 投資與回扣第28章 白馬之戰(四)第292章 海市蜃樓第407章 貪腐問題第161章 辛追第305章 後路被斷第445章 雄心壯志第318章 四大名士第88章 逃亡在即第338章 流寇自亂第474章 同盟者漢尼拔第293章 左車獻計第453章 第二波西征第160章 大無賴第316章 黥布發難第320章 女強人第153章 不打了和談第330章 呂雉VS贏氏第304章 不分勝負第133章 威武之師第109章 新移民城市第56章 少年李原第72章 階下囚第524章 海上爭雄第149章 神武侯第351章 楚無道共誅之第198章 鬥智鬥勇第93章 鳳鳴岐山第253章 困守一隅第389章 捕狼圈套第299章 凱旋第348章 釜底抽薪第258章 禪讓漢王第487章 骷髏海盜來了第311章 聯軍主帥第378章 痛失大將第191章 匈奴來襲第383章 北戰南和第403章 傷亡慘重第17章 鬼城大梁第248章 一敗塗地第430章 衝鋒號角第478章 凱旋歸國第506章 印度阿三的窺伺第486章 耐心大考驗第290章 三十六使第492章 斯巴達勇士們第209章 巴人內訌第115章 見色起意第439章 天下初定第132章 艱難決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