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資本投資

諸侯爭霸。

與普通又卑微的鹽工來說,又有什麼關係,他們只是爲了討一口吃食而彎腰駝背煮着鹽巴,以換取那麼一點點餬口的糧秣。

解池鹽井高處。

一個秦軍士卒正在向井架上綁着一面秦軍的旗幟,自即日起,李原已經下令在解池駐紮一隊士兵,以護衛鹽池的安全,而這個正在綁旗的士卒很顯然就是其中的一個。

十二月的北風呼嘯。

將旗幟吹得獵獵作響,李原擡起頭,掃了一眼夕陽日落下的中條山,倏然有一種大漠落日的荒涼感覺,這種感覺很奇怪,因爲,解池一帶是在中原的腹地,並不是在地廣人稀的沙漠裡面。

“司馬,河東郡現在能徵集多少青壯,其中,有懂得采鹽和煮鹽的又有多少?”李原一邊察看鹽井的受損情況,一邊問道。

司馬印在年前,正式從蘇角那裡接過河東郡守的擔子,與粗漢蘇角相比,出身河東的司馬印明顯更加勝任這個位子,同樣的,對河東郡的情況,他也比外來和尚蘇角更清楚的多。

“武侯,河東數經戰亂,境內十室九空,衆多的流民滯於關中不肯回歸,至於採鹽煮鹽的鹽工,當年也多被亂軍殺戮,能存活下來的寥寥無幾,這一時要找到,着實太難了。”司馬印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熟悉李原性情的司馬印清楚,象這樣的郡內實情,李原其實早就從軍情司那裡得到了情報,現在他若是不說真話,只怕轉頭李原就會下令把他給免了。

“你兵造那邊,不如先調一些有經驗的匠師過來?不管怎麼樣,先把鹽場的架子搭起來,不然的話,一直荒廢在這裡。瞧着也不好看。”李原吩咐道。

“可是。這採鹽是個技術的細活,我手底下那些使慣了大錘的粗人,只怕做不來——。”司馬印一臉爲難的說道,兵造的地位,在秦國來說舉足輕重,而每一個兵造的匠師,他的供養都有着完備的體系。尤其是那些技術精湛的大匠師,更是被司馬印當作寶貝藏着匿着。

“司馬,你那兵造裡的人要是粗人,那我大秦就真無人了,這事情沒有商量的餘地,鹽池這邊必須恢復起來。不然的話,我們一直受制於楚國,萬一哪一天打起來,這斷鹽可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李原正色道。

秦國目前所需的鹽巴,主要來自二個方向,最主要的一條是楚地的海鹽,位於齊楚交界處的幾處大鹽場是出產海鹽最多的地方。楚鹽採用的就是傳統的“夙沙氏煮海爲鹽”方法,夙沙氏也被世人推崇爲鹽宗。

第二個來源是巴蜀一帶的井鹽,這一片大山之間的盆地,因爲地勢地貌的關係,造成了鹽份的積累,巴人和蜀人自遠古時期就在這裡開鑿鹽井,巴鹽也是南方一帶極爲重要的物資,它的存在也醞育了燦爛的古蜀文明。

很顯然。這兩個方向的供給渠道對於目前的秦國來說,是遠遠的不夠的,楚鹽不必說了,未雨綢繆,楚國現在有求於秦,還不會切斷鹽巴的供給,但若是兩國之間關係有了變化。以項羽、項佗的作風,斷鹽的可能性很大。

至於井鹽,則主要是開採的技術難度很高,巴人採鹽往往要下到井下開鑿。有時一個塌方下來,就有可能連人帶鹽悉數埋在下面,而更關健的是井鹽的採量不高,有些地方出產量與所費人工不成比例。

加上從巴蜀要把鹽運抵到關中的費用,這一趟下來,一擔鹽的價值足足翻了十餘倍不止,相比較而言,如果秦國能夠恢復解池池鹽的開採,那麼鹽的成本就會大大的降低,至少在運輸這一環節,損耗的會小的多。

一路說着,兩個人的位置越來越靠近鹽池的中心地帶,透過一縷霞光,李原能夠看到在破敗的棚子裡面,幾具白骨躺在了冰冷的地上,很有可能是有鹽工被河東軍給殺了,就這麼遺屍於荒野上。

“來人,去將那些骸骨都清理一下,然後找個地方給埋了,再豎塊石碑,就寫上大秦鹽工之墓。另外,給甘勇將軍傳令,留一隊士卒在解池,作爲保護這片水域的專屬部隊。”李原想了想,回頭對着跟隨的親兵道。

“諾!”

衆親兵領令而去。

恢復池鹽生產。最關健的是組建一隻有技術、有經驗的鹽工隊伍,李原邀了司馬印前來,就是想從兵造那邊先均出一部分工匠,參與到鹽井的督造中來。至於,後續的要怎麼樣讓鹽井架起來,李原還沒有考慮成熟,同時,他也想多聽聽司馬印這個地頭蛇的想法。

“武侯,這鹽井荒的連只老鼠都找不到,將一個軍侯的將士留在這裡,是不是太多了點。”司馬印陪在李原身邊,不解的問道。

“多麼?司馬,你說,要是這些鹽井恢復生產,然後白花花的鹽巴堆積成了小山,這一隊將卒要保護這裡不受盜寇襲擾,能不能夠做到?”李原看了司馬印一眼,不動聲色的問道。

“盜寇,這大秦天下,哪個盜寇還敢打我大秦軍的主意,除非他們是活得不耐煩了?”司馬印強笑道。

李原的話裡,潛藏的意思他多少明白幾分。殷王司馬卯縱兵劫掠,連窮苦的鹽工也不放過,在他短短統治河東郡的二年時間裡,曾經繁華一時、並孕育了春秋五霸晉國的這片沃土,成了一處處無有人煙的廢墟,解池的今與昔,只不過是河東郡一處地方的真實寫照罷了。

曲沃、新田、晉陽等河東郡的大城,在一次次戰火中化爲塵土,司馬家族作爲河東郡的豪族,這縱容司馬卯爲禍地方,不可推脫也有很大的責任。

“司馬,你現在不僅僅是司馬家族的一員,還是我大秦河東郡的郡守、兵造的大造師,我希望,你能看到秦國最長遠的未來,看到秦國真正成爲這個時代最強大國家的一天。”李原長吁了一口氣,對着落日下的一輪殘日,緩緩說出心中的期望。

成爲一言九鼎的人。

其實是很寂寞的,在很多時候,連一個說說心裡話的人都找不到,就你是枕邊的人,你也不能預知在睡醒之後,她會不會將你的喃喃自語告訴他人。

司馬印也算是很早的一批追隨李原的人,雖然在隨後,他漸漸的淡出了秦軍一線,但在兵造和治政方面,司馬印的能力重新得到了體現,這次到河東郡爲郡守,他背後的司馬家族可謂出力不少。

對於這個從秦末一直延續到後漢三國兩晉的世家大族,李原心裡多少有些忌憚,先不講司馬氏的那些名人,就是前事司馬卯、後恭司馬印的勢利做法,李原就對這個傳承幾百年的世家觀感不佳。

所以,他要對司馬印敲一敲邊鼓,以督促他擺出自己的位置,而不要被所謂的世家血緣關係給迷惑住了。

“武侯,你放心吧,我腦子清醒着呢,家族裡的那些個老傢伙想要把我當槍使,司馬卯死了,我司馬印決不會上當受騙。不過,武侯要是想在短時間內恢復解池產鹽的話,這資金和人力兩缺,眼下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司馬家族參與進來,有人出人,有錢出錢,而只要鹽井恢復出鹽,我們的困難就算解了大半。”司馬印鄭重的點了點頭,諫議道。

他的這一席話說得凝重無比,李原從司馬印的眼眸裡,看出了他的決心和信任,而從剛纔的一番話裡面,更是流露出了司馬印拳拳爲大秦國事着想的一片赤誠。

“司馬,有你這句話,那我們就一起合作一次,且讓司馬家族的那些老古董們瞧一瞧,現在的大秦,不是他們想象的玩物了。”李原暢快的笑道。

鹽,是一國之命脈。

人若是食無鹽,不消十幾天,就會感到全身無力,頭暈眼花,再往後就是生病不起,氣絕身亡。

李原與司馬印一拍即合,不約而同把主意打到了河東大族司馬氏身上,距離解池最近的豪族就是司馬氏,他們有人有財,正是最合適的敲打對象,而更恰巧的是,李原要是打司馬氏的主意的話,連藉口都是現成的。

當初,解池鹽井是司馬卯帶兵破壞的,這是鐵一般的事實,現在由司馬氏出資出人把鹽井恢復起來,那也是當然之舉。

在接下來與司馬氏的談判中,李原和司馬印這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將司馬家族的老傢伙們氣了個不輕,他們有心甩手不管,但又有些擔心秦國報復,更何況,鹽井一旦恢復開產,將帶來的鉅額利益也讓他們很是動心。

當然,這樣一處重要的產鹽地方,李原是絕不可能交給司馬氏手裡的,他的底線是給予司馬氏一定的股份,從而讓司馬家族在鹽井的開發中得到一些甜頭,這也是爲了今後更好的引進商賈資本,爲秦國的基礎建設大業出力。

解池鹽井。

是秦國恢復經濟、投資基礎產業的第一步嘗試,李原希望,在司馬氏與秦國合作開發的模式下,其他的大商賈也能迅速的跟進,在各郡掀起大幹特幹的建設高潮。

第141章 嚴峻考驗第328章 天火第501章 熱血從未止熄第311章 聯軍主帥第490章 一戰聞名天下知第70章 一網打盡第146章 精彩大戲第280章 脣槍舌箭第525章 羅馬軍事化改革第226章 通婚第489章 生死搏鬥第299章 凱旋第280章 脣槍舌箭第94章 再遇故人第86章 劫獄計劃第301章 開疆拓土第474章 同盟者漢尼拔第318章 四大名士第212章 不得不降第315章 逼退匈奴第435章 不嫁小人第212章 不得不降第46章 滎陽保衛戰(三)第330章 呂雉VS贏氏第102章 大秦兵造第233章 背叛第217章 河東司馬第190章 文明的碰撞第371章 誰與爭雄第223章 黑金第69章 千金散盡第25章 白馬之戰(一)第136章 老對手第113章 陳棣通敵第280章 脣槍舌箭第476章 偷情人妻第348章 釜底抽薪第445章 雄心壯志第22章 花木蘭第93章 鳳鳴岐山第162章 大叔很親切第48章 陳平來投第147章 黎明之前第515章 達羅大火第275章 項伯又來了第131章 決一雌雄第1章 危城雍丘第197章 反擊號角第171章 猜忌重重第264章 幸災樂禍第522章 大秦VS羅馬決戰日第246章 投擲風暴第285章 生兒第168章 奇蹟與少年第266章 秦趙交鋒第191章 匈奴來襲第107章 韓信獻計第365章 彭越立威第445章 雄心壯志第10章 顧芸娘第425章 一路逃亡第478章 凱旋歸國第220章 邊騎南下第205章 激戰不休第450章 天池之戰(二)第251章 勝利宣言第308章 射殺第321章 神鬼魃魈第382章 出路在哪裡?第425章 一路逃亡第204章 強攻城垣第131章 決一雌雄第510章 印度人的內耗第84章 趙賁趙成第283章 豐碑不朽第263章 有喜了第334章 三軍用命第209章 巴人內訌第19章 秦軍大捷第6章 大梁整編第313章 誰與爭鋒第4章 死不休戰第8章 你敗了第441章 天師道第211章 陸賈遊說第45章 滎陽保衛戰(二)第339章 贏氏被斬首第283章 豐碑不朽第286章 河西危殆第268章 攻敵必救第91章 驚天大變第416章 渡江戰役第317章 人心第56章 少年李原第444章 黃禍到來第460章 人口問題第188章 婦人心第217章 河東司馬
第141章 嚴峻考驗第328章 天火第501章 熱血從未止熄第311章 聯軍主帥第490章 一戰聞名天下知第70章 一網打盡第146章 精彩大戲第280章 脣槍舌箭第525章 羅馬軍事化改革第226章 通婚第489章 生死搏鬥第299章 凱旋第280章 脣槍舌箭第94章 再遇故人第86章 劫獄計劃第301章 開疆拓土第474章 同盟者漢尼拔第318章 四大名士第212章 不得不降第315章 逼退匈奴第435章 不嫁小人第212章 不得不降第46章 滎陽保衛戰(三)第330章 呂雉VS贏氏第102章 大秦兵造第233章 背叛第217章 河東司馬第190章 文明的碰撞第371章 誰與爭雄第223章 黑金第69章 千金散盡第25章 白馬之戰(一)第136章 老對手第113章 陳棣通敵第280章 脣槍舌箭第476章 偷情人妻第348章 釜底抽薪第445章 雄心壯志第22章 花木蘭第93章 鳳鳴岐山第162章 大叔很親切第48章 陳平來投第147章 黎明之前第515章 達羅大火第275章 項伯又來了第131章 決一雌雄第1章 危城雍丘第197章 反擊號角第171章 猜忌重重第264章 幸災樂禍第522章 大秦VS羅馬決戰日第246章 投擲風暴第285章 生兒第168章 奇蹟與少年第266章 秦趙交鋒第191章 匈奴來襲第107章 韓信獻計第365章 彭越立威第445章 雄心壯志第10章 顧芸娘第425章 一路逃亡第478章 凱旋歸國第220章 邊騎南下第205章 激戰不休第450章 天池之戰(二)第251章 勝利宣言第308章 射殺第321章 神鬼魃魈第382章 出路在哪裡?第425章 一路逃亡第204章 強攻城垣第131章 決一雌雄第510章 印度人的內耗第84章 趙賁趙成第283章 豐碑不朽第263章 有喜了第334章 三軍用命第209章 巴人內訌第19章 秦軍大捷第6章 大梁整編第313章 誰與爭鋒第4章 死不休戰第8章 你敗了第441章 天師道第211章 陸賈遊說第45章 滎陽保衛戰(二)第339章 贏氏被斬首第283章 豐碑不朽第286章 河西危殆第268章 攻敵必救第91章 驚天大變第416章 渡江戰役第317章 人心第56章 少年李原第444章 黃禍到來第460章 人口問題第188章 婦人心第217章 河東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