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吾皇明察秋毫

見王華態度迥異,弘治皇帝有些詫異,不過他沒有深究。

今日太子的表現,實在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不禁深深的看了朱厚照一眼,莞爾笑道:“好生嘗一嘗民間的疾苦吧,可惜,朕年紀大了……”

這意思卻彷彿是,若不是因爲年紀大了,他也想去試一試。

說罷,他才認真的打量起方繼藩來。

王守仁是方繼藩的弟子啊。

那麼,這王守仁的學問,固然不是都承襲至方繼藩,至少,方繼藩對他的影響,也一定很大。

否則,方纔王華爲何會一再聲稱,自己的兒子從前不是這樣,自拜入了方繼藩的門牆之後,行爲舉止,才如此的‘怪異’?

這麼說來,這太子今日的學問,是從王守仁那兒來的,而王守仁的學問,去又自方繼藩這兒來,身體力行……嗯……方繼藩種出紅薯,豈不也是身體力行……

難怪這個小子,雖學問未必及得上那些翰林,卻是懂這麼多東西,往往能出人意料的解決如此多的問題。

太子去西山……是好事。

“諸卿且退下,方繼藩留下!”

他若有所思,隨口下達了口諭。

陛下顯然對方繼藩有話要說。

第一次父皇如此的重視,甚至駁斥的楊師傅說不出話來,朱厚照顯得很興奮,這亢奮勁,自然還需慢慢的消化,此時他倒是信心十足起來。

現在父皇準了自己去西山,是一個好的開始,將來,只要父皇不將自己當做孩子看待,自己自然可以做一些真正的事,令父皇和百官們刮目相看了。

劉健笑吟吟的看着朱厚照,某種程度,他對於太子的改變,是頗爲樂見的,畢竟是內閣首輔大學士,雖是翰林出身,可漸漸的接觸到了實際的事務,方纔知道,許多書,讀了未必有用,解決問題的方法,最爲重要。

那楊廷和臉色慘然,從此以後,自己這詹事,豈不形同於虛設,連陛下都鼓勵太子去西山,那麼,太子還肯在詹事府老實讀書嗎?

可陛下令大家告退,衆人只好行禮,告退而出。

方繼藩留了下來,至始至終,他都全然放手讓朱厚照去表現。

此時也鬆了口氣,一切都如自己猜測一般,太子是個絕頂聰明之人,而王守仁這個怪胎,本就天生有教育家的基因,否則,歷史上王學流行,難道只憑王學比理學更先進嗎?

王學固然在理學之上,提出了此時社會更加切合實際的主張,可與此同時,也和王守仁的教育天賦有莫大的關係。

一個是極具煽動性的老師,一個是聰明絕頂的學生,兩者結合,嗯……恐怖如斯。

暖閣裡很安靜。

因爲弘治皇帝沒有急着說什麼,而是低着頭,拿起了案牘上的《勸農書》仔細的看了一遍。

說實話,這篇《勸農書》很是精彩,到現在爲止,弘治皇帝讀之,依然覺得很痛快,實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甚至,弘治皇帝依然察覺不出,這《勸農書》到底可笑在何處。

字字句句都很精彩,哪裡有什麼可笑之處呢,他真是看不出來。

等他將這一篇《勸農書》讀完,放下,不禁感慨:“朕與楊廷和,有什麼不同?也是五穀不分啊。”

“可是陛下勤政,人所共知,臣就很佩服陛下,如此日理萬機,非常人所及。”

方繼藩笑呵呵的,拍大老闆的馬屁嘛,有什麼羞恥的,自己又不是讀書人,沒那些腐儒們的臭毛病,我方繼藩上一輩子就是書呆子,吃的虧還不夠嗎,至今還沒女朋友呢,這一世,自己也算社會哥了,嗯,會有女朋友的。

拍拍大佬的馬屁,沒什麼不妥的。

弘治皇帝凝視了方繼藩一眼,認真的問道:“你的恩師,乃是危大有?”

“……”

這劈頭蓋臉的問話,令方繼藩莫名其妙。

方繼藩卻還是道:“小時候,他教授過一些東西……”

只能這樣回答啊,還能怎麼說。

弘治皇帝頷首,旋即卻又問道:“這些學問,也是他教的嗎?”

“什麼學問?”方繼藩不禁詫異。

弘治皇帝淡淡一笑:“這身體力行之道。”

明明是知行合一,沒文化真可怕啊。

方繼藩想了想,還是如實回答:“陛下,這是臣的學生王守仁所領悟的學問。”

這一點,方繼藩必須得解釋清楚,真跟自己無關啊,都是他自己腦補出來的,而且,就算沒有自己,王守仁在歷史上,也會在龍場悟道,雖然而今的王學,已經和歷史上的王學有一些細微上的不同,可大抵,現在王守仁的學說,和歷史上的陽明心學,是有所繼承的。

這一點,方繼藩必須解釋清楚,畢竟,他雖是社會人,可三觀還是和很正的,和其他穿越的妖豔JIAN貨們不一樣,剽竊別人的成果,佔爲己有,他不幹。

弘治皇帝卻是瞪他一眼,很是有理有據的反駁道。

“你休來胡言,怎麼,害怕你的門生說了離經叛道之言,而給你惹來災禍?這就是你的學問,你以爲朕不知道?那王守仁從前的事蹟,他父親已經交代了,是實實在在的程朱門生,就是自從跟了你,纔會突然轉了性子,他父親王華,是個品德高潔之人,不善於說謊,朕信的過他。”

“……”言外之意,是自己不老實了。

方繼藩發懵,我難得說句實話容易嗎?

我想做一個好人啊……

難道做好人也這麼難,方繼藩癟了癟嘴,纔開口說道。

“這個……陛下,王華已將臣的門生逐出了家門,所以,後頭的事,王華並不知情,這王守仁,聰明絕頂,一點即通,臣實不敢攬了他的學問,據爲己有,還請陛下明鑑……”

弘治皇帝冷笑:“就知道你會說這些,你將王守仁推到前頭,自己躲在背後,你自己也說,王編修一點即通,他若不被你點化,如何能通,到現在,還想強辯,你當朕這般糊塗嗎?”

不客氣的說,你特麼的就是糊塗。

方繼藩心裡腹誹。

弘治皇帝厲聲道:“如此明顯的事,你還想糊弄朕,你方繼藩,難道想要欺君罔上,你可知道,欺君罔上,是何罪?”

“……”

欺君罔上……

方繼藩打了個顫,這罪名可大了。

深吸一口氣,方繼藩只好擡起頭,一副很有擔當的樣子:“陛下果然明察秋毫,沒錯,此學,就是臣根據前人的經驗,以及在爲陛下效勞的過程中,體悟出的。臣不但悟了此學,還將其,傳授給了王守仁,陛下聖明,一眼就看穿了臣的伎倆,臣佩服之至!”

方繼藩是真的服了。

弘治皇帝臉上一副果然如此的樣子,打趣似的看着方繼藩。

“是你就是你,承認了即可,方纔爲何要抵死不認,一丁點都不老實,朕就這樣的不大度,心胸如此的狹隘,如那楊廷和一般,容不得其他嗎?”

“是,是,陛下不但明察秋毫,還寬宏大量,臣很佩服呀,臣一定多像陛下學****實乃臣的榜樣。”

弘治皇帝臉色緩和了許多:“你的這學問……”

方繼藩心裡說:“真不是我的啊。”可他現在不敢說了,一個欺君罔上的高帽扣上來,他承受不起,算他是有道德的人,可道德也不能當飯吃吧,活着多好。

弘治皇帝繼續道:“倒也頗有一些用處,有幾分道理,此番太子能通曉如此多的道理,自是你的功勞。”

方繼藩想了想:“陛下,其實王守仁的功勞也很大。”

弘治皇帝甚是欣慰,很滿意的頷首道:“你不居功,將此功讓予你的門生,可見你雖有時不誠實,可心地還不算壞,有救。王守仁,畢竟是鸚鵡學舌,不過是拾了你的牙慧而已,功是有的,說很大,就言過其實了,你自己也說朕明察秋毫,你和王守仁的功勞,孰輕孰重,朕會不知?”

“陛下真是了不起啊。”方繼藩已經無話可說了。

弘治皇帝隨即一笑:“因而,太子去西山讀書,朕就將他,託付給你了,朕敕你爲少詹事,果然沒有選錯,朕甚是欣慰。至於你的恩師……危大有……此人是個道人,嗯……想來,當初也曾點撥了你,你小小年紀,有如此能耐,如此看來,這危道人,倒還真算得上是得道高人啊…”

弘治皇帝對於道人,沒有太多的好感。

這是因爲,道人們喜歡裝神弄鬼,而顯然,這個危大有,讓他誕生了很多興趣,此人會‘呼風喚雨’,當然,其實只是會看天象而已,可能觀測天象,從而能確定下雨,這雖沒有神鬼那般神奇,可說他是得道之人,也不爲過了,何況,方繼藩這麼多學問,想來,或多或少,與此人有關。

“他……當得起仙人二字,不知他是否故去了,若還活着,朕還倒真想見一見。太皇太后一直說,朕厭惡道人,會給朕惹來災禍,其實她哪裡知道,朕不是厭惡道人,是不喜那些裝神弄鬼之徒啊。”

第一百六十九章:頭等大事第四百九十八章: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一百四十六章:師出同門第八百七十二章:皇家保育院第四百五十三章:我們回來了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勢如破竹第二百七十三章:大將之風第五百七十七章:神醫朱厚照第二百零七章:海晏河清第八百二十八章: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第三十三章:帝心難測第六百八十五章:奉吾皇之命第六百三十六章:天崩地裂第二百三十七章:聖意第四百七十章:落花有意 流水有情第八百三十章:人中龍鳳第五百三十五章:恩旨第三百五十八章: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八百章:天欲滅我我滅天第七百零四章:長治久安第一百六十一章:討教第六百二十六章:光宗耀祖第八百七十九章:橫空出世第七百八十六章:斬首萬餘第三十一章:放榜第二百五十六章:宮裡傳召第四百一十四章:牆倒衆人推第四百三十五章:以德服人第七百二十章:殿下無敵第七百八十二章:太子破賊酋第二百五十一章:與衆不同第二百六十一章:天佑大明第八百七十五章:厲害了 大師兄第四百九十八章: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三十五章:真知灼見第三百八十四章:大才第五百三十章:欽定了 太子是猴第八十三章:窮爲萬惡之源第一百零四章:師恩第七百二十四章:太子出息了啊第三百一十三章:堯舜禹湯第三百二十六章:郎情妾意第七百五十八章:獻藥第八百二十六章:王霸之氣第四百一十九章:天子至孝第一百五十六章:事有反常即爲妖第二百二十七章:龍顏大悅第七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五百四十章:出擊吧!飛球第三百零六章:天下大治第四百四十一章:天大的功德第三百四十章:太子入宮第二百九十五章:偷來蟠桃獻母親第一百零四章:師恩第五百一十章:帝心第七百九十三章:大快人心第七十四章:功在社稷第一百三十五章:一根筋的聖人第五百三十三章:立功立德立言第八百二十九章:義薄雲天朱厚照第八百五十八章:君臣同心第一百八十三章:老祖宗們賞飯吃第三百二十三章:敕命第二十八章:指路明燈第一百一十八章:聖人的煩惱第七百七十一章:千歲第二百五十九章:同理之心第八百七十四章:德藝雙馨第四百三十三章:大道至簡第六十三章:你好呀 方賢侄第十一章:少爺英明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子威武第五百一十九章:水中的主宰第八百一十八章:黃金時代(第五更,求月票!)第二百七十六章:急報入宮第八十章:名師出高徒第四百八十五章:除倭第七百一十八章:寧王授首第二百二十八章:擋我者死第六百八十章:天子門生第五百三十二章:太子殿下真是大賢啊第六百七十九章:麒麟臂第五百六十六章:今科之後 還有誰第八百四十八章:桃李滿天下第六百七十七章:心有凌雲志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化敵爲友第十一章:少爺英明第五百零九章:有軍功 則封侯第四百二十三章:但願海波平第三百六十九章:確實很香第八百五十一章:就是如此強大第二百四十二章:大捷第一百九十九章:這就是欽犯第四百三十七章:大功第八百零六章:進壽禮第七百一十三章:龍顏大悅第三百六十六章:御駕西山第二百八十九章:功不可沒第二百五十八章:太子發威第六百五十章:破肚
第一百六十九章:頭等大事第四百九十八章: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一百四十六章:師出同門第八百七十二章:皇家保育院第四百五十三章:我們回來了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勢如破竹第二百七十三章:大將之風第五百七十七章:神醫朱厚照第二百零七章:海晏河清第八百二十八章: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第三十三章:帝心難測第六百八十五章:奉吾皇之命第六百三十六章:天崩地裂第二百三十七章:聖意第四百七十章:落花有意 流水有情第八百三十章:人中龍鳳第五百三十五章:恩旨第三百五十八章: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八百章:天欲滅我我滅天第七百零四章:長治久安第一百六十一章:討教第六百二十六章:光宗耀祖第八百七十九章:橫空出世第七百八十六章:斬首萬餘第三十一章:放榜第二百五十六章:宮裡傳召第四百一十四章:牆倒衆人推第四百三十五章:以德服人第七百二十章:殿下無敵第七百八十二章:太子破賊酋第二百五十一章:與衆不同第二百六十一章:天佑大明第八百七十五章:厲害了 大師兄第四百九十八章: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三十五章:真知灼見第三百八十四章:大才第五百三十章:欽定了 太子是猴第八十三章:窮爲萬惡之源第一百零四章:師恩第七百二十四章:太子出息了啊第三百一十三章:堯舜禹湯第三百二十六章:郎情妾意第七百五十八章:獻藥第八百二十六章:王霸之氣第四百一十九章:天子至孝第一百五十六章:事有反常即爲妖第二百二十七章:龍顏大悅第七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五百四十章:出擊吧!飛球第三百零六章:天下大治第四百四十一章:天大的功德第三百四十章:太子入宮第二百九十五章:偷來蟠桃獻母親第一百零四章:師恩第五百一十章:帝心第七百九十三章:大快人心第七十四章:功在社稷第一百三十五章:一根筋的聖人第五百三十三章:立功立德立言第八百二十九章:義薄雲天朱厚照第八百五十八章:君臣同心第一百八十三章:老祖宗們賞飯吃第三百二十三章:敕命第二十八章:指路明燈第一百一十八章:聖人的煩惱第七百七十一章:千歲第二百五十九章:同理之心第八百七十四章:德藝雙馨第四百三十三章:大道至簡第六十三章:你好呀 方賢侄第十一章:少爺英明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子威武第五百一十九章:水中的主宰第八百一十八章:黃金時代(第五更,求月票!)第二百七十六章:急報入宮第八十章:名師出高徒第四百八十五章:除倭第七百一十八章:寧王授首第二百二十八章:擋我者死第六百八十章:天子門生第五百三十二章:太子殿下真是大賢啊第六百七十九章:麒麟臂第五百六十六章:今科之後 還有誰第八百四十八章:桃李滿天下第六百七十七章:心有凌雲志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化敵爲友第十一章:少爺英明第五百零九章:有軍功 則封侯第四百二十三章:但願海波平第三百六十九章:確實很香第八百五十一章:就是如此強大第二百四十二章:大捷第一百九十九章:這就是欽犯第四百三十七章:大功第八百零六章:進壽禮第七百一十三章:龍顏大悅第三百六十六章:御駕西山第二百八十九章:功不可沒第二百五十八章:太子發威第六百五十章:破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