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化敵爲友

王鰲和那文濤,面色蒼白。

這一句句的話,不正是在戳他們的心窩子嗎?

人是複雜的,複雜到,根本無法用好壞來評價一個人。

這世上,絕大多數人,都不可能是徹徹底底的好人,也絕不可能,大多數都是喪盡天良,臭不要臉的壞人。

正因爲這等複雜,所以王鰲一方面,他兩袖清風,剛正不阿,他乃帝王之師,享受着萬千人的稱頌,和數之不盡的名譽。

可與此同時,他顯得守舊,他不願接受天下的動盪。他有許多門生故吏,他們都不贊同定興縣所發生的事。

王鰲認爲陛下做錯了,也認爲,歐陽志的行爲,帶有某種危險性。

可你若說王鰲如此激烈,是因爲他有私心,卻又過於用小心之心度君子之腹,更多的,王鰲更像水中的一片落葉,隨波逐流,他對陛下,還是有感情的。

可當聖孫說出這番話的時候,他沉默了,哪怕他的內心,依舊還堅守着自己所認爲的原則,可在此時,他也只能沉默。

他不禁熱淚盈眶,眼角溼潤,看着這個孩子,這個孩子……無論他怎麼想,他能有此道理,就已是上天對於大明的恩賜。

這種寒窗苦讀時,滿腦子君君臣臣,等進入了仕途,伴駕在天子左右,一輩子,都在爲所謂的皇恩所奔走,此時,纔會有如此的感觸。

文濤心裡也在感慨……他無話可說。

哪怕他是被指責的白色之民。

方繼藩上前,忍不住摸了摸朱載墨的頭,這時候,作爲朱載墨的恩師,自己是應該說點什麼的,方繼藩感慨道:“真是好孩子啊,聽聖孫一言,便想到這些日子的含辛茹苦,沒有白費,爲師,很是欣慰……”

弘治皇帝身子一顫。

小小年紀,怎麼會懂這個道理呢?

哪怕是這個道理,有些鋒芒,帶着些許的偏激,實在不該是皇孫應當說的,哪怕心裡明白,也該爛在肚子裡。

可一個孩子,本就不該有城府的啊。

這個孫兒……真是……真是……

弘治皇帝一言難盡,想哭,於是淚水在眼眶裡打轉。

方繼藩一句爲師,方纔讓弘治皇帝醐醍灌頂。

保育院!

也只有保育院,方纔能教授出這樣的孫兒。

若不是打小,就在保育院裡,教授他讀書,他怎麼會知道論語,知道孔聖人,小小的孩子,身邊沒有了寵溺他的至親,總會乖巧一些。

▲tt kan▲¢ 〇

倘若沒有保育院的郊遊,這郊遊的本意,既是讓孩子們出去走一走,想來,也有體驗民間疾苦的本意吧。

民間疾苦四字,想要體驗,何其難也。

一個人,若是長大成人,他的思維,怕也難以轉變,即便讓他多去體驗,想要改變,怕也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可是……一個孩子,就不同。

朱載墨能有此疑問,想來是因爲……他真真切切的看到了黑色的民,那些在陰暗角落裡,永遠發不出聲音,不被皇孫貴族們所察覺到的一個羣體。

這黑色的民,想來早已在朱載墨幼小的心靈裡,留下了一個不可磨滅的印記。

他有了見聞,自然就產生了疑惑,於是,向人求教。

這纔有了以王守仁爲首的一羣師兄們,針對性的教學。

這個話題,可能會有些深。

可這等耳濡目染……

弘治皇帝看了方繼藩一眼:“繼藩。”

“臣在。”

弘治皇帝別有意味的看了方繼藩一眼。

他其實很想問,香姨是誰。

可話未出口,終究又吞回了肚子裡。

他了解方繼藩的,不是一個壞人,除了有些小毛病罷了。

於是吁了口氣,權當什麼都不知道吧。

弘治皇帝深深的看了方繼藩一眼:“你辛苦了。”

“不辛苦。”方繼藩正色道:“兒臣心裡,只有欣慰。”

弘治皇帝揹着手,此時,他對朱載墨,帶着好奇:“那麼朕來問你,你以爲,定興縣,可以繼續下去嗎?”

堂堂皇帝老子,居然去詢問孫子的意見,這本身就有些啼笑皆非的事。

可現在,所有人都張大眼睛看着朱載墨。

他們倒未必是真的想傾聽朱載墨的意見。

一個孩子,再怎麼懂,所知的也是有限。

他們只是想看看,皇孫是否還有驚人之語而已。

朱載墨想了想:“可以。”

“爲何?”弘治皇帝目光溫柔,他是愛極了這個孫子。

朱載墨正色道:“大父所行的新法,只是對白色的民,利益有所觸動,可是這種觸動,其實是有限的。”

弘治皇帝頷首點頭,這也是他在稅法改革之中,盡力避免的問題。

雖然這一次要對士紳們動刀子。

可弘治皇帝畢竟不是激烈的變革者,他要的稅,又不是天下士紳的命。

朱載墨道:“白色的民,固然會極力反對,可是,他們豈敢謀反不成?大父是個好皇上,可也不是輕易拿捏之輩,大父此前,就命諸公侯,巡視諸營,這一次定興縣,廠衛盡出,就足以證明,這一切,其實都在大父的掌控之中。”

弘治皇帝一愣。

自己的心思,居然都被朱載墨猜透了。

其他人面面相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朱載墨道:“白色之民,只能借他們的哭告,來使大父回心轉意而已。可對於黑色之民,此舉,卻能大大的減輕他們的負擔。革新最難的,其實不在廟堂之上,真正難的,在於誰來主持這個革新。定興縣,乃是大師兄主持,他既爲孫臣的大師兄,自有無數的過人之處,只要有他在,就絕不會有下頭人陽奉陰違,也不必擔心,故意有人藉着革新,肆意胡爲。王師兄和孫臣說過,王安石變法,是好的,可爲何不能成功,是因爲敵人太強嗎?不,他得到了皇帝的支持,並且掌控了朝政,可他的變法,終究還是無法實現,其根本就在於,在地方上,變法的條文下來,地方的父母官們,卻視變法爲蛇蠍,怎麼肯盡心盡力的按照變法來行事呢?他們定會表面上,支持變法,背地裡,卻是陽奉陰違,從中作梗,故意歪曲王安石的本意,使黑色的民們,非但沒有得變法之利,反而受變法之害,假以時日,於是無論黑白之民,都是怨聲載道,人們對於變法,便深惡痛絕了。”

弘治皇帝面上露出了詫異之色。

那個王守仁,到底教授了聖孫多少奇奇怪怪的東西啊。

朱載墨隨即道:“所以,變法的根本,不在於陛下的本意是什麼,也不在於,其章程如何的完美和無懈可擊。問題的根本,在於歐陽大師兄,而孫臣,對於大師兄,慕名已久,想來,他一定能夠成功。所以,大父儘管放心……”

弘治皇帝一臉詫異:“可是……只靠一個歐陽志嗎?”

朱載墨樂了:“大父,孫臣有許多的師兄,也有許多的師侄啊……”

“……”

透徹!

方繼藩心裡樂開了花。

不是我方繼藩吹牛,說起教書育人……誰記得上我方繼藩……的門生王守仁!

弘治皇帝微笑:“不錯,你說的很有道理。”

他側目,看向劉健等人:“諸卿以爲呢?”

劉健等人頓時開始琢磨起來,細細一琢磨,竟也駭然。

歷朝歷代,多少次的變法,哪一個變法,不是完美無缺,那些變更的法令,簡直可稱之爲天下大同的典範,從商鞅的變法,再到王莽,到王安石,無不如此。

可是……

真正成的,又有幾人。

明明最完美的法律,結果卻淪爲了笑柄,爲此,許多人認爲,是法度出了問題,人們爲此,而爭論不休,可細細琢磨……皇孫的話……竟是很有幾分道理。

根子,在一羣願意去變法,願意去推動這些新政的……人!

劉健硬着頭皮,他無話可說:“陛下,皇孫說的有道理。”

弘治皇帝方纔心裡的壓抑,卻是一掃而空。

皇孫的每一句話,都讓他有一種朕後繼有人的暢快之感,雖然,皇孫有些口沒遮攔,沒有多少城府,可這無關緊要。

弘治皇帝繼續看向謝遷。

謝遷和李東陽心裡都苦笑,卻還是乖乖點頭:“臣也以爲,皇孫所言,有道理。”

弘治皇帝看向王鰲。

王鰲:“……”

他搖了搖頭,隨即道:“陛下,皇孫能有此見識,乃我大明之福,此天佑大明啊。”

馬文升等人,也不知該說啥好。

他們爲朝廷憂心忡忡,總認爲,這一變法,天下必亂。

陛下何必要啃這硬骨頭呢。

其實到了他們這個地步的人,哪一個不是位極人臣,未必真要牟取什麼巨大的利益,他們在於的是名。

他們恐懼於,這可怕的變法,將他們徹底的淪爲陛下的幫兇……

可是……

這變法,似有一些曙光,似乎……也並非情況糟糕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所以……他們也只能捏着鼻子,老老實實承認,聖孫說的,未嘗沒有道理。

弘治皇帝眯着眼:“你們說的對,他真是一個……讓朕喜愛的好孩子啊。朕得此孫,此生無憾。”

…………

第四章送到,累的骨頭都散架了,明天,咱們繼續。

第三百七十三章:日進斗金第三百九十五章:人間地獄第三百五十五章:舐犢之情第七十四章:功在社稷第七十八章:滿滿正能量第三百四十章:太子入宮第五百四十七章:真是大捷啊第一百二十七章:聖人出世第二百五十九章:同理之心第一百二十一章:震動朝野第八百七十八章:治理有方第一百五十四章:費盡心機第五百四十五章:知音難覓第三百七十九章:英烈第五百二十五章:搬石頭砸自己腳第三百二十二章:門生故吏遍天下第四百一十四章:牆倒衆人推第二百四十四章:開掛的南和伯第五百六十一章:神醫朱厚照第八百七十章:朕的好孫子第二百九十章:吐氣揚眉第一百三十一章:天大的人情第四百七十四章:御前獻禮第四百五十五章:滿載而歸第二百三十五章:建功立業第九十三章:春闈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位極人臣第四百一十二章:英武的太子殿下第六百六十七章:滿朝稱頌第九章:五花大綁第五百四十六章:我們贏了第四百五十二章:虎狼之師第三百九十一章:不愧是恩師第二百二十八章:擋我者死第七百二十五章:卿家生了個好兒子啊第八百五十三章:當真如此神奇第一百八十九章:真的很幸福啊第三百六十三章:建功立業第六百三十八章:用兵如神第一百二十九章:語不驚人死不休第五百六十四章:放榜第五百一十七章:不破樓蘭終不歸第五百九十章:殿試第四百零七章:入朝第五百三十三章:立功立德立言第二百六十八章:人才啊第一百七十章:閱卷第四百二十七章:王霸之道第三百六十二章:賞罰分明第一百一十七章:瓜熟了第八百四十八章:桃李滿天下第八百八十章:上陣父子兵第二百八十五章:反擊第七百八十二章:太子破賊酋第七百四十章:見駕第三百一十五章:彰顯國威第二百二十八章:擋我者死第八百零二章:正氣凜然第二百五十三章:聖人真傳第二十七章:利國利民第一百二十七章:聖人出世第五百五十三章:平平無奇公主殿下第三百一十二章:下西洋第八百六十七章:孫兒見過大父第二百三十章:畢生榮耀第二十三章:棍棒底下出孝子第二百八十五章:反擊第三百一十四章:一言而斷第二百二十五章:渾身都是寶第八十七章:準確無誤第一百七十九章:吾皇萬歲第五百三十五章:恩旨第八百二十章:以和爲貴第三百零二章:一起立功第八百四十章:漲價了第二百四十一章:生與死第八百二十五章:人間渣滓第七百八十四章:凱旋迴朝第二百二十章:祥瑞第三百二十一章:宮中震動第十九章:我有殺手鐗第八百五十六章:逆天的才能第一百零五章:心狠手辣第六百九十二章:殺敵於八百步外第五百八十八章:大捷了第二百九十七章:恩賞第八百一十九章:摧枯拉朽(第一更求月票!)第六百三十二章:烽火連城第七百六十章:卿真是百年難一遇啊第七百五十一章:炸上天第六百二十五章:朕之子也第五百二十七章:我方繼藩 有礦第五百九十四章:殿下待百姓如赤子第三百五十七章:不見棺材不掉淚第二百八十四章:聖人之道第八百二十章:以和爲貴第五百二十六章:又有神器出世第一百五十八章:師命不可違第八百三十章:人中龍鳳第三百六十章:急報
第三百七十三章:日進斗金第三百九十五章:人間地獄第三百五十五章:舐犢之情第七十四章:功在社稷第七十八章:滿滿正能量第三百四十章:太子入宮第五百四十七章:真是大捷啊第一百二十七章:聖人出世第二百五十九章:同理之心第一百二十一章:震動朝野第八百七十八章:治理有方第一百五十四章:費盡心機第五百四十五章:知音難覓第三百七十九章:英烈第五百二十五章:搬石頭砸自己腳第三百二十二章:門生故吏遍天下第四百一十四章:牆倒衆人推第二百四十四章:開掛的南和伯第五百六十一章:神醫朱厚照第八百七十章:朕的好孫子第二百九十章:吐氣揚眉第一百三十一章:天大的人情第四百七十四章:御前獻禮第四百五十五章:滿載而歸第二百三十五章:建功立業第九十三章:春闈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位極人臣第四百一十二章:英武的太子殿下第六百六十七章:滿朝稱頌第九章:五花大綁第五百四十六章:我們贏了第四百五十二章:虎狼之師第三百九十一章:不愧是恩師第二百二十八章:擋我者死第七百二十五章:卿家生了個好兒子啊第八百五十三章:當真如此神奇第一百八十九章:真的很幸福啊第三百六十三章:建功立業第六百三十八章:用兵如神第一百二十九章:語不驚人死不休第五百六十四章:放榜第五百一十七章:不破樓蘭終不歸第五百九十章:殿試第四百零七章:入朝第五百三十三章:立功立德立言第二百六十八章:人才啊第一百七十章:閱卷第四百二十七章:王霸之道第三百六十二章:賞罰分明第一百一十七章:瓜熟了第八百四十八章:桃李滿天下第八百八十章:上陣父子兵第二百八十五章:反擊第七百八十二章:太子破賊酋第七百四十章:見駕第三百一十五章:彰顯國威第二百二十八章:擋我者死第八百零二章:正氣凜然第二百五十三章:聖人真傳第二十七章:利國利民第一百二十七章:聖人出世第五百五十三章:平平無奇公主殿下第三百一十二章:下西洋第八百六十七章:孫兒見過大父第二百三十章:畢生榮耀第二十三章:棍棒底下出孝子第二百八十五章:反擊第三百一十四章:一言而斷第二百二十五章:渾身都是寶第八十七章:準確無誤第一百七十九章:吾皇萬歲第五百三十五章:恩旨第八百二十章:以和爲貴第三百零二章:一起立功第八百四十章:漲價了第二百四十一章:生與死第八百二十五章:人間渣滓第七百八十四章:凱旋迴朝第二百二十章:祥瑞第三百二十一章:宮中震動第十九章:我有殺手鐗第八百五十六章:逆天的才能第一百零五章:心狠手辣第六百九十二章:殺敵於八百步外第五百八十八章:大捷了第二百九十七章:恩賞第八百一十九章:摧枯拉朽(第一更求月票!)第六百三十二章:烽火連城第七百六十章:卿真是百年難一遇啊第七百五十一章:炸上天第六百二十五章:朕之子也第五百二十七章:我方繼藩 有礦第五百九十四章:殿下待百姓如赤子第三百五十七章:不見棺材不掉淚第二百八十四章:聖人之道第八百二十章:以和爲貴第五百二十六章:又有神器出世第一百五十八章:師命不可違第八百三十章:人中龍鳳第三百六十章: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