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定中州

禿律止津十萬大軍兵敗斜方谷,橫掃天下的八千鐵甲精騎全軍覆沒,呂布出川不到兩月時間,便將西北之地盡佔,又大敗大元名將,更在西北稱王。

直到此時,朝廷方纔體會到這個一直未曾稱王之人的恐怖,連忙調集大軍前來相邀滅殺呂布,只是此時呂布出川之勢已成,更佔據西北大量城池,他在西北本就有着極高名望,此番出川,所到之處自是萬民歸附。

斜方谷一敗,力壓南方諸多叛軍的禿律止津卻被呂布打的毫無還手之力,更戰死斜方谷,讓呂布的威望攀至頂峰,中州百姓心中對滿人的恐懼也隨着這一仗被打碎,朝廷派來的大軍沒有禿律止津這樣的名將統帥,更是被呂布先以小敗誘敵,而後借地利徹底擊潰。

接連兩場敗仗,也讓滿朝意識到呂布的可怕,然而更可怕的是呂布麾下大將劉開達突然順江而下,攻佔了靖州,而後開始迅速橫掃靖州附近的滿朝城池。

隨着禿律止津的撤兵,南邊防守本就薄弱,加上那些殘存的義軍迎接,劉開達在南邊如入無人之境,迅速打開局面,與呂布南北呼應。

滿朝面對呂布的步步緊逼,在連場敗仗之後,不得已被迫遷往上都,由西往東,過了橫斷山脈之後便是大量平原地帶,正適合騎兵馳騁,呂布手中雖然也有一批騎兵,但要說大量騎兵軍團作戰,在數量上遠不及滿朝。

但呂布在此,卻有無數中州百姓迎奉,雙方在中原你攻我伐,相互廝殺了足足三年,呂布終於借一場大水水淹三軍,將滿足徹底趕至大河北岸。

說來也好笑,若非滿人不顧百姓死活,大河決堤後沒有修繕治水,任其氾濫,迫使這一帶百姓不得不背井離鄉,使這片地域成了一片死地的話,呂布也斷然不敢不顧萬千百姓死活用水攻這種方式。

而這一次,呂布一場水攻,殲滅滿軍大軍三十萬,直接將滿朝最後的元氣給打碎。

在此之後,呂布並未給滿朝太多喘息之機,仗打到此時,北地百姓雖然還在滿朝治下,但民心卻早已倒向呂布這邊,致使呂布每下一地,都有百姓幫忙打開城門或是送糧草物資。

滿朝對此情況自是不滿大怒,連屠三城想要震懾百姓。

然而雙方打到這個地步,百姓心中對滿人的畏懼已經早已消失,滿朝以武立國而後以武治國的弊端也在此時體現的淋漓盡致,他們以殺伐令百姓畏懼,當他們武力強盛時,百姓爲了謀求生計自然不敢反抗。

然而如今滿朝大勢已去,被呂布在中州戰場上打的節節敗退,這個時候,威懾力早已不足,屠城過程中便死了近三萬士卒,更是十幾座城池直接殺官自立,主動歸降呂布,嚇的滿朝再不敢以屠城威脅。

直到此時,滿朝朝廷方纔明白民心的重要性,開始頒佈一系列惠民政策,比如減免稅賦、取消徭役、滿人和中州人之間可以通婚,滿人犯法與中州人同罪等等……

但先不說中州人還認不認這個問題,滿朝朝廷則這個法令卻是威脅到自家官員的利益,沒能迎得民心不說,反而讓自家的那些官員集體聲討和反抗。

一時間朝堂上下吵得不可開交,連呂布渡河都沒人阻止,滿朝最大的問題不在外部,而是內部這種特權階層權利的泛濫早已開始腐朽,以至於呂布渡河輕而易舉的便將滿朝勢力從地方上根除。

那些喜歡屠莊的貴族被憤怒的百姓將全家剝皮抽筋,一些瘋狂的百姓逼着他們親眼看着自己的妻兒如同被他們屠殺的百姓一般活活折磨致死。

這固然不對,但呂布沒管,民怨需要發泄,只要不過分,呂布就不會管。

而在這種無聲的縱容下,留在民間的滿朝勳貴幾乎被殺到絕種,冤屈自然是有的,但此刻爲了儘快恢復天下,呂布也顧不得那許多了,一直打到上京,滿朝朝廷方纔反應過來,只是到了此時,滿朝是真的氣數已盡,勉強與呂布耗了一年時光之後,終究被呂布攻破了上京,徹底退出了中州地界。

呂布雖然有心趕盡殺絕,但一入草原,便是滿人天下,深入草原作戰不是不行,只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中州之地,南方之前一直退避的義軍也趁着呂布與滿人作戰的空檔開始趁機搶佔呂布來不及佔據的南方地區。

呂布只能留下張光耀在此鎮守,自率大軍返回南方,匯合劉開達後,開始清繳南方義軍,徹底一統中州。

只是原以爲是很簡單的事情,但真到了南方之後呂布才發現事情遠不似自己想象的那般簡單,因爲北方常年受滿人奴役,致使大量百姓選擇南遷。

滿朝立國數十年,也使得南方人口並不比北方差,甚至猶有過之,呂布雖然成功驅逐滿人,又得了川地,卻在渡江上幾次被南方義軍所阻。

除了劉開達之外,呂布麾下並無擅長水戰之人,水軍更是奇缺,在精擅水戰的南方義軍面前,呂布雖有雄視天下的兵馬,卻無法夠到敵人,幾次作戰都是有力無處使,最終也只能跟南方義軍隔江對峙。

接下來幾年,呂布開始認真研究南方義軍,包括他們如何獲得民心,經濟來源,作戰方式以及召集工匠研究先進的戰船。

大漢的戰船其實呂布是沒怎麼見過的,大乾時候因爲當初有呂伯雍爲呂布籌謀一切,呂布也無需關心這些,但這一次,呂布不但要自己來負責民生,還要研究敵人弱點。

南方的經濟且不提,但運送貨物卻遠比北方要容易,以舟船爲主,而且這邊的船也並非呂布所見過的那種平底小船,底部是尖的,在水中可以更穩。

而因爲遍佈各地的水道,使得南方水運十分發達,這點呂布其實是體會過的,無論是之前他跟袁術交手,袁術的運輸方式,還是大乾時候的水運都十分方便,人力成本能大幅度降低。

但如今的南方義軍卻給呂布一個新的方向,水上貿易!

將南方發達的水運運用到貿易之上所帶動出來的利潤超乎呂布想象。

因爲滿朝掌握天下這些年,大多數利益都被朝廷佔據,百姓沒什麼活路,所以不少人開始搞私鹽暗中積攢成本,也有人將中州的瓷器沿江送出,賣到海外國家賺取大量的貿易。

中州的瓷器、絲綢、茶葉在海外藩國似乎很吃香,讓這些義軍獲得大量的財物讓他們有能力組建自己的軍隊,這些年在南方鬧得兇的義軍,幾乎都是靠着海運貿易,在短時間內積累大量的財物,然後招兵買馬,繼續跟朝廷抗衡。

若非有航運帶來的大量利潤,南方經濟也不可能這麼快飛速起來。

對方的財路呂布算是漸漸摸清了,他在沿海港口讓劉開達訓練海軍,同時派人出使各國,將這些海上貿易線抓在自己手中。

經濟受損後,這些原本沒準備跟呂布硬抗到底的義軍開始展開了兇狠的反撲,其力度遠比之前抗擊滿朝時都要狠。

而呂布也發現這南方水運便利帶來的弊端,極易造成一些地方強橫勢力。

呂布研究南方各州府地形,發現也不是所有地方都很富,有能力養起強悍水軍的就那麼幾處,而這幾處的共通之處只有一個,那就是通江達海,有着與江海相通的港口,內部有着將整個州府串聯起來的江河,比如一個州府有一條主河可以貫穿大部分地方,沒有斷流的地方,這樣就能讓各個地方的資源通過內河迅速集中起來,然後通過江海運往需要的地方。

這樣的地方往往能夠富得流油,也能有足夠的錢糧養兵,但同樣這樣的地方極易形成能夠跟朝廷抗衡的地方勢力。

在明白了這些問題之後,呂布沒急着南攻,而是不斷壯大自己在海上的力量,封鎖大江出口,這樣一來,便等於隔絕了大江通往海外的端口。

大量利益受損的勢力開始瘋狂向呂布發起進攻,用盡錢財想要賄賂呂布手下的官員。

當然有受不住誘惑而倒戈的,但這些都在呂布預計之中,兵權被他死死地扣着,這些反叛之人,沒被擒殺的,也只能黯然渡江。

而這些渡江的人中,呂布趁機放幾個自己人進去,開始反過來勸服一些人向呂布投降。

開始有一些南方城池主動投靠呂布,呂布開始有了渡江的資本,而後在打到南岸之後,呂布這邊出了一場大瘟疫,讓他不得不放棄難渡,而後又修養了近十年,呂布方纔再次渡江,而南方諸多勢力隨着這些年呂布進一步的封鎖,利潤不斷縮水,兵馬也越打越少,最終被呂布吞吃乾淨。

驅逐滿朝,呂布用了近十年時間,而渡江攻打南方,呂布用了近十五年,天下一統時,呂布已是五十五歲,然而整個人看上去卻頗有精神。

天下已定,呂布開始認真的爲自己打下的天下定國策,他要讓這個屬於自己的天下永久的傳承下去,這不但是爲這個模擬世界,也是對現實中的思考……

第一百九十九章 虛實第八十七章 逆襲第六十一章 這事兒過不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齊聚第四十章 謀士第四百一十二章 解決第九十四章 劉項聯手第一章 短暫的溫馨第一百零一章 平靜第一百六十六章 從膨脹到絕望第十八章 佈署第八十一章 迴歸冊封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震綿竹關第二百六十五章 殞命第一百六十二章 變化第五章 苦難第一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最後第三十六章 首功第一百六十三章 首戰告捷第一百四十四章 無視第一百九十九章 虛實第二百零三章第七十五章 衝突第二百五十章 曹操之怒第五十一章 相邀第三十四章 迴歸第一百五十章 分化第三十三章 開戰第五十章 典韋第七十五章 悔悟第三十六章 雪夜奇襲第四十章 背後的刀第二百九十章 險惡第二十八章 多災之年第六十二章 雙騎下敖倉第三百一十一章 擔憂第二百七十五章 連破九營第三十二章 帝王第七章 人才第三百八十一章 穩定第十九章 上意第一百八十五章 還家第一百六十八章 同道中人第一百六十章 備戰南陽第二百二十四章 御獸第二百三十六章 左右爲難第七十五章 衝突第六十二章 蜀地爭權第四十三章 大旱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門第一百一十一章 交手第七十二章 離心第一百六十章 回長安第一百九十七章 川王第四十二章 問道第二十章 華夏來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強勢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清算第一百五十二章 敵友第五十四章 遭遇第三百五十二章 陳家的選擇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碎的金身第一百二十九章 神級第二百九十八章 再遇第二十四章 捷報第三百八十五章 天下太平第十四章 長夜第二百五十一章 馬超氣孟德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人償命第三百七十九章 縱馬塞外第二百八十六章 家第十三章 還家第三百零四章 靈光第二十六章 參見主公第九十八章 對峙第三十七章 整軍備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萬事俱備第六十六章 陽謀第二十一章 半生誤第一百二十四章 十年第二十八章 多災之年第四百二十二章 窮途第三百四十四章 做媒第一百六十八章 城下第三十四章第一百零七章 出兵第三百七十三章 同化第一百四十八章 清閒第二百九十二章 火藥第一百八十八章 求才第十六章 援軍現第九章 權力的縫隙第一百一十六章 賭命第九十二章 斬將殺敵第五十六章 反擊第四百一十七章 分裂第二百五十一章 馬超氣孟德第一百九十章 黑暗時代(續)第五十五章 曹操的煩惱第四十七章 大火
第一百九十九章 虛實第八十七章 逆襲第六十一章 這事兒過不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齊聚第四十章 謀士第四百一十二章 解決第九十四章 劉項聯手第一章 短暫的溫馨第一百零一章 平靜第一百六十六章 從膨脹到絕望第十八章 佈署第八十一章 迴歸冊封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震綿竹關第二百六十五章 殞命第一百六十二章 變化第五章 苦難第一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最後第三十六章 首功第一百六十三章 首戰告捷第一百四十四章 無視第一百九十九章 虛實第二百零三章第七十五章 衝突第二百五十章 曹操之怒第五十一章 相邀第三十四章 迴歸第一百五十章 分化第三十三章 開戰第五十章 典韋第七十五章 悔悟第三十六章 雪夜奇襲第四十章 背後的刀第二百九十章 險惡第二十八章 多災之年第六十二章 雙騎下敖倉第三百一十一章 擔憂第二百七十五章 連破九營第三十二章 帝王第七章 人才第三百八十一章 穩定第十九章 上意第一百八十五章 還家第一百六十八章 同道中人第一百六十章 備戰南陽第二百二十四章 御獸第二百三十六章 左右爲難第七十五章 衝突第六十二章 蜀地爭權第四十三章 大旱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門第一百一十一章 交手第七十二章 離心第一百六十章 回長安第一百九十七章 川王第四十二章 問道第二十章 華夏來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強勢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清算第一百五十二章 敵友第五十四章 遭遇第三百五十二章 陳家的選擇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碎的金身第一百二十九章 神級第二百九十八章 再遇第二十四章 捷報第三百八十五章 天下太平第十四章 長夜第二百五十一章 馬超氣孟德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人償命第三百七十九章 縱馬塞外第二百八十六章 家第十三章 還家第三百零四章 靈光第二十六章 參見主公第九十八章 對峙第三十七章 整軍備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萬事俱備第六十六章 陽謀第二十一章 半生誤第一百二十四章 十年第二十八章 多災之年第四百二十二章 窮途第三百四十四章 做媒第一百六十八章 城下第三十四章第一百零七章 出兵第三百七十三章 同化第一百四十八章 清閒第二百九十二章 火藥第一百八十八章 求才第十六章 援軍現第九章 權力的縫隙第一百一十六章 賭命第九十二章 斬將殺敵第五十六章 反擊第四百一十七章 分裂第二百五十一章 馬超氣孟德第一百九十章 黑暗時代(續)第五十五章 曹操的煩惱第四十七章 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