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分化

“主公,這是距今記錄最爲詳實的一次人口記錄卷宗,於永和五年記錄,京兆當時有六萬七千二百三十四戶,口爲二十八萬兩千一百四十五口;扶風爲一萬八千二百四十五戶,口九萬二百一十六口;馮翊三萬一千兩百一十二戶,十四萬五千六百二十一口;弘農四萬五千八百七十六戶,十九萬七千八百四十六口!”

這是呂布納娶貂蟬的第二天,雖說與美妾纏綿也很好,但兒女情長的事情可以慢慢來,該做的事情不能落下。

“永和五年?”呂布皺眉看向姜敘:“距今已有五十年光景,沒有更近的?”

“這是目前記錄完善的,事實上,關中人口從永和年間到中平年間雖有變化,但變化有限,到了中平年後……”姜敘搖了搖頭,大漢雖然也做戶籍覈查,但因爲各級瞞報的原因,目前爲止,這永和五年的數據是目前能夠確定最真實的數據。

中平年……

呂布點點頭,沒再多問,那一年,黃巾亂起,單就中平元年一年,死在戰亂中的人就不計其數,更別說還有皇甫嵩、王允這等‘名將’幾萬幾十萬的殺黃巾。

而在中平元年之後到現在,天災人禍就沒斷過,瘟疫、地震、水患、旱災,關中這邊還算好的。

“如今呢?”呂布對於之前的戶籍和人口不是太關心,只是要個參照,他更關心如今這戶籍人口是什麼水平?

一個國家的實力有多強,衡量的標準不止是你有多能打,得看綜合實力,在農耕時代,人口的多少是一個勢力跳不開的,這關係到一個勢力的戰爭潛力。

“此前太師遷河洛之民入關中,然因爲治理不利,有不少人逃往南陽、河東、益州等地,如今經過這數月梳理,京兆如今有七萬七千六百四十二戶,二十四萬八千零七口;扶風有兩萬六千四百七十五戶,十三萬四千二百六十五口;馮翊四萬零七百二十散戶,十七萬五千四百二十三口;弘農六萬八千二百七十四戶,二十三萬四千七百一十二口,合計七十九萬兩千四百零六七口!”

聽起來,似乎比永和五年都多,但實際上,這是將整個河洛人口移過來之後的數據,這其中還有不少被遷往了隴西。

“西涼戶籍尚未記錄完成,不過大概也就在四十萬口附近。”姜敘躬身道。

呂布接過戶籍記錄,皺眉道:“這各地豪族吃了不少!”

走掉的、因各種災難死去的人雖多,但也不該是現在這點人口,呂布可沒忘記那些各地豪族趁着各大勢力相爭之際私自吞沒人口的事情。

姜敘點點頭,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不過這次地稅革新,極大地限制了這些豪族的影響,佃農也是要吃飯的,除了地稅之外,他們還得給幫他們種地的佃農足以活下去的糧食,這樣一來,他們自身最終獲得的收入比之過去能少一半。

這也是關中如今潛在的巨大威脅,這些地方豪族手中掌控着巨大的力量和民間輿論,如今呂布的地稅革新下,他們要麼安心認命,要麼就是結盟反抗,若不能妥善解決,時間一久,必成大患!

而呂布需要更多的人口,也必須打開這些人的嘴,將已經被他們吃下去的人口摳出來。

“主公可想讓他們吐出來?”李儒從門外進來,微笑着看向呂布道。

“談何容易?”呂布搖了搖頭:“文憂不是也說根除很難,殺解決不了問題?”

“是不能根除,殺也的確難以解決問題,但合理的殺卻可以。”李儒微笑道。

“何謂合理殺?”呂布看向李儒。

“以後這佃農也需納入戶籍,各軍下轄鄉里,都需上報,佃戶耕作所得,不得低於去稅後的四成,此乃朝廷命令,各軍在鄉間宣傳,佃農若受不公待遇,可直接向附近軍隊彙報,查清後按照情節輕重觸罰!”

呂布思索了片刻後道:“你是要將這地方豪族與百姓、佃戶分開?”

“不錯,不過儒之意,是換一批豪族。”李儒搖了搖頭,他這些天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根除豪族肯定是做不到的,但換一批卻不難,而且還要合理合法的換。

“哦。”呂布大概理解了,看着李儒笑道:“文憂說說具體如何換法?”

“儒將此事分爲兩步。”李儒坐下來,看着呂布道:“第一步,這佃農入戶制度一出,必有人反對甚至公然瞞報,只要有人舉報,查實後直接殺,而後由鄉間選德高望重者負責管理這些田地,這些田地爲朝廷的田,但只需上繳正常稅賦,由鄉民們耕作,至於如何分配,由鄉間德高望重者負責。”

姜敘驚悚的看了李儒一眼,這麼一來,這選出來的德高望重者就成了新的地方豪族,而且是成了呂布的擁護者,因爲雖然整體利益少了,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到手的利益反而是多了。

掐去舊的,新的就成了呂布的絕對擁護者。

“還有第二步?”呂布卻是驚訝的看向李儒,他覺得這一步已經將所有問題解決了。

“第二步不知此生是否可以執行,若天下重定之時,可以實施,如今這第一步是爲了朝廷徵兵更容易些,但待天下穩定之後,爲防地方有人坐大,可以長期實行檢舉,查清有人私貪公田或者巧取豪奪後,一經查實立即斬殺,但得益者便是舉報者。”

這麼一來,鄉里之間,將會形成一個互不信任的關係,檢舉者成爲得益者之後,要防備被其他人檢舉,形成一個循環,防止地方出現過大過強的力量!

呂布看着李儒陷入了沉默,這第二步……就算是他也不敢亂走,鬼知道真用了會是怎樣的後果?

姜敘跟呂布有類似的感覺,但也不好說,李儒無論身份還是影響力,都遠在他之上,兩人說話可沒他插嘴的餘地。

“這第二步以後再說。”呂布搖了搖頭,這一步太險,天下已定的情況下,沒必要走,而且真要長期保持,那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大量的人力來監督,保證百姓能及時上報,這其中耗費的人力和物力之多,難以想象,而且人心都想着這個,是否會再次禮崩樂壞,民間進入一種互害狀態……總之變數太多,呂布不想走。

李儒點點頭,第二步是爲完善第一步的一些漏洞而出,而且立刻實施也不可能,會讓呂布很難在民間招到兵,所以他纔將這個作爲單獨一步。

“至於第一步……伯奕。”呂布看向姜敘。

“在!”姜敘躬身道。

“待我撰寫文書,你持我令箭傳去各軍,立刻執行!”呂布看向姜敘道。

“喏!”

當下,呂布和李儒開始撰寫文書,李儒一邊寫一邊問道:“主公,此事不用拿到朝廷去議?”

這次呂布納妾之後,接下來就要開始恢復早朝了,一些國家大事,還是要搬到朝堂上來說的,這事兒關乎整個關中未來十年乃至數十年的民生,就這麼決斷多少有些草率。

“如今以恢復關中生產爲主,若拿到朝堂上來議,少則半月,多則三五月都沒個結果,何必?”呂布搖了搖頭。

現在呂布根基初立,這個時候要的是效率,哪怕是錯的,也要極快執行,而不是與朝臣商議,朝堂上商議,意味着有妥協的空間,而這些關乎民生的事情,在呂布看來,是沒有妥協空間的,自然不必拿上去議。

當然,羣臣若想議,也可以,但不能妨礙事情的進度,可以一邊做一邊議,董卓的前車之鑑告訴呂布,只要自己覺得對的事情,先做,規矩是由強者定的,你要非要融入一套不適合自己的規矩中,那強者也會變成弱者的。

當然,以後地盤大了,地位更加穩固了,朝堂議政也是必須的,但如今勢力初創的時候,還是別把事情鬧的太過繁瑣!

李儒聽着微笑着點點頭,呂布身上有着董卓沒有的魄力和遠見,如今看來,當初勸董卓融入士人那一套,確實是個昏招。

還好,呂布沒有走上董卓的老路,這纔有瞭如今關中的逐漸穩定的局面,接下來,定會更好的!

韓快,姜敘帶着呂布蓋了印信的文書離開了,他要安排人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這些詔書傳達到各處將領手中,讓他們繼續推廣,這一步極爲關鍵,一旦鋪開,佃農將不再屬於地方豪族,甚至雙方可能漸漸形成對立關係。

當然,這是建立在如今呂布將十萬大軍分散在關中各個角落的原因,註定不可能長久,但呂布要的,也只是將如今這批喂不飽的地方豪族除掉,換一批給一些利益就能滿足的新地方豪族。

不過……可能真的是觸犯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每件事執行起來的時候,總會有波折,不是來自人,就是來自天地,比如這個詔令剛發下去沒多久……關中地震就來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治蜀第四百零九章 無奈第一百八十六章 關關難過第七十五章 疲敵第九章 師徒第八十三章 搶佔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難平第一百四十四章 未來第八十章 衝動的懲罰第二百一十章 破城第三十四章 決意第十九章 換天第三百九十三章 決議出兵第二十八章 絕地第二百四十三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四十二章 落幕第三百五十四章 袁術末路第三百二十六章 呂布的友誼第七章 危險預知第四十章 平淡第八十九章 佈署第三百一十九章 會盟第三十一章 財富第二百二十四章 御獸第一百五十四章 百騎踏營第四十三章 拜山第四百一十九章 人心第一百六十四章 夜話第三百零八章 入夥第七十三章 落幕第二百零七章 找幫手第十章 最後的體面第三百八十五章 天下太平第一百零四章 劉邦的苦惱第八十一章 送人頭第三十七章 求戰第九十四章 劉項聯手第七十四章 中計第三百四十二章 建城第五十六章 紙第三百一十章 易主第八十二章 善惡第三十二章 暫退第五章 苦難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靜第八十八章 二入咸陽第一百三十章 著書第一百章 中計第一百七十章 變化第四章 警告第六十九章 馬兒兵敗第一百六十三章 齊聚第五十一章 相邀第一百九十章 黑暗時代(續)第七十七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三十九章 萬國宴第十五章 逃亡第四十二章 突圍第六十八章 路話第二十七章 戰而勝之第四百二十四章 徐州第四十五章 結束第三百六十六章 妥協第一百四十五章 少年工匠第一百六十九章 反轉第二十一章 半生誤第七章 迷茫第十一章 撞擊第二百二十四章 御獸第三百二十七章 想法第三百七十五章 特殊要求第九十九章 一戰項羽第二百六十四章 回城第二十九章 夜潛第五十六章 激化第三十九章 治理之法第十四章 聲東擊西第六十五章 疏忽第一章 閒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神級第六十一章 境遇第一百八十五章 還家第一百八十章 小將第九十四章 拉攏第一百一十三章 狠第一百六十五章 木獸第三百零四章 靈光第三十四章 決意第三百四十七章 矛盾第八十一章 立後第五十八章 平息第七十九章 趙雲的挑戰第三百二十章 棋逢對手第二百六十章 因由第一百六十四章 益州分裂第十五章 投案第六十九章 衆生相第四十八章 荒山夜色第一百七十章 書上沒有的學問第七十五章 悔悟
第二百一十二章 治蜀第四百零九章 無奈第一百八十六章 關關難過第七十五章 疲敵第九章 師徒第八十三章 搶佔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難平第一百四十四章 未來第八十章 衝動的懲罰第二百一十章 破城第三十四章 決意第十九章 換天第三百九十三章 決議出兵第二十八章 絕地第二百四十三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四十二章 落幕第三百五十四章 袁術末路第三百二十六章 呂布的友誼第七章 危險預知第四十章 平淡第八十九章 佈署第三百一十九章 會盟第三十一章 財富第二百二十四章 御獸第一百五十四章 百騎踏營第四十三章 拜山第四百一十九章 人心第一百六十四章 夜話第三百零八章 入夥第七十三章 落幕第二百零七章 找幫手第十章 最後的體面第三百八十五章 天下太平第一百零四章 劉邦的苦惱第八十一章 送人頭第三十七章 求戰第九十四章 劉項聯手第七十四章 中計第三百四十二章 建城第五十六章 紙第三百一十章 易主第八十二章 善惡第三十二章 暫退第五章 苦難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靜第八十八章 二入咸陽第一百三十章 著書第一百章 中計第一百七十章 變化第四章 警告第六十九章 馬兒兵敗第一百六十三章 齊聚第五十一章 相邀第一百九十章 黑暗時代(續)第七十七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三十九章 萬國宴第十五章 逃亡第四十二章 突圍第六十八章 路話第二十七章 戰而勝之第四百二十四章 徐州第四十五章 結束第三百六十六章 妥協第一百四十五章 少年工匠第一百六十九章 反轉第二十一章 半生誤第七章 迷茫第十一章 撞擊第二百二十四章 御獸第三百二十七章 想法第三百七十五章 特殊要求第九十九章 一戰項羽第二百六十四章 回城第二十九章 夜潛第五十六章 激化第三十九章 治理之法第十四章 聲東擊西第六十五章 疏忽第一章 閒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神級第六十一章 境遇第一百八十五章 還家第一百八十章 小將第九十四章 拉攏第一百一十三章 狠第一百六十五章 木獸第三百零四章 靈光第三十四章 決意第三百四十七章 矛盾第八十一章 立後第五十八章 平息第七十九章 趙雲的挑戰第三百二十章 棋逢對手第二百六十章 因由第一百六十四章 益州分裂第十五章 投案第六十九章 衆生相第四十八章 荒山夜色第一百七十章 書上沒有的學問第七十五章 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