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興業辦廠(三)

在整個參觀過程中,不同的人,所關注的也都不一樣,張之洞對火柴生產廠沒什麼興趣,雖然新記的火柴廠不論是生產工藝,機器設備,原料配方和產能,都要比廣東其他的民營火柴廠更加先進。

他所真正關心的,是能填補國內空白,並且有大量需求的的純鹼生產,而且據姚興華自己的說法,他們新記所使用的生產工藝是具有獨家專利,全世界最先進的,產品質量超過國際一流水準,而且價格要更加的便宜得侯德榜聯合制鹼法。

本來張之洞對姚興華的這個說法,是持懷疑態度的,畢竟在當時的大清國,能夠生產出純鹼,就已經是了不得的事情了,更不要說什麼世界最先進的生產工藝了。可是當他真的親眼看到純白色的純鹼時,他真的相信了那天晚上姚興華對他所說的一切,如果真的能像姚興華那晚所說,那麼對廣東,對兩廣,乃至整個大清其意義都將非比尋常。

至於那些個全國各大商行的代表,從事外貿生意的廣東十三行的買辦和外國人所關注的,則是產品質量以及產量,所以當他們看到火柴廠生產出來的火柴,採用高強度的膠粘劑,很好的解決了火柴頭受潮脫落的難題;並且生產出來的火柴頭大,發火快,火苗白,磷面經久耐用。看到純鹼廠生產出來的純白色純鹼,並且質量完全超越英國卜內門公司的洋鹼以後,便紛紛搶着找徐德昌下訂單。結果僅在當天下午,徐德昌就把新記整整一年的產量全部簽訂出去,甚至還有幾個外國人找徐德昌,表達了希望購買侯德榜聯合制鹼法在本大洲或者本國的生產許可,最好還是獨家的,併爲此開出了不菲的價格。

“恭喜老爺,賀喜老爺,今天老爺您可是雙喜臨門啊。”舉行完新記工廠開業典禮剛一回到家中,徐德昌和劉安便領着全府下人聚在前院,向剛剛榮升爲廣東省洋務總辦、通商大臣、兩廣洋務顧問,廣東省新學學政這一堆職銜的三品朝廷大員的姚興華祝賀起來。

這種衆星捧月的滋味其實真的很爽,姚興華也很喜歡這種感覺,可是他自己心裡明白,到今天爲止,自己所作的所有事情,都僅僅那萬里長征堪堪邁出了第一步,從今往後,還將會有無數的荊軻等待着自己去披斬,當下便收拾好似乎已有些漂起來的心性,板着臉說到:“好了好了。劉安,今天晚上就叫你老婆多弄幾個菜,多弄些肉,弄些酒,讓大傢伙都高興高興,徐德昌和劉安留下,其他人就都散了吧。”

“徐德昌,今天咱們的新記工廠賺了多少?”在門外還板着臉,可撲一進到前廳,姚興華就原形畢露,迫不及待的等着徐德昌向他報喜呢。

“回老爺,今天小的算是開了眼,單單今天一下午的時間,咱們新記火柴廠和純鹼廠整整一年的產量,就都被訂了出去,其中純鹼還有不少是直接賣給洋人的,價格也要比賣給國內那些商行和十三行買辦要高出不少,至於訂金,因爲產品供不應求,所以我就擅自作主收了全年貨款的50%,這足足有六萬兩白銀。可就算是這樣,今天下午還有不少的商家代表在纏着小的,希望能夠把明年的訂單也下了,不過小的不知道老爺的下一步打算,沒敢當場應承下來,只是留了活話,叫他們過兩天等消息,至於具體該怎麼回覆他們,還的要老爺給拿個主意。”提起今天下午的業績來,徐德昌的心情甭提有多高興了,這和他在城東李家那個紡織作坊幹活時相比,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那個時候是他求爺爺拜奶奶的找銷路,現如今可是銷路求爺爺拜奶奶的來找自己。

“確實是成績喜人啊,徐德昌,你先給我算算這六萬兩銀子的訂金,刨除掉工廠半年所耗之後,還能剩下多少現銀來?我瞅着今天的那些個商戶踊躍購買的勁頭,就算是再把純鹼的生產規模擴大一倍,恐怕也滿足不了他們的胃口。”人逢喜事精神爽,眼瞅着自己剛剛小試牛刀,即便財源滾滾而來,那等將來自己把更加先進的技術拿出來,那還不賺個福甲天下,世界首富出來?

“老爺說的可不是嘛!要不是徐先生提前收口,恐怕就是五年的產量,都能被今天來的那幫傢伙給吃了下去。”一直站在一旁插不上話的劉安,也終於找了個機會表達一下自己的興奮之情來。

“所以說,提高產量,擴大生產規模如今看來,已經是當務之急了。劉安,你明個就出去廣貼告示招工,我打算讓咱們的新記工廠兩班倒,這樣一來,咱們就能在不擴大規模的情況提高產量一倍。另外,咱們的純鹼生產工藝過程的保密工作,也一定要做好,這可是當今年世界最先進的生產工藝了,可別讓外人給偷了去,尤其是那幾個對咱們的工藝感興趣外國人,更是要時刻地方着。”

“老爺說的這個法子確實是短期內提高產量的好主意,可是那些個鐵疙瘩雖然不是人,可老這麼滿負荷的運轉,恐怕也會要累出病來的,所以,我看老爺也要未雨綢繆,多找一些會修這些機器的技師回來纔是。”雖然徐德昌也不認爲姚興華的主意有什麼不妥之處,可還是謹慎的提出了自己的擔憂,接着說道:“至於保密工作,我已經特別把這件事情交給劉大狗和林點金兩個人負責了,應該不會出問題,不過關於那幾個外國人提出來要購買咱們新式純鹼生產工藝的事,老爺您也要趕緊拿一個主意出來。”

第二十八章——南洋水師第九十九章——咱也微服一把(上)第六十七章——高雄軍港第八十七章——朝鮮參將劉啓山第六十三章——兩江新軍(上)尾章第一百一十一章——監察部第九十九章——兩江危機(下)第十三章——興業辦廠(二)第四章——提前準備第十章——意外橫財第六章——落戶廣州第一百零六章——強取豪奪第四十章——工業化的石碌(上)第一百一十章——濟南會戰(六)自強-進取-抗爭──洋務運動三十年第一百零三章——寂靜前夜第九章——“金順”典當行第七十四章——硫球爭端(五)第九十一章——同盟第一百零二章——貨幣第五十五章——上海同濟大學(下)第三十三章——兩江民興銀行第十四章——興業辦廠(三)第八十一章——遷都奉天第四十九章——格格下嫁第一百一十二章——中華汽車製造有限公司序章第一百零四章——大躍進第六章——落戶廣州第八十五章——進兵朝鮮(上)第九章——“金順”典當行第九十七章——兩江危機(上)第二十五章——慈禧賜婚第九十三章——南中國互惠條約(上)第一百零八章——濟南會戰(四)第四十七章——又見榮升第一百一十二章——中華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第四十九章——格格下嫁第二十六章——政治新星第二十一章——兩廣總督紛爭案(二)第五十一章——重返兩江第九十三章——民營資本第八十章——上海世博會(上)自強-進取-抗爭──洋務運動三十年第一百零三章——天時、地利、人和第八十五章——部制改革第一百零四章——大躍進第六十九章——英國的抉擇(下)第十二章——興業辦廠(一)第二章——下定決心第五十八章——科技的兩江第九十三章——南中國互惠條約(上)第二十七章——南澳鎮總兵劉永福第二十八章——南洋水師第八十一章——上海世博會(下)第七十二章——硫球爭端(三)第八十二章——朝鮮東學道(上)第三十八章——戴姆勒奔馳(上)第七十四章——硫球爭端(五)第一百零八章——1893年的春節(下)第二十九章——技工學校第八十二章——朝鮮東學道(上)第八十八章——軍事改革第三十八章——戴姆勒奔馳(上)第七十九章——淄博備戰第一百零七章——1893年的春節(上)第八十四章——中華帝國第一百一十章——濟南會戰(六)第十九章——洋務新學(二)第二十九章——技工學校第五十一章——重返兩江第五十七章——狄塞爾來華(二)如果歷史再給我們一次機會第七章——長工劉家第九十四章——金本位難題第九十九章——兩江危機(下)第八十三章——進入北平第一百零五章——林永強新政第八十四章——朝鮮東學道(下)第八十七章——朝鮮參將劉啓山第九十章——新政(下)《回到清末》角色圖片第二十八章——南洋水師第一百零八章——濟南會戰(四)第八十章——上海世博會(上)第四十章——工業化的石碌(上)第四十四章——北洋李鴻章(上)第七十七章——濟南會戰(終)第八十九章——新政(上)第十八章——洋務新學(一)第六十五章——兩江新軍(下)第一百零七章——1893年的春節(上)銀子第五十七章——狄塞爾來華(二)第一百零一章——飛艇和飛機第九十一章——國外訂單(上)第四十三章——北京之行檢討書第一百零二章——黃袍加身(下)
第二十八章——南洋水師第九十九章——咱也微服一把(上)第六十七章——高雄軍港第八十七章——朝鮮參將劉啓山第六十三章——兩江新軍(上)尾章第一百一十一章——監察部第九十九章——兩江危機(下)第十三章——興業辦廠(二)第四章——提前準備第十章——意外橫財第六章——落戶廣州第一百零六章——強取豪奪第四十章——工業化的石碌(上)第一百一十章——濟南會戰(六)自強-進取-抗爭──洋務運動三十年第一百零三章——寂靜前夜第九章——“金順”典當行第七十四章——硫球爭端(五)第九十一章——同盟第一百零二章——貨幣第五十五章——上海同濟大學(下)第三十三章——兩江民興銀行第十四章——興業辦廠(三)第八十一章——遷都奉天第四十九章——格格下嫁第一百一十二章——中華汽車製造有限公司序章第一百零四章——大躍進第六章——落戶廣州第八十五章——進兵朝鮮(上)第九章——“金順”典當行第九十七章——兩江危機(上)第二十五章——慈禧賜婚第九十三章——南中國互惠條約(上)第一百零八章——濟南會戰(四)第四十七章——又見榮升第一百一十二章——中華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第四十九章——格格下嫁第二十六章——政治新星第二十一章——兩廣總督紛爭案(二)第五十一章——重返兩江第九十三章——民營資本第八十章——上海世博會(上)自強-進取-抗爭──洋務運動三十年第一百零三章——天時、地利、人和第八十五章——部制改革第一百零四章——大躍進第六十九章——英國的抉擇(下)第十二章——興業辦廠(一)第二章——下定決心第五十八章——科技的兩江第九十三章——南中國互惠條約(上)第二十七章——南澳鎮總兵劉永福第二十八章——南洋水師第八十一章——上海世博會(下)第七十二章——硫球爭端(三)第八十二章——朝鮮東學道(上)第三十八章——戴姆勒奔馳(上)第七十四章——硫球爭端(五)第一百零八章——1893年的春節(下)第二十九章——技工學校第八十二章——朝鮮東學道(上)第八十八章——軍事改革第三十八章——戴姆勒奔馳(上)第七十九章——淄博備戰第一百零七章——1893年的春節(上)第八十四章——中華帝國第一百一十章——濟南會戰(六)第十九章——洋務新學(二)第二十九章——技工學校第五十一章——重返兩江第五十七章——狄塞爾來華(二)如果歷史再給我們一次機會第七章——長工劉家第九十四章——金本位難題第九十九章——兩江危機(下)第八十三章——進入北平第一百零五章——林永強新政第八十四章——朝鮮東學道(下)第八十七章——朝鮮參將劉啓山第九十章——新政(下)《回到清末》角色圖片第二十八章——南洋水師第一百零八章——濟南會戰(四)第八十章——上海世博會(上)第四十章——工業化的石碌(上)第四十四章——北洋李鴻章(上)第七十七章——濟南會戰(終)第八十九章——新政(上)第十八章——洋務新學(一)第六十五章——兩江新軍(下)第一百零七章——1893年的春節(上)銀子第五十七章——狄塞爾來華(二)第一百零一章——飛艇和飛機第九十一章——國外訂單(上)第四十三章——北京之行檢討書第一百零二章——黃袍加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