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離家

針線……餵馬……上竈……伺候人?這也算特長愛好?

咳,好吧,做丫鬟的伺候人似乎就是本職工作!

邱晨擡擡手,止住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的自我介紹,在那小姑娘怯怯的目光中開口道:“特長,不是說你們之前做的工作,而是你們覺得自己最能拿的出手的本事……比如種花,比如能寫能算,比如會做點心,這一點說得越詳細約好……行了,你……哦,玉鳳是吧,你接着說!”

“是!”小姑娘應着怯怯地看了邱晨一眼,遲疑地開口道,“奴婢玉鳳,今年十三,是廖府的家生子兒,父親廖大生,母親喬氏,有一個弟弟玉強,沒有其他親支。奴婢之前在廖家安平別院做粗使丫頭,特長,特長是女紅!奴婢會做衣裳、帽子、鞋子,做的最好的是打絡子。”

邱晨點點頭,擡擡手示意下一個。

接下來自我介紹的是玉鳳的弟弟玉強,今年只有八歲,虎頭虎腦的,看着倒是機靈。那個出頭代表衆人說話的就是玉鳳的爹廖大生,之前在廖府跟着大管事外出的,識些字兒,也能算些簡單的賬目,算是這些人中最拔尖兒的。

一個個輪番介紹下來,邱晨對這一共十三個人也有了個大概的瞭解。

乳香挑出來的這十三個人,三家人,都是在廖府不太顯山露水的,大人大都是做些基礎的服務工作,種園子的,不過,人家種的不是菜園子,是花園子。針線上的,竈上的,養馬伺候車輛的……兩個十多歲的小姑娘,一個玉鳳是粗使丫頭,自稱會做女紅;一個青杏之前在大廚房打下手,據說一手好刀工,自己也喜歡做飯。兩個七八歲的小姑娘,一個梅子會些簡單的縫補,一個玲子是燒火丫頭;三個小子,玉強和一個叫虎頭的都是七八歲年紀,還都沒有進府伺候。還有一個柱子只有五歲,看着也是個機靈的。

略一沉吟,邱晨也不客氣,就把這十三個人都收了下來,向廖文清道了謝,轉而看向廖大生道:“你們幾家人,拖兒帶女的,也不是說走就走的。你們回去收拾收拾,我等你們兩個時辰,然後再啓程!”

廖大生帶着衆人給邱晨磕了頭,就算是認了新主子了。然後,仍舊由乳香帶着轉回廖家收拾行李。

人呼呼啦啦地走乾淨了,邱晨擡手揉了揉額頭,一下子帶回去十三口人回去,這住房也是個大問題。西院只空着林旭那一間屋子,不可能安排下十三口人,東院那邊雖說今兒就能把門窗裝上,牆皮也能抹得差不多,可畢竟是新起的屋子,潮溼不說,門窗的漆味兒也夠燻人的,根本還不能住人……

罷了,罷了,回去也別計較誰家誰家了,且分男女擠上一晚吧,今兒晚上回去,就把東院一進的倒座和門房點上火,燒上一夜一天,明兒傍晚,也就能勉強住人了。

“怎麼?可是有什麼事鋪排不開?”廖文清一個個打開飯菜上的蓋子,舀了一碗尚算溫熱的湯遞到邱晨面前,一邊關切道。

邱晨點點頭,又笑着搖搖頭:“我那兒你知道,這麼多人一下去過去,住房不好鋪排……不過,也就是幾天的功夫,東邊兒的院子晾上幾天,也就不是事兒了。”

廖文清笑着點點頭,又道:“那個廖大生,在我那邊兒也算是個穩當的,跟着別院管家出入,還擔着外院的小管事,你看看,若是個頂用的,以後,迎來送往的,都可以交給他,你也能省不少心思。”

邱晨接過湯碗,淺淺地喝了一口,“嗯,眼下回去,就讓他去門上。”

廖文清笑笑,不再說這個,繼而轉了話題道:“你那屋子我看着規制不錯,我那裡閒着兩套傢俱,雖說用過些時日,卻沒什麼殘缺,你要是不嫌棄,就一起給你運回去?”

邱晨意外地擡眼看向廖文清,眨了眨眼睛,笑着應下道:“成啊,傢俱算你的賀禮。這十幾個人的身價銀子多少?還有,怎麼沒見他們的身契?”

傢俱是死物,不會有什麼後遺症。這人可是活物,要是身契不在自己手裡,以後怎麼指使的動?誰纔是真正的主子?若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她還不如不用這些人呢!

廖文清聞言失笑:“剛剛乳香把他們領過來,也是讓你挑挑的意思,就沒即時把身契拿過來。這回,既然你都留下了,過會兒乳香回來自然就會把身契也帶過來了。”

邱晨挑挑眉:“怎麼?這裡邊還有水分啊?呵呵,不過這會兒你後悔也晚了,我是實在人,還以爲送到眼前的禮不收會打了你的臉呢,自然就勉爲其難了!”

“咳咳……咳咳……”廖文清正喝了一口茶,聞言狠狠地嗆了一口!

好一會兒才緩過勁兒來,對着邱晨連連擺手道:“感情,你這還是給我面子啊?!”

邱晨絲毫不以爲杵,大模大樣地點點頭,繼續低頭喝湯,把個廖文清看的又是驚訝,又是暗暗歡喜。

與之前的客套疏離不同,今兒的林娘子狡黠歡笑,似乎都卸了一層面具,讓人覺得親切……也親近了許多。

廖文清心中暗暗揣測,這是不是表明,她也覺得自己可以親近了?

越是歡喜,廖文清越是堅定了自己心中的那個計劃,看着低頭喝湯的女子,眼中流露出自己都沒察覺的溫柔,連嘴角那一貫的笑容,都帶了一絲寵溺的意味。

略略吃了一點東西,乳香就轉了回來,果如廖文清所說,給邱晨帶來了十一份身契。邱晨接過來,略略地看了一眼,就塞進了袖袋裡。

“這些人我不和你客氣了,身價銀子你和陳掌櫃知會一聲,在這個月的分紅里扣出來吧!”

廖文清自然沒有異議,十三個人的身價,充其量也就百多兩銀子,他還不放在眼中。

吃過飯,有小夥計上來,把碗碟收拾下去。緊跟着,乳香和沒藥一起進來,說是那十幾個人已經收拾好了,也備好了馬車,廖文清說的兩套傢俱也裝了。

天色不早,要趕回劉家嶴還得將近兩個時辰,邱晨也就不再耽誤,起身辭過廖文清,轉身往外走,踏出屋門的時候,看到乳香和沒藥一個打着門簾子,一個很恰到好處地在她踏下臺階的時候,擡手虛扶了一扶,既提醒了她小心腳下,又沒有觸碰到她,這其中的分寸,多一分則失禮,少一分則可能讓主子打了趔趄丟了醜……這其中的分寸拿捏,還真真是不容易。

不過,她轉而就暗暗嘆了口氣,這樣的小廝她還是不用肖想了,這份分寸拿捏,可不是一日一時能夠鍛鍊的出來的。不是底蘊深厚的大家族裡是根本不可能有這種穩妥老道的奴僕的。

還好,今兒那幾個小姑娘、小小子都是好的,下些心思培養一番,不要多靈透,安分衷心,沉穩妥帖纔是最重要的。

心裡盤算着這些,踏出回春堂的邱晨就被門前一溜兒二十來輛的車隊給嚇了一跳。

穩穩神,邱晨細細地看過去,就見那十三口人倒是沒多佔車子,不過是一家一輛,身前的行禮也就是幾個包袱,並不見大件的傢俱。略往深裡一想,也就瞭然了。這些給人做奴僕的,雖說過得是伺候人的日子,可住房和配套傢俱都是主家給配備的,是以,行李收拾起來也就簡單了,不過是些衣裳細軟。

這一點邱晨還是比較滿意的。這些人條件差些,到了林家也好收心!

剩下的十五六輛馬車,裝的都是滿滿當當的傢俱,在車子旁邊還跟着四五個扛着鋸子、拎着鑿子的木匠,顯見是跟了去林家裝配傢俱的。

這一看,邱晨就知道又是自己的慣性思維的問題。

廖文清口中的兩套傢俱,完全不是她意識中的幾張桌子幾張椅子,而是裡裡外外幾十件……兩套傢俱,也難怪要用上這麼多馬車載拉了!

好吧,她這回佔了大便宜了!

廖文清眼看着身邊的婦人驚得眼睛都睜大了幾分,隨即又些頹然地塌了塌肩膀,就恢復了鎮定……這一系列細微的表情動作如此生動,他之前還沒在其他人身上看到過,不由地臉上的笑意加深了兩分。

側臉看向廖文清,邱晨道:“呵呵,這些傢俱……比我想象的還好,多謝了!告辭!”

邱晨乘坐的馬車走在最前頭。

昨晚她就沒睡好,今兒一起來就往縣城趕,進了縣城後也一直忙乎,如今,進城要辦的兩件事都圓滿了,她放鬆之下,就覺得渾身疲累痠疼起來。腦子仍舊保持着一種病態的興奮,雖然累,卻沒有睡意。邱晨就依靠在車廂壁上,閉目養神。

廖大生三家乘坐的馬車緊跟在邱晨的馬車後邊,因爲是去馬車店僱的車子,都是普通的板車,連個棚子都沒有,在五月下旬火熱的大太陽下,沒多會兒,車上的人就被曬得眼發花頭髮暈了。

大生媳婦姓馬,這會兒被曬的頭暈眼花的,不免就有些怨氣,低低地嘟噥抱怨起來:“在廖府好好地,怎麼突然把咱們轉給了這麼個鄉下人家?瞧瞧這,連輛帶棚子的馬車都捨不得僱,一輛車還多花不了十個銅子兒……”

“閉嘴!你要想着日後還有出頭的好日子過,就安安穩穩的,別胡言亂語的,也別露出一絲兒不敬來!”大生低聲呵斥着。

馬氏瑟縮了一下,眨着眼睛,給女兒兒子擦擦汗,委屈道:“我也是心疼咱閨女小子啊……你怎麼這麼說?難道這戶人家還有啥了不得的來頭?”

廖大生狠狠地瞪了馬氏一眼,轉眼看看後邊的兩輛馬車,又看看趕車的車伕,確定沒有人注意到她們一家的談話,這才往馬氏跟前湊了湊,壓低了聲音道:“這位林娘子你可別下眼子瞧,咱們廖家這回能拿下邊軍的藥材供奉,你以爲是因爲誰啊?”

“啊,難道是這位林娘子?”馬氏低低的驚呼了一聲,換來廖大生狠狠地一瞪眼,立刻噤了聲,乖乖地閉了嘴,照顧起一雙兒女來。

見馬氏安生了,廖大生擡頭看了看前邊無聲趕路的馬車,輕輕地眯了眯眼睛。

他原本不是廖家的奴僕,五歲那年家裡發大水,爹孃爲了讓他討個活命,纔將他賣進了廖府。爲了出人頭地,他這些年沒少努力沒少掙扎,奈何,廖府太大,有本事的奴才也多得很,他巴結了二十多年,如今都三十多歲了,也只是混到跟着大管家出入。而且還是別院的大管家。

這一回,從廖府出來跟着這位林娘子,還是當年他對乳香有一點點小情分,乳香這纔想着他。

他清楚地記得乳香悄悄地囑咐他的話:“千萬莫小看那位……不說……就說這位自己,將來不一定不如廖家!不,是萬一三少爺不能……那這位將來一定比廖家更好!”

一路急趕,回到劉家嶴也已經到了酉時中,滿載着傢俱人員的車隊才駛進劉家嶴,在一羣小孩子的前簇後擁之下,在村裡人聞聲趕出來的夾道觀望之下,停在了林家門口。

二魁趕着馬車走在車隊前頭,還未停穩,就笑着招呼跟着車子跑過來的石頭、栓子:“快進去傳話,咱們回來啦!”

石頭、栓子聞言就往林家跑,一邊跑着,一邊大聲嚷嚷着:“海棠姨回來啦!帶了好多人好多車啊……”

不等倆小子的喊聲落下,俊言俊章阿福阿滿四個小傢伙就先跑了出來,緊跟着,楊樹勇和俊文,也帶着十多個幫工趕了出來。蘭英和青山家的一左一右陪着劉氏,跟在後邊,也迎了出來。

邱晨從馬車上下來,阿福阿滿就歡呼着撲上來,邱晨一手一個將倆個兩個孩子攬進懷裡,挨個親了親,然後就起身從馬車上取下一隻大匣子,交給跟在後邊的俊言俊章:“去,帶着弟弟妹妹們去屋裡玩兒吧!”

俊言俊章抱了匣子,拉着阿福阿滿道了謝,歡歡喜喜地招呼着石頭、栓子幾個,一起跑回院子裡去了。

打發了孩子們,邱晨這才得空和劉氏、楊樹勇說話。

“大哥,先帶人將這些傢俱卸下來吧……哦,東院的主屋抹好牆皮了吧?抹好了,就直接卸到那邊屋裡去吧!”

說着,又招呼廖大生:“你跟着舅爺去,看着把傢俱卸了。”

廖大生立刻從一堆待命的僕從中走了出來,拱手答應着,走到了楊樹勇身旁,恭聲道:“小的廖大生,見過舅老爺!”

邱晨笑着對驚愕的楊樹勇道:“大哥,這是家裡添的人……你先帶着他們去卸車吧,回來,我再和你細說!”

“哦,好,好!”楊樹勇終於回過神來,答應着帶了廖大生一起,領着十幾輛拉傢俱的車去東院卸車了。

邱晨招呼着剩下的十多個人進門,這才扶了劉氏,和蘭英幾個說着話,踏進家門。

自從入了夏,林家的晚飯向來是在院子裡吃的。

邱晨扶着劉氏在桌旁坐了,一邊悄聲道:“這些人是和我們做生意的廖家,爲了祝賀咱家起了院子送的人。待會兒,讓他們上來給您看看,您看好了,喜歡哪個,就讓那個伺候您!”

劉氏臉色赧然而侷促:“我哪裡要什麼人伺候……”

邱晨按了按劉氏的手,悄聲道:“你閨女我瞎忙乎,沒辦法天天陪着您說話兒,您挑個陪着你的也成啊!”

說着,不等劉氏再反對,就招呼着那十二個人上來,給老太太請安。

十二個人,男女老少的走上來,呼啦啦跪倒了一片,把個劉氏驚得差點兒跳起來。終是被邱晨按住,這才笑着道:“快起來,快起來!”

叫人起來之後,劉氏這才側臉對邱晨道:“海棠啊,天兒不早了,還是讓他們先吃飯吧!”

邱晨笑笑,卻並不說吃飯的話,而是開口叫了俊言俊章過來:“你們帶着他們幾個,去東院幫着卸車去!”

俊言俊章答應一聲,就帶着另外兩個男人去了東院。

邱晨又叫蘭英:“蘭英姐,你帶着她們幾個去西廂,把旭哥兒屋裡的東西收拾收拾,先擱到俊文他們屋裡。今兒晚上,就先讓幾個男人帶了小子在那屋裡安置。婆子和丫頭就暫且在正屋堂屋裡將就將就。等東院的屋子晾乾了,再一起搬過去!”

蘭英笑着應了,帶着幾個婆子和兩個大些的丫頭去了西廂。

剩下的三個小子兩個小丫頭乖乖地站在原地,邱晨就拍拍阿福阿滿:“你們帶他們幾個去洗手洗臉,等他們爹孃安置完了,就能吃飯了!”

阿福阿滿還不懂什麼高低貴賤,就知道多了幾個小夥伴兒,而且這些個小夥伴兒以後還會長住在自家,他們是真心的歡喜不已,一聽孃親分派,立刻笑嘻嘻地應着跑了上去,阿滿伸手拉了兩個小丫頭,阿福則笑着招呼三個小子,一起去洗手洗臉。

阿福本着愛護讓服妹妹的習慣,帶着三個小子站在後邊等着,阿福已經領了兩個小丫頭站在了水盆前,讓她們自己舀了清水,阿福拿了洗手液,糯聲道:“你們先溼了手臉……”

兩個小丫頭面面相覷了片刻,乖乖地撩水溼了手臉,阿滿踮着小腳丫,把洗手液倒在兩個丫頭手心裡,然後指導着:“你們揉揉,揉出泡泡,洗臉洗手!”

兩個丫頭驚訝地看着手心中乳黃色還散發着清香的黏稠液體,眼裡也透出一抹歡喜來。她們在廖家只是不上等的丫頭,就是澡豆也用的只是最便宜的,也不捨得這麼個用法,都是攢着給孃親和姐姐洗頭什麼的,她們年紀小還極少能用得上,沒想到,來到這個看起來很不像樣的林家,普通洗手洗臉,居然用這種東西--雖然她們不認識字這黏糊糊的油膏是什麼物事,但卻直覺地知道,這東西比澡豆要好得多。

果然,她們按照滿兒小小姐的吩咐搓出泡泡,又洗了手臉後,臉上手上香香的,手指甲縫裡的髒東西也被洗的乾乾淨淨了。

這邊的女人孩子們安置了行李,洗過手臉後,男人們也回來了。

秀兒和玉香又忙着做了兩個菜,熱了二十個饅頭,一起端上來。

邱晨帶着四個孩子和劉氏、楊樹勇俊文一桌吃了飯,蘭英和幫工青壯們、幾個把式也吃過飯告辭走了,院子裡就只剩下了林家衆人和從廖府新來的十三個奴僕。

林家幾人都進了正房裡屋,邱晨扶着劉氏上了炕,四個孩子也上了炕,都圍着炕桌鋪排下了紙筆等物。楊樹勇坐在炕下的椅子上,俊文則含笑站在炕邊兒。

邱晨沏了一壺茶,給劉氏倒了一杯遞在手裡,笑着道:“娘,我讓他們過來讓你認認人,以後也好指使。”

劉氏已經從閨女買回奴僕最初的驚詫中平復下來,聽閨女這麼說,也就點頭應下來。

邱晨一手攬着擠到她懷裡的阿滿,也在炕沿上坐了,揚聲道:“大生,你讓他們一家子一家子的進來,認認人!”

“是,夫人!”大生在裡屋門口應着,隨即指使着那十二個人,一家子一撥,分成三撥進裡屋認人。

第一撥進來的是順子一家,他們家人口最多,順子和妻子張氏,帶着三個孩子,大女兒青杏,小女兒梅子,兒子柱子。一起進了裡屋,擠擠挨挨地跪在炕下。

劉氏連忙道:“快起來,快起來!”

順子和張氏恭恭敬敬地磕了個頭,口稱:“謝過老夫人!”這才帶着三個孩子站起身來,微微低着頭恭敬地站在炕下。

由順子簡單地介紹了自己一家人,劉氏看着順眼,點點頭。

邱晨也帶了一絲微笑:“順子跟着大生,順子媳婦明兒先在廚房裡幫忙。青杏暫時在屋裡打掃服侍。梅子和柱子,就跟着我這雙兒女吧,他們平日裡都要去學堂,梅子柱子跟着他們,上課的時候也跟着學幾個字兒,下了課就一塊玩兒,也別說伺候不伺候了,就做個玩伴兒!”

順子和張氏一聽這話,大閨女能夠在屋裡伺候,這就是大丫頭了。小女兒小兒子也能跟了小少爺小小姐,自小的玩伴兒將來可都是貼心人,一句話,三個孩子就都有了着落了,他們怎麼能夠不歡喜!

夫妻倆連忙再次拉着孩子們跪下,給邱晨連磕了三個頭,這才歡歡喜喜起身,退了出去。

接下來是青江和劉氏兩口子,一兒一女分別是虎頭和玲兒。邱晨也讓玲兒跟了滿兒,虎頭大些,就跟着俊言。

至於大生一家,大生臨時統管着順子和青江,日常的活計就跟着楊樹勇。

大生媳婦馬氏也暫時去廚房幫忙,玉鳳跟青杏一樣,在屋裡伺候。玉強則分給了俊章。

一通分派下來,俊文年齡大了,暫時沒有合適的小廝,俊言俊章阿福哥仨每個人都有了小廝。說是小廝,邱晨卻沒有特意地要求什麼,只讓他們當做玩伴相處。阿滿年齡小,則有玲兒和梅子兩個小丫頭跟着,一起玩耍的同時,也可以多多少少地照顧一下。

三家人上來,劉氏一直笑眯眯地沒說什麼,只是大生一家子就要退出去的時候,劉氏皺着眉頭道:“這大生的名兒……”

邱晨微微一詫,隨即想到了緣由。劉氏勢必是想起了林升了,升子、大生,奴僕按理是不能和主子用一個字兒的,要避諱,同音不同字也不行。

暗暗汗了一下,她從來沒把那人和自己掛上什麼關係,這會兒就顯現出來了,劉氏想到了,她頂着人家妻子的身份,卻沒有想到。

大生是個知機的,立刻袖手躬身道:“請老夫人賜名!”

劉氏張了張嘴,卻爲難地看向邱晨,在村子裡,婦人連自己孩子的名兒都沒權利起,劉氏又不識字兒,讓她一下子起個名字出來,還真是挺爲難的。

邱晨握了握劉氏的手,笑道:“娘,咱們家現在眼瞅着日子一天比一天興盛了,就給他換個名兒叫大興,可好?”

劉氏笑着連連點頭:“大興,好,這個名兒好!”

大興立刻跪地磕頭,稱謝道:“謝老夫人賜名!”

劉氏笑着擡擡手:“大興,快起來。你和他們都說說,咱們家不興跪來跪去的,別動不動的就下跪!”

大興立刻垂手道:“這是老夫人心善,小的一定轉告他們!”

分派完了,邱晨就讓俊文帶着大生去搬些桌子,在堂屋裡搭起一個大通鋪,讓三個婦人帶着玲兒和梅子暫時擠一擠。青杏和玉鳳則在裡屋的炕上擠一擠。

剛纔去東院卸傢俱的時候,邱晨已經安排人過去東院的一進倒座門房都燒上了炕,燒上一晚,晾上一夜,明兒再燒上大半天,晾上小半天兒,那些屋裡的炕明兒晚上就能睡人了。

再晾上十天半個月,東院的房屋晾好了,兩進院子,正房廂房耳房倒座加起來,小三十間房子。到時候,一家人都搬過去,就真正寬敞起來了。

把這些人都打發出去,時辰也晚了,三個婆子很快進入了角色,自去廚下燒了水,青杏和玉鳳端了熱水進來,伺候着劉氏洗了手臉洗了腳。邱晨則趁着功夫出了房門,和楊樹勇再次來到荷塘邊的木棧橋上。

邱晨把白日在縣城的安排和楊樹勇說了一遍,又和楊樹勇道:“大哥,本來想着我走了之後,翻蓋西院的事兒就暫時擱下。這回有了大生……哦,大興,還有其他幾個人,我不在家,也不愁你鋪排不開了。那咱還是把西院翻蓋起來,裡裡外外忙乎着,也省的咱娘擔心憂慮!”

都到了這一步了,楊樹勇也沒什麼話好說了,只是連連點頭應下。

邱晨又道:“哥,我和回春堂的少東家說過了,家裡有什麼事兒你爲難的,就去鎮上找他們幫忙。一般的,想來也沒什麼能難得住廖家的。你不用擔心欠人情,咱們和他們生意往來的日子還長着呢,以後有的是還回去的機會。”

兄妹倆又說了些別的,怕時間久了劉氏生了疑心,就轉了回來,各自回房睡覺安置不提。

第二天一早,楊樹勇就去尋了滿囤爹劉大川,着手安排西院的翻蓋。

邱晨則安排青江家的和順子家的去東院繼續燒炕烘屋子。

大順之前在廖府就是養馬伺候車輛的,如今仍舊暫時安排在後院馬廄裡,伺候家裡的兩匹馬,打點出行車輛。青江之前是種園子的,如今林家沒有花園子讓他管理,於是就暫時跟着大興一起,聽楊樹勇調派。

大興家的廚藝不錯,早上,邱晨就讓她開始下廚,給家裡人做早飯。

自從來到這個世界,邱晨一直是忙忙碌碌的,做飯,伺候孩子,打掃衛生,炒藥製藥賺錢,還得操心人情往來……天天忙得像只陀螺。

今兒一早起來,做飯有大興家的,大興帶着青江一早也把院子內外清掃了一邊,屋裡內外有青杏和玉鳳打掃整理,她給阿福阿滿穿了衣裳下了炕,竟是哪兒哪兒也妥帖了,在微微的失落之後,也不由得輕舒了一口氣。

回頭看看劉氏也有些不自在,索性吃飯還早,邱晨就招呼着阿福阿滿扶了劉氏,孃兒幾個一起轉去了東院。

昨兒晚上,廖文清給的兩套傢俱已經安置下了,因爲天色晚了,她和劉氏還沒看看呢,正好趁着這會兒功夫,過去看看。也就當早上起來遛遛彎兒了。

東院的地皮寬裕,貼着西邊兒是規規整整的兩進院子,一進院子正堂是三明兩暗兩耳房的格局,東西各有三間廂房,大門處有門房和四間倒廈,屋裡都鋪了青磚,院子裡則用青磚砌了甬道。

二進院子,正屋是兩明三暗外帶兩個耳房的格局,兩明堂屋,西首一間裡屋掛着一間耳房,東首則是一間裡屋一間暖閣掛着一間耳房,這間耳房就是淨房外帶浴室,有小門供人出入清理擡水。二進院同樣有東西廂房和倒廈。再往裡走,還有兩三畝的一個院子,只有貼着二進主屋的一溜兒倒廈,院子裡卻是空蕩蕩的,什麼也沒有。這兩進院東邊,還有一個空闊的院子,如今只是沿着東西北面各建了一溜兒棚子,東西兩邊各盤了四口竈臺,北面也盤了兩口竈臺,這就是將來的工坊。

邱晨帶着劉氏邁進一進院,直接進了正堂。

昨兒之前還空曠的三間大客廳,如今正對門口已經擺上了條案、一張彭牙方桌和一對四出頭官帽椅,下手兩側,分別設着兩對四出頭官帽椅和小几,在這待客的桌椅兩側,東邊擺着一個多寶格子,多寶格子後邊放着一張大書桌和兩架靠牆的書櫥子,顯然,這邊兒隔出來的這一塊,可以作爲書房,也可以做接待比較熟悉之人的地處。西邊兒佈置着一架山水人物雙面繡四扇大屏風,屏風後擺着一張大圓桌和六把椅子,靠牆還擺着四把同色同材質的椅子,顯然,這裡隔出來是做飯廳用的。

東西里間是作爲客房或者起居間的,如今還空着。邱晨帶着劉氏和兩個孩子直接繞過屋角的角門進了二進院。

相對於一進院落的大氣豁亮,這間供家人居住的院子,就溫馨得多了。東西廂房還空着,她們也沒去看,而是直接順着檐廊進了正屋。

一進屋,同樣是一套待客的桌椅,這裡正對門的卻換成了一張彭牙羅漢牀,寬大舒適的羅漢牀中央放着一隻小炕桌。下手兩側各放着一對彭牙矮腳靠背椅和小几,羅漢牀和靠背椅下邊都搭配着腳踏。東西屋角各放了一隻彭牙三腳花架子,西側同樣隔了一隻多寶格子,多寶格子後邊放着一套彭牙四方桌,搭配的卻不是高背椅子,而是四隻鼓形圓墩兒。

略略一看,一行人轉進了東里間。衆人心知肚明,這東里間就是邱晨這個主母將來的臥室起居之處。

第一間裡,放着一架千工拔步牀,一隻大衣櫃子,一隻梳妝檯,最爲稀罕的是,在梳妝檯旁邊的地上,還擱着一面落地玻璃穿衣鏡。

劉氏給鏡子裡清晰的人影兒給嚇了一跳:“嚯,這是啥啊!”

邱晨被她驚了一下,隨即笑着寬慰道:“娘,這是鏡子,照全身兒的,有了這個,穿上的衣裳合不合身好不好看,照一下就知道了!”

“哎喲,乖乖……這鏡子咋磨得這麼光亮啊,咋看着就和真人兒似的吶?”劉氏從最初的驚嚇中緩過神來,不由稀罕地湊到近前去仔細觀察。阿福阿滿也是第一次見這麼大的落地玻璃鏡子,也笑嘻嘻地湊過去,朝着鏡子裡的自己擠鼻子弄眼睛地出鬼相兒!

邱晨看着一老兩小稀罕,也不催促,只在旁邊含笑看着,同時開始琢磨:裡外這兩套傢俱,都是上好的黃花梨木料,雖說除了這張拔步牀外,其他傢俱多是樣式大方簡潔的,沒有多少雕花,更沒有嵌貝鑲銀等花哨裝飾,可卻絲毫不顯簡陋,反而處處透出一股子大方爽氣,看着就舒服。

娘幾個看完屋子傢俱正要離開,幾個過來給門窗、扶欄上最後一遍漆的木匠把式恰好進來。

邱晨就讓他們幫着看看剛買回來的這套傢俱。

幾個老木匠趴在傢俱上看起來就幾乎忘了旁人,好一會兒,才連連讚歎着回過神來。

這套傢俱雖沒有太多的花樣雕刻,也沒有時下比較流行的嵌螺鈿、嵌石雕等裝飾,但款式精緻大方,簡單明快,木材又都是上好的花梨木,據幾位老木匠把式估算,這一套傢俱下來,絕對不少於五百兩銀子。

一說這個價格,劉氏就瞪了自家閨女一眼。掙錢再多,也沒這樣滿撒錢兒的,買回十多個奴僕來不說,光傢俱就花了五百兩銀子!這麼過日子可不成啊!

邱晨被瞪了,除了低頭裝溫順,卻也沒辦法解說。她心裡明白的很,若是告訴劉氏不是自己花錢買的,是一個男人送的,只怕劉氏就更是害怕擔心了!

離開那幾個老木匠,邱晨就挽了劉氏的胳膊,軟聲哄勸道:“娘,咱們掙了錢不就是爲了過好日子的麼,那幾日的收入您也親眼見了,咱們如今一個月的入息可就不止這些吶,買這東西也不費力……再說了,娘,咱家屋子院子都蓋起來了,還能讓它空着啊……”

說到最後,邱晨軟軟的聲音拖得長長地,帶着明顯的撒嬌意味兒,又輕輕地搖晃着劉氏的胳膊,也把劉氏臉上的沉重給搖散了。

“唉,你呀……”劉氏輕輕地嘆了口氣,默然片刻,方纔開口繼續道,“娘知道之前你受了委屈受了磋磨,如今做了買賣有了錢,自然要製備一番。可是,這做生意也和種地是一樣的,有收成好的年成,自然就有欠收的時候,手裡有了錢,也得存着些做個防備。”

邱晨自然乖乖地應承着。

劉氏又道:“如今這些,買了就買了,以後你還要記得勤儉持家。”

邱晨連忙應了,又轉了話題道:“娘,您說起這話兒,我倒是又想起一件事來。咱們做生意畢竟如您說的,有起有落,不如田地牢靠。我就想着,咱們趁着手裡有錢,就買些肥田,自己沒工夫種,就佃出去,雖說一年入息有限,可那個長檔不是……”

一聽買地,劉氏登時露出一抹喜色來。

對於老百姓來說,還是總覺得買地做地主纔是正事兒。

“買地好,多買些地,不管生意如何,年頭如何變化,那地就在那裡,跑不掉的。”

邱晨也跟着笑,又道:“我也是這麼想的……不過,大塊的肥田不容易遇上,怕是一時半會兒找不到合適的。”

劉氏瞅了自家閨女一眼,笑着拍拍邱晨的手道:“這事兒你打定了主意就不用操心了。我指使你大哥去辦,他這些年趕車認識的人多,讓他去打聽最便宜!”

“噯,我這一時竟糊塗了,咋就忘了我大哥了。還是娘您最厲害,想的最周全!”邱晨連忙笑着送上一頂高帽,把劉氏歡喜的眼睛都笑眯了。

阿福阿滿也跟着咯咯咯咯地笑,阿滿還笑着學舌:“姥娘最厲害了!”

把個劉氏稀罕的,伸手把小外孫女抱進懷裡,臉貼臉地親了好幾下,邱晨連忙接了過來,劉氏的咳喘病受不得累,抱着滿兒回去,又該咳一大陣子了。

回到西院,大興家的已經做好了早飯。

邱晨伺候着劉氏洗了手,在桌子旁坐了,青杏和玉鳳就把早飯送了上來。

早飯做的是一個粥,一個花捲兒,一個酥餅,還有四個涼拌小菜,一盤昨日買回來的胡氏餚肉,倒也算是花樣豐富。

邱晨舀了一口粥嚐了,米粒酥而不爛,軟糯卻並沒煮糊,火候拿捏得倒是剛好。她又夾了一筷子涼拌菜嚐了一口,清爽鮮嫩,沒有味精調味能夠做成這樣也不錯了!

暗暗點了點頭,邱晨就發了話,等搬了東院,大興家的負責林家幾個人的廚房,即小廚房。蘭英三人則仍舊管着僕從和幫工們的飯菜,也就是大廚房。食材物料,由大興家的報給蘭英統一採購。

大興家的喜色滿面,連連福身施禮道了謝。

吃過早飯,滿囤爹過來商議,因爲林家東院需要晾一些日子才能搬家,就趁這幾天先給二魁家把房子建起來。二魁家的只蓋三間屋子和一個小院,材料、人手充足,最多也就一集功夫就妥帖了。邱晨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

臨近晌午的時候,邱晨之前在縣城滿倉的店裡訂做的傢俱用八輛馬車送了過來。

因爲有了廖文清送的傢俱,這些原本準備佈置在一進客廳和二進主屋裡的傢俱,就分散到了一進二進的東西廂房裡。這些傢俱邱晨沒用高檔紅木,只是用這個時節還不算名貴的酸枝木打造的,這些還只是第一批,是一些案几、椅子之類。還有第二批,是大書櫃、掛衣櫥等大件兒,另也有一張千工拔步牀,那些個都是極費工的,最少也得要三個月才能完成雕花,就還要再做一次才能送貨了。

這一天的時間,邱晨儘量的都放了手讓各處負責的人統管安排,她只默默地旁觀着,看到需要調整囑咐的,略略調整一下。一天看下來,見各處人手妥帖,忙而有序,也就暗暗地放了心。

當天晚上,邱晨張羅着包了頓三鮮餃子。

在現代的時候,她的家鄉有個習俗--出門餃子回家面!

吃了這頓餃子,她也就準備離家了。

吃過晚上飯,大興帶着三家子奴僕率先搬進了東院一進的後座房裡。東院大門開在東南角,大門西側一間門房,然後緊挨着就是四個單獨的房間,都盤了炕,炕下配備了一對椅子一個桌子,炕上是一個炕櫥。大興三對夫妻各住了一間,最西邊一間暫時讓青杏、玉鳳、玲兒和梅子四個丫頭住了。

玉強和虎頭、柱子則仍舊住在西院西廂。等林家諸人搬進東院後,再另給他們安排房間。

眼瞅着要進六月了,天氣已經很熱了。邱晨早就買了紗帳,西院兒幾盤炕上都有了,大興幾家人來了,現趕着也來不及,邱晨就拿出自己製作的艾條來,讓他們在屋子裡薰一薰,再放下竹簾子來,也就沒有多少蚊蟲了。

把這些人都打發走了,邱晨帶着阿福阿滿洗了澡,和劉氏一起上了炕。放了紗帳,劉氏拿着一把蒲扇給兩個孩子打着扇子,兩個小的白天讀書玩耍,這會兒洗了澡又有扇子扇出來的一陣陣涼風,很快就睡着了。

邱晨下意識地摸着滿兒胖乎乎的小肉手,這三四個月裡,吃的好,營養有了保證,小丫頭從最初瘦弱的小蘆柴棒,已經迅速地胖了起來,小手兒肉嘟嘟的,手背上排着一溜兒肉窩窩,握在手裡,肉肉的,特別讓人稀罕。

邱晨強忍着心裡的不捨,默默地握着滿兒的小手,看着女兒恬靜的睡顏,圓鼓鼓的臉頰,嘟嘟的小嘴兒,還有翹翹的小鼻頭兒……都讓她生出深深地不捨來。

默然了好一會兒,邱晨才聲音澀澀地開了口:“娘,我明兒要再去一趟府城。”

“哦,去府城?”這個消息太突然,劉氏一臉驚訝。

“是啊,你看,咱們這房子都蓋起來了,接下來就要把作坊開起來了。我要去趟府城,去和人家商議一下,購買原料什麼的,都得趕緊了……”解釋了一下緣由,邱晨又道,“娘,我這一趟去,可能要多待幾天。家裡還要翻蓋屋子,你就幫着操心操心幾個小的就成,蓋屋子那些事兒,有我大哥和大川叔滿囤哥他們操持,您就不要多受累了,哈?”

“噯,我知道……你這一趟去多少日子?再大的事兒,一集也該差不離了吧?”

一集五天,就劉氏來看,雖然府城遠一些,但五天來回,時間也不短了,應該夠了!

邱晨有些慚然地搖了搖頭:“我這一趟去府城,有好些事兒要辦,一集回不來。”

“啊,那麼多日子啊……那要用多久能回來?”劉氏一臉擔憂地詢問。

要是兒子出門,她雖然掛牽,但並不會太擔心。可女兒不同啊,一個年輕女子出門……不由得當孃的不擔心啊!

邱晨沉吟了一下,道:“娘,我也不敢說一定多少天能回來,我琢磨着,十來天到半個月該差不多了!”

“那麼久啊……”劉氏發出驚訝聲,就沉默下來。

好半天,就連邱晨都擔心起來的時候,劉氏終於再次開口道:“噯,做啥也不容易啊,做個生意掙倆錢兒,這一去就得十天半月的……唉,你去吧,我給你看着孩子們,你儘管放心!”

“娘……”邱晨抓住劉氏的手,貼在自己臉頰上,鼻子裡酸的發疼,卻被她死死地把淚水忍了下去。

“你明日還要出遠門,就趕緊早些睡吧!”劉氏柔柔地拍了拍邱晨,低聲寬慰着,“閨女啊,掙錢木有多啊,如今你有這些作坊,一個月能入息那麼多銀子也不少了,你自己也琢磨琢磨,別太好強了……”

邱晨除了無聲地點頭應承,再不能做什麼了。

過了足有小半個時辰,邱晨才聽到劉氏的呼吸漸漸勻細了。她又無聲地等了一會兒,這才躡手躡腳地起了身,慢慢地走出了屋門。

楊樹勇也悄悄地走出了西廂,兄妹倆就在當院裡的兩個小板凳上坐了。

“大哥,我走了之後,家裡就都交給你了。我已經和咱娘說了,大概十多天到半個月才能回來……我儘量趕着點兒,十天後,我還回不來,你就找個藉口去趟鎮上,然後把這封信拿出來,讓孩子們念給咱娘。哦,你去鎮上的時候,買點兒好布料和吃的什麼的帶回來……”

邱晨一點點的囑咐着,有些是她之前就想好的,也有些是說着說着又想起來的,林林雜雜,有些凌亂,楊樹勇卻耐心地聽着,不時地點點頭。

好不容易等着邱晨說完了,楊樹勇艱澀地開口道:“海棠,你再想想,這眼瞅着就要進六月了,進了六月天就熱了,雨水也多,你這時上路實在是受罪……你能不能再過些日子再動身……”

邱晨輕輕地嘆了口氣,道:“大哥,我之所以立刻動身,一來是擔心二哥他們;二來也是考慮到北地的天氣。胡地八月即飛雪,說的就是北邊兒冷的早,進了八月就下雪了。我這會兒不走,再等些日子,那邊兒的天就冷下來了,若是再不能立時轉回來,萬一趕上大雪封路,我們豈不就被阻在那裡了?所以啊,我這會兒必須去,一日看不到二哥他們全全乎乎地,我是一天都睡不安穩吃不香……我這兩天夜裡一合上眼,就總是夢見大嫂二嫂朝我哭……我怕啊……萬一有個啥意外,我也沒臉再見兩個嫂子了!”

“海棠,海棠,你別光往不好處尋思……廖大掌櫃不也說了,他們跟大軍在一起吶,不會有啥危險的……”妹妹如此慚愧擔憂,讓同樣擔心兒子和弟弟的楊樹勇也有些不忍,連忙開口勸慰起來。雖然,這個農家漢子不善言談,勸慰的話實在有些蒼白無力。

邱晨長長地吐出一口氣來,轉過臉對楊樹勇一笑道:“大哥,我沒事,你不用擔心我。我這一去,路上會自己小心的……嗯,我也帶了些救命的物件兒,只要不是大隊兵馬來對付我這麼個小婦人,你妹妹就一定會安安全全地把二哥和俊書他們都帶回來。”

說着,邱晨自己也撐不住笑了:“呵呵,我也就是開玩笑,誰會帶着大隊兵馬來對付我這麼個村裡婦人……人家又不是吃撐了,閒着沒事兒了!”

“所以啊,大哥,你在家裡不用擔心我,我不會有事,我向你保證!”邱晨說着,努力地咧咧嘴,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來,卻不知道她這個笑容多麼勉強,“你要是因爲擔憂我,天天苦着臉,被咱娘發現了苗頭,咱娘可受不住哈……”

“嗯,我知道的,你也放心吧,我會照顧好家裡,照顧好咱娘和孩子們的……”

兄妹倆該說的該囑咐的該勸慰的都說的差不多了,夜也深了,這才分別回了自己房間睡下。

回到房中,躺在炕上,邱晨不敢動不敢弄出動靜,靜靜地躺着炕上,耳中傾聽這兩個孩子和劉氏勻細的呼吸聲,漸漸地居然睡着了。

彷彿剛剛睡着,邱晨猛地一下子又醒了,睜眼,就看到窗紙已經泛了亮兒。

天就要亮了,她該出發了!

默默地躺了一會兒,邱晨盡力放輕了動作起身,垂眼看到身邊阿福和阿滿仍舊睡得酣甜的小臉兒,終是忍不住低頭親了親兩個孩子。

“你要走啦?”劉氏壓低了的聲音突然響起。

邱晨正在親吻阿福的動作頓了一下,緩緩地擡起臉,對着劉氏微微一笑道:“娘,要趕去鎮上和廖家人會和……你再睡會兒吧!我十多天就回來了……”

“噯……”很意外的,劉氏沒有堅持起身,只是淡淡地應了一聲。

邱晨起身,打開屋角的箱子,拿出一個小小的包裹來,又和劉氏打了聲招呼:“娘,我走了……”

“嗯,去吧,別掛記家裡,有我和你大哥呢……”劉氏的聲音特別的平靜,讓邱晨滿是離情的心緒似乎也平靜了不少。

“嗯,我知道了!”邱晨應着,再也不說別的,轉身,大步走出了屋門。

在院子裡捧着水洗了把臉,隨手把頭髮綰在頭頂,用布巾牢牢地縛住,邱晨又進東廂拿了一個褡褳出來,楊樹勇已經套好了車,隨車跟着的,還有已經上好馬鞍的胭脂!

兄妹倆要說的話昨晚似乎都說完了,這一早見了,都只是略略打了個招呼,邱晨就上了馬車。

楊樹勇一揮馬鞭,馬車和隨車的胭脂馬蹄踏踏地,駛出了林家,駛出了仍舊寂靜的山村劉家嶴!

------題外話------

昨兒俺加更了,咋木個留言表揚的?

感謝綠豌豆、051382880653、lqq333888、qidz67004433、214287505等親們的月票,愛你們!

感謝菲兒的花花,抱抱……

謝謝你們……

第349章 初入國公府第57章 孃家來人第116章 彈劾、好消息番外十小兒女8第294章 決勝千里第251章 剃毛第507章 親家公第220章 不動如山第54章 爹孃不如鄰第1章 一貧如洗兩個娃第74章 姑侄倆小鬼第604章 大結局(完)第186章 掛白旗第531章 安陽來人第57章 孃家來人第478章 二月二第491章 昀哥兒使小性兒第53章 淨身出戶第401章 林旭進京第309章 書呆子第二百三十六章第294章 決勝千里第256章 父親擁有探視權第60章 買地第45章 回家咧第44章 挑馬第522章 下藥第546章 鴨絨第426章 不靠譜第177章 廖三回來了第397章 仁和堂第39章 囂張主僕番外十五小兒女16第516章 讓弟弟出來第345章 就要婚了第278章 不可小覷第285章 三月三(1)第19章 扯虎皮做旗第167章 傷情好轉第545章 玉樹臨風第171章 心有不甘第249章 一對泥娃第五百零五章第259章 認人第269章 認捐第二百八十八章第383章 端午來客第317章 孃家人番外十七小兒女15第158章 連生第7章 峰迴路轉第553章 親疏有別第38章 炒藥作坊第379章 家裡來人了第128章 人才難求第454章 出門啦第38章 炒藥作坊第426章 不靠譜第173章 可能兩全第99章 海棠娘來了番外七小兒女5第64章 你急我不急第604章 大結局(完)第五百六十四章第二百三十六章第20章 添個長工第75章 娘,抱窩第三百一十六章第603章 大結局3第450章 重陽宴2第504章 姑侄談心第365章 有情無情第524章 放河燈第242章 收穫第195章 邱晨發怒第233章 掉餡餅了第82章 啓程第322章 陪嫁丫頭第561章 突發事件第464章 團聚第120章 叔嫂相見第592章 瞭陣 冷落第5章 回春堂第269章 認捐第503章 哪個姑娘第三百一十六章第310章 看你裝第581章 百日1第82章 啓程第278章 不可小覷第68章 曲半仙與借勢番外七小兒女5第190章 酒不醉人第554章 俊文俊書離京第390章 理家第524章 放河燈第76章 旋製藥丸第34章 學了個乖第244章 猴頭菇老瘋子第2章 蘭英
第349章 初入國公府第57章 孃家來人第116章 彈劾、好消息番外十小兒女8第294章 決勝千里第251章 剃毛第507章 親家公第220章 不動如山第54章 爹孃不如鄰第1章 一貧如洗兩個娃第74章 姑侄倆小鬼第604章 大結局(完)第186章 掛白旗第531章 安陽來人第57章 孃家來人第478章 二月二第491章 昀哥兒使小性兒第53章 淨身出戶第401章 林旭進京第309章 書呆子第二百三十六章第294章 決勝千里第256章 父親擁有探視權第60章 買地第45章 回家咧第44章 挑馬第522章 下藥第546章 鴨絨第426章 不靠譜第177章 廖三回來了第397章 仁和堂第39章 囂張主僕番外十五小兒女16第516章 讓弟弟出來第345章 就要婚了第278章 不可小覷第285章 三月三(1)第19章 扯虎皮做旗第167章 傷情好轉第545章 玉樹臨風第171章 心有不甘第249章 一對泥娃第五百零五章第259章 認人第269章 認捐第二百八十八章第383章 端午來客第317章 孃家人番外十七小兒女15第158章 連生第7章 峰迴路轉第553章 親疏有別第38章 炒藥作坊第379章 家裡來人了第128章 人才難求第454章 出門啦第38章 炒藥作坊第426章 不靠譜第173章 可能兩全第99章 海棠娘來了番外七小兒女5第64章 你急我不急第604章 大結局(完)第五百六十四章第二百三十六章第20章 添個長工第75章 娘,抱窩第三百一十六章第603章 大結局3第450章 重陽宴2第504章 姑侄談心第365章 有情無情第524章 放河燈第242章 收穫第195章 邱晨發怒第233章 掉餡餅了第82章 啓程第322章 陪嫁丫頭第561章 突發事件第464章 團聚第120章 叔嫂相見第592章 瞭陣 冷落第5章 回春堂第269章 認捐第503章 哪個姑娘第三百一十六章第310章 看你裝第581章 百日1第82章 啓程第278章 不可小覷第68章 曲半仙與借勢番外七小兒女5第190章 酒不醉人第554章 俊文俊書離京第390章 理家第524章 放河燈第76章 旋製藥丸第34章 學了個乖第244章 猴頭菇老瘋子第2章 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