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爲國爲民當開海禁

“是啊,哪怕是允許捕魚也好。”

李東陽點點頭,只有在饑荒的年代裡面纔會明白糧食的珍貴,現在海洋之中既然有無窮無盡的糧食,那自然是不能在墨守成規,死盯着祖制不放。

“只是想要解開海禁的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江南這邊的士林肯定是會極力反對的。”

想了想,李東陽又覺得這個事情並不容易促成,對於江南這邊的一些情況,他自然是知道的,以前也不是沒有人提出過解開海禁,但幾乎都是遭到了江南士林的一致反對。

這其中涉及到的利益非常龐大,涉及到的反對力量也是超乎想象,在明朝,江南士林的力量是絕對不可忽視的力量,特別是到了中後期,幾乎把控了整個朝政,所有一切都是他們說了算。

“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你我食君之祿當爲君分憂,這利國利民之事,縱然是千難萬難,也應奮不顧身去促成。”

周經點點頭,卻是一身正氣的說道。

他雖然號稱是豬扒皮,經常盯着弘治皇帝的內帑,同時也是經常朝弘治皇帝的臉上吐唾沫進行諫言,但說到底他整個人其實還是剛正不阿,敢於犯顏直諫的人。

曾上言說:“外戚家無功勞而求升官,沒出力而求賞賜,加上舉辦齋醮遊玩宴樂浪費無度,致使國庫空虛,應該大力抑制”。

單單是這一諫言就將那些皇親國戚給得罪了一遍,要知道弘治皇帝這個人是個老好人,所以那些外戚、老朱家的這些王爺什麼的那是經常向他討要賞賜。

像雍王朱祐枟請求收取衡州稅課司及衡陽縣河泊所的稅錢,周經說不能答應。孝宗接受周經的意見,並命令從現在開始對於各地稅收,王府不得提出請收的要求。

崇王朱見澤請求河南退灘地二十餘里,周經說不宜給;興王朱祐杬前後要求賜赤馬諸河泊所以及近湖地一千三百餘頃,周經連上三疏規勸。

還有弘治皇帝的兩個小舅子壽寧候張延齡和建昌伯張鶴齡,這兩個兄弟那是隔三差五都找弘治皇帝要地、要鹽引、要礦山等等。

弘治皇帝是一個妻管嚴,又是一個心軟的老好人,這兩個兄弟的請求,幾乎無不答應,而周經也是三番五次的上書諫言。

這幾乎是將張氏兄弟兩個給得罪死了,讓張氏兄弟對他是恨之入骨。

從這些例子就可以知道這周經其實是一個堪比魏徵的大臣,張廷玉對他的評價:經剛介方正,好強諫,雖重忤旨不釁。

當然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方面看出來,其實明朝很多制度還是很不錯的,朱元璋同志留下的一些制度還是很不錯的,比如這個鹽引制度。

但往往最先破壞制度的就是皇帝本人,以至於讓好的制度沒有辦法一直有效的施行下去。

弘治皇帝雖然史書評價頗高,但他實在是個老好人,這老朱家的子孫、皇親國戚等等那是經常找到要各種各樣的東西,鹽引、土地、稅收等等,他幾乎無不答應。

別的先不說,單單是鹽引這個東西,他前前後後賞給張氏兄弟的就有幾十萬引,這鹽引是可以直接去鹽場提鹽,然後拿出去賣的。

其他的商人需要辛辛苦苦的將糧食運到邊鎮去換取鹽引,而這些皇親國戚卻能夠輕輕鬆鬆的找弘治皇帝賞賜到鹽引。

這佔窩就極其的嚴重,鹽場的產量是有限的,這些皇親國戚的鹽引自然是不能怠慢,那些辛辛苦苦運糧的商人換來的鹽引卻是提不出鹽,這大大的打擊了鹽商運糧的積極性。

這也是鹽引制度到了弘治朝就已經實行不下去的原因了,皇親國戚佔窩太嚴重了,以至於有些鹽商的鹽引排隊需要排幾十年才能夠從鹽場提出鹽來。

自然而然就沒有商人再會去傻乎乎的運糧換取鹽引,這納糧開中的制度就沒有辦法實行下去,邊軍用度沒有了保障。

所以在弘治五年的時候,葉淇就上書該納糧開中爲納銀開中,鹽商不需要運糧到邊鎮,只需要納銀就可以獲得鹽引。

一個個好好的納糧開中的鹽引制度就這樣實施不下去了,不得不進行改變。

這一改變,雖然在短時間內讓朝廷每年多了百萬兩白銀的收入,但是後來這納銀的數量就越來越少,而邊鎮軍費的開支越來越大,軍需得不到滿足,戰鬥力越來越低,最終形成了惡性循環,在明後期將大明朝廷給直接拖死。

說一千道一萬,很多時候都怪不得下面的人,要怪也只能夠怪皇帝,因爲是他們自己最先不遵守遊戲規則,破壞了遊戲規則。

(扯的有點遠,大家看看就好)

周經爲人剛正,在戶部尚書這個位置上做,他深知朝廷的艱難,也深知百姓的疾苦,所以看到這海洋捕撈收穫巨大,他自然是想着要努力開海禁,讓沿海地區可以下海捕魚,獲得更多的食物,養活更多的人。

這是於國於民都有大有利的事情,以前不知道還可以說得過去,現在親眼所見,自然是不能不管,這是他一貫性格所致。

也正是因爲他的正直,敢於直諫,所以弘治皇帝纔會重用他,將他放到戶部尚書這個位置上面,縱然是天天盯着弘治皇帝的內帑,有時候讓弘治皇帝很生氣,但也從來沒有想過要換掉他。

“周公所言甚是,我實在是慚愧!”

聽到周經正氣凜然的話,李東陽連忙敬佩的說道,李東陽這個人做事比較圓滑,考慮事情也比較全面、周道,但能夠被弘治皇帝重用,顯然也是一個賢能良臣。

“你我回京之後一起上書如何?”

“正有此意,爲國爲民當開海禁。”

周經臉上露出了笑容,目光看向前方,看着寬敞的馬路說道:“還有這水泥,我定要向劉晉討來生產的方法,如此神器,當大力向全天下推廣,在全國範圍內修建起一條條康莊大道來。”

第1932章,豪門聯姻第487章,琉球的巨大潛力第322章,張氏百貨第2155章,拿出1000萬兩銀子出來第71章,流民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849章,風波平息第194章,爲國爲民當開海禁第2071章,提高大明人均壽命20年第401章,轟動第1998章,大明人的墳墓第1668章,大淞滬第1227章,東天竺殖民地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217章,頂不住了第13章,慌的一筆的交易第1776章,忙碌的移民署第1053章,醫療關係每一個人的生死健康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105章,成了全村人的焦點第1267章,施政得失第645章,要想富,先修路第363章,價格戰第1103章,大明的糖庫第490章,石見銀礦第1815章,雲夢糧倉第5章,煮鹽第1745章,着急也沒用第1265章,大明早報的採訪第1706章,頂不住的西班牙人第363章,價格戰第311章,水泥真乃神器也第1129章,火車來了第2115章,全家福第2231章,風靡西班牙的電影第582章,建州女真第866章,班師回朝第1315章,新官上任第1891章,還沒打就已經慫了第973章,唐老虎的末日第1875章,海參崴的流放犯人第2180章,金榜題名時,電話都打爆了第359章,新的炫富方式第1491章,就開始分地盤了?第227章,葫蘆裡面到底賣的是什麼藥第294章,金子第602章,納妾第1912章,新時代的青年戀愛第2177章,對讀書人不能太好第2218章,被沖垮的農業1第2176章,新學也是博大精深第1296章,來點刺激第2135章,來自東方的戰術第1293章,東籲侯思家第368章,憤怒的人羣第352章,機器的力量第1567章,劉晉入閣第1777章,漸漸的習慣和喜歡第1007章,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1243章,三百年積累的財富第255章,這是一個努力就有回報的地方第292章,傻鹿第1463章,炎黃是所有部族的始祖第1487章,大明的冬天天竺篇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445章,杜明恩的建議第2038章,災害預警、預防機制第543章,出使乃蠻部第1226章,你瘋了嗎?第1328章,反思第462章,一天售罄第613章,這可是肥差第1095章,大明休沐法典第175章,最終目的第989章,賠款一千萬兩白銀第1398章,掃不完的黑惡勢力第810章,炮轟安樂城第1557章,四方之物皆匯於大明第716章,大城條約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743章,殖民所帶來的問題第1815章,雲夢糧倉第266章,我們拆城牆吧第630章,各產業年底總結第1570章,大明建築工程學院第1991章,仗着皇親國戚欺負人的興王第484章,什麼叫絕望第2080章,瘋狂偷渡者第345章,帶歪的太子第1017章,開花彈的威力第1875章,海參崴的流放犯人第442章,大明上下都不淡定了第890章,這是小問題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182章,天價糧食第1609章,牧民的小日子第887章,大明醫學院附屬醫院第735章,獅城的波斯人
第1932章,豪門聯姻第487章,琉球的巨大潛力第322章,張氏百貨第2155章,拿出1000萬兩銀子出來第71章,流民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849章,風波平息第194章,爲國爲民當開海禁第2071章,提高大明人均壽命20年第401章,轟動第1998章,大明人的墳墓第1668章,大淞滬第1227章,東天竺殖民地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217章,頂不住了第13章,慌的一筆的交易第1776章,忙碌的移民署第1053章,醫療關係每一個人的生死健康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105章,成了全村人的焦點第1267章,施政得失第645章,要想富,先修路第363章,價格戰第1103章,大明的糖庫第490章,石見銀礦第1815章,雲夢糧倉第5章,煮鹽第1745章,着急也沒用第1265章,大明早報的採訪第1706章,頂不住的西班牙人第363章,價格戰第311章,水泥真乃神器也第1129章,火車來了第2115章,全家福第2231章,風靡西班牙的電影第582章,建州女真第866章,班師回朝第1315章,新官上任第1891章,還沒打就已經慫了第973章,唐老虎的末日第1875章,海參崴的流放犯人第2180章,金榜題名時,電話都打爆了第359章,新的炫富方式第1491章,就開始分地盤了?第227章,葫蘆裡面到底賣的是什麼藥第294章,金子第602章,納妾第1912章,新時代的青年戀愛第2177章,對讀書人不能太好第2218章,被沖垮的農業1第2176章,新學也是博大精深第1296章,來點刺激第2135章,來自東方的戰術第1293章,東籲侯思家第368章,憤怒的人羣第352章,機器的力量第1567章,劉晉入閣第1777章,漸漸的習慣和喜歡第1007章,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1243章,三百年積累的財富第255章,這是一個努力就有回報的地方第292章,傻鹿第1463章,炎黃是所有部族的始祖第1487章,大明的冬天天竺篇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445章,杜明恩的建議第2038章,災害預警、預防機制第543章,出使乃蠻部第1226章,你瘋了嗎?第1328章,反思第462章,一天售罄第613章,這可是肥差第1095章,大明休沐法典第175章,最終目的第989章,賠款一千萬兩白銀第1398章,掃不完的黑惡勢力第810章,炮轟安樂城第1557章,四方之物皆匯於大明第716章,大城條約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743章,殖民所帶來的問題第1815章,雲夢糧倉第266章,我們拆城牆吧第630章,各產業年底總結第1570章,大明建築工程學院第1991章,仗着皇親國戚欺負人的興王第484章,什麼叫絕望第2080章,瘋狂偷渡者第345章,帶歪的太子第1017章,開花彈的威力第1875章,海參崴的流放犯人第442章,大明上下都不淡定了第890章,這是小問題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182章,天價糧食第1609章,牧民的小日子第887章,大明醫學院附屬醫院第735章,獅城的波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