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2章,天下第一漁場

翌日,弘治皇帝和劉晉都早早的起來,住的酒店也是黃浦江旁邊的黃浦江大酒店。

“嗚嗚~嗚嗚~”

早上的時候,黃浦江上面的汽笛聲就響個不停,這也是讓弘治皇帝非常的好奇。

“走,去岸邊的碼頭看看。”

連早飯都還沒有吃,弘治皇帝新一天也是元氣滿滿, 直接帶着劉晉就往碼頭邊走去。

“好濃的魚腥味啊。”

還沒有到碼頭,劉晉就聞到了濃濃的魚腥味。

等到了碼頭的時候,這才發現,碼頭這裡是熱鬧非凡,大量的魚販子們或是駕駛四輪馬車,又或者是開着三輪摩托車,還有的騎着摩托車、自行車前來這裡收魚,而碼頭這裡一艘艘漁船也是忙碌無比,一筐筐的海貨不斷的被運輸下來,將碼頭給擺的滿滿的。

大黃魚、小黃魚、帶魚、墨魚的數量最多,一筐、一筐的,大黃魚和小黃魚看起來金黃、金黃,色澤非常的豔麗。

除了這四種魚之外,螃蟹、蝦、石斑等等之類的各種各樣的魚也是非常多,種類很多,看得人眼花繚亂,也只有他們這些專門做海魚生意的人才能夠辨別出來,知道每種魚的價格。

“大黃魚、大黃魚了!”

“10筐起價了,10筐起價了!”

漁船的船長指着一堆疊放起來的大黃魚不斷的喊道。

可以看的出來這些筐子全部都是標準的筐子,大小都是一樣的,所以一筐能裝的魚都是差不多,變化不大的,他們這些漁民自然是沒有時間一筐筐的去稱, 碼頭這裡到了時間點就要讓出來給貨船的,時間很緊, 都是通過競價拍賣的方式來出售漁獲。

像大黃魚這種普通貨, 它並不值錢,很便宜,三四文一斤,一筐一般能夠裝100斤左右,也就是300文到400文之間,10筐大概就是3000文到4000文之間。

當然了,那是零售價來算的,在這裡要更便宜,一般都只能夠賣2文錢。

這東西產量大,貨源足,當然消費者羣體也特多,大家都喜歡吃,便宜啊,大黃魚的肉質又極其的鮮美,不會比其它的海魚差,放在後世,大黃魚的價格都已經抄到天價了,一般老百姓都吃不起了。

當然, 那也是因爲後世過度的捕撈導致漁業資源枯竭,大黃魚的數量銳減, 所以纔會物以稀爲貴。

現在大明就不一樣了, 漁業捕撈剛剛起步也沒有多少年,20年都還不到,再加上捕撈也遠不如後世的發達。

故而大明的漁業資源是極其豐富的,特別是全世界的四大漁場全部都掌握在大明帝國的手中,讓大明人有着吃不完的海鮮和漁獲。

“2000文!”

伴隨着船長開口,立即有人舉手競價道。

“2100文~”

“2200文~”

很快也是有兩人仔細的看了看漁獲之後也是開口道,多加了200文,但之後就沒有人再出價了。

大黃魚這東西,產量太大了,淞滬的消費能力就那麼多,2200文已經算可以了,再高搞不好就虧本了,賺的少了。

一筐筐的漁獲通過競價的方式不斷的被買走,旁邊的四輪馬車、三輪車等等之類的也是迅速的帶着一筐筐的漁獲離開。

他們要趕着送到菜市場或者是專門的售賣點去賣掉。

這個時代沒有冰塊,魚要講究一個新鮮,所以一切都要爭分奪秒,趕在大家早上買菜的時候將這些漁給賣出去,這樣纔不會虧。

到了中午的時候,價格就買不起來了,一旦拖到了晚上,這魚就會臭掉,到時候就只能夠扔掉了。

普通的漁獲價格便宜,但銷售很不錯,大家也都默契,你出價了,其他人就很少去競爭。

但是遇到一些珍貴的漁獲,那競爭就相當的激烈了,有專門做海鮮的酒樓來這裡購買,他們是最願意出價的,只要遇到昂貴、稀有的漁獲,他們會毫不猶豫的出價拿下來。

有時候酒樓裡面就靠着這些招牌菜來經營的,貴也要拿下來,反正賣的也不便宜。

一筐又一筐的漁獲不斷運下來,彷彿漁船裡面無窮無盡一般,船長一邊競價也是一邊笑的合不攏嘴。

也就是這裡離天津太遠了一些,這漁獲要是運到天津去,那價格還可以更高,京津地區也是漁獲消費的最大區域之一,哪裡沒有什麼大型的漁場。

不像淞滬這邊靠近世界級的舟山漁場,漁獲極其的龐大,吃不完的海魚,價格也就便宜。

“這船應該都裝滿了吧?”

弘治皇帝看着碼頭出這裡的熱鬧景象,也是摸着自己的下巴說道。

“肯定是裝滿了,不然哪裡可以像這樣一筐又一筐的不斷運出來。”

劉晉點點頭說道,這個時代的海洋捕撈業纔剛剛興起沒多久,漁業資源是極其的豐富,這出去一趟,裝滿一船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要知道即便是在渤海之中捕撈,收穫都可以滿滿的,更別說這淞滬靠近舟山漁場了。

“老闆,收穫不錯嗎?”

弘治皇帝來到漁船船長的身邊,笑着問道。

潘老大本來是不想理會弘治皇帝的,沒看到自己正忙着賣漁獲嗎?

哪裡有空理你。

但是再看看弘治皇帝的氣度和身邊數量衆多的僕從以及一旁的劉晉,頓時就知道自己這是遇到貴人了,態度也是立即變了。

示意自己的助手來拍賣漁獲,自己則是笑着說道:“回貴人的話,還不錯,每次出海都能夠滿載而歸。”

“每次都能夠滿載而歸?”

弘治皇帝很是驚訝的說道。

“聽您口音是京城人吧,京津地區這邊的漁獲啊主要是靠渤海灣和黃海,雖然也算不錯了,但是遠沒辦法和我們東南的舟山漁場相比。”

“我們的舟山漁場是天下第一漁場,隨隨便便的去裡面捕撈都能夠撈一船魚回來。”

“哪裡的魚幾乎是無窮無盡,多的時候,整個海面上都是跳躍起來的海魚。”

潘老大看看弘治皇帝說道。

“天下第一漁場?”

弘治皇帝頓時就來興趣了,這天下第一還有自封的啊。

“對,我們舟山漁場就是天下第一的漁場,產魚量非常大,魚的個頭也很大,你們看看,我這捕撈回來的魚可都是大魚,我們用的漁網空洞都很大,爲的就是隻捕撈大魚,放過小魚。”

“舟山漁場這裡一年捕撈上來的魚超過4億斤,算下來,足夠我大明1萬萬人每人吃上兩斤多魚了。”

“而這還是因爲我們現在約定俗成,使用的漁網必須要留有足夠大的空洞,同時每條船每天只能下水一船,每月下水不超過20次,全年必須要有2個月的休漁期的情況下。”

潘老大給弘治皇帝算了算舟山漁場的漁獲說道。

“一年捕撈上4億斤?”

弘治皇帝一聽,也是微微吃驚,這個數量可是相當的龐大了,這足以養活上百萬的人口了。

一旁的劉晉倒是聽出了其它的意思。

沒想到這個時期的人對自然資源竟然還有如此強的保護意識,大家約定好捕撈的次數、時間,還有休漁期一說。

想想後世,舟山漁場的資源逐漸枯竭,這跟肆意捕撈是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同時也是跟環境污染有關,導致舟山漁場的資源不斷枯竭,最後無魚可捕。

再仔細相想,其實也是跟這個時代的技術和條件有關係。

這沒有冰的時代,漁獲就要迅速的賣掉、處理掉,否則就會虧本,再加上大明現在的人口稀少,還分佈廣袤,這捕撈上來的魚也賣不出太高的價錢。

這些漁民們捕撈的積極性並不是很高。

別看這個潘老大一早上的將這些魚都給賣出去了能夠賣到上百兩銀子的,可是這船出海需要開支,碼頭足以停靠需要費用、船員的工資等等,這些開支算開的話,賺的錢其實也並不是很大。

後世就不一樣了,人口稠密,消費市場旺盛,海鮮價格居高不下,海洋捕撈獲利頗豐,也就催生了大家肆意的捕撈,絕戶網都用出來了,也不顧禁漁期的禁令下海捕撈等等。

最後也就是慢慢的海洋之中的漁業資源越來越少,大家都沒有魚捕,而海鮮的價格又越來越高。

“我們大明的漁場啊,第一的肯定是我們舟山漁場,其次就是我們大明北面的千島漁場,哪裡的漁獲也是非常的多,但遠離我大明本土,運輸不便,運過來的時候都已經臭掉了,所以大家都不去哪裡捕魚,也就是倭國有人去哪裡捕撈,然後運到倭國去賣。”

“另外聽說黃金洲這邊的北境漁場,漁業資源也是非常的豐富,不過他們那邊都是將魚做成鹹魚來賣,價格便宜,都是冷水魚,肉質是極其的鮮美、魚刺還少,也是很不錯的。”

“真正賣鮮魚的也就是渤海漁場、黃海漁場和我們舟山漁場了,離本土近,消費市場大,聽說南洋這邊的海魚也很多,多各種各樣的大蝦,另外海外澳洲這邊的鮑魚和南非的鮑魚也是很出名。”

潘老大見弘治皇帝感興趣,也是滔滔不絕的講起大明的漁場來。

第1185章,火車熱第938章,盛世僅僅只是開始(加餐)第1459章,鄙視鏈第1734章,汽車熱第801章,再次進言第1810章,熱賣的摩托車2第323章,生意火爆第2197章,皇子帶動邊疆發展第12章,賣鹽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282章,刷題第896章,讓人覬覦的河中地區第1114章,歐洲新局勢第1480章,下場第1212章,大明的新年4第1272章,冬天吃蔬菜水果很難?第389章,這纔是人過的日子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710章,幾封信第1733章,汽車的速度第911章,你們可以往西邊去搶嘛第20章,分銀子第1166章,傻眼的弘治皇帝第646章,必須爭第1891章,還沒打就已經慫了第1058章,佩服萬分第1583章,所向披靡火槍兵第614章,先洗腦第1814章,一夜暴富第185章,短髮的由來第1167章,全民炒股第1772章,外面的世界變化很大的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112章,有話要說第317章,吃人的資本主義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1824章,這是好事啊第828章,蚊子再小也是肉第1681章,東城區的幫會勢力第1726章,發展多種功能車輛第1509章,價值連城的橡膠園第1452章,憤怒的波斯人第1842章,大山裡的躁動2第155章,有股陰謀的味道第417章,雄鷹隕落(上)第2006章,突然的變故第568章,暴跌第1193章,繁華大明第1062章,膽大包天第679章,思想控制第1371章,關鍵時刻還是要靠龍旗第967章,掃黑除惡2第1084章,睡眠的重要性第135章,玻璃鏡子第2030章,砸我們的根,還想我們賣命第1341章,吃了熊心豹膽?第1200章,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第317章,吃人的資本主義第901章,大明的反擊第1511章,你們種橡膠,我挖石油第468章,弘治十三年第1985章,過年裝叉的時候到了第713章,割地賠款第1401章,打擊丐幫第611章,有錢了才能夠辦大事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1281章,驚喜萬分第112章,有話要說第1188章,鐵路的作用第1053章,醫療關係每一個人的生死健康第123章,人一定要拼,要去搏第564章,超級火爆的銷售第1125章,商議第284章,鄉試第1573章,運河開通,日進萬金第681章,歐洲人?第1122章,兩百里算什麼第1992章,朱厚熜第2109章,要效仿大明的科舉制度第2227章,開始掐脖子了第230章,判若兩人的弘治皇帝第1812章,風靡起來的摩托車第1294章,一戰定緬甸第2157章,新學人才濟濟第1633章,打仗了,生意就是好做啊第1976章,打工的生活(1)第474章,新兵入伍第434章,軍制改革第427章,弊病叢生第808章,這是不可戰勝的第2026章,來自資本家的反擊第1966章,貧窮的西南地區第2051章,亂世用重典第559章,淘金第393章,可怕的速度第2007章,丁憂第376章,商定第976章,懟上
第1185章,火車熱第938章,盛世僅僅只是開始(加餐)第1459章,鄙視鏈第1734章,汽車熱第801章,再次進言第1810章,熱賣的摩托車2第323章,生意火爆第2197章,皇子帶動邊疆發展第12章,賣鹽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282章,刷題第896章,讓人覬覦的河中地區第1114章,歐洲新局勢第1480章,下場第1212章,大明的新年4第1272章,冬天吃蔬菜水果很難?第389章,這纔是人過的日子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710章,幾封信第1733章,汽車的速度第911章,你們可以往西邊去搶嘛第20章,分銀子第1166章,傻眼的弘治皇帝第646章,必須爭第1891章,還沒打就已經慫了第1058章,佩服萬分第1583章,所向披靡火槍兵第614章,先洗腦第1814章,一夜暴富第185章,短髮的由來第1167章,全民炒股第1772章,外面的世界變化很大的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112章,有話要說第317章,吃人的資本主義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1824章,這是好事啊第828章,蚊子再小也是肉第1681章,東城區的幫會勢力第1726章,發展多種功能車輛第1509章,價值連城的橡膠園第1452章,憤怒的波斯人第1842章,大山裡的躁動2第155章,有股陰謀的味道第417章,雄鷹隕落(上)第2006章,突然的變故第568章,暴跌第1193章,繁華大明第1062章,膽大包天第679章,思想控制第1371章,關鍵時刻還是要靠龍旗第967章,掃黑除惡2第1084章,睡眠的重要性第135章,玻璃鏡子第2030章,砸我們的根,還想我們賣命第1341章,吃了熊心豹膽?第1200章,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第317章,吃人的資本主義第901章,大明的反擊第1511章,你們種橡膠,我挖石油第468章,弘治十三年第1985章,過年裝叉的時候到了第713章,割地賠款第1401章,打擊丐幫第611章,有錢了才能夠辦大事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1281章,驚喜萬分第112章,有話要說第1188章,鐵路的作用第1053章,醫療關係每一個人的生死健康第123章,人一定要拼,要去搏第564章,超級火爆的銷售第1125章,商議第284章,鄉試第1573章,運河開通,日進萬金第681章,歐洲人?第1122章,兩百里算什麼第1992章,朱厚熜第2109章,要效仿大明的科舉制度第2227章,開始掐脖子了第230章,判若兩人的弘治皇帝第1812章,風靡起來的摩托車第1294章,一戰定緬甸第2157章,新學人才濟濟第1633章,打仗了,生意就是好做啊第1976章,打工的生活(1)第474章,新兵入伍第434章,軍制改革第427章,弊病叢生第808章,這是不可戰勝的第2026章,來自資本家的反擊第1966章,貧窮的西南地區第2051章,亂世用重典第559章,淘金第393章,可怕的速度第2007章,丁憂第376章,商定第976章,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