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1章,淞滬奇蹟

“這菜真是不錯,以前算是白活了,吃的都是些什麼菜啊。”

酒足飯飽,弘治皇帝摸摸自己滾圓的肚子,心滿意足。

這出來玩還是很不錯的,有吃有玩的,比起在皇宮裡面來舒服多了。

“陛下喜歡的話, 回頭我吩咐御膳房的人以後也備着,時不時的安排下。”

弘治皇帝的身邊,小太監連忙說道。

蕭敬年紀太大了,已經沒辦法隨着弘治皇帝出行了,所以弘治皇帝也是讓他在皇宮之中養老,帶了幾個年輕一些的太監出來。

現在生活好了, 都沒人願意去當太監了,皇宮裡面的太監是用一個少一個, 雖然說是小太監,但其實年紀也都已經三四十歲了,都是在以前的時候入宮當了太監的。

至於以後皇宮之中沒有太監的問題,這個恐怕到時候就要想辦法去改變下一些規矩了。

“算了,算了~”

“這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

“朕這當皇帝的爲了吃一口東西,下面就要跑斷腿,沒必要、沒必要。”

弘治皇帝想了想笑着搖搖頭,他是一個好皇帝啊,勤儉節約這幾個字是做的非常到位的。

“陛下,其實現在和以前是不一樣了,以前要將江南的東西運到京城去確實是要花費很大, 累死很多的馬匹。”

“但現在火車已經通車了, 從江南到京城也不過是一天的時期, 現在京津地區都已經有不少的商戶販賣江南的這些東西售賣了。”

“這添加一些吃食也不會多花幾個銀子,只不過是讓御膳房以後多采購一點江南的食材而已。”

劉晉想了想也是說道。

勤儉節約是好的,但弘治皇帝這也太節約了,他的內帑又不少沒錢, 銀子有的是,用都用不完,沒必要這樣節省。

錢不少省出來的,而是靠賺來的。

“這樣啊,那以後就讓御膳房這邊加進去,還有這個海螺響片、椒鹽皮皮蝦之類的也是很不錯。”

弘治皇帝一聽,想了想也是同意了。

現在自己的內帑確實是鼓鼓的,錢多到用不完,似乎好像確實是沒必要省這幾個銀子,再說了現在交通便捷,運點東西什麼的也確實是方便了,不至於說像唐朝的時候一樣,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即便是現在從嶺南運輸荔枝到京城去,也是極爲方便的事情,可以走海路先運到淞滬,再從淞滬這邊直接轉火車,也可以先陸運到贛州, 贛州再轉火車運到京城, 都是很方便又快捷, 關鍵是花費也不會太大。

“是!”

旁邊的小太監連忙記錄下來, 也是讓隨行的廚子去跟這望江樓的大廚好好學一學,這回京之後可是要做給弘治皇帝吃的。

“嘖嘖!”

“這淞滬的夜景可真漂亮啊!”

吃飽喝足,弘治皇帝來到窗戶邊,俯瞰黃浦江兩岸,兩岸高樓林立,一處處碼頭這裡燈火通明,縱然是在晚上,這裡也依然忙碌不停,在看看一條條規劃整整齊齊的街道,星羅棋佈,縱橫筆直。

一處處的居民區這裡,家家戶戶燈火通明,便宜的煤油燈照亮了千家萬戶,也是讓大家更捨得電燈。

商業街區這裡,那更是照的猶如白天一般通亮,宛如一條巨龍一般在漆黑的大地上筆直眼神。

道路上面人滿爲患,晚上的時候不用上班,人們也是習慣性的出來逛一逛、看一看,買不買不要緊,看着、看着的時候多少總是會掏出腰包裡面的銀子。

畢竟兩邊的商店琳琅滿目,各種各樣的商品、貨物,讓人看的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營銷手段也是層出不窮,總是能夠讓你掏出自己腰包裡面的銀子。

“這淞滬可真是一個奇蹟,我大明的奇蹟!”

“聽說以前的時候,這裡還是一個小小的縣城,人口不過幾萬,四處都是田地,這一轉眼的時間,這裡已經成爲了我大明南方的一個大城了。”

“其規模甚至於都已經快要追上天津了。”

看着眼前繁華而熱鬧的淞滬,弘治皇帝也是忍不住感嘆起來。

儘管以前在報紙裡面也是不止一次的看到了關於淞滬的報道,但真正來淞滬這邊看一次的時候,纔會切身的感受到淞滬的繁華。

看看這黃浦江兩岸的碼頭,縱然是晚上的時候都如此的忙碌,車來車往,似乎好像就沒有停歇的意思。

碼頭港口之中停泊的船隻,旌旗飄揚,來自世界各地,運載着來自全球各地的商品和原材料到此,也將淞滬這邊產出的布匹、鋼鐵、水泥、自行車、汽車、鐘錶等等產品運往世界各地。

遠處的工業區這裡,高高佇立的煙囪縱然是晚上的時候依然還在冒着煙,廠區裡燈火通明,在加班加點的生產商品。

“陛下,淞滬目前是南方最大的城市。”

“它之所以能夠迅速的發展起來,最重要的是因爲其獨特的地理優勢。”

“海運上來說,它處在我大明海岸線的中間,往北可以前往京津地區,也可以前往朝鮮和倭國,往南則是可以前方浙江、福建、兩廣和南洋,航運極爲便捷和發達。”

“同時它又兼有河運之便,是長江的出海口,連貫長江可以連接南直隸各地、還可以連接江西、湖廣,可謂是彙集了我大明東南之運於一身,想不發展起來都難。”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因爲陛下您是千古聖君,大明在您的帶領下蒸蒸日上,繁榮富強,一個淞滬而已,現在和淞滬一樣在崛起的城市有很多。”

“湖廣的漢陽、江西的南昌、廣東的廣州、陝西的西安、琉球的琉球城、南洋的月牙城、黃金洲的蓬萊城、南雲省的西極港等等,這些城市發展都很快,規模也是越來越大,稅賦越收越多。”

“這一切都是陛下您雄才偉略、治國有方,所以纔有了今日我大明的繁榮昌盛!”

劉晉也是順帶着給弘治皇帝拍拍馬屁。

“哈哈,是嘛,這次難得出來,有機會的話,這些地方我們都去走一走、看一看。”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高興的大笑起來。

這拍馬屁也是要看誰拍的了。

一般的大臣,弘治皇帝自然是聽多了,也就沒有什麼感覺了。

這劉晉拍馬屁就不一樣了,聽起來就很有成就感了。

下了望江樓,劉遠和弘治皇帝也是非常隨意的在淞滬熱鬧的商業街這邊逛起來。

這裡的人生活明顯是要比京津地區的人相對而言更加的輕鬆、愜意一些,倒不是這裡的人就比京津地區的人更有錢。

而是因爲淞滬這裡遠離京城,遠離權力的中心,受到的約束要更小很多。

就以夜市來說吧,京城是有宵禁的,到了時間點你要還是出現在街道上面,巡城的看到了可以直接將你給抓起來。

另外京城的房屋建造也是有規定的,不能超過皇宮的高度之類的,也就出了老京城之外的新區,相對而言更沒有那麼多的規矩,但晚上的時候依然是有不少規定的。

淞滬這邊就不一樣了。

遠離京城又是嶄新的城市,自然是少了一些陳規陋習之類的,怎麼舒服怎麼來,像晚上根本就沒有宵禁一說,你縱然是玩一通宵都沒有關係。

淞滬的城市規劃上又非常的合理,道路橫平豎直,規劃的整整齊齊,既方便生活又方便工作,不像傳統的一些老城,又是城牆之類的。

到了老百姓的身上,你都能夠明顯的感覺到淞滬這裡的人玩的更開心,也是更不需要時不時的看看時間,時不時到點了,要早點回去,免得被抓起來之類的。

“這淞滬晚上沒有宵禁吧?”

弘治皇帝看着眼前熱鬧的街道,能夠看到行人們悠閒自在,有人手裡面拿着椰子,一邊喝椰子汁也是一邊悠閒的逛着,還有人吃着小吃,三五成羣的聊着天。

“是沒有宵禁,除了京城之外,其它地方現在都很少有宵禁了。”

劉晉連忙回道。

“這樣也挺好,也挺好的。”

“老百姓玩的更開心,過的更舒服,規定越少,束縛就越少,老百姓也就更自在一些。”

“這京城以後也是慢慢的取消宵禁。”

弘治皇帝看着大家吃吃喝喝、開開心心的樣子,也是笑着直點頭,竟然也是想着以後京城是不是也取消宵禁算了,讓大家隨意的玩,隨便玩。

宵禁這東西,管得住的可以管,管不住的依然也是一紙空文,還是管不住,與其如此,還不如全部放開,讓老百姓不用再受到太多的束縛。

“陛下聖明,臣也覺得宵禁是沒有必要的。”

劉晉也是跟着說道。

宵禁根本就沒有什麼意義,無非就算是擔心晚上的時候有歹人作惡什麼的,這生活條件好了,這違法犯罪的自然而然會更少很多。

正所謂富長良心、窮生奸計,道理是一樣的,老百姓生活好了,衣食足而知榮辱,誰還來去做那些違法犯罪的事情。

太多的約束反而會讓人過的不舒服。

第1408章,新年第一次早朝第415章,定邊大捷第752章,沸騰的大明上下第1339章,草原商人陸萬西第2180章,金榜題名時,電話都打爆了第1599章,大明的工廠第202章,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第2105章,登基大典的事情第2070章,攻克癆病和肺炎第1316章,惡霸孫自祥第785章,或許還有救第1592章,這樣的日子真好第881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上)第24章,甩手掌櫃第2059章,回家養老去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1003章,瘟疫國度第809章,察合臺汗國的形勢第1842章,大山裡的躁動2第334章,本質是官場鬥爭第1144章,寧王的無奈第1831章,淞滬奇蹟第161章,觀星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1443章,震怒的葡萄牙第178章,先用內帑購糧第952章,反響(加餐)第148章,大買賣第1987章,大山裡的震驚2第586章,開戰第343章,大登科後小登科第1337章,森林、魚、鹿、熊第929章,大奴隸商人寧王1第869章,標準化第1540章,資本的兩面性第510章,弘治庚申條約(昨天的)第1326章,報應不爽第1518章,並不是亂民,只是工人想要工錢第1551章,沒完沒了的鬧第276章,曬鹽法第1429章,坑你,你還要說謝謝第1597章,大明已經全面領先世界第1447章,金島第1397章,又是一年回家時第1105章,爲了一夜暴富第2146章,順帶着買賣奴隸第829章,囂張的葡萄牙人第2082章,殺一儆百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1511章,你們種橡膠,我挖石油第1579章,奴隸商人們的盛宴第411章,眼睛都紅了第1393章,機器有沒有用?第2068章,興建醫學院第995章,倫敦條約第26章,昌黎三才子第1591章,讓人大失所望第1200章,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第1790章,來自天子的關心第119章,人才是一切的根本第1207章,報紙廣告第1011章,強中更有強中手第482章,怕他們不來第962章,各有不同第1947章,懶散的崑崙奴第761章,獨享貿易權第958章,進京述職第877章,開眼看世界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912章,又是一個劉晉第1277章,琉球的農產業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1026章,被無視的威尼斯共和國第788章,移民草原人去澳洲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393章,可怕的速度第1471章,攻訐劉晉~第1073章,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第1519章,我拿自己的烏紗帽擔保第1376章,開疆拓土的意義第950章,五等級政策第1992章,朱厚熜第1949章,抵達南非第967章,掃黑除惡2第1667章,國士無雙第2134章,低地戰爭第2179章,新的評分制度第1195章,五年鐵路規劃第38章,世界如此奇妙第1922章,四海學子第534章,火爆的紡織業第1238章,羅闍們的打算第1144章,寧王的無奈第895章,現在的大明第1038章,憑本事吃的肉第1099章,又是一個豐收年第1737章,榆林石油第1182章,世界形勢
第1408章,新年第一次早朝第415章,定邊大捷第752章,沸騰的大明上下第1339章,草原商人陸萬西第2180章,金榜題名時,電話都打爆了第1599章,大明的工廠第202章,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第2105章,登基大典的事情第2070章,攻克癆病和肺炎第1316章,惡霸孫自祥第785章,或許還有救第1592章,這樣的日子真好第881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上)第24章,甩手掌櫃第2059章,回家養老去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1003章,瘟疫國度第809章,察合臺汗國的形勢第1842章,大山裡的躁動2第334章,本質是官場鬥爭第1144章,寧王的無奈第1831章,淞滬奇蹟第161章,觀星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1443章,震怒的葡萄牙第178章,先用內帑購糧第952章,反響(加餐)第148章,大買賣第1987章,大山裡的震驚2第586章,開戰第343章,大登科後小登科第1337章,森林、魚、鹿、熊第929章,大奴隸商人寧王1第869章,標準化第1540章,資本的兩面性第510章,弘治庚申條約(昨天的)第1326章,報應不爽第1518章,並不是亂民,只是工人想要工錢第1551章,沒完沒了的鬧第276章,曬鹽法第1429章,坑你,你還要說謝謝第1597章,大明已經全面領先世界第1447章,金島第1397章,又是一年回家時第1105章,爲了一夜暴富第2146章,順帶着買賣奴隸第829章,囂張的葡萄牙人第2082章,殺一儆百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1511章,你們種橡膠,我挖石油第1579章,奴隸商人們的盛宴第411章,眼睛都紅了第1393章,機器有沒有用?第2068章,興建醫學院第995章,倫敦條約第26章,昌黎三才子第1591章,讓人大失所望第1200章,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第1790章,來自天子的關心第119章,人才是一切的根本第1207章,報紙廣告第1011章,強中更有強中手第482章,怕他們不來第962章,各有不同第1947章,懶散的崑崙奴第761章,獨享貿易權第958章,進京述職第877章,開眼看世界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912章,又是一個劉晉第1277章,琉球的農產業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1026章,被無視的威尼斯共和國第788章,移民草原人去澳洲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393章,可怕的速度第1471章,攻訐劉晉~第1073章,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第1519章,我拿自己的烏紗帽擔保第1376章,開疆拓土的意義第950章,五等級政策第1992章,朱厚熜第1949章,抵達南非第967章,掃黑除惡2第1667章,國士無雙第2134章,低地戰爭第2179章,新的評分制度第1195章,五年鐵路規劃第38章,世界如此奇妙第1922章,四海學子第534章,火爆的紡織業第1238章,羅闍們的打算第1144章,寧王的無奈第895章,現在的大明第1038章,憑本事吃的肉第1099章,又是一個豐收年第1737章,榆林石油第1182章,世界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