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探花郎

坐在下首的孟文博看着趙子軒的表現,滿意的點了點頭。雖然有自己的指點,在這個年紀能有如此表現也很不錯了。趙家兄妹都是好樣的,自從自己孫女同這丫頭有了來往以後,自己沒少打聽趙家人的品性。

趙子軒的名次不是很靠前,剛開始皇帝也就問了前幾名一些問題。他們倒也對答如流,沒有絲毫停拌。倒是崇德帝故意看了看穩穩站在後排的趙子軒不驕不躁是個可用的人才。然而一切都不到下定論的時候。

四書五經問完了,皇帝最關心的還是有關關於民生的問題,這下子前面那些凱凱而談的人就說不出來了。夫子也交過這些呀!登時這些大才子們犯了難。

他們接觸的最多的就是書,歷史名言典句典範,不過說的磕磕巴巴的,真的不是皇帝想聽的,這些還用他們說啊自己最小的皇子也懂的好不好,雖說文采不錯,但是文采真的不是最重要的,心裡不免有幾分失望。

不過下面的子軒心裡卻一喜,這些小妹給自己的資料可是很全面的有過介紹,再加上自己的理解足夠讓人眼前一亮。一時間趙子軒信心滿滿。

輪到趙子軒時,趙子軒以農業爲基礎,大力發展手工業和工業,商業的方法震懾了一票人。以農業爲主大力發展手工業和工業不僅可以使國庫豐盈,還能使百姓富裕,安居樂業,一開始皇帝只想着是福星的哥哥,怎麼也沾點福星的福氣,不過到後面越聽越有趣很新鮮,有一些方式方法甚至都沒聽過。

本來就有意重用趙子軒的崇德一下子就找到了理由,於是不顧文武百官的阻攔當場宣佈趙子軒爲第三名,當之無愧的探花郎。要不是子軒的科舉的效果不是太好,可能就是狀元了。

坐在馬車裡的趙子軒還暈暈乎乎的,自己是第三名的探花郎,呵呵!

外面震天的鑼鼓聲和鞭炮的聲音,還沒到大門呢,守門的小廝就一臉笑顏的跑過來報喜,前幾天大少爺科舉考試打賞的銀子還在兜裡揣着呢,現在更是探花郎了,賞銀一定少不了。

在報喜的公公離開以後,一家人還都是雲裡霧裡的,直到街坊鄰居在旁邊指指點點的一家人才緩過神來。

趙玲玲也沒想到大哥這麼牛直接由十五名一躍成了第三名,幾經過後,整個趙府都炸開了。

趙家雖然是京城新貴,可到底沒人敢小瞧了去。陸陸續續道喜已經上門了。

按照慣例晚上更是要參加禮部瓊林宴,這讓趙父比得了十萬現金更興奮,他盼的不就是這個嗎?兒女出息是父母最大的安慰。焦母更是激動的哭了起來。

第二天就是狀元榜眼和探花郎遊街,在京城各處敲鑼打鼓的好不熱鬧,他們一家人更是早早的就去觀看了,這場面太熱鬧了,古代的老百姓沒有什麼娛樂,三年一次的狀元遊街就是大事了。

所以大街小巷擠得水泄不通的,好在趙玲玲提前在一個茶樓的上面花了一百兩銀子定了一個包間,真是奢侈。

對於節儉慣了的焦母那可是太拋費了:“啥,一百兩?咱就在那做了一回喝了幾口連嘴都浸不溼的茶水就這麼貴,這也太浪費了。”

回到家的焦母連着唸叨了趙玲玲好幾天,沒辦法只好對趙父求救了,奈何趙父也給了個無能爲力的眼神。

兩天後,子軒的封官聖旨下來了,竟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竟然是一偏遠海邊縣城。不過,在這期間有三個月的假期,這也意味着他們可以有時間回家祭祖。趙玲玲還從軒轅浩處得到消息今年的前三甲全部外派,就是考驗一下他們的能力。

消息傳到老爺子和孫氏那,老兩口感覺要都直了不少,高興過後自然張羅着祭祖的事宜,雖然老二一家在京城沒有回來,但該預備的老爺子更是一樣不落。得到消息的族長也羨慕,焦家壩的祠堂幾乎快成了老趙家一支的功德堂了。不過羨慕歸羨慕這麼大的喜事更是激勵後代的莫大榮耀。

一家人在半個後就回到了焦家壩準備祭祖,到了村口竟然有族長親自在相迎,其他的村民更是以個不少,學堂的夫子更是領着孩子都來了,現在趙子軒就是他們最好的榜樣。

祭祖很熱鬧,雖然只是宴請了大部分的族人,不過百花鎮的百姓還是知道了焦家壩又出來了一個探花郎,和縣太爺是平級。

所以這祭祖宴辦的那是頗爲風光。雖然古時候沒有什麼電話呀,網絡之類的,但是光是憑着口口相傳也是不可小看的。

“老爺子,恭喜,恭喜呀。”

一大早就坐着馬車提着豐厚的賀禮前來的吳厚負責立刻恭喜,同時心裡更慶幸早早定下了這門親身,要是現在怎麼輪不到自家兒子。當時醬油作坊那事吳父還有些不把趙家放在眼裡,但是這才幾年呀,趙家的變化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了。

“哎呀,親家你們來了,快進來,快進來。今天人多,我都沒辦法好好招呼你,你可隨意一些,千萬不要客氣。”趙父對吳家父子並沒有因自己的變化而變化,這樣吳父更爲滿意。

今天一大早趙家的幾個兒媳婦,幾個兒子就已經被老爺子和孫氏安排得團團轉了。雖然不用親自動手,但待人接物的活是一點不輕鬆。

幾個被指使得團團轉的兒媳婦沒有一個不情願不開心的,反而每個人臉上都是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她們都是懂得感恩的,知道今天的體面是誰給的。

趙父正在招呼客人,就看見焦氏的孃家人來了趕緊迎了上去“岳父,岳母,你們來了。累了吧,快進屋好好休息休息。”

“哦,女婿呀。我那外孫在哪呢。這小子可真爭氣。”這位老爺子身子骨硬朗的很,說起話來中氣十足。

“岳父,孩子在屋裡呢。快進屋吧。”

焦氏知道自己孃家人來了,也暫時放下客人去顧孃家人了。

孫氏脾氣好,因此在焦家壩這一畝三分地的人緣也不差。這不,幾乎整個焦家壩的老太太都到了。

“老姐姐,我沒來遲吧!”一位老太太進門就拉着孫氏問道。

“不遲,不遲,剛剛好。”

“那就好,這麼大喜慶老婆子我怎麼也得沾上一把,也算是我老婆子沒白活。”顯然這個老太太也是個爽朗的,明顯和孫氏是一類人。

終於在中午之前,該來的客人全部都來了,院子裡擺着桌子,院子外面也擺着桌子。因爲光是院內是擺不下的。正好午時到了,廚房該做的飯菜也已經做了。老爺子直接讓人開始上酒,上菜,上米飯。

宴席開始的時候,興奮的族長大人更是洋洋灑灑的說了一通,一點不想上了年紀的老頭,要不說人逢喜事精神爽呢!

最讓焦母感嘆的是,這不給自己大兒子說親的那叫一個多,弄得趙父差點當場發飆。更有些極品的連小哥陌陌都惦記上了。

趙家的衆人更是享受了一把後世纔有的明星待遇。這宴席一擺就是三天,趙家一家也累壞了,這人出名了也不太好。

“想什麼呢?大哥,這麼大喜的日子還這麼愁眉苦臉的?”玲玲路過子軒的院子看到大哥好像有什麼心思。

“沒什麼,我只是有點擔憂,要是北方我還大概有一些瞭解,偏偏皇上把我分配上到了南方靠海的縣城,我是一點不瞭解。”子軒知道不跟妹妹說清楚,她是不會安心的,就把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

“大哥,還記得我在南方買的幾個小莊子嗎?”玲玲說道。

“怎麼不記得,現在怎麼樣了?”一轉眼趙子軒就關心起來妹妹的生計了。

“大哥,你怎麼不相信你家妹妹呢,你就放心吧,可以抵得上其他人三個還多呢?”玲玲故意顯擺。

“那大哥可以借鑑一下嗎?”突然靈光一閃,趙子軒好像找到了出路。

“這個,大哥你瞭解那個縣城嗎?我的方法在那兒不一定合適,所以只有你上任以後,親自調查一下,如果適合,妹妹無償提供所有道具。大哥你覺得怎麼樣?”趙玲玲轉眼提出了一條合適的建議。

“那好,大哥在這裡先行謝過了。”說完還像模像樣的行起禮來。

“大哥……”趙玲玲跺了跺腳,轉身跑開了。

由於子軒要上任,所以祭祖後他們一家又匆匆忙忙的離開了。雖說有三個月的假期,奈何古代的交通實在太不便利了,幾乎有一多半是在路上度過的。

而崇德帝這時候卻異想天開不知怎麼想起要見趙玲玲一面。這不剛到京城就派軒轅浩來接人了。

“浩哥哥,你知道皇上招我何事嗎?”趙玲玲對於崇德帝一大早就接人的事明顯不滿。

“皇伯父說,就是單純的見你一面,你不用緊張。”軒轅浩也不清楚崇德帝打的什麼算盤,只好輕聲安慰。

“單純見一面,和皇帝沾邊兒的的事有單純的嗎?”趙玲玲急了,對軒轅浩吼道。

“這個……”軒轅浩是真的糾結了。

再怎麼不情願,可很快到了皇宮了。因爲有軒轅浩的保駕護航,一路暢通無阻,直到御書房才讓小太監通報。

“臣女福星參見皇上”每次因爲這個趙玲玲沒少彆扭,你封就封吧,還把人家的名字給改了,這也太忽視人權了。

“浩兒,你先下去,朕有些話要對丫頭說。”還沒開口呢,就被攆出去了。

“丫頭來了,過來坐下吧!”崇德帝說道。

“陛下,你說吧!我站着聽就好了。”趙玲玲被崇德帝溫和的態度給嚇着了,瞧瞧,剛剛還是十分威嚴的樣子,這會就變成了像鄰家的大伯一樣和藹可親,能不被嚇到麼!不被嚇死就是好的了。

“你這丫頭,剛剛膽子不是挺大的麼!怎麼一下子就變小了。”其實他哪裡知道,趙玲玲不是怕他這個人好不好?她是怕這個皇宮,每次來沒點事啊!要是再傳出去崇德帝對她格外厚愛,她的麻煩會更多。

“額。”對此趙玲玲還真的是無話可說。

“過來吧!朕算是看出來了,浩兒對你可是十分的不同,朕從來沒有見他對誰那麼上心。”崇德帝說着還指了指外面走動的軒轅浩。

是的,軒轅浩這會正在外面焦急的走動着呢!他雖然知道皇伯父不會對玲玲做什麼,但是心裡還是忍不住的擔憂,害怕玲玲會不小心得罪崇德帝,早知道就找個理由不讓她來了,軒轅浩心裡暗暗的後悔着。

趙玲玲可不敢違背崇德帝的意願,做了過去。

崇德帝也沒有回到主位上,而是和她一同坐在客位上,他執起茶壺,爲趙玲玲倒了一杯茶,然後又給自己倒了一杯。

趙玲玲看着崇德帝這個動作,可謂是心驚膽戰,要不要這樣啊!端起茶杯,想喝茶也不是不喝也不是,畢竟皇上倒的茶是那麼好喝的麼!

“喝呀!你這丫頭,難道還怕朕下毒不成。”崇德帝看着趙玲玲那糾結的樣子,哈哈的笑出聲來了。

而外面的軒轅浩聽到崇德帝的笑聲,心裡更是癢癢的了,也不知道他們在聊些什麼,皇伯父怎麼笑的那麼開心呀!

而趙玲玲一聽崇德帝這話,手都抖了,“沒有沒有,臣女絕對沒有這個意思。”她都嚇得要跪下去了。

“好了,朕不過是開一個玩笑罷了,瞧你,那麼不經嚇。”崇德帝安撫玲玲道,“你這丫頭啊!鬼點子那麼多,朕是有多久多沒有這樣暢懷過了,今日你就陪朕聊聊吧!”

“聊天,一位皇帝一個還未及笄的小女孩有共同語言嗎?”趙玲玲腹議,但面試卻一點也不敢表露出來。

“你個小丫頭想什麼,不會說朕的壞話了吧!”崇德帝說道。

“皇上,臣女不敢。”今天崇德帝的態度變化也太大了。

“起來吧,你就把朕當成是你大伯,別怕。”崇德帝安慰。

“皇上……”

“算了,朕知道這是奢望。”崇德帝和軒轅浩不愧是一家子,竟然也玩起了哀兵之策。

“皇伯伯”最終趙玲玲還是期期艾艾的叫了出來。

“這就對了,皇伯父知道你善農事,皇伯伯能要你幫忙辦一件事?”說了那麼久,崇德帝終於是進入了正題了。

“這個,這個,只不過是我無聊搗鼓出來的,不值一提。”除了這個說法,玲玲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解釋她會種植之事。

“搗鼓?要是司農院那幫老傢伙也能像你一樣搗鼓出來增產的辦法,天下的百姓就不會流離失所,額不會有那麼多人因爲餓肚子而死了。”皇甫天崇德帝一說起朝廷上的事,很明顯就變了一個人,說到底還是對那些大臣的不滿,光領俸祿,不辦實事。

對於崇德帝說的,趙玲玲也無從反駁,畢竟她會的這些東西都是抄襲而來的,經過幾千年的積澱,當然不是一個小小的司農院就能比的上的,不過他也能理解崇德帝身爲一國之帝,想讓自己的百姓都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的願望,所以她並沒有發表什麼意見。

“要發展國力,這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趙玲玲說的,崇德帝自然也是明白的。不然也不會把前三甲都派去當縣令。他這也是沒辦法了,希望那三個人不要讓自己失望吧!

“朕知道這個很難,只是現在各國的形勢並不是人們所看到的風平浪靜,這些從你遇到的事就可以看出來,這點讓朕很擔憂啊!”崇德帝從來沒有和誰說過這些,不知道怎麼的一下子就說了出來,此刻的他已經忘了趙玲玲僅僅只是一個小女孩,而他是一個帝王;此刻的他也不過是將自己置於一個普通人的份上,關心民生的疾苦,而他會對趙玲玲說這些,無非就是想要藉助趙玲玲的力量罷了!一個國家,人民是基礎,而民以食爲天,沒有糧食,產生的各種問題是無法想象的。

趙玲玲看着崇德帝的樣子,此刻他身上沒有上位者的威嚴,有的不過的可悲,還有擔心濃濃的擔憂罷了,“陛下所說的,臣女自當盡力。”趙玲玲真的很害怕自己再呆就一點還會答應崇德帝做出什麼荒唐的事,是,她是有一些小本事,可也不是萬能的,她擔心崇德帝還會逼着她做什麼其他的事,害怕自己看到他那個表情會忍不住就答應他。按理說他是皇上,是天之驕子,不應該有這種表情纔對啊!趙玲玲從御書房出來之後越想越覺得自己被崇德帝給騙了,沒想到他竟然會使出這樣的手段,對着一個小姑娘裝柔弱。

“玲玲,怎麼樣?沒事吧!”軒轅浩出來先拉着玲玲檢查了一遍!

“走吧!我送你回去。”軒轅浩說道。

“好。”

“玲玲,你回來了。”趙父說道。

“嗯,爹。”這次的進宮趙家已經沒有上次那麼興奮了。

“還沒,等你一起呢!”

“浩哥哥也一起吧!”考慮這今早是一早就進宮的,軒轅浩肯定也還沒有吃。

“恩”臉上沒有表情,心裡卻樂開了花。這丫頭還是關心自己的。

時間飛逝,很快就到了趙子軒出發的時候了,晚飯過後,子軒和李瑞兩人都早早的歇息了,養精蓄銳,畢竟明天開始就要趕路了,可能有幾個晚上都會是在馬車上度過的,趁着現在能歇息他們就要趕緊休息好。

翌日一早。

將收拾好的東西都裝上了馬車,吃過早膳後,軒轅浩也來到了,他可以說是瑞物細無聲,趙家人在不知不覺已經習慣了軒轅浩的存在。

“大哥,一路保重。”真正了離別的時刻她卻不知道要說什麼了。

一家人回到家好像遺失了什麼,空落落的,幹什麼都提不起勁兒。

而崇德帝卻沒有給他們一個緩衝的機會,黃公公就拿着聖旨上門了。宣讀到:“福星郡主依上前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有福星郡主,端敏柔嘉,蕙質蘭心,功在社稷,特此朕加封福星郡主爲皇貴福星郡主,享嫡大長公主待遇。並封爲巡查特使,替朕在民間訪貧問苦,體察民意,視察各地官員任職具況,欽此!”

趙玲玲聽完聖旨內容不由得心內吃驚不已。沒想到崇德帝竟然給了自己如此大的權力。這也太……

“臣女接旨謝恩”趙玲玲在各種目光下,接下了這份燙手的聖旨。

“這是尚方寶劍,請郡主隨身攜帶。”末了黃公公拿來了一份更讓人嫉妒的東西。

接完聖旨玲玲對着黃公公說道:“請公公轉告皇上本郡主今奉皇命,會盡快啓程,替皇上體察民意,巡查民情,爲皇上分憂,爲天下百姓牟福!”

“福星郡主放心,老奴一定轉達,另外皇上還會爲郡主選一副手,還請郡主安心。”黃公公說道。

“那謝過黃公公了。”趙玲玲還是送了黃公公一份厚禮。

一家人關門以後

“這是怎麼了,子軒剛走,玲玲也要走了。我……”焦母急紅了眼。

“娘,這是皇命,不可不尊。”趙玲玲現在也不知該用什麼話還安慰焦母了,只好把求救的目光投向了趙父和大姐瑤瑤。

“娘子,玲玲爲皇上辦事這是榮耀,則能哭呢?要是讓人報到皇上拿去還以爲我們家不滿皇上的決定呢?”得,趙父也不是什麼好嘴,說完更是把焦母給嚇得要哭不哭的。

“娘子……這……”看到妻子的表情比剛纔還要難看,趙父知道自己闖禍了,吶吶的不知該說什麼。

看到一家人都在爲自己擔心,焦母也不是不識好歹的人,只是一時轉變不過來罷了。既然已成事實,她也只能強打起精神爲女兒準備了,女兒這半年沒少在外面吃苦,這次一定要準備充分了,趙父看焦母有了奔頭,也不敢多言了,不然可沒人能安慰妻子。

雖然聖旨沒要求出發時日,趙玲玲也不是拖拖拉拉的人,馬上安排,儘快出發。

第24章 料酒的出路第50章 選鋪第4章 向山行第28章 淘寶(二)第55章 和軒轅浩做生意第1章 初入異世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119章 危機第79章 撿了個大便宜第一百四十一章第139章 回門第93章 覲見第21章 竹筍計劃第68章 軒轅浩歸第125章 春闈第133章 調查第18章 牛牛牛第56章 硝石製冰第27章 淘寶第83章 釀造葡萄酒第64章 水源第92章 到京城第76章 依閣第79章 撿了個大便宜第60章 離開第84章 嫩玉米第109章 意外第130章 救人第132章 人間慘劇第59章 乾旱(二)第10章 三年第147章 大結局第98章 知府夫人第43章 陌陌拜師搬新家第91章 接旨進京第103章 下江南,懲惡賊第38章 軒轅浩的到來第37章 賣西瓜第77章 迎客樓第1章 初入異世第25章 準備出發省城第14章 發家第一步第27章 淘寶第51章 開張第29章 歸家第122章 風雲起第23章 吳家大少到訪第74章 荒山第70章 帶着鄉親一起去第117章 老頭的身份第10章 三年第17章 買地第79章 撿了個大便宜第100章 再反京城第一百二十八章第45章 建作坊第25章 準備出發省城第110章 火鍋第18章 牛牛牛第16章 生意談成第73章 軒轅浩的小心思第50章 選鋪第125章 春闈第105章 家人的到來第39章 初見第76章 依閣第53章 端午(二)第130章 救人第118章 醫谷現狀第127章 哥哥的親事第109章 意外第99章 雙喜臨門第140章 兒童樂園第11章 回孃家第87章 辦學堂第118章 醫谷現狀第52章 端午(一)第一百二十八章第54章 收穫土豆第130章 救人第95章 太后壽宴第82章 回家第129章 武林盟之行第35章 醬油醬油第40章 玲玲的苦逼學習生涯第9章 拾秋第102章 羽絨服的誕生第43章 陌陌拜師搬新家第5章 吃上肉了第94章 使臣到來第30章 家規第38章 軒轅浩的到來第122章 風雲起第8章 收麥子第86章 冷飲店第44章 醬油初成第76章 依閣第54章 收穫土豆
第24章 料酒的出路第50章 選鋪第4章 向山行第28章 淘寶(二)第55章 和軒轅浩做生意第1章 初入異世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119章 危機第79章 撿了個大便宜第一百四十一章第139章 回門第93章 覲見第21章 竹筍計劃第68章 軒轅浩歸第125章 春闈第133章 調查第18章 牛牛牛第56章 硝石製冰第27章 淘寶第83章 釀造葡萄酒第64章 水源第92章 到京城第76章 依閣第79章 撿了個大便宜第60章 離開第84章 嫩玉米第109章 意外第130章 救人第132章 人間慘劇第59章 乾旱(二)第10章 三年第147章 大結局第98章 知府夫人第43章 陌陌拜師搬新家第91章 接旨進京第103章 下江南,懲惡賊第38章 軒轅浩的到來第37章 賣西瓜第77章 迎客樓第1章 初入異世第25章 準備出發省城第14章 發家第一步第27章 淘寶第51章 開張第29章 歸家第122章 風雲起第23章 吳家大少到訪第74章 荒山第70章 帶着鄉親一起去第117章 老頭的身份第10章 三年第17章 買地第79章 撿了個大便宜第100章 再反京城第一百二十八章第45章 建作坊第25章 準備出發省城第110章 火鍋第18章 牛牛牛第16章 生意談成第73章 軒轅浩的小心思第50章 選鋪第125章 春闈第105章 家人的到來第39章 初見第76章 依閣第53章 端午(二)第130章 救人第118章 醫谷現狀第127章 哥哥的親事第109章 意外第99章 雙喜臨門第140章 兒童樂園第11章 回孃家第87章 辦學堂第118章 醫谷現狀第52章 端午(一)第一百二十八章第54章 收穫土豆第130章 救人第95章 太后壽宴第82章 回家第129章 武林盟之行第35章 醬油醬油第40章 玲玲的苦逼學習生涯第9章 拾秋第102章 羽絨服的誕生第43章 陌陌拜師搬新家第5章 吃上肉了第94章 使臣到來第30章 家規第38章 軒轅浩的到來第122章 風雲起第8章 收麥子第86章 冷飲店第44章 醬油初成第76章 依閣第54章 收穫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