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統籌

一隊車馬自北面行向漢中。

林子跨坐在馬背上,微閉着眼,身子晃動着,似睡非睡。

直到前方有快馬奔來,他睜開眼看了一會,見是輿情司旗號,遂打起精神來。

“姜鉤子,何時從東南迴來的?”

“就在前幾日。”姜飯道:“已接回吳公家中子侄。”

“王老將軍呢?”

“未曾辦妥。”

林子哈哈一笑,回身一指。

“軍情司深入欒城,已接來了郡王想見的敬齋先生。”

姜飯連忙尷尬拱手,笑道:“林使司給我留些面子。我是來通傳一聲,郡王就在城門處準備迎敬齋先生。”

看起來,輿情司到江南行事更簡單些,畢竟在名義上李瑕還是大宋的郡王,沿途關隘尚可憑令通行,軍情司往北面行事則難上許多。

但這次,林子還真就派人往河北真定府接到了北地名士李冶。

李冶掀開車簾,已能看到遠處的漢水,以及屹立在迢迢漢水邊的大城。

“千山萬水,被擄至此間了啊。”

他撫着花白的長鬚感嘆了一聲,神色悲哀……

李冶字仁卿,號敬齋,河北真定府欒城人。

他出生時,正是金國由盛轉衰之際,朝廷濫發紙幣,物價飛騰,國虛民窮。

少年時,他與元好問結交,一同外出求學於名儒,才名播於天下,世稱“元李”。

中年考中進士,知鈞州,治理地方,以廉直能幹着稱。

之後,蒙古滅金,他與元好問見天下形勢已不可爲,拒絕入仕蒙古,避居山西,潛心學問,對“天元術”作了總結,寫着了《測圓海鏡》。

十年前,忽必烈經略漠南,遺民的生活有所好轉,李冶得以回到真定府,在封龍山建書院,教導子弟。

四年前,忽必烈專程派人請李冶入朝,李冶提出了幾條建議之後即返回封龍書院,潛心數學,寫着了《益古演段》普及天元術。

去歲,忽必烈稱帝,再次請李冶出仕,並給予了最清貴顯要的“翰林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一職,李冶又以老病爲辭,婉言謝絕。

他對忽必烈猶有不滿。

“世道相違,則君子隱而不仕。”

至此,李冶已隱居不仕了近三十年,他年歲已六十又九。

一輩子已在國破家亡、流離失所的境遇裡轉眼而過,年少時經世濟民的抱負已過去了。

沒想到,五月中旬時,有人以張家五郎的名義至封龍山書院,以交託舊友元好問遺稿爲由拜會。

李冶並未疑心,張柔一直以來就對金國遺民文人照顧有加,真定離保州亦不遠,張五郎派人回保州辦事,路過真定實屬平常。

雙方相談,李冶才知宋國閫帥李瑕已取關中之事,再談到老友商挺如今處境,不免唏噓。

得知楊果、元嚴已投奔李瑕,他已預感到對方有些奇怪。

最後,楊果的書信被拿了出來,李冶方纔驚覺,張家五郎竟已叛蒙投宋了。

“懇請敬齋先生攜家人、子弟往漢中,施經世手段,解生黎困厄。”

“你們!”

李冶很憤怒。

他尚不瞭解宋國,也不瞭解李瑕。

但無論如何,派人強行將他這垂垂老矣之人擄行千里,確實是太過蠻橫且失禮。

忽必烈尚且沒有如此強逼。

由不得李冶了,車馬以北上運糧歸還亳州之名南下,卻不走河南,轉道山西,抵黃河邊,趁夜渡河。

一路山長水遠,先是到長安見了楊果,一番長談,李冶怒意稍減,心中卻還有許多埋怨。

再沿蜀南而下,終於是望到了漢中城。

李冶自是要狠狠地罵上那李瑕一頓……

漢中北面拱辰門前,李瑕正帶着許多人準備迎接李冶。

他最早是在去年聽元嚴說了李冶之名。

這是北地僅剩的幾位還未出仕的名士之一,數學上的造詣也許可算是稱冠當世。

又有元家、楊果的這層關係,李瑕當時便起意招攬。

派細作往河北,這事很難。但張弘道來了,便有了機會。

張家一直有些走私生意,就是由張弘道打理。張弘道出奔,張弘範只能將亳州交還給忽必烈,並清算張弘道的人,這不假。

但需要時間。

暫時而言,張九郎忙着向忽必烈請罪、想辦法讓張五郎與張家劃清界線都來不及,不會馬上將張五郎叛逃之事搞得天下皆知。

趁這個關口,張弘道自要派人往保州與某些人暗中聯絡。

可以想見,那邊軍情司的人前腳才憑張五郎信令過山西,後腳張弘範必已快馬褫奪張弘道之權。

就在這可以滲透河北的轉瞬即逝之間,李瑕選擇“搶”來了李冶。

此舉,必然會再次引起金蓮川幕府的警覺、加強對李瑕的防備,以後只怕再難出現這樣的機會。

沒關係,以李冶的才華與名望,值得。

要知道,忽必烈尚且兩次邀其出仕未成。

……

“晚輩李瑕,久聞敬齋公大名……”

“哼!休在老朽面前作態,你當是思賢若渴,老朽只當你是山賊土匪!”

李冶顫顫巍巍下了馬車,一把推開李瑕想要攙扶的手,自站定了。

他一輩子游歷山水,歷盡艱苦,雖年近七旬,身子骨卻還健朗,目光炯炯有神。

環目一看,見到李瑕身後的張弘道。

“你這豎子!”

張弘道面露苦笑,行禮道:“見過敬齋公,小侄失禮了。”

“哼!坑蒙拐騙,這便是你的世家風範?!”

李冶重重哼了一聲,目光掃去,見人羣中還有幾個他認識的北歸人,如考城名醫世家子弟張考銘,遂又擡起柺杖繼續罵。

唯獨見了元嚴,他才嘆息了一聲。

“元二姐兒?都這麼大了?當年才只有這麼一丁點高吧?”

再見到舊友之女,李冶一句話間已是紅了眼眶。

元嚴行了禮,道:“誆敬齋公南下之事,侄女亦有參與,還請敬齋公莫怪郡王與五郎。”

李冶上前幾步,不忍再罵人。

“不怪,不怪你們……看到你,想起了裕之兄吶,可惜我未能送送他。猶記相識那年,他才年方十六,一轉眼……”

老人顯得有些囉嗦,他已七十歲了,故人與回憶對於他都太過重要。

什麼蒙古大汗還是皇帝,什麼宋國郡王,他從未怕過。

於他而言,甚至不如能與人聊聊老友及往事。

“二姐兒可知?老朽近年又填了首《摸魚兒》和裕之兄……”

他們這些人年輕時,元好問以一首《摸魚兒·雁丘詞》名傳於世,當年楊果填詞相和,李冶亦是。

《摸魚兒》這個詞牌名下,曾有這一羣年輕人的才情、志向、友誼。

近來舊友凋零,再賦詞,愈顯蒼涼。

“倘萬一、幽冥卻有重逢處。詩翁感遇。把江北江南,風嘹月唳,並付一丘土……”

幾日後,漢臺。

“老朽曾向北君提過五點建議,所謂‘辨奸邪、去女謁、屏饞慝、減刑罰、止征伐’。北君難做得者,‘止征伐’。不想如今宋國郡王竟連‘去女謁’也做不到。”

李冶話到這裡,澹澹看了面前的嚴云云一眼,偏過頭,仰着那花白的長鬚,傲然道:“老朽不與小女子共事!”

嚴云云眉眼一低,道:“聽聞程朱理學尚未於北地興起,卻不知敬齋公爲何如此迂腐?”

“迂腐,治國最忌諱婦人干政……”

“我並非干政之婦人。”嚴云云此前一直是恭敬姿態,此時忽然臉色一正,道:“我非郡王身邊以私情擾國事之女謁,乃授官幕府之實幹之臣。雖女兒身,做事與男子無異。行政,而非干政。”

“伶牙俐齒。”李冶哼了一聲,將頭偏得很遠,道:“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嚴云云又問道:“我與元錄事都是女子忝差漢臺幕府,敬齋公對她好臉色,對我卻是嚴辭厲色,可是嫌我出身卑賤?”

“那倒不是。”

李冶撫着長鬚,無奈地轉回頭來,道:“老朽只是還未想好是否該出仕,找個藉口罷了。”

“敬齋公來都來了,爲何還不肯一展抱負?”

“哼,都入土的人了還被擄來。”李冶再次側過聲,都囔道:“顏面也掛不住。”

嚴云云無奈,只好推了一張紙到他面前。

“敬齋公看看這是什麼?”

“咦……天元術?”

“方程,三次方程,敬齋公可能解?”

“呵,小兒之戲。”李冶譏笑一聲。

“那這個呢?”

李冶默算片刻,揮手提筆填了兩個數,擱下毛筆,斜睨嚴云云一眼,道:“再來。”

嚴云云頭一低,微有些爲難。

她與李瑕根本拿不出能難倒李冶的題。

只好再推出張紙,笑道:“敬齋公看看這個。”

“不就是用些奇形怪狀替代數字,有何可看?”

“這樣呢?”嚴云云列了個簡單的除法運算,問道:“這般算起來豈不便捷?”

“便捷是便捷,九九小數罷了……班門弄斧。”

嚴云云點點頭,應道:“敬齋公精於數學,我是班門弄斧了,但若能以此教後世,豈非更能發揚敬齋公之學?”

李冶這才捻鬚沉吟,道:“有點意思。”

“敬齋公再看這個。”嚴云云拿出一張鹽券,指了指上面的編號,問道:“便捷?”

“不僅是便捷吧?還能防僞造?”

“是,從字形、編號、大小、位置諸處,有十一處用於防僞,敬齋公能看出幾種?”

李冶已有了興趣,接過那鹽券,看了一會,先是問了那各個數字,之後竟是掐指算了算。

“正面與背面這兩串數字是個二程?”

“是。”

“太簡單了些。”

“還需請敬齋公出手。”嚴云云道:“除此之外,今王府欲發行紙幣,然發行多少,須極慎重……”

“老朽明白。”李冶嘆息一聲。

他是經歷過金亡之禍的,對紙幣濫發或少發有大幹系,深有體會。

嚴云云聽得這一聲嘆息,眼神一亮,傾過身子,道:“小女子才疏學淺,實無力擔此重任,再代郡王懇請敬齋公任幕府主簿、統計司司使,主管紙幣一事,求敬齋公答應。”

……

李瑕能給李冶的官職很低。

不像忽必烈開口便是翰林學士、同修國史。

但李瑕給的,是做實事的官。

李冶看着眼前那紙幣,忽然回想起了當年知鈞州時的場景。

終於,他無奈地嘆息了一聲,道:“鹽券發了多少?”

“不多,不敢多發,心裡真沒個數,只敢謹慎試探。”

李冶嫌棄地搖了搖頭,道:“把川蜀各地歷年的鹽、茶、米、布等賬簿交由老夫算一算,再去沏壺好茶來。”

郡王府中,李瑕放下望筒,喃喃自語了一句。

“運氣不錯,莫不是因老李祭祀了李家龍宮?”

最近,先是李曾伯來,再是李冶來。

前腳送“可齋公”往隴西鎮守,後腳迎“敬齋公”任事幕府。

這一南一北、一文一武的二李入川陝,哪怕還未完全歸心,文臣武將的班底卻已充實起來……

第1323章 收藏品第461章 馬軍寨第230章 自負第392章 鮮衣怒馬第653章 棄局第327章 復家鄉第633章 吞象(爲盟主“如意如儀”加更)第499章 消耗第1112章 匹夫第531章 謁見第191章 駐守第719章 全才第260章 遠隔重山第328章 考校第211章 堅壁清野第1126章 先回防第1037章 顧念第789章 黃河夜雪第123章 大朝會第281章 信服第901章 畏威且懷德第1086章 斷了的環第161章 差別第1261章 軟耳根番外篇·萌芽(爲盟主“兩手插袋誰都不愛”加更)第176章 操練第57章 任務第532章 陳倉道(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3/11)第730章 主動第505章 搶攻第1061章 河湟第587章 亂臣賊子第1100章 叛將第327章 復家鄉第901章 畏威且懷德第791章 揪狼第1318章 天子賜食第805章 藍關第179章 謹慎(爲盟主“勇敢的西瓜刀”加更)第224章 泯恩仇(爲盟主“那年的小明”加更)第463章 良將第1072章 預則立第1076章 禮節第901章 畏威且懷德第1248章 後方第340章 燒糧第40章 獵物第1319章 定勝第865章 懷疑第966章 曆法第140章 隱秘第1231章 進步第647章 星垂平野闊第802章 勝敗之勢第703章 曹娥詩第120章 丁青皮第614章 內修外攘第407章 成家第593章 孰爲皇嗣第400章 推論第1321章 死板第1296章 沒開始第887章 高昌回鶻第670章 散養第415章 上游第1077章 征服與同化第200章 攻守第900章 甘肅第397章 回家第430章 川西番外篇·教化(爲盟主“niema”加更)第572章 此間樂第913章 合縱第246章 鹽販第23章 送別第457章 華鎣山第1143章 崩潰第105章 更夫第659章 明朗第610章 大爭之世(爲盟主“設次元”加更)第306章 小毒蟲第144章 榮王第405章 婚禮第252章 除夕第1章 牢房第579章 上策(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5/21)第577章 魏紫姚黃第793章 擅於偷襲第922章 盟兵番外篇·來賀(爲盟主“浮生且用月酌酒”加更)第792章 黃鼠狼第1072章 預則立第50章 登徒子第518章 夫妻第783章 張騫第1053章 武將之殤第621章 劉美人第54章 弘道苑第793章 擅於偷襲第66章 接手
第1323章 收藏品第461章 馬軍寨第230章 自負第392章 鮮衣怒馬第653章 棄局第327章 復家鄉第633章 吞象(爲盟主“如意如儀”加更)第499章 消耗第1112章 匹夫第531章 謁見第191章 駐守第719章 全才第260章 遠隔重山第328章 考校第211章 堅壁清野第1126章 先回防第1037章 顧念第789章 黃河夜雪第123章 大朝會第281章 信服第901章 畏威且懷德第1086章 斷了的環第161章 差別第1261章 軟耳根番外篇·萌芽(爲盟主“兩手插袋誰都不愛”加更)第176章 操練第57章 任務第532章 陳倉道(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3/11)第730章 主動第505章 搶攻第1061章 河湟第587章 亂臣賊子第1100章 叛將第327章 復家鄉第901章 畏威且懷德第791章 揪狼第1318章 天子賜食第805章 藍關第179章 謹慎(爲盟主“勇敢的西瓜刀”加更)第224章 泯恩仇(爲盟主“那年的小明”加更)第463章 良將第1072章 預則立第1076章 禮節第901章 畏威且懷德第1248章 後方第340章 燒糧第40章 獵物第1319章 定勝第865章 懷疑第966章 曆法第140章 隱秘第1231章 進步第647章 星垂平野闊第802章 勝敗之勢第703章 曹娥詩第120章 丁青皮第614章 內修外攘第407章 成家第593章 孰爲皇嗣第400章 推論第1321章 死板第1296章 沒開始第887章 高昌回鶻第670章 散養第415章 上游第1077章 征服與同化第200章 攻守第900章 甘肅第397章 回家第430章 川西番外篇·教化(爲盟主“niema”加更)第572章 此間樂第913章 合縱第246章 鹽販第23章 送別第457章 華鎣山第1143章 崩潰第105章 更夫第659章 明朗第610章 大爭之世(爲盟主“設次元”加更)第306章 小毒蟲第144章 榮王第405章 婚禮第252章 除夕第1章 牢房第579章 上策(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5/21)第577章 魏紫姚黃第793章 擅於偷襲第922章 盟兵番外篇·來賀(爲盟主“浮生且用月酌酒”加更)第792章 黃鼠狼第1072章 預則立第50章 登徒子第518章 夫妻第783章 張騫第1053章 武將之殤第621章 劉美人第54章 弘道苑第793章 擅於偷襲第66章 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