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八章:北海的危機(求月票)

這些年青州黃巾有着很大的發展,底蘊也遠不是北海太守孔融能夠比擬的。

北海城內,孔融一籌莫展,此時青州有着袁譚,徐州爲曹軍攻破,北海似乎陷入到了死地之中,無論是袁紹還是曹操,對北海都是有想法的。

孔融乃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少有異才,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並稱,因得罪了董卓,爲董卓懷恨在心,暗示三府舉薦孔融到黃巾最爲猖獗的北海國爲國相,孔融到北海之後召集士民,聚兵講武,頗有政績,爲百姓擁戴。

“子義,城外有着四萬黃巾軍,而城內的守軍僅有五千餘人,長此以往恐怕難以守住北海。”孔融嘆道。

孔融對於當今大漢的形勢很是擔憂,諸侯混戰,原本就不太富庶的青州,經過黃巾之亂後,更是民生凋敝,黃巾餘孽的威力,孔融亦是領教了,不僅僅是青州的實力不夠強盛這麼簡單,一些百姓對黃巾亦是持支持的態度,大漢各州郡之中,而今唯有青州黃巾最爲猖獗。

“末將雖然不能破城外黃巾,還是有信心守住北海的。”太史慈道,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軍中的將士能夠聽從他的命令行事。

程素看向太史慈的目光有些不善,他纔是軍中的主將,這番話應該是由他來說,看來最近太史慈受到重用有些飄飄然了。

太史慈敏銳的察覺到了程素神情的變化,他之所以留在北海,不是因爲孔融對他的重視,而是當年孔融救下他親人的恩情,在北海,他的確看不到希望,孔融麾下的將士莫說與袁譚相比,就是管亥手下的精兵也是比之北海軍強了不知多少。

有着城池的優勢若是指揮得當的話,倒是勉強能夠抵禦住黃巾軍,然而黃巾餘孽之後的袁譚呢,袁譚在這個時候聚兵,擺明了是想要攻打北海,偏偏北海的軍隊面對這種情況無可奈何,總不能開城向管亥投降吧。

孔融點了點頭,他對太史慈亦是比較看重,雖說太史慈不是北海軍中的主將,比之主將在士兵中間的威望更高。

“國相,黃巾乃是疥癬之疾,攻打北海不下,定會撤兵,而袁譚纔是心腹大患,其聚兵兩萬向北海而來,所圖非小。”功曹孫邵道。

孔融道:“孫功曹有何破敵之策?”

“尋求外援。”孫邵緩緩道,孔融初到北海的時候雖說對軍力比較重視,然而孔融畢竟是一文人,時間久了,軍中的將領玩忽職守不在少數,雖說發現了軍中的猛將太史慈,還是遠遠不夠的,太史慈在軍中畢竟沒有太大的影響力,官職僅僅是一名校尉罷了,能夠參加此次的商討,也是孔融一力要求。

孔融眉頭微皺“求援?”他何嘗不想求援,但袁紹垂涎青州,他不可能向冀州求援,觀兗州曹操的行徑,明顯是狼子野心之輩,荊州距離北海太過遙遠,再說劉表亦是自顧不暇,豈會顧得上北海的瑣事,徐州劉備倒是不錯的對象,只是爲曹操所破。

“正是如此,曹操乃是聖上冊封的山陽侯,麾下有精兵數萬,若是向其求援,其必定會發兵前來。”孫邵道。

孔融搖頭道:“曹操不聽從朝廷號令,擅自攻打徐州,此等人物,怎能求援,死有何懼。”

孫邵暗中嘆息,當前北海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這次袁譚圖謀青州之心昭然,聚兵兩萬,顯然不是爲了表面上攻打青州的黃巾餘孽那麼簡單。

“國相,城外的黃巾軍可是有着四萬人。”程素心中不能平靜,他雖然愛惜手中的權勢,更加珍惜自己的性命。

孔融冷哼道:“本官尚且不怕,汝身爲軍中大將,又有何懼,黃巾餘孽又能如何。”

太史慈嘴角動了動,將想要說的話嚥了下去,連曹操這等人物都不能爲孔融看上眼,何況是聲名更差一點的呂布呢。

“值此北海危難之時,爾等當同心戮力,擊破敵軍,保城內百姓安定。”孔融道,他不打算向任何人求援了,周邊的鄰居讓他看不到希望,與其如此,還不如憑藉自己的力量,就算是北海不能守住,他可以前往荊州。

孔融是孔子的後代,有着偌大的名聲,自然不用擔憂前程的問題,但是其麾下的文官武將就不同了,一旦北海被攻破,就意味着他們會失去眼前的一切。

回到軍中之後,太史慈令人將楊風找了過來。

“這次恐怕北海危矣。”太史慈道。

楊風之所以留在北海,完全是因爲太史慈的緣故,不然他早就前往幷州投靠呂布了,當初的許諾可是歷歷在目,呂布對他十分看重,而他也許諾回到北海勸說太史慈一同前往幷州,人無信不立,答應過的事情,楊風就會盡力去完成。

“將軍,該當如何?”楊風問道。

太史慈沉默良久道:“以你看來,晉侯此人如何?”

楊風暗中舒了一口氣,除了最初勸說太史慈之外,他一直沒有再提前往幷州之事,就是在等待着太史慈的答覆,若是太史慈不願前往,他就會隻身前往幷州。

“將軍,以卑職觀之,晉侯乃是英雄也,諸侯皆言晉侯之過錯,無非是害怕晉侯耳。”楊風道:“昔日卑職路遇賊寇,晉侯麾下大將趙雲前往相救,卑職也曾與晉侯交手,晉侯武藝高強,遠不是卑職能夠力敵,而卑職亦是答應晉侯,回到北海之後,就會前往幷州。”

太史慈點了點頭,這件事他也曾聽楊風說過,從這件事情上看,呂布的確是光明磊落之人。

“那你爲何沒有跟隨晉侯前往幷州?”太史慈疑問道。

楊風見太史慈終於問起這件事,解釋道:“晉侯當初也是此意,不過卑職說故人是東萊太史慈之後,晉侯就讓卑職回到北海。”

太史慈何許人也,稍加深思便明白了呂布的用意“晉侯何以知道太史慈之名?”

楊風搖了搖頭,若是他跟隨在呂布身邊有一段時間的話,就能明白這些原因了,然而楊風與呂布僅僅是一面之緣罷了“晉侯言語之間對將軍頗爲重視。”

第6035章:趙雲請纓第4531章:關乎重大,當早作謀劃第5418章:明人不說暗話第二七六章:民爲水君爲舟(求訂閱)第4431章:全部說出來第九三八章:密談第5282章:率騎離開第6624章:實力是否強盛與交往有着莫大的關.…第五十九章:蔡府第5214章:貴霜第一高手,拉圖拉如第5954章:勝利,需要雄厚實力支撐第5101章:考覈方式第3494章:考覈第6181章:這些都是本王的罪過啊第4198章:齊哈鬱悶第三二九章:紀靈斬敵將第1618章:呂布出戰(求訂閱)第6177章:女王的嘆息第5443章:絕對的信心第1451章:甄家(求訂閱)第1192章:馬超退走(求訂閱)第1400章:鞠義回軍中第3962章:前往西羌的隊伍第6769章:對晉國不得不防第七三四章:陽儀逃走第三七零章:劉詳的謀略第3126章:周瑜退兵第6739章:一切便宜行事第1799章:機會第4981章:晉軍想要進攻匈奴?第一零七章:郭嘉第3431章:不容挑釁第3681章:爲本使做主第八六零章:華佗歸來(求訂閱)第2023章:追趕第4311章:皆是爲了烏孫第4247章:來自晉軍的兇猛進攻(上)第5265章:諸多戰爭之中的崛起第4399章:玉門關第五九零章:沮授、張揚第5864章:可趁之機第3205章:終究還是到來了第6145章:攻城第6351章:不難發現晉軍的過人之處第七八一章:騎兵出動第2550章:持玉璽(求訂閱)第6516章:聖上到第一零四九章:全力攻城第5670章 魏延衝鋒第5487章:陸遜見阿律齊第1689章:趙子龍釋放俘虜第4703章:貴霜大軍,不堪一擊第二七九章:整治演武堂(求訂閱)第6601章:運輸方式改變會帶來格局變化第八十三章:匈奴求和第5336章:可否展現一二?第5975章:手段得到施展,才最爲關鍵第3364章:呂布出手第4472章:陳宮、程衝第3994章:李儒的打算第三二五章:雙戟對雙戟第3968章:鬱悶的西域商人第2275章:連弩逞威第1511章:宴飲文臣第四六一章:顏良被俘(求訂閱)第3510章:志在必得第2366章:你看看身後再說第3728章:敵軍的援兵到了第4999章:白馬義從第3108章:追擊曹軍第4898章:三處坍塌第2069章: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求訂閱)第2973章:準備決戰之事第1446章:形勢大好第2033章:登城牆第2349章:蠻人囂張第1344章:強橫的狼騎第5401章:尊重需要的是勝利第6021章:不過是烏合之衆罷了第6396章:形勢之艱難第3330章:不過蟊賊罷了第1438章:招降第4394章:司馬懿見貴霜女王(上)第5878章:大量登關第3537章:價格第1781章:曹性斬黃蓋第三七八章:糧草被燒,大軍潰敗第九章:腳踹袁術第5599章:徐晃加入,大軍增加第4015章:喜出望外第1691章:攻敦煌第1529章:劉備見諸葛第4603章:三座城池第3396章:甄家之人竟這般囂張第2254章:合則有利,分則必敗第2407章:朵思大王第5892章:燒掉,也不能留給敵軍第2519章:傳國玉璽之事第一六四章:入徐州第4232章:烏孫王興奮
第6035章:趙雲請纓第4531章:關乎重大,當早作謀劃第5418章:明人不說暗話第二七六章:民爲水君爲舟(求訂閱)第4431章:全部說出來第九三八章:密談第5282章:率騎離開第6624章:實力是否強盛與交往有着莫大的關.…第五十九章:蔡府第5214章:貴霜第一高手,拉圖拉如第5954章:勝利,需要雄厚實力支撐第5101章:考覈方式第3494章:考覈第6181章:這些都是本王的罪過啊第4198章:齊哈鬱悶第三二九章:紀靈斬敵將第1618章:呂布出戰(求訂閱)第6177章:女王的嘆息第5443章:絕對的信心第1451章:甄家(求訂閱)第1192章:馬超退走(求訂閱)第1400章:鞠義回軍中第3962章:前往西羌的隊伍第6769章:對晉國不得不防第七三四章:陽儀逃走第三七零章:劉詳的謀略第3126章:周瑜退兵第6739章:一切便宜行事第1799章:機會第4981章:晉軍想要進攻匈奴?第一零七章:郭嘉第3431章:不容挑釁第3681章:爲本使做主第八六零章:華佗歸來(求訂閱)第2023章:追趕第4311章:皆是爲了烏孫第4247章:來自晉軍的兇猛進攻(上)第5265章:諸多戰爭之中的崛起第4399章:玉門關第五九零章:沮授、張揚第5864章:可趁之機第3205章:終究還是到來了第6145章:攻城第6351章:不難發現晉軍的過人之處第七八一章:騎兵出動第2550章:持玉璽(求訂閱)第6516章:聖上到第一零四九章:全力攻城第5670章 魏延衝鋒第5487章:陸遜見阿律齊第1689章:趙子龍釋放俘虜第4703章:貴霜大軍,不堪一擊第二七九章:整治演武堂(求訂閱)第6601章:運輸方式改變會帶來格局變化第八十三章:匈奴求和第5336章:可否展現一二?第5975章:手段得到施展,才最爲關鍵第3364章:呂布出手第4472章:陳宮、程衝第3994章:李儒的打算第三二五章:雙戟對雙戟第3968章:鬱悶的西域商人第2275章:連弩逞威第1511章:宴飲文臣第四六一章:顏良被俘(求訂閱)第3510章:志在必得第2366章:你看看身後再說第3728章:敵軍的援兵到了第4999章:白馬義從第3108章:追擊曹軍第4898章:三處坍塌第2069章: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求訂閱)第2973章:準備決戰之事第1446章:形勢大好第2033章:登城牆第2349章:蠻人囂張第1344章:強橫的狼騎第5401章:尊重需要的是勝利第6021章:不過是烏合之衆罷了第6396章:形勢之艱難第3330章:不過蟊賊罷了第1438章:招降第4394章:司馬懿見貴霜女王(上)第5878章:大量登關第3537章:價格第1781章:曹性斬黃蓋第三七八章:糧草被燒,大軍潰敗第九章:腳踹袁術第5599章:徐晃加入,大軍增加第4015章:喜出望外第1691章:攻敦煌第1529章:劉備見諸葛第4603章:三座城池第3396章:甄家之人竟這般囂張第2254章:合則有利,分則必敗第2407章:朵思大王第5892章:燒掉,也不能留給敵軍第2519章:傳國玉璽之事第一六四章:入徐州第4232章:烏孫王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