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0章:持玉璽(求訂閱)

最終暫時確定文官的制度爲三省六部制度,這也是呂布借鑑後世的制度,對其做出一番改動之後,讓賈詡等人從中斟酌之後,暫時定下來的。

三省也就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其中中書省,幫助皇帝處理事務,掌控機密,門下省則是負責皇家的雜事,尚書省的權力較大,下轄六部二十四司。

而督察院則是作爲一個獨立的機構放到了中書省之中,可直接向皇帝彙報情況,國家大事就形成了中書省與尚書省協同的局面,而督察院能夠起到監管的作用。

在中書省之中,亦是有着御史臺,都察院負責監管文武百官,以及地方上的官員之事,御史臺有着同樣的職能,不過御史臺還有一個任務,便是觀察皇帝的言行有無不妥之處。

六部也就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下轄四司,負責具體的執行。

地方上官員的制度則是暫時沒有改變,稱帝之後,國家的制度需要逐漸的去完善的,當前的制度有着不合理的地方,肯定是要及時的修改過來,在呂布的眼中可沒有什麼祖宗之法不可變的理念,若是一個制度不能適應當前的形勢的話,就要被更改,否則就會遲滯國家的發展。

國中教派則是張魯執掌的道教,當然教中的制度進行了諸多的更改,對於教中人員也是有着諸多的限制。

武將的制度,沒有做出過多的更改。

晉王府,呂布宴飲長安的文官武將。

酒過三巡之後,呂布命人將傳國玉璽拿了出來,這是稱帝至關重要的東西之一,傳國玉璽代表的乃是天命所歸也,將玉璽拿出來讓衆人觀看,亦是爲了能夠給稱帝造勢,通過賈詡等人的講解,讓呂布明白了這個秦始皇當年命人制作的玉璽有着什麼樣的代表意義。

當文官武將見到傳國玉璽之後,議論紛紛,更多的則是流露出激動之色。

待衆人觀看之後,典韋將傳國玉璽鄭重的收了起來。

呂布輕咳一聲,衆人安靜之後,緩緩道:“本王當年也是無意之中得到了傳國玉璽,但是當時的朝廷微弱,本王就留了下來。”

“晉王能夠得到傳國玉璽,乃是天意也,晉王率領精銳之師,蕩平不臣,此等功勞,若是不能擁有傳國玉璽的話,他人何德何能可以擁有玉璽。”許攸當即起身道。

這番話倒是引來場內文官武將的認同,連帶着一些武將看向許攸的目光也和善了很多,自從來到長安城之後,許攸的行事並不低調,當年進獻冀州有功,更是經常被許攸掛在嘴邊,文官聽過之後可能一笑了之,但是軍中的武將不同。

征戰冀州,軍中將士付出了不小的代價,而許攸卻是將所有的功勞攬在他自己的身上,豈會讓軍中的將士滿意,不過許攸在長安府中任職,地位不低,軍中的將領雖說不滿,並沒有在明面上提及罷了。

以往許攸在冀州的時候也是如此,但是在呂布的面前,許攸表現的很是乖巧,對於呂布的手段,許攸可是有着清楚的認識,若是他的行爲不能讓呂布感覺到滿意的話,隨之而來的後果必然是嚴重的,在這方面,許攸還是能夠分清楚的。

進入長安城之後,許攸明顯感覺到的氣氛上的壓抑,之所以有着這般行徑,也是爲了提升他在長安城內的名聲。

場內其他的官員亦是紛紛附和,呂布稱帝,已經成爲了必然之事,官員自然明白呂布在這種時候將傳國玉璽拿出來的意思。

“玉璽代表的乃是天命所歸,但是需要的是君主的努力,當年袁術曾經得到玉璽在淮南自稱天子,引來諸侯的攻伐,民不聊生,本王雖然手中有着玉璽,卻是時刻不敢懈怠。”呂布道。

“晉王英明。”衆人紛紛道。

“本王治下,而今將近七州之地,天下十三州佔據一半之多,更加需要諸位同心協力,讓治地變得更加的繁榮。”呂布道。

“願意聽從晉王之命。”

次日,大晉報上,有關呂布擁有玉璽之事,通過大晉報傳遍天下,而陳琳更是親自執筆,陳琳乃是當初袁紹麾下的官員,極爲有文采,投靠呂布之後在長安負責大晉報的事情。

同樣一件事情,到了不同的人口中,就會給人不同的感覺,陳琳的文章更是將呂布擁有傳國玉璽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傳國玉璽顯露,引來了文人士子的關注,傳國玉璽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得到傳國玉璽的意義極爲重大,但是這些年傳國玉璽不知所蹤,更多的人懷疑傳國玉璽在曹操的身上,沒想到卻是讓呂布得到。

這讓曹操和孫權有些嫉妒呂布的氣運,以呂布當前手中的實力,再擁有傳國玉璽稱帝的話,將會擁有更大的威勢。

不過許都朝廷卻是針對這件事情做出了抨擊,認爲呂布擁有傳國玉璽而不進獻朝廷乃是違背制度的舉動,但是這種言論即便是傳到長安之後,也不會帶來太大的影響,此時長安城內正在爲呂布稱帝做着最後的準備。

如非必要的話,呂布認爲等平定天下之後,再言稱帝之事會更加的妥當,當時候會有更加充分的準備時間,但是與許都朝廷對抗,若是不能在大義上站穩腳跟的話,會吃上不小的虧。

呂布佔據的城池,百姓歸附,難保百姓對於大漢仍舊有着情感,而在呂布稱帝之後,情況就截然不同了,這些百姓找到了新的歸屬。

出乎意料的是,江東方面對於呂布持有玉璽則是給予了肯定,並且承認了呂布這些年來征戰沙場的功勞。

經過賈詡等人的分析之後,呂布明白了孫權的用意,從江東當前的情況來看,孫權對於皇帝的位置也是有着一定的想法,而孫權極有可能會在自己稱帝之後相繼稱帝。

不過江東在這方面給予了支持,呂布自然不能顯得小家子氣,命人在大晉報上宣揚了江東的功績,文章中更是提及江東屢有祥瑞,乃是帝王之氣也。

第2558章:封百官(求訂閱)第3500章:科舉開始第3067章:曹軍之敗(二)第3837章:董襲中箭第2476章:神駒(求訂閱)第5205章:黃忠的圓滿句號第1662章:追擊第1750章:馬超到來第八八四章:張繡出戰第1475章:懲治第1785章:呂玲綺的終身大事(上)第1127章:叛亂(上)第3561章:開導第3756章:勸說第6453章:選擇,在預料之中第2603章:楊風擒敵將第6767章:安息最大的威脅是何方?第6470章:陳宮,三州政務第1945章:張飛求援第6440章:足以讓貴霜的將士放棄第2696章:郭嘉之謀第七二一章:黃忠露箭術(求訂閱)第4655章:夜襲第2816章:許攸的選擇第2007章:陳應之謀第4783章:派遣使者第1941章:攻上城牆第3227章:不敢忘懷漢室第七九七章:曹操犯徐州第6010章:耶可汗割發代首第3653章:賊將受死第2856章:必有智謀之士第二五六章:郭嘉薦田豫(求訂閱)第七九一章:意想不到第1552章:戰爭來臨的氣息第4268章:大宛兵敗(終)第6662章:有晉國支持的安息會給羅馬帶來的.…第5789章:扭轉劣勢,並不簡單第6017章:攻勢兇猛之晉軍第3348章:講條件第3059章:象兵出戰第6041章:的確太過蹊蹺了第3745章:何嘗不是一種悲哀第4424章:嚴蘭的請求第6153章:悽慘戰況第六九零章:田豫之計第1603章:太史慈破羌人(三)第6470章:陳宮,三州政務第6025章:讓敵軍見識一下霹靂軍的威勢第3636章:用心準備第6187章:剷除叛逆,義不容辭第4313章:不依不饒第4678章:當真是凌厲的利器第5942章:典韋對戰普納多第4702章:一片混亂第2186章:不得不防第四五二章:河東的恐慌(求訂閱)第2906章:何人敢阻攔第4126章:卑彌呼據理力爭,郭嘉的疑惑第1631章:安撫第2454章:凱旋歸來第6081章:依託地形,阻擋敵軍第二十六章:破袁術擒紀靈第2421章:攻入營寨第6264章:晉軍兇猛攻勢下的緊急態勢第6673章:情況緊急,安息定會鋌而走險第2685章:不惜一切代價第4870章:撤退命令第4631章:康居騎兵夜襲(下)第2170章:霹靂攻城(上)第1392章:破臨淄(二)第三七五章:轉機(求訂閱)第六七零章:張燕的使命第一八六章:一劍第1974章:阻攔敵軍第5852章:戰爭對貴霜不公平第4368章:投靠晉國第2098章:益州軍必然敗北第3025章:決戰曹軍(四)第5700章:貴霜名將古裡德第3351章:聖上英明神武第二零一章:顏良挑戰(求訂閱)第2146章:先鋒軍前來第3289章:欺人太甚第3907章:心中百味陳雜第2103章:面色慘白第一零一五章:隴關慘狀第6319章:賈詡命令,史阿行動第6425章:未進攻,氣氛依舊是那般的沉重第1874章:孫權的決定第2235章:皆是爲了利益第一零四章:黃門令盧高第2687章:刀門建功第6557章:不可能到成爲現實第3789章:儘量不要讓江東軍走脫第4206章:進攻第二四一章:典韋之勇第九零零章:定計長安第1425章:袁譚之死(下)第1536章:孫乾見糜竺
第2558章:封百官(求訂閱)第3500章:科舉開始第3067章:曹軍之敗(二)第3837章:董襲中箭第2476章:神駒(求訂閱)第5205章:黃忠的圓滿句號第1662章:追擊第1750章:馬超到來第八八四章:張繡出戰第1475章:懲治第1785章:呂玲綺的終身大事(上)第1127章:叛亂(上)第3561章:開導第3756章:勸說第6453章:選擇,在預料之中第2603章:楊風擒敵將第6767章:安息最大的威脅是何方?第6470章:陳宮,三州政務第1945章:張飛求援第6440章:足以讓貴霜的將士放棄第2696章:郭嘉之謀第七二一章:黃忠露箭術(求訂閱)第4655章:夜襲第2816章:許攸的選擇第2007章:陳應之謀第4783章:派遣使者第1941章:攻上城牆第3227章:不敢忘懷漢室第七九七章:曹操犯徐州第6010章:耶可汗割發代首第3653章:賊將受死第2856章:必有智謀之士第二五六章:郭嘉薦田豫(求訂閱)第七九一章:意想不到第1552章:戰爭來臨的氣息第4268章:大宛兵敗(終)第6662章:有晉國支持的安息會給羅馬帶來的.…第5789章:扭轉劣勢,並不簡單第6017章:攻勢兇猛之晉軍第3348章:講條件第3059章:象兵出戰第6041章:的確太過蹊蹺了第3745章:何嘗不是一種悲哀第4424章:嚴蘭的請求第6153章:悽慘戰況第六九零章:田豫之計第1603章:太史慈破羌人(三)第6470章:陳宮,三州政務第6025章:讓敵軍見識一下霹靂軍的威勢第3636章:用心準備第6187章:剷除叛逆,義不容辭第4313章:不依不饒第4678章:當真是凌厲的利器第5942章:典韋對戰普納多第4702章:一片混亂第2186章:不得不防第四五二章:河東的恐慌(求訂閱)第2906章:何人敢阻攔第4126章:卑彌呼據理力爭,郭嘉的疑惑第1631章:安撫第2454章:凱旋歸來第6081章:依託地形,阻擋敵軍第二十六章:破袁術擒紀靈第2421章:攻入營寨第6264章:晉軍兇猛攻勢下的緊急態勢第6673章:情況緊急,安息定會鋌而走險第2685章:不惜一切代價第4870章:撤退命令第4631章:康居騎兵夜襲(下)第2170章:霹靂攻城(上)第1392章:破臨淄(二)第三七五章:轉機(求訂閱)第六七零章:張燕的使命第一八六章:一劍第1974章:阻攔敵軍第5852章:戰爭對貴霜不公平第4368章:投靠晉國第2098章:益州軍必然敗北第3025章:決戰曹軍(四)第5700章:貴霜名將古裡德第3351章:聖上英明神武第二零一章:顏良挑戰(求訂閱)第2146章:先鋒軍前來第3289章:欺人太甚第3907章:心中百味陳雜第2103章:面色慘白第一零一五章:隴關慘狀第6319章:賈詡命令,史阿行動第6425章:未進攻,氣氛依舊是那般的沉重第1874章:孫權的決定第2235章:皆是爲了利益第一零四章:黃門令盧高第2687章:刀門建功第6557章:不可能到成爲現實第3789章:儘量不要讓江東軍走脫第4206章:進攻第二四一章:典韋之勇第九零零章:定計長安第1425章:袁譚之死(下)第1536章:孫乾見糜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