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八章:打手

“勿要多言,本單于已經派人向晉侯求和。”樓班道。

蹋頓眯眼打量了樓班良久,驀然大笑道:“向晉侯求和,別到時烏桓人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從呂布的身上,他可是沒少吃虧,他有如今的下場,與呂布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

對於呂布,蹋頓一方面是敬佩,一方面是痛恨,不是呂布,他就不會這般倒黴。

此時蹋頓的笑聲,在各部落的族長聽來是那麼的刺耳。

“單于,此人如此囂張,且蠱惑烏桓人攻打漢人的城池,不如將他交給晉侯處置。”一名年輕的族長上前道,部落的族長死在了肥如,他對蹋頓有着滔天的仇恨。

樓班緩緩點頭:“正當如此。”

蹋頓破口大罵不止,兩名烏桓士兵走進帳內,胡亂塞了一些東西在蹋頓的口中,這位烏桓人的王,昔日在烏桓不可一世的王,就這樣被想要自保的烏桓人送到肥如。

見到被五花大綁的蹋頓,呂布豈會不明白烏桓人的用心,無非是想要在大軍的鐵蹄下自保罷了。

“主公,這是軍師從薊縣送來的信件。”典韋上前道。

呂布聞言大喜,他正準備征戰烏桓和遼西,缺少的就是出謀劃策之人,而郭嘉鎮守幽州,旁邊有着冀州軍虎視眈眈,軍中的事情只能他自己來拿主意。

看完郭嘉的信件之後,呂布臉上露出了淡淡的笑意,將目光投向下首的蹋頓笑道:“烏桓人知錯能改,乃是幸事,蹋頓蠱惑烏桓人攻打右北平,此事乃是烏桓人之事,本侯不便插手,將蹋頓送往烏桓人的領地。”

按照郭嘉的猜測,若是烏桓人求和的話,不妨再利用一下烏桓人,烏桓人能夠盤踞在幽州多年而不倒,實力是毋庸置疑的,若是大軍將烏桓人逼得太緊,說不定烏桓人會和鮮卑人或者是遼東聯合在一處,對於大軍不利。

烏桓人將蹋頓送來就是更好的說明,這樣一個平白得到的打手如果不用的話,豈不是暴殄天物了,烏桓人不在少數,組建兵馬也是很簡單的事情,到時只需要讓烏桓人爲前部,無論是攻打遼東還是鮮卑,都是不錯的助手。

蹋頓目瞪口呆的看着呂布,到了肥如之後,他心知已經是必死了,沒想到呂布卻是將他再次交給烏桓人,不過眼前的一切已經不是他一個俘虜所能左右的了。

烏延剛回到部落不久,就得知晉侯派人將蹋頓送回的消息,稍作深思,便明白了晉侯的用意,讓烏桓人自己來處置,定然是晉侯想要和烏桓人緩解眼前的關係,之前出使肥如,讓烏延感受到的是晉侯不惜一戰的決心,眼前的轉折對於烏桓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樓班也是聰穎之輩,烏延稍作分析,便明白了晉侯的用意,召集各部落的族長後,將蹋頓當衆處死,而後令烏延帶着蹋頓的人頭趕往肥如。

果然如同烏延所料,呂布在見到蹋頓的頭顱時,神色間親切不少。

“烏桓單于能有此心,本侯甚是欣慰,若是昔日蹋頓也能如此心向漢軍,豈會有如今之事。”呂布嘆道。

烏延急忙行禮道:“晉侯仁慈,不想烏桓人與漢人陷入戰亂之中,單于甚是感動,派遣在下前來,也是爲了與漢人結好。”

呂布點頭道:“樓班剛剛執掌烏桓,麾下兵力不足,爲了表達慶賀,本侯送上百壇晉酒,以做慶賀。”

“多謝晉侯。”烏延再次行禮道,晉酒就算是再美味,也沒有烏桓各部落的命運來的重要,更何況百壇晉酒代表的是晉侯對待烏桓人的態度,這對於烏桓人是至關重要的。

“本侯此番前來幽州,非是爲了幽州之事,最爲主要的是遼東。”呂布緩緩道:“遼東本是漢人的土地,但是遼東太守公孫度不知天命,竟然在遼東擅自稱王,此等違逆之舉,人人得而誅之。”

烏延眉頭微皺“晉侯若是攻打遼東,烏桓人願爲前部。”雖然明白這樣說對烏桓人不是很好,不過眼前正是與晉侯修復關係的絕佳時機,不僅讓晉侯看到了烏桓人的誠意,也看到了烏桓人的決心。

“好,素聞烏桓騎兵雄壯,就是比之草原上的鮮卑人也不遑多讓,你回去之後告知烏桓單于,派遣兩千騎兵、三千步卒,跟隨本侯出戰即可,鎧甲兵刃,全部由本侯來出。”呂布道。

“喏。”烏延抱拳道。

烏桓人雖然經歷了大敗,但是部落內不缺少的就是勇士,再說他們出的也是五千人和兩千匹戰馬罷了,剩下對烏桓人最爲主要的鎧甲和兵刃是由晉侯來負責,一旦平定遼東之後,烏桓人在晉侯心目中的地位定然會更高。

安撫好烏桓人之後,呂布開始謀劃遼東,遼東是必須要打下的,從細作傳來的消息看,在公孫度的領地裡,有着一個巨大的鐵礦,遼東軍數萬人,也是依靠這個鐵礦的支撐,若是能夠拿下遼東,不僅能夠讓幽州統一,還能擁有這樣一個鐵礦。

而今天下,鐵料也是很稀缺的資源,諸侯對於鐵料的把控極爲嚴格,商人在經商的時候,是不允許販賣鐵料的,戰爭,讓諸侯對於鐵料有着極大的需求,在幷州也是如此,匠作坊規模的擴大,帶來的就是鐵料上的緊缺,否則以匠作坊的規模,就是打造萬人軍隊需要的鎧甲兵刃,一月就能完成,這樣的效率絕對是恐怖的。

公孫度在遼東有着很高的威望,這也是呂布最爲頭疼的地方,亂世中,是公孫度讓遼東的百姓有了一片樂土,而遼東的百姓對公孫度也是極爲支持的,想要攻破遼東,比攻打烏桓人難多了。

所幸的是公孫度已經老邁,而公孫康漸漸的崛起,相比於公孫度而言,公孫康還是太年輕了,無論是戰場衝殺還是在治理地方上,差距都很大。

三萬幽州軍經過一月的休養生息,已經整備完畢,七月,天氣逐漸的炎熱,行軍對於軍中的將士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第七九零章:識破第2430章:太守,不好了第2334章:打探消息(求訂閱)第3214章:曹操之死(一)第4354章:凌厲連弩車第四三六章:蝗災第2087章:連弩車之威勢(下)第3339章:佈置一番即可第2146章:先鋒軍前來第2809章:無恥的勝利第2323章:談妥(求訂閱)第6311章:分出王宮衛士,支援大將第一零二四章:激戰第4910章:強悍晉軍第4435章:李縣令所說可否屬實第4451章:甄宓第1391章:破臨淄(一)第四三八章:難民往幷州第六七四章:突圍(求訂閱)第3288章:妄想奪走蒼梧第2074章:準備出戰第6442章:女王說不出的淒涼第九十二章:破敵(下)第6214章:晉軍的瘋狂帶來的影響第三一三章:方悅回懷縣第3857章:形勢的緊急第1555章:出兵涼州(中)第4657章:增添援兵第1133章:青州管亥第三二八章:仲家大軍搦戰(求訂閱)第6581章:不斷強大的晉國和晉軍第3335章:沁水縣第6142章:打出我軍的威勢來第2228章:最爲主要之事第6353章:晉軍兇悍,人所共知第4506章:讓孫家留下一支香火吧第4042章:追封李儒爲郃陽侯第六四九章:公孫續的野心第2169章:恐怖實力(求訂閱)第6715章:走進晉國核心,需要諸多努力第4600章:民心思定第4635章:匈奴、康居初對決(下)第5645章 氣勢高漲第6422章:心灰意冷第5707章:不知所措似乎是很正常的事情第6728章:此事爲機密,不可泄漏第2834章:許攸之死第3359章:比試箭術第5740章:這是晉軍的圈套第4716章:這便是晉軍的可怕之處了嗎?第1964章:呂布之怒(上)第5127章:八支隊伍第6367章:勝利的難度第6273章:僅有堅韌,面對晉軍是不夠的第2934章:追擊第3197章:可還記得在下?第2636章:城內叛亂第3255章:吳國使者第2438章:呂玲綺到來第2181章:諸葛亮的感覺第6203章:晉軍驕傲,不容褻瀆第1164章:襄陽城內風雲動(求訂閱)第3132章:一刀之威第3881章:城池坍塌第3130章:敵將搦戰該當如何第三八零章:李鬥被封第4328章:晉軍大旗,迎風招展第六四六章:蹋頓動心第6131章:凌厲的先登死士第八一二章:高句麗的命運第1754章:江東第4483章:巡視隊伍到來第6686章:晉國會帶來的威脅第1483章:虞翻的震驚第3919章:不若向百姓借糧第1263章:劉璋的決心第一零七四章:狼騎之威(下)第5386章:羅馬使者的懷疑態度第五五五章:秦將軍?第5503章:儘管將本將斬殺就是第1753章:亂臣賊子第1559章:死戰不退第1894章:戰關羽(求訂閱)第6339章:衝擊帶來的傷害第5778章:絕望的氣息第4186章:張燕第3313章:科舉制度第2685章:不惜一切代價第5176章:國相的建議第5069章:疑問第九章:腳踹袁術第1412章:戰後之事第1678章:敦煌太守第一零八八章:許攸的抉擇第1454章:戰事緊急(上)第3068章:曹軍之敗(三)第4088章:使者隊伍返回第2698章:交鋒第6466章:阿爾達班見郭嘉第6318章:王城,遙遙在望
第七九零章:識破第2430章:太守,不好了第2334章:打探消息(求訂閱)第3214章:曹操之死(一)第4354章:凌厲連弩車第四三六章:蝗災第2087章:連弩車之威勢(下)第3339章:佈置一番即可第2146章:先鋒軍前來第2809章:無恥的勝利第2323章:談妥(求訂閱)第6311章:分出王宮衛士,支援大將第一零二四章:激戰第4910章:強悍晉軍第4435章:李縣令所說可否屬實第4451章:甄宓第1391章:破臨淄(一)第四三八章:難民往幷州第六七四章:突圍(求訂閱)第3288章:妄想奪走蒼梧第2074章:準備出戰第6442章:女王說不出的淒涼第九十二章:破敵(下)第6214章:晉軍的瘋狂帶來的影響第三一三章:方悅回懷縣第3857章:形勢的緊急第1555章:出兵涼州(中)第4657章:增添援兵第1133章:青州管亥第三二八章:仲家大軍搦戰(求訂閱)第6581章:不斷強大的晉國和晉軍第3335章:沁水縣第6142章:打出我軍的威勢來第2228章:最爲主要之事第6353章:晉軍兇悍,人所共知第4506章:讓孫家留下一支香火吧第4042章:追封李儒爲郃陽侯第六四九章:公孫續的野心第2169章:恐怖實力(求訂閱)第6715章:走進晉國核心,需要諸多努力第4600章:民心思定第4635章:匈奴、康居初對決(下)第5645章 氣勢高漲第6422章:心灰意冷第5707章:不知所措似乎是很正常的事情第6728章:此事爲機密,不可泄漏第2834章:許攸之死第3359章:比試箭術第5740章:這是晉軍的圈套第4716章:這便是晉軍的可怕之處了嗎?第1964章:呂布之怒(上)第5127章:八支隊伍第6367章:勝利的難度第6273章:僅有堅韌,面對晉軍是不夠的第2934章:追擊第3197章:可還記得在下?第2636章:城內叛亂第3255章:吳國使者第2438章:呂玲綺到來第2181章:諸葛亮的感覺第6203章:晉軍驕傲,不容褻瀆第1164章:襄陽城內風雲動(求訂閱)第3132章:一刀之威第3881章:城池坍塌第3130章:敵將搦戰該當如何第三八零章:李鬥被封第4328章:晉軍大旗,迎風招展第六四六章:蹋頓動心第6131章:凌厲的先登死士第八一二章:高句麗的命運第1754章:江東第4483章:巡視隊伍到來第6686章:晉國會帶來的威脅第1483章:虞翻的震驚第3919章:不若向百姓借糧第1263章:劉璋的決心第一零七四章:狼騎之威(下)第5386章:羅馬使者的懷疑態度第五五五章:秦將軍?第5503章:儘管將本將斬殺就是第1753章:亂臣賊子第1559章:死戰不退第1894章:戰關羽(求訂閱)第6339章:衝擊帶來的傷害第5778章:絕望的氣息第4186章:張燕第3313章:科舉制度第2685章:不惜一切代價第5176章:國相的建議第5069章:疑問第九章:腳踹袁術第1412章:戰後之事第1678章:敦煌太守第一零八八章:許攸的抉擇第1454章:戰事緊急(上)第3068章:曹軍之敗(三)第4088章:使者隊伍返回第2698章:交鋒第6466章:阿爾達班見郭嘉第6318章:王城,遙遙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