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3章:科舉制度

從學堂之中走出來的人才,能力水平上也是參差不齊,當前晉國的治地擴大之後,學堂的數量亦是有了更多的增加,甚至在許多縣裡都有着學堂存在,通過學堂能夠讓他們進入官場,哪怕是從底層的官員做起,對於這些人來說也是彌足珍貴的,這是百姓家的孩子能夠進入官場的重要機會。

以往百姓不能解決吃穿問題的時候,不敢去考慮這方面的事情,但是現在,他們的生活漸漸的富足之後,肯定會有更多的想法,誰也不想在這件事情上落到他人的後面,家中能夠有人做官的話,對於百姓來說纔是真正的光宗耀祖了。

而今學堂中的學子數量太多,而百姓花費一些金錢之後,讓家中的孩子進入學堂之中,也是希望他們能夠有一個光明的前途,然而在選拔人才上,就會出現諸多的問題,誰也不能肯定這些人進入官場之後的表現如何,各地推薦人才的官員是否能夠做到公平公正,這些都是很大問題。

這讓呂布想到一個科舉的制度,晉國的學子越來越多之後,若是能夠從中挑選更加博學之士加以任用的話,必然能夠緩解人才上的緊張,同時也能更加的激勵學子努力學習。

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呂布覺得可行性很大,若是依靠各個地方的官員舉薦人才的話,與漢朝的制度又有什麼區別呢,最初的時候還好,等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必然會出現問題,而採取科舉的制度選拔人才的話,會更加的公平,亦是給了家世普通的百姓一個機會。

這樣制度的施行的話,必然會成爲晉國的大事情,選拔人才方式的改變,牽動的會是方方面面的事情,而官員舉薦人才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得到好處,即便不是金錢上的,這些人在進入官場之後,豈會對舉薦之人心存感激。

雖說最初的時候各地的學堂都號稱是聖上的門生,隨着晉國越來越大,學堂越來越多之後,這些人還會有着這樣的念頭嗎,即便是尋常掛在嘴邊,也不過是炫耀之言罷了。

科舉雖說也有着一定的弊端,卻是當前最爲適合的方式了,不僅文人科舉,武將同樣也要如此,有文舉就要有武舉,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方能長遠,僅僅是注重對文人的選擇,而對武將不重視的話,長此以往會讓文人的地位越來越高,武將的地位降低。

對武將的選拔,更多是以領兵作戰、個人武藝上爲主,對其文采上的考驗不需要太過的嚴格,這樣的話,軍中的將領漸漸會改變爲能夠認識字的將領。

當前在大軍之中就有着太多不認識字的將領,這種情況很常見的,士卒乃是從普通百姓中徵募而來,這些人是沒有讀書識字的,即便有也是很少,這些人在戰場上立下功勞之後,能夠逐步成長爲軍中的將領,長此以往的話,軍中讀書識字的將領會越來越少。

這樣的情況,對大軍來說其實是不利的,讓軍中的將領能夠通過書籍瞭解到更多的知識,有着很大的必要,通過書籍,能夠然他們看到更多之前不知道的事情。

尤其是有着沙場經驗的將領,結合着前人總結下來的智慧,往往能夠起到更大的作用。

大致想了這件事情之後,呂布暫時放在了一邊,無論是任何事情,如果實行下去的話,肯定需要有嚴謹的制度,當前科舉僅僅是一個想法罷了,待詢問大臣的意見之後,再製定相關的規矩,實行下去即可。

在初始的時候或許會有問題出現,但是隨着正常的逐漸實行,就能漸漸的完善起來,這與一個國家在發展中出現問題之後及時的糾正是一樣的道理。

唯有不斷的改變,找到適合的方法,才能逐漸的強大起來,當前的晉國正是這樣做的。

至於說規矩,都是人來定的,合適的留下來,不合適放棄即可,呂布要讓晉國成爲一個具有開創精神的國家,讓國家充滿活力。

還有的便是百姓的日常生活,實在是太過簡單了,少了許多的樂趣,尤其是隨着長安的逐漸繁榮之後,百姓肯定需要更多的娛樂。

讓百姓能夠參與到一些活動之中,讓百姓在生活之餘能夠有更多的樂趣,讓他們的生活真正的豐富起來,還是有着很大的必要的。

晉國是崇尚武力的國家,因爲他們的君主就是武將出身,而且這名武將帶領着晉國的將士在戰場上擊敗了一個個的敵人,這纔有瞭如今晉國的強大,不少人是想要成爲一名武將的,尤其是青壯,他們從小耳濡目染了呂布的種種事蹟之後,自然希望能夠成爲一名馳騁疆場的將領。

而在學習上,百姓同樣是重視的,這是他們的孩子能夠進入官場的機會,習武讀文,長此以往的話,晉國的人才將會多起來。

按照大漢的文人來看,武將是粗鄙的,文人是高貴的,但是在晉國,文人是不敢輕易的表露出來的,即便是他們心中對武將仍舊是這般的看法,表面上要是另外的模樣。

武將在晉國的地位與文人相同,文人治理地方穩定社稷,有着莫大的功勞,武將拼死奮戰沙場,同樣如此,兩者相輔相成,纔有了國家的強盛,無路文官還是武將,同樣是晉國的官員,他們在品級上相同,享受的待遇上相同,不同的只是手中的權力罷了。

武將對這樣的情況自然是滿意的,尤其是從其他諸侯治下投靠來的將領,他們在其他諸侯治下,可是品嚐到了文人對於武將的打壓,縱然是武將在沙場上有功勞能夠如何,他們有時候只需要一句話,就很有可能抹滅到武將的拼死奮戰。

就算是在曹操治下,這種情況也是難以避免的,曹操治下有着諸多的世家,而這些世家的影響力之大是毋庸置疑的,這樣的話,軍中將領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就,難免需要與世家之間有所牽連,若是有着世家從中幫助的話,他們能夠取得更快的提升。

第二一三章:拉攏(求訂閱)第3561章:開導第6762章:等晉國使者到來第5812章:晉軍的兇猛進攻第4029章:震動不已第6439章:沒有官員主動站出來第6683章:晉國從中獲得的利益是驚人的第4374章:三個部落的覆滅第5588章:定東城淪陷對貴霜的打擊第七二八章:攻打昌黎第3947章:周瑜談夷洲第5803章:進攻第5420章:與聖上談論此事第1901章:張飛突襲(下)第二四二章:烏桓欲求和(求訂閱)第2684章:快快告知將軍第1485章:長安商會(求訂閱)第5063章:軍隊調整第6348章:自是看到了晉軍可怕的一面第六二二章:粗鄙之人第4551章:聖上會使用三眼神銃?第4944章:康居王之死第一一零三章:朱靈投靠渤海破第1879章:中計(求訂閱)第5600章:攻破安關崖,勢在必行第1372章:敵將應戰第3410章:來勢洶洶第5203章:倒是朕有些心急了第5020章:大將魏延第3209章:聖上畢竟是大漢皇帝第七八五章:突圍第6749章:出動第1978章:魏延醒來第2780章:青州軍對戰藤甲兵第5709章:形勢動盪的貴霜第6656章:戰爭的考驗是很大的第二二零章:白馬義從之敗(下)第3526章:臣有信心第5460章:圖拉多的打算第1802章:使者第4681章:失敗消息傳來第3786章:混亂第九二二章:擒楊秋,謀安定(求訂閱)第2473章:本王不能坐視不理第3820章:紛紛請戰第1918章:馬超的行動第2358章:對戰象兵(下)第5656章:晉軍擅長以少勝多第5008章:非是區區四國之地能夠滿足的第5846章:僅僅是一個不錯的開始第4715章:防備晉軍騎兵突襲第6140章:不必焦急,穩紮穩打第3799章:晉軍竟敢這般的欺辱我軍第6413章:恐怖的存在第1877章:周瑜第6518章:火車之事,關乎重大第5991章:大將猛將第2819章:未發現許攸第6716章:發展、軍力,晉國皆有優勢第四五九章:奪箕關(下)第1856章:調兵遣將第5255章:雄厚的支撐與征戰第4020章:皆是騎術高手第1740章:一招制敵第5185章:朕其實也是頗爲滿意的六十一章:拜師蔡邕第二二三章:坐山觀虎鬥(求訂閱)第4095章:田豐調查第5007章:囑咐第七八零章:謀劃第5128章:抽籤第一一九章:縱橫鮮卑(一)第5668章:寄予厚望的進攻第5205章:黃忠的圓滿句號第4354章:凌厲連弩車第4534章:長安北軍第4871章:可怕的追擊第2952章:江陵竟被攻破第三八八章:勝孫策(求訂閱)第九九二章:許褚襲幷州(求訂閱)第6077章:將軍,大事不好了第3627章:歡欣鼓舞第6142章:打出我軍的威勢來第5485章:需要仔細思考第4400章:李肅第4503章:保護聖上!第4097章:本王不能鬆口第九三九章:山雨欲來(求訂閱)第2453章:返回成都城第3545章:孫權見周瑜第3417章:喜出望外(求訂閱)第3496章:宮中設宴第2956章:曹仁到來第4792章:商人第6466章:阿爾達班見郭嘉第6684章:安息面對晉國,毫無優勢可言第5201章:令人震撼的泰山第1703章:董武驚訝第5300章:超然地位的羅馬帝國第2588章:無能之輩
第二一三章:拉攏(求訂閱)第3561章:開導第6762章:等晉國使者到來第5812章:晉軍的兇猛進攻第4029章:震動不已第6439章:沒有官員主動站出來第6683章:晉國從中獲得的利益是驚人的第4374章:三個部落的覆滅第5588章:定東城淪陷對貴霜的打擊第七二八章:攻打昌黎第3947章:周瑜談夷洲第5803章:進攻第5420章:與聖上談論此事第1901章:張飛突襲(下)第二四二章:烏桓欲求和(求訂閱)第2684章:快快告知將軍第1485章:長安商會(求訂閱)第5063章:軍隊調整第6348章:自是看到了晉軍可怕的一面第六二二章:粗鄙之人第4551章:聖上會使用三眼神銃?第4944章:康居王之死第一一零三章:朱靈投靠渤海破第1879章:中計(求訂閱)第5600章:攻破安關崖,勢在必行第1372章:敵將應戰第3410章:來勢洶洶第5203章:倒是朕有些心急了第5020章:大將魏延第3209章:聖上畢竟是大漢皇帝第七八五章:突圍第6749章:出動第1978章:魏延醒來第2780章:青州軍對戰藤甲兵第5709章:形勢動盪的貴霜第6656章:戰爭的考驗是很大的第二二零章:白馬義從之敗(下)第3526章:臣有信心第5460章:圖拉多的打算第1802章:使者第4681章:失敗消息傳來第3786章:混亂第九二二章:擒楊秋,謀安定(求訂閱)第2473章:本王不能坐視不理第3820章:紛紛請戰第1918章:馬超的行動第2358章:對戰象兵(下)第5656章:晉軍擅長以少勝多第5008章:非是區區四國之地能夠滿足的第5846章:僅僅是一個不錯的開始第4715章:防備晉軍騎兵突襲第6140章:不必焦急,穩紮穩打第3799章:晉軍竟敢這般的欺辱我軍第6413章:恐怖的存在第1877章:周瑜第6518章:火車之事,關乎重大第5991章:大將猛將第2819章:未發現許攸第6716章:發展、軍力,晉國皆有優勢第四五九章:奪箕關(下)第1856章:調兵遣將第5255章:雄厚的支撐與征戰第4020章:皆是騎術高手第1740章:一招制敵第5185章:朕其實也是頗爲滿意的六十一章:拜師蔡邕第二二三章:坐山觀虎鬥(求訂閱)第4095章:田豐調查第5007章:囑咐第七八零章:謀劃第5128章:抽籤第一一九章:縱橫鮮卑(一)第5668章:寄予厚望的進攻第5205章:黃忠的圓滿句號第4354章:凌厲連弩車第4534章:長安北軍第4871章:可怕的追擊第2952章:江陵竟被攻破第三八八章:勝孫策(求訂閱)第九九二章:許褚襲幷州(求訂閱)第6077章:將軍,大事不好了第3627章:歡欣鼓舞第6142章:打出我軍的威勢來第5485章:需要仔細思考第4400章:李肅第4503章:保護聖上!第4097章:本王不能鬆口第九三九章:山雨欲來(求訂閱)第2453章:返回成都城第3545章:孫權見周瑜第3417章:喜出望外(求訂閱)第3496章:宮中設宴第2956章:曹仁到來第4792章:商人第6466章:阿爾達班見郭嘉第6684章:安息面對晉國,毫無優勢可言第5201章:令人震撼的泰山第1703章:董武驚訝第5300章:超然地位的羅馬帝國第2588章:無能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