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4章:爵位制度

顧雍拱手道:“聖上,如今晉軍的擴張速度太快,當以穩定治下爲主,尤其是加強西域諸國以及烏孫、大宛等地的掌控,只有將這些疆土真正的納入晉軍的掌控範圍之內,纔是最爲合適的。”

呂布深以爲然的點頭道:“元嘆之言有理,只要我軍在烏孫等四國之地,能夠徹底的穩定下來,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

三省六部的頭腦,見呂布沒有因爲戰爭的不斷勝利而衝昏頭腦,還是比較讚許的,如果君主僅僅是知道率領軍中將士征戰疆場,而不知道佔據這些城池之後該有着什麼樣的舉動的話,對於軍中將士的努力來說是不負責任的行爲。

而呂布在佔據敵軍的領土之後,能夠以穩定爲主,保證這些領土的穩定,從長遠的角度上來看,對晉軍的持續發展是有着莫大的幫助的。

晉國越發的強盛之後,對於晉軍來說就越發的有利,戰爭進行,以晉國的底蘊是能夠做到承擔的,這樣一來的話,晉軍征戰疆場之後所獲得的好處,是難以想象的。

戰爭的持續進行,對於國力來說是很大的考驗,如若不能在這樣的過程中更好的看待這些事情的話,起到的影響會更大的。

“新的五州的名字,你們回去之後也與下面的官員商討一下,到時候朕在朝堂上提出來,敲定下來。”呂布道。

衆人自然是沒有反對的道理,而這樣的事情,本身就是能夠調動官員的積極性的,晉軍佔據敵人的城池之後,這些城池將會歸屬晉軍所有,甚至連名字也是晉國方面來命名,還有什麼樣的事情,比之這更加的令人興奮的嗎。

新的五州的名字,將會載入史冊,是晉國的實力進一步強盛的重要標誌。

見三省六部的官員面露興奮之色,呂布道:“還有一事,關乎重大,需要諸位仔細斟酌。”

見呂布的面色鄭重,衆人紛紛將目光投來。

“當前晉國的制度雖說明確了下來,但是在爵位的制度上,仍舊不夠,戰場上有功的武將不在少數,僅僅是以戰神殿三十六將來衡量軍中的將領還是不夠的,朕欲要在晉國實行封王制度,不知諸位如何看待?”呂布問道。

有着心裡準備的郭嘉尚且好說,其餘的官員聽到呂布的話語之後,無不震動,封王,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可是極爲重要的事情,封侯與封王可是有着本質上的不同,王對於治下有着一定的掌控,就算是朝廷也只有監督權。

當前晉國並沒有封王,非是軍中將領征戰疆場的功勞不夠,而是晉國目前沒有這樣的制度。

封王,無論是對於文官還是武將來說,都是極爲重要的事情,但從大漢建國之後的封王上來看,封王,似乎對於武將來說並不好,稍有不慎,救護引起君主的忌憚,甚至會有着殺身之禍。

當前晉軍將士對於呂布有着絕對的崇敬,而晉國的情況與大漢又有着很大的不同,晉軍能夠有着如此的發展,與之有着最大關係的乃是晉國的皇帝呂布,這也讓呂布在朝中官員面前有着絕對的威望,至於說朝中的文官武將會做出違背呂布命令的事情,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們對呂布有着的是更多的尊重,並非是違逆。

這等情況下,就算是呂布沒有對臣子進行封王,臣子也不會有着更多的意見的。

“聖上,封王之事關乎重大,切莫草率啊。”禮部尚書管寧道。

管寧爲禮部尚書,在晉國朝堂上是比較清明的一部了,主要是禮部官員的手中沒有太多的實權,但是在尋常的時候,可是沒有人敢於輕視禮部的重要性,禮崩樂壞,表明一個國家走到了盡頭,可見禮制對於國家來說有着何等的重要性。

其餘官員對於管寧的話語也是比較認同的,封王,必須要更加的慎重才行。

“諸位愛卿的意思,朕是明白的,不過本王所說的封王,與諸位愛卿所想的封王是有着不同的地方的。”呂布緩緩道:“朕所說的封王,王所擁有的乃是一座城池,而不是一片疆土,王所在的城池,稅收、出產歸屬王之所有,就連王也有着更多數量的田地,甚至王能夠擁有一定數量的衛隊,但是王必須要接受朝廷的管制,由朝廷指派官員前往治理。”

衆人聞言,這才寬心不少,若是封王之後,王在這片疆土之中,有着更大的權力的話,對於朝廷的掌控是有着諸多的壞處的,可見呂布在封王這件事情上是有着提前的謀劃的。

當呂布將封王的規矩簡單的講述了一遍之後,衆人紛紛點頭,不過他們對於這樣的制度之中存在的缺陷,還是會做出補充的。

最後,呂布說道:“當然,父輩封王,後代享福這樣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王的後代,若是沒有顯赫的功勞的話,爵位就會降一級,以此類推。”

這樣也是爲了避免以後晉國出現諸多的王室,這樣的話,對於晉國的發展是沒有好處的。

“聖上英明。”賈詡拱手道。

呂布所說的封王制度,不會讓王的後代躺在功勞簿上,仍舊需要他們爲了功勞而努力,如若不然的話,他們的王位就會逐漸的降低,這對於王的後代來說也是焦急的一件事情。

這樣一來的話,就會避免晉國有着更多的王,有着太多的城池歸屬王所有,到時候朝廷的命令下達之後,產生的影響也是不大的。

“聖上,臣建議,城池的稅收,仍舊歸屬朝廷所有,王只是得到這座城池的出產,王的衛隊,規定數量之後,需要王依靠城池的出產來養活。”顧雍道。

呂布笑道:“元嘆這是想要極力控制王手中的權勢啊,但是若無稅收的話,王如何養活麾下的軍隊呢,僅僅是依靠出產的話,恐怕是不夠的。”

“聖上,若是放到富庶的城池,如晉陽、襄陽、鄴城等地的話,僅僅是出產和稅收,就佔據了一州重要的比重。”顧雍道。

呂布稍作沉思,也是看到了其中存在的問題“這也是很大的問題,不過以後封王之際規定,封王之後,王所擁有的城池,不能是州治、郡治。”

“聖上英明。”衆人齊聲道。

有關封王的事情,呂布與三省六部的重要官員,足足探討到了深夜,主要是封王之後的牽扯實在是太大了,非是短時間內能夠確定下來的。

晉國的爵位制度,將會分爲九等,當然得到爵位,與這個人本身所處的官職是沒有衝突的,體現的此人或者是祖上對於晉國有着什麼樣的貢獻。

一等爲親王,二等爲郡王,其中親王爲一字王,郡王則是爲二字王,所以說,有些時候通過王的封號,就能看出這個王是親王還是郡王了。

三等爲國公,四等爲郡公,五等爲縣公,六等爲縣侯,七等爲縣伯,八等爲縣子,九等爲縣男。

其實爵位的制度,還是公侯伯子男,只不過在上面增添了王的爵位罷了。

在晉國想要成爲王,到時候肯定是有着嚴格的要求的,若是對於晉國沒有突出貢獻,想要成爲王,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裂土封王,在晉國的確是做到的,不過這些王所在的城池決定了他們的收入肯定不會太多,縱然是有着賦稅作爲支撐,生活上肯定會更加的優越,這也是對於他們以往爲晉國立下功勞的體現。

晉軍將士征戰疆場,爲了一場場交戰的勝利,在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作爲晉國的君主,讓臣子擁有着更多的地位,享受着更多的權力,也是應該的事情。

如果朝中的文官武將努力之後,取得的成果,並不是很好的話,以後誰還會爲了晉國的發展付出更多的努力呢,其實這也是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上來考慮問題的。

讓軍中的將領和朝中的官員感受到,爲晉國做出努力之後,會有着什麼樣的好處,他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就會更加的用心,治理政務的時候,就不會有更多的懈怠。

再說封王這樣的事情,其實是任何的文官武將都難以拒絕的,這可是對於一名官員或者是武將成就的最高體現。

而在封王的時候,基本上是武將獲封的比較多,這也是人之常情,不管怎麼說,軍中將士征戰疆場,在戰爭中承受的可是性命的代價。

而軍中將領率領將士征戰疆場,取得的功勞也是比較突出的,對於武將有着更多的封賞,纔是最爲正常的。

文官能夠獲得封王的話,對於一名文官來說就是極大的殊榮了。

從晉國的封王制度上能夠看出,晉國的王,更多的是一種尊榮,是對於朝中文官武將努力之後的肯定。

若想要讓王位更加長久的延續下去,仍舊需要後代的不斷努力,若是連這一點都不能做到的話,王位遲早會丟失,甚至在多少代以後,會泯然衆人,即便如此,他們的後人相對於其他人來說,也是有着很高的起點了,這對於朝中的官員來說,就是比較重要的事情。

當賈詡等人離開宮殿之後,仍舊是低聲談論着,他們知道,當這樣的事情爲朝中的文官武將知道之後,會引起什麼樣的反響。

在制度上,肯定是要更多的依靠文官,依靠武將來制訂制度的話,這樣的制度是不能看的。

不過封王這件事情,關乎太大了,如果是處置的不妥當的話,引起的後果必將會是嚴重的。

而呂布能夠對臣子進行封王,就說明呂布在臣子獲得功勞的時候是不會吝嗇的,只要臣子有着足夠的功勞,晉國就會給予足夠多的賞賜,讓臣子的付出能夠得到回報。

文官封王很難,但是在晉國能夠封王的文官還是有的,因爲這些文官不僅在治理地方上,在領軍作戰方面也是有着過人之處的,如果說晉國不能給予其封賞的話,是難以做到讓文官敬服的。

封賞,在有些時候,本身就是比較困難的事情,如果封賞不公的話,很有可能會引發君主不想看到的後果。

是故在封賞方面,君主向來是重視的,最好能夠讓臣子感覺到公平,這樣的話,臣子就會心服口服,甚至於在以後會有着更多的努力。

這樣的情況,也是君主想要看到的。

其實封王,在呂布看來沒有什麼,再說呂布所說的封王與晉國官員所想的封王,本身就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限制了王的權力之後,就算是王想要利用手中的權力做出更多的事情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王的封號,代表的更多是對於文官武將取得的功勞的認可。

即便是如此,也會讓晉國的文官武將趨之若鶩的,成爲晉國的王,對於他們來說有着太過重要的意義了,這樣的話,他們甚至會在歷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

畢竟此前歷史上異姓王是少數的,晉國的實力如此的強盛,在以後肯定會得到更多的崇敬的,而在緬懷晉國的強盛的時候,他們就會想到,晉國的文官武將,爲了晉國的強盛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這樣的事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文官武將的鬥志,而且爵位的制度明確下來之後,對於晉國以後的發展也是有着好處的。

接連數日,三省六部的頭腦在散朝之後,都會前來與呂布商談,這等時候的商談,比之前就要簡單很多,更多的是對於一些細枝末節的建議。

當大體上的制度確定下來之後,其實就已經差不多了。

封王這件事情,雖說沒有在朝臣之中傳開,呂布仍舊是感覺到了三省六部頭腦官員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是何等的振奮,而有關新的五州起名字的事情,也爲三省六部的官員所追捧。

這樣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說可是難得的表現機會,若是取得的名稱能夠得到認同的話,就更加的好了。

晉國朝堂上還是有着諸多的人才的,他們在起名字的時候,也是絞盡腦汁。

第1772章:倭王(求訂閱)第2457章:選擇第一二零章:縱橫鮮卑(二)第五二九章:刺客第2674章:逃離密縣第6041章:的確太過蹊蹺了第1679章:質問(求訂閱)第2867章:決戰江東軍(八)第1412章:戰後之事第2351章:壓制第三六七章:襲擾第6304章:差距決定了晉軍的進攻必然會有巨大效果第3804章:沒有人可以阻擋晉軍進攻的鋒芒第5286章:何等嚴峻第6261章:對戰晉軍,畏懼,並不丟人第5714章:呂布,無人能夠替代第4557章:聖上給予的秘籍第5911章:持續衝擊第4248章:來自晉軍的兇猛進攻(下)第4741章:我軍必須要取得勝利第2439章:要當外公了第4651章:目瞪口呆第6681章:實力強盛會得到更多的尊敬第6580章:進攻手段,着實恐怖第二一零章:出兵幽州(求訂閱)第2640章:懶得去殺第2581章:大軍到來第2231章:孫乾勸高定(求訂閱)第6598章:火炮之威第5828章:攻破安關崖,付出值得第4402章:貴霜使者到來第6444章:爲何不說話?第1146章:秦天投靠(求訂閱)第八二八章:北海的危機(求月票)第1375章:曹仁中計第3331章:賊寇第6258章:堅韌,遠遠不夠第4701章:晉軍騎兵,所向無敵第3886章:宵小之輩第1679章:質問(求訂閱)第5469章:將晉國商人趕出去第6333章:耶可汗的心志第2904章:決戰(八)第1922章:騎兵之戰第2148章:關羽憤怒第5532章:實力出衆的晉國第2848章:隨意便可第1207章:馬超搦戰韓遂軍第一三九章:大破鮮卑(六)第六十章:會蔡邕第5552章:無所畏懼晉軍將士第5638章 晉國皇帝,善於利用戰爭之輩第3633章:人心惶惶第2253章:目瞪口呆第5107章:彪悍的涼州士卒第2332章:沒有太大的用處了?第4877章:一萬五千人足夠了第1204章:大水淹城第2038章:整裝待發第3272章:燒掉所有糧草輜重第6163章:我軍損失如何?第4391章:貴霜大監第3085章:許都形勢第十六章:董卓要跑路第九零一章:何家的決心第2799章:重用許攸第4507章:開刀問斬第八五一章:謀劃(求訂閱)第2161章:行動第3181章:全部下獄第4741章:我軍必須要取得勝利第3142章:孫尚香第4112章:交鋒開始第5535章:佔據主動權第1751章:守住葭萌關第2531章:接連變動(求訂閱)第3467章:撕心裂肺的慘叫聲第3658章:不能例外第六十二章:陳到、關宇第5170章:刺客的衝擊第5864章:可趁之機第1743章:甜頭第3200章:將領的任務第4263章:何懼區區大宛的軍隊第4251章:烏孫大軍之敗(二)第6510章:動盪與丟失王位,不是安息王想要看到的第6225章:晉軍帶來的麻煩第6062章:不交戰,不知道對手的可怕第4485章:聖上究竟如何了?第4097章:本王不能鬆口第六十章:會蔡邕第2592章:涼州軍軍師第1859章:攻進梓潼(下)第3327章:目標,幷州第4870章:撤退命令第2625章:同乘一車第1173章:黑冰臺秦楮第5976章:複雜的戰場上,危險有很多第5125章:擴充親衛第2000章:朱治
第1772章:倭王(求訂閱)第2457章:選擇第一二零章:縱橫鮮卑(二)第五二九章:刺客第2674章:逃離密縣第6041章:的確太過蹊蹺了第1679章:質問(求訂閱)第2867章:決戰江東軍(八)第1412章:戰後之事第2351章:壓制第三六七章:襲擾第6304章:差距決定了晉軍的進攻必然會有巨大效果第3804章:沒有人可以阻擋晉軍進攻的鋒芒第5286章:何等嚴峻第6261章:對戰晉軍,畏懼,並不丟人第5714章:呂布,無人能夠替代第4557章:聖上給予的秘籍第5911章:持續衝擊第4248章:來自晉軍的兇猛進攻(下)第4741章:我軍必須要取得勝利第2439章:要當外公了第4651章:目瞪口呆第6681章:實力強盛會得到更多的尊敬第6580章:進攻手段,着實恐怖第二一零章:出兵幽州(求訂閱)第2640章:懶得去殺第2581章:大軍到來第2231章:孫乾勸高定(求訂閱)第6598章:火炮之威第5828章:攻破安關崖,付出值得第4402章:貴霜使者到來第6444章:爲何不說話?第1146章:秦天投靠(求訂閱)第八二八章:北海的危機(求月票)第1375章:曹仁中計第3331章:賊寇第6258章:堅韌,遠遠不夠第4701章:晉軍騎兵,所向無敵第3886章:宵小之輩第1679章:質問(求訂閱)第5469章:將晉國商人趕出去第6333章:耶可汗的心志第2904章:決戰(八)第1922章:騎兵之戰第2148章:關羽憤怒第5532章:實力出衆的晉國第2848章:隨意便可第1207章:馬超搦戰韓遂軍第一三九章:大破鮮卑(六)第六十章:會蔡邕第5552章:無所畏懼晉軍將士第5638章 晉國皇帝,善於利用戰爭之輩第3633章:人心惶惶第2253章:目瞪口呆第5107章:彪悍的涼州士卒第2332章:沒有太大的用處了?第4877章:一萬五千人足夠了第1204章:大水淹城第2038章:整裝待發第3272章:燒掉所有糧草輜重第6163章:我軍損失如何?第4391章:貴霜大監第3085章:許都形勢第十六章:董卓要跑路第九零一章:何家的決心第2799章:重用許攸第4507章:開刀問斬第八五一章:謀劃(求訂閱)第2161章:行動第3181章:全部下獄第4741章:我軍必須要取得勝利第3142章:孫尚香第4112章:交鋒開始第5535章:佔據主動權第1751章:守住葭萌關第2531章:接連變動(求訂閱)第3467章:撕心裂肺的慘叫聲第3658章:不能例外第六十二章:陳到、關宇第5170章:刺客的衝擊第5864章:可趁之機第1743章:甜頭第3200章:將領的任務第4263章:何懼區區大宛的軍隊第4251章:烏孫大軍之敗(二)第6510章:動盪與丟失王位,不是安息王想要看到的第6225章:晉軍帶來的麻煩第6062章:不交戰,不知道對手的可怕第4485章:聖上究竟如何了?第4097章:本王不能鬆口第六十章:會蔡邕第2592章:涼州軍軍師第1859章:攻進梓潼(下)第3327章:目標,幷州第4870章:撤退命令第2625章:同乘一車第1173章:黑冰臺秦楮第5976章:複雜的戰場上,危險有很多第5125章:擴充親衛第2000章: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