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4章:朕有一事

到了晉國之後,就不同了,世家只能低調下來,若是世家的表現太過高調,一旦引起其他人的注意的話,必然會出現諸多的問題,多少強盛的世家到了晉國之後,只能安分下來,主要就是他們在晉國,沒有在其他諸侯治下那般大的影響力。

非但如此,世家在行事的時候還需要更加的謹慎,家族中的子弟也要嚴加約束,否則的話,若是家族中的子弟出現紕漏的話,他們所在的家族同樣是難以倖免的。

種種的策略,讓晉國的世家只能安分襲來,他們不敢在這樣的情況下有所異動,特別是當前從曹操治下被遷移到長安的世家,更是體會到了在長安,世家的生存究竟是怎麼回事。

放到諸侯治下,誰敢輕易的小覷世家,而世家在得到一些東西的時候,甚至不需要家族之人親自出面,只需要表示出這樣的意思即可,至於說田地,只要有着足夠的財力,家族有着足夠的底蘊,還不是他們說的算。

而今,世家子弟欺壓百姓之後,只要爲長安府知道之後,世家就會受到不少的責難,這就是規矩制度的變化所帶來的影響。

這些事情暫時爲呂布放在了一旁,而今長安城內的事情有着官員負責處置,他在城內難道逍遙一段時間,晉國的官員只需要按照當前的制度繼續下去即可,若是發現有疏漏的地方,自會有官員反饋上來。

長安周邊經過瘟疫的事情,雖說百姓有些慌亂,但是瘟疫的情況及時的穩定了下來,在發生瘟疫的時候,長安府並沒有拋棄百姓,與百姓站在一起,在這一點上,百姓是承認的。

至於說死在瘟疫下的百姓,這點就不是晉國能夠左右的了,晉國的官員要做的就是儘快的讓混亂之後的治地穩定下來。

呂布生病期間,倒是受到了宮中妃子照顧,經常有孩子前來,倒是讓呂布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當初與諸侯對戰的時候,呂布的目的就是爲了讓家人得到穩定的生活,誰能想到他一步步走到了如今的位置。

既然擁有了當前的一切,呂布就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到最好,在治理地方的才能上,呂布比之文官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是呂布可以將他們的意見綜合在一起來看,從中挑選出最爲適當的。

這樣的生活持續十日之後,呂布返回了朝堂。

衆人齊聲跪拜之後,呂布道:“衆位愛卿平身吧。”

百官道謝之後,佔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上。

環視衆人一眼,呂布緩緩道:“三輔之地發生瘟疫,死亡的百姓有六萬多人,在關鍵之際,諸位能夠穩定城內的形勢,讓長安不至於陷入動盪之中,朕甚是欣慰。”

“朕也不應該在這等時候做出這般魯莽的舉動,令諸位愛卿受累了。”

宮殿內的官員聽到呂布這番話之後,原本打算將這件事情放到朝堂上來說,只能作罷,君主已經坦誠的承認了自身存在的錯誤,他們作爲臣子的應該感到高興纔是。

即便是其他的官員想要不在這件事情上糾纏,御史臺的官員可不會善罷甘休,他們的職責不僅是糾察百官,帝王若是有不合適的舉動的話,他們也會提出來的。

君主坦誠認錯,御史臺的官員再次提出來,讓朝中其他的官員有所不滿,但是呂布面對御史臺官員的責難,非但沒有生氣,反倒是表揚了御史臺的官員。

“御史臺的官員能夠直言不諱的提出朕身上的錯誤,朕甚是欣喜,晉國需要的就是直言敢諫之士,君主犯下錯誤也要及時的指正出來,如此的話,晉國才能更加的強大。”呂布道。

“聖上英明。”衆人齊聲道。

御史臺的官員聽到呂布的誇讚之後,自然是高興不已,君主能夠承認自己的錯誤,是很不容易的,在一些人看來,這會影響到君主的威嚴,但是這些人沒有考慮到的是當君主爲了所謂的威嚴,而不敢接受自身存在的問題的時候,將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偏聽則暗,光聽則明,只有聽到更多不同的言論,才能對君主的行爲有着更大意義上的指導,讓君主在面對一些問題的時候,不至於說出現錯誤的舉動,這些對國家的發展都是有好處的。

晉國的朝堂給人的感覺是清明的,官員之間沒有了齷齪之事,他們在行事的時候,沒有更多利益上的糾葛,就避免出現更多的問題。

這也是晉國朝堂獨有的地方,當世家的力量爲呂布所打壓之後,而今的官員咋行事的過程中將會更加的注重方式方法,他們可不想自己有把柄落到其他人的手中,而呂布的一席話,更是肯定了御史臺在朝堂上的重要作用。

御史臺官員的地位在百官中雖說不高,其在朝堂上的影響力卻是讓人不敢忽視的,而御史臺挑選的官員,都是正常官員眼中的愣頭青,不管犯錯的是何人,他們都敢站出來說話,而在朝堂上更是有着“言官無罪”的規定。

這就讓官員在日常行事的時候更加的注重了,一不小心讓御史臺的官員得知他們有什麼不合乎禮儀的地方,肯定會受到御史臺官員的彈劾,就連郭嘉都因爲行事不檢點而爲御史臺的官員所彈劾。

這是晉國朝堂的制度,只要是在晉國爲官,就要遵守這樣的制度。

“而今朕有一事,需要與諸位愛卿商談。”呂布道:“而今晉國需要諸多的人才,而各地舉薦上來的人才,才能上彼此之間有着一定的差距,朕欲要改變舉薦人才的制度。”

朝中官員聞言,面露驚訝之色,改變舉薦人才的制度,勢必會對當前的晉國造成一定的衝擊,一個國家的制度在形成之後,想要讓其發生改變,還是比較困難的。

“聖上三思,當前各地舉薦上來的人才,雖說在才能上有着一定的差距,卻是各地學堂最爲優秀的人才,他們在成爲官員之後也是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的懈怠。”田豫道。

第4863章:可曾見到晉軍的黃忠?第1163章:親衛之間的對決第3903章:大將蔣欽是也第九零七章:陷陣營之威第3899章:加緊殺敵第九零零章:定計長安第3511章:黃敘之見第5030章:魏延的想法第二五六章:郭嘉薦田豫(求訂閱)第6049章:留下千名親衛足矣第2006章:斬殺叛逆第3825章:難以置信第一九三章:一戟之威第3843章:周瑜訓話第2040章:保護嚴密(求訂閱)第2301章:投降第5094章:體現將領能力的比試第二四五章:呂布搦戰第六二八章:會戰文人第1513章:曹軍到來第1872章:識破第2367章:看你有沒有這個能耐第1981章:猛火油之作用第4240章:爲何晉軍還沒有出戰第1606章:迷唐身死(求訂閱)第6597章:神機侯認爲如何?第八六七章:圖謀長安第四八六章:魏延的苦惱第五零一章:令冀州軍震撼的牀弩(求訂閱)第1494章:鮑隆突襲第6550章:會佔據更大的優勢第4670章:激怒第2410章:趙雲入城第八九四章:末路第3150章:能夠成功嗎第1513章:曹軍到來第5827章:最多不過五日第6471章:皇帝與女王之大婚第1668章:比試挑選(求訂閱)第3051章:大將隕落(求訂閱)第三零九章:青牛的身份(求訂閱)第四章:整軍第3140章:大軍調動第1447章:削弱世家(求訂閱)第五一四章:楊鳳投靠?第2139章:傷兵營第4262章:晉軍竟敢如此無恥!第3631章:趙雲到來第6147章:誰人不害怕?第1474章:審問第六三九章:襄陽龐統(求訂閱)第3407章:草原第1249章:檢驗大軍第5667章 涼州悍卒,三千人第5945章:安關崖沒能阻擋晉軍第3636章:用心準備第一四九章:雲中第4837章:不得不重視晉軍的影響力第3950章:朕無憾矣第6400章:大將戰死的衝擊第4900章:深深的畏懼第六二零章:諸葛亮入幷州第5431章:強悍,依仗第5567章:人心惶惶的貴霜第4532章:就跟隨朕前往匠作坊吧第4766章:痛打落水狗的機會第1722章:攻打城池第5819章:凌厲與脆弱第1184章:出兵(求訂閱)第6382章:趙雲對戰耶可汗(下)第6683章:晉國從中獲得的利益是驚人的第4937章:追擊第3733章:可有好的計謀?第1999章:刑道榮的決定第3332章:繼續爭鬥便是第6645章:羅馬使者不能淡定第1935章:轉移輜重第4602章:昔日烏孫的昆莫第5547章:慌亂的貴霜守軍第2841章:小人願意投降第2329章:勸說孟獲第1570章:牛輔立功第3694章:不以爲意第四一一章:打探消息(求訂閱)第1512章:一把大火第1125章:徵兵之事第2795章:查封,求情第2978章:攻打廣陵?第4218章:不可有絲毫的走漏第2720章:不擇一切手段第八七六章:賄賂逢紀第1669章:選副將第2018章:猛火油逞威第3280章:孫尚香的擔憂第1887章:呂布會劉備第5317章:羅馬帝國之人亦是驕傲的第5686章:傳令撤離第2708章:騎兵之勇第1312章:張飛擒敵將第3694章:不以爲意
第4863章:可曾見到晉軍的黃忠?第1163章:親衛之間的對決第3903章:大將蔣欽是也第九零七章:陷陣營之威第3899章:加緊殺敵第九零零章:定計長安第3511章:黃敘之見第5030章:魏延的想法第二五六章:郭嘉薦田豫(求訂閱)第6049章:留下千名親衛足矣第2006章:斬殺叛逆第3825章:難以置信第一九三章:一戟之威第3843章:周瑜訓話第2040章:保護嚴密(求訂閱)第2301章:投降第5094章:體現將領能力的比試第二四五章:呂布搦戰第六二八章:會戰文人第1513章:曹軍到來第1872章:識破第2367章:看你有沒有這個能耐第1981章:猛火油之作用第4240章:爲何晉軍還沒有出戰第1606章:迷唐身死(求訂閱)第6597章:神機侯認爲如何?第八六七章:圖謀長安第四八六章:魏延的苦惱第五零一章:令冀州軍震撼的牀弩(求訂閱)第1494章:鮑隆突襲第6550章:會佔據更大的優勢第4670章:激怒第2410章:趙雲入城第八九四章:末路第3150章:能夠成功嗎第1513章:曹軍到來第5827章:最多不過五日第6471章:皇帝與女王之大婚第1668章:比試挑選(求訂閱)第3051章:大將隕落(求訂閱)第三零九章:青牛的身份(求訂閱)第四章:整軍第3140章:大軍調動第1447章:削弱世家(求訂閱)第五一四章:楊鳳投靠?第2139章:傷兵營第4262章:晉軍竟敢如此無恥!第3631章:趙雲到來第6147章:誰人不害怕?第1474章:審問第六三九章:襄陽龐統(求訂閱)第3407章:草原第1249章:檢驗大軍第5667章 涼州悍卒,三千人第5945章:安關崖沒能阻擋晉軍第3636章:用心準備第一四九章:雲中第4837章:不得不重視晉軍的影響力第3950章:朕無憾矣第6400章:大將戰死的衝擊第4900章:深深的畏懼第六二零章:諸葛亮入幷州第5431章:強悍,依仗第5567章:人心惶惶的貴霜第4532章:就跟隨朕前往匠作坊吧第4766章:痛打落水狗的機會第1722章:攻打城池第5819章:凌厲與脆弱第1184章:出兵(求訂閱)第6382章:趙雲對戰耶可汗(下)第6683章:晉國從中獲得的利益是驚人的第4937章:追擊第3733章:可有好的計謀?第1999章:刑道榮的決定第3332章:繼續爭鬥便是第6645章:羅馬使者不能淡定第1935章:轉移輜重第4602章:昔日烏孫的昆莫第5547章:慌亂的貴霜守軍第2841章:小人願意投降第2329章:勸說孟獲第1570章:牛輔立功第3694章:不以爲意第四一一章:打探消息(求訂閱)第1512章:一把大火第1125章:徵兵之事第2795章:查封,求情第2978章:攻打廣陵?第4218章:不可有絲毫的走漏第2720章:不擇一切手段第八七六章:賄賂逢紀第1669章:選副將第2018章:猛火油逞威第3280章:孫尚香的擔憂第1887章:呂布會劉備第5317章:羅馬帝國之人亦是驕傲的第5686章:傳令撤離第2708章:騎兵之勇第1312章:張飛擒敵將第3694章:不以爲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