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4章:趙雲逞威

且蠻人部落生活在漢人官員的統治下多年,對於漢人的統治已經漸漸的習慣了下來。

漢人百姓在城內的地位很低,原本蠻人在漢人的面前是要表現出足夠的尊敬的,在孟獲崛起奪占城池之後,情況卻是發生了改變。

漢人百姓對於漢軍的到來,自然是極爲興奮的,只要漢軍能夠攻破城池,他們在城內的地位就能高漲,同時還能將這些蠻人趕出去,對於蠻人,漢人是輕視的。

城頭上,金環三結看到城外的大軍之後,面露沉思之色,此時蠻王正率領大軍與長安軍在滇池對壘,長安軍卻是意圖攻打味縣,給他一種難以理解的感覺,長安軍雖說在人數上佔據着優勢,但是蠻王的麾下可是有着戰無不勝的象兵。

從城外大軍的數量來看,最多不過五千多人罷了。

而金環三結卻是不敢放鬆警惕,命令軍中的士卒嚴密守城,打探敵軍的消息。

在城內有着三百餘名騎兵,就成爲了打探情況的主要力量。

然而蠻人的斥候出城之後,卻是遭到了長安軍斥候的瘋狂屠殺,在騎兵的實力上,蠻人的騎兵比之長安軍的騎兵差距很大,沒有馬鐙的幫助,蠻人的騎兵只能依靠雙腿保證他們能夠在戰馬上衝殺。

飛騎則是展現出了過人的騎術,他們在戰馬上靈活的身姿,讓其在面對敵軍的時候能夠更加的自如,飛騎的鎧甲兵刃,遠遠不是蠻人騎兵能夠比擬的,雙方斥候的交戰,對於蠻人的騎兵來說是不對等的戰鬥。

次日,趙雲率領長安軍前往城外搦戰,看着不遠處的城池,趙雲卻是在想着如何能夠攻破味縣。

趙雲深知攻破味縣的重要性,平定蠻人的部落對於穩定南部郡縣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若是任由蠻人部落佔據城池的話,縱然是長安軍攻破滇池之後,也難以讓益州郡真正的穩定下來。

至於說滇池城外的戰鬥,趙雲沒有絲毫的擔憂,他相信呂布會率領長安軍的將士取得戰場上的勝利。

面對長安軍的搦戰,城內的蠻人將領怒不可遏,向來都是蠻人的將士在戰場上縱橫,漢軍面對蠻人大軍的時候只能固守城池,而今這樣的事情竟然發生在了他們的身上,這讓心高氣傲自詡精銳的蠻人將領如何受得了。

軍中請戰的聲音此起彼伏,金環三結自然不能在這種時候打消軍中將士的積極性,率領三千兵馬出城迎戰,同時也是爲了看看長安軍到底有什麼出衆的地方,城內此時可是有着上萬大軍,在他看來將城外的敵軍擊敗,不在話下。

金環三結的任務是守住味縣,並不代表面對漢軍將士挑釁的時候他不會出戰,將漢軍擊潰,在金環三結看來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而擊敗漢軍之後,蠻人的將士能夠得到更加精良的兵刃,這些年來,蠻人的大軍就是通過這樣的作戰方式,讓軍中將士的兵刃鎧甲逐漸的得到更換。

長安軍的鎧甲兵刃肯定不是益州郡的大軍能夠比擬的。

三千蠻人大軍出城,聲勢蔚爲壯觀,不過他們散亂的陣型,卻是讓漢軍將士大笑不已。

趙雲策馬上前大喝道:“本將軍乃是晉王帳下大將趙雲是也,何人敢上前與本將軍一戰!”

金環三結剛剛將趙雲所說的話語用蠻人的語言說了一遍,一名蠻人將領手持狼牙棒,向着趙雲殺來,兩軍搦戰,蠻人將領向來是不畏懼漢人軍隊的,以往與郡內的軍隊爭鬥的時候,漢人的將領哪敢這般的囂張。

不少蠻人的將領見到這一幕之後,暗中惋惜,在他們看來,體型略顯瘦削的趙雲就是上來送性命的。

趙雲面露譏笑之色,蠻人將領敢於上前迎戰,他就會讓蠻人感受到什麼叫做絕望。

身下的戰馬似乎體會到了主人的心情,以極快的速度向着蠻人的將領而去。

但見趙雲躍馬挺槍,手中長槍以極快的速度向着蠻人的將領而去。

能夠使用狼牙棒,足以說明這名蠻人將領在力量上有着過人之處,蠻人部落的將領追求的是力量上的提升。

這名蠻人將領見到長槍襲來,想要舉起狼牙棒去抵擋,卻是發現趙雲刺來的長槍速度實在是太快了,他只是看到一抹槍影閃過,長槍已經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蠻人將領大驚失色,他對戰過的漢軍將領不在少數,然而這等凌厲的進攻他是第一次見到。

“好槍法!”蠻人將領說完這句話之後,從戰馬上轟然跌落,無主戰馬返回本陣,在蠻人將領的咽喉處,出現了觸目驚心的傷口。

正準備慶祝勝利的蠻人將士,發現戰死的竟然是他們這一方的將領,這讓許多蠻人的將領難以接受,這名出戰的將領乃是部落內有名的勇士,力量強悍,多少敵軍就是死在了他的手中,沒想到與白淨的漢軍將領交手,僅僅是一個回合,就被斬殺。

兩人交手,只是一合,蠻人將領身死,長安軍的將士爆發出陣陣歡呼之聲,爲他們的將軍吶喊助威,對於趙雲的武藝,長安軍的將士自然是明白的,蠻人的將領竟然敢這般的猖狂,沒有什麼比這等乾脆利落的出手,更加能夠讓他們感覺到振奮的了。

“何人還敢上前?”趙雲勒馬收槍,立在場中大喝道。

一名蠻人將領手持長刀,向着趙雲殺來,他們有着屬於自己的驕傲,不容許漢軍的將領在城外如此的放肆。

然而兩人交手之後,又是一回合,蠻人將領身死當場。

接連兩名將領死在了趙雲的手中,金環三結看向趙雲的目光有些凝重,方纔他甚至沒有看清趙雲是如何出手的,金環三結也是蠻人部落內有名的勇士,不然的話,也走不到大洞主的位置上。

但是在面對趙雲的時候,金環三結沒有了信心,他對於自己對戰趙雲能否取勝,沒有足夠的把握,他是城內的主要將領,自然不能在這等時候出戰。

第三一零章:徐晃敗方悅第3471章:荊州之況第三零一章:山賊帶路第八八二章:韓遂發兵第5193章:實力鼎盛的晉國第3114章:必然爭相投靠第6560章:晉國給人的感覺是無敵的第八九六章:張繡投靠第二零四章:幽州求援第5373章:三方使者的忙碌第4802章:心情沉重的阿律齊第2512章:張飛投誠(上)第1592章:成功刺殺(上)第5828章:攻破安關崖,付出值得第1766章:叛徒第4118章:不許放箭,捉活的第3901章:務必擋住追兵第5064章:晉國十八州第八四六章:單福來投第1372章:敵將應戰第5776章:着實是太過困難了第4791章:是不能得到原諒的第4084章:你是呼廚泉?第1791章:蕭衍第3105章:生擒敵將第2205章:走哪一條道路第四二二章:黃忠箭術(下)第五六八章:兩位夫人有喜了?第6559章:晉國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威脅第5681章:耶可汗必須要站出來第5169章:人才濟濟的晉國第2996章:虞翻的擔心第5319章:戰爭,正常第4011章:讓閻行前來第4021章:這究竟是何等的軍隊?第6624章:實力是否強盛與交往有着莫大的關.…第1533章:繁鬧長安第5470章:將會是不死不休的局面第2148章:關羽憤怒第6207章:穩步推進,陷陣營第3549章:搶購米糧第5686章:傳令撤離第1953章:混戰第5484章:不如直接將陸遜斬殺第5533章:晉國之人的手段第九四六章:甄家欲聯姻第3925章:自會論功行賞第5597章:涼州軍此次調動萬人,隨朕出征第3156章:擊殺曹操,直接封侯第6736章:急切離開長安的羅馬使者第一六四章:入徐州第1878章:先鋒曹仁第4988章:苦不堪言的匈奴人第1962章:力戰關張第2963章:軍師計謀之功也第4377章:匈奴和康居使者第6755章:晉國皇帝的授意?第3935章:城破第5012章:郭嘉舉薦司馬懿第5115章:是絕對不能容忍的第2882章:不會輕易放棄第六五四章:攻城第1357章:懷疑第1398章:袁紹的手段第5963章:對白馬義從來說是戰爭的開始第5551章:以少勝多,並不稀奇第七三九章:追擊第5959章:晉軍進攻帶來的傷害第6691章:晉國實力,已得到二個帝國的認可.…第4570章:訓練成果(中)第4592章:當以和爲貴第1774章:黃蓋的消息第1577章:羌人破城(中)第6410章:無力迴轉了嗎?第4850章:暗中提高警惕第1547章:韓遂效忠第6709章:羅馬進攻安息是必然第二一八章:白馬義從之敗(上)第6053章:莫非敵軍向着聖上來了?第2104章:不能讓劉備走脫第1888章:魏延罵陣,張飛出手第六一四章:春聯第5308章:看到的是晉國皇帝的凌厲第七八七章:鮮卑再出兵第2394章:趙雲逞威第5702章:很快得到消息第2754章:虎豹騎撤退第2003章:曹軍進城第5058章:打探情況第5430章:得到需要付出代價第3860章:豫章郡第五十七章:白龍魚服入長安(下)第4501章:孫觀背叛第4024章:城門被破第5604章:朕已經有了決策第4331章:烏孫王迴歸第5365章:三方使者蠢蠢欲動第五二五章:賊寇來了第3677章:孫權召見司馬懿第5918章:逃離和順從
第三一零章:徐晃敗方悅第3471章:荊州之況第三零一章:山賊帶路第八八二章:韓遂發兵第5193章:實力鼎盛的晉國第3114章:必然爭相投靠第6560章:晉國給人的感覺是無敵的第八九六章:張繡投靠第二零四章:幽州求援第5373章:三方使者的忙碌第4802章:心情沉重的阿律齊第2512章:張飛投誠(上)第1592章:成功刺殺(上)第5828章:攻破安關崖,付出值得第1766章:叛徒第4118章:不許放箭,捉活的第3901章:務必擋住追兵第5064章:晉國十八州第八四六章:單福來投第1372章:敵將應戰第5776章:着實是太過困難了第4791章:是不能得到原諒的第4084章:你是呼廚泉?第1791章:蕭衍第3105章:生擒敵將第2205章:走哪一條道路第四二二章:黃忠箭術(下)第五六八章:兩位夫人有喜了?第6559章:晉國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威脅第5681章:耶可汗必須要站出來第5169章:人才濟濟的晉國第2996章:虞翻的擔心第5319章:戰爭,正常第4011章:讓閻行前來第4021章:這究竟是何等的軍隊?第6624章:實力是否強盛與交往有着莫大的關.…第1533章:繁鬧長安第5470章:將會是不死不休的局面第2148章:關羽憤怒第6207章:穩步推進,陷陣營第3549章:搶購米糧第5686章:傳令撤離第1953章:混戰第5484章:不如直接將陸遜斬殺第5533章:晉國之人的手段第九四六章:甄家欲聯姻第3925章:自會論功行賞第5597章:涼州軍此次調動萬人,隨朕出征第3156章:擊殺曹操,直接封侯第6736章:急切離開長安的羅馬使者第一六四章:入徐州第1878章:先鋒曹仁第4988章:苦不堪言的匈奴人第1962章:力戰關張第2963章:軍師計謀之功也第4377章:匈奴和康居使者第6755章:晉國皇帝的授意?第3935章:城破第5012章:郭嘉舉薦司馬懿第5115章:是絕對不能容忍的第2882章:不會輕易放棄第六五四章:攻城第1357章:懷疑第1398章:袁紹的手段第5963章:對白馬義從來說是戰爭的開始第5551章:以少勝多,並不稀奇第七三九章:追擊第5959章:晉軍進攻帶來的傷害第6691章:晉國實力,已得到二個帝國的認可.…第4570章:訓練成果(中)第4592章:當以和爲貴第1774章:黃蓋的消息第1577章:羌人破城(中)第6410章:無力迴轉了嗎?第4850章:暗中提高警惕第1547章:韓遂效忠第6709章:羅馬進攻安息是必然第二一八章:白馬義從之敗(上)第6053章:莫非敵軍向着聖上來了?第2104章:不能讓劉備走脫第1888章:魏延罵陣,張飛出手第六一四章:春聯第5308章:看到的是晉國皇帝的凌厲第七八七章:鮮卑再出兵第2394章:趙雲逞威第5702章:很快得到消息第2754章:虎豹騎撤退第2003章:曹軍進城第5058章:打探情況第5430章:得到需要付出代價第3860章:豫章郡第五十七章:白龍魚服入長安(下)第4501章:孫觀背叛第4024章:城門被破第5604章:朕已經有了決策第4331章:烏孫王迴歸第5365章:三方使者蠢蠢欲動第五二五章:賊寇來了第3677章:孫權召見司馬懿第5918章:逃離和順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