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3章:孫策之死(下)

房間內的氣氛有些凝重,江東的官員對於孫策將於吉處死雖然有些不滿,但孫策畢竟是吳王,在江東有着絕對的話語權,再說于吉的存在的確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君主對於江東的統治,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因爲于吉的事情,竟然讓孫策病重。

孫策驍勇善戰,在天下有着偌大的威名,江東的文官武將對於孫策也是十分的擁戴,若是孫策突然離去的話,他們該何去何從,江東會有什麼樣的情景。

衆人行禮之後,孫策在侍女的攙扶下,勉強坐起,聲音有些虛弱的說道:“而今天下大亂,以江東之將士,三江之固,定然能夠有大的作爲,還望子布等人能夠輔助本王之弟仲謀,治理江東。”言畢命人取出印綬與孫權。

“仲謀日後就是江東之主,行事當有分寸,不可魯莽,不可任性而爲,若是領江東之兵征戰沙場,與天下諸侯爭鋒,仲謀不如我,若論舉賢任能,保衛江東之周全,我不如仲謀也,還望仲謀能夠念及父兄創業之艱難,保全江東,緩緩圖之。”

孫權聞言大哭,接過印綬。

孫策將目光投向其母道:“如今兒已經的病入膏肓,如今將江東之事交付給吾弟仲謀,還望母親能夠朝夕訓之,父兄舊人,慎勿輕怠。”

吳老夫人哭道:“恐汝弟年幼,若是不能勝任江東之事,該當如何?”

孫策蒼白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仲謀之才,勝兒十倍,足以率領江東之衆,若是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恨周瑜如此不在江東,不能當面囑託。”

想到周瑜,孫策心中的遺憾可想而知,原本想着兩人聯手,能夠在這等亂世之中建立一番功業,沒想到因爲賊子的緣故,卻是不得不離去,周瑜在軍中有着很大的威望,對於日後周瑜能夠在江東立足,他倒是沒有太多的擔憂。

而後孫策又將族中之人喚來囑託。

待將身後之事吩咐完之後,孫策永久的閉上了雙眼,橫行江東的一代英雄,就此落下帷幕。

孫策死後,孫權成爲了江東之主,孫權生的是碧眼紫髯,方頤大口,在江東也是一時人物。

且說周瑜得到孫策的命令之後,率領數名護衛前往長安,進入長安倒是見到了賈詡。

賈詡對於出兵之事卻是沒有話語權,他雖然負責長安的大事,但是出兵威脅南陽郡的話,卻是意味着要與曹操決裂,此時呂布正領兵攻打尉黎國,一旦曹操憤怒之下攻打長安的話,定然會引來不必要的戰爭。

不過出兵威脅南陽的話,帶來的好處是巨大的,曹操而今的實力日漸壯大,今歲更是沒有戰事發生,任由曹操這般發展先去的話,定然會成爲長安的勁敵,而江東與曹操一般,皆有可能是呂布的敵人。

在對於諸侯的信任上,賈詡極爲謹慎的,尤其是經過了當初諸侯聯合攻打壺關的事情之後,對於諸侯的話語自然不會輕信,在賈詡的心中,這些諸侯都將是呂布的敵人。

聯合孫策之後,就能讓曹軍陷入戰事之中,最好能夠與江東拼個你死我活,實際上以賈詡如今在長安城內的權力,是可以調動大軍前往武關威懾南陽郡的,但賈詡是一個懂得明哲保身之人,雖然這些年在呂布的治下有了不小的改變,仍舊奉行這一點,作爲一名臣子若是讓君主感受到了威脅之後,必然不會有太好的下場。

別看他而今在長安城內地位顯赫,若是沒有呂布的信任的話,眼前的一切都將成爲過眼雲煙,賈詡自然不會容許這等情況發生,只能讓周瑜在城內等待,派遣快馬將此事告知呂布。

周瑜也知道這件事關乎到長安的大局,暫時留在長安城內等候。

長安是大漢當初的都城,城池的規模浩大,給人以莊嚴大氣之感,遠遠不是其他的城池能夠比擬的,而經過呂布麾下官員的治理之後,周瑜能夠深切的感受到長安此時的變化。

城內的商人和過往的百姓卻是越發的多了起來,尤其是從百姓的神色間,周瑜看到是滿足,這等情況即便是在江東都是罕見的。

越是深入的瞭解呂布,越是能夠感覺到呂布的恐怖之處,誰能想到一名武將,在治理地方上,盡然有着這等手段,當初其他的諸侯都是小覷了呂布。

進入長安學堂的時候,周瑜卻是沒有遇到阻攔,在學堂內走上一圈之後,周瑜的面色更加的凝重,學堂,就是呂布與世家對抗的手段之一,分田則是讓世家在百姓中的影響力降到了最低。

長安的學堂內的學子有千餘人,這裡的學堂不是其他地方的學堂能夠比擬的,但凡是能夠進入長安學堂的學子,在其他地方的學堂之中也是佼佼者。

這些學子,一旦真正的成長起來之後,將會是何等恐怖的存在,透過學堂,周瑜再次體會到了呂布野心,呂布這般做,已經完全將世家放置在了對立面上,不依靠世家提供的人才,學堂的人才足以用來治理地方,這就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削弱世家對於治下的影響力。

世家有着何等強大的底蘊,周瑜是極爲清楚的,在江東的時候,孫策還要對世家進行安撫,放到呂布的治下,世家卻是徹底的老實了,而且呂布對於治下離開的世家,並沒有採取行動,世家離開的越乾淨,對於呂布而言越好。

而今呂布的實力越發的強大,選擇離開的世家畢竟是少數的,何況在呂布的治下,只要循規蹈矩還是能夠獲取不少的好處的。

學堂之中雖然有學子可以用來治理地方,然而這些學堂的學子在總體的質量上比之世家子弟卻是差了不少,世家亦是將家族之人送到官場之上,試圖能夠得到更多的官職,從而讓家族得到保全。

世家的子弟進入官場,長安府並沒有阻攔,這些官員若是安分還好,否則的話,家族是要倒黴的,只要呂布的實力足夠強橫,這些世家就只能乖乖的服從規矩。

第3838章:生擒周泰第七五零章:公孫度病倒第5369章:朕,決意對貴霜用兵第5556章:持續衝擊第1791章:蕭衍第1294章:截殺龐統(求正版訂閱)第3438章:青州第5481章:驅趕商人,爲戰爭埋下伏筆第3803章:進攻晉軍的側翼第3027章:決戰曹軍(六)第3817章:司馬懿並非是簡單之人第2864章:決戰江東軍(五)第3483章:情況混亂第1917章:劉備憤怒第1803章:賈詡會荀攸第3724章:連弩車第七四八章:傷兵第5890章:晉軍在戰場上的成就第1607章:羌人撤退第4314章:達成第4017章:中計第1801章:秦陽(求訂閱)第4111章:三千對戰九千第3024章:決戰曹軍(三)第4744章:形勢變化第5677章:百人已登關第2526章:被激怒了第5827章:最多不過五日第一二一章:縱橫鮮卑(三)第4262章:晉軍竟敢如此無恥!第6050章:騎兵威勢第5656章 不可忽視的作用第2657章:夏侯蘭斷後第1279章:示弱第2521章:連弩車(求訂閱)第4071章:大宛使者第八三五章:見於夫羅第6192章:臨危受命,大吏第6217章:晉軍攻勢,帶來的困擾第5279章:成長、衝擊第七八九章:鮮卑人的計謀第3866章:竟然背叛了聖上第4562章:司馬懿比較合適第3004章:降者不殺第八六三章:與江東的交易第6654章:羅馬使者還是屈服了第4079章:乃是當今工部尚書之子第1628章:追擊賊寇第5733章:手段,敵軍難以想象第4048章:對周瑜的任命第5078章:朕要親自過問第3740章:火光閃爍第1543章:前往長安(求訂閱)第六十章:會蔡邕第2772章:冀州消息第3228章:謀劃第三四零章:幷州騎兵的秘密第3936章:張郃、高順第八三五章:見於夫羅第2629章:壓力很大第6438章:晉軍會更加肆無忌憚第4539章:暗中活動第3802章:江東軍慌亂第八三四章:攀談(求訂閱)第二三零章:追殺第4809章:囂張閻行(下)第1130章:回冀州(求訂閱)第1744章:回兵長安第4482章:拍案而起第3890章:周都督求見第6110章:晉國的皇帝回來了第5877章:各自佔據一半第1947章:魏延失敗第二二一章:白馬義從之敗(終)第3038章:猛火油之威第七五三章:消息走漏第5818章:畏懼情緒第1729章:見尉黎國王第1180章:龐士元出使韓遂(求訂閱)第5183章:儲君何人爲好?第5918章:逃離和順從第2690章:做好出戰準備第3846章:不知丞相如何看待?第2151章:益州軍夜襲營(上)第2222章:佔據CD城第1374章:曹操發兵第2978章:攻打廣陵?第3441章:黃忠之言第4166章:出戰將領第4053章:倭國叛亂不能容忍第6361章:勝利,對晉軍不陌生第2995章:裡應外合?第4933章:攻破康居王宮第6095章:無法取得勝利的軟肋第5330章:圖拉多的懷疑第4905章:需要得到晉軍的幫助第3594章:草船借箭第6513章:史阿與安息王的交易(下)第3213章:前方有騎兵靠近第6560章:晉國給人的感覺是無敵的
第3838章:生擒周泰第七五零章:公孫度病倒第5369章:朕,決意對貴霜用兵第5556章:持續衝擊第1791章:蕭衍第1294章:截殺龐統(求正版訂閱)第3438章:青州第5481章:驅趕商人,爲戰爭埋下伏筆第3803章:進攻晉軍的側翼第3027章:決戰曹軍(六)第3817章:司馬懿並非是簡單之人第2864章:決戰江東軍(五)第3483章:情況混亂第1917章:劉備憤怒第1803章:賈詡會荀攸第3724章:連弩車第七四八章:傷兵第5890章:晉軍在戰場上的成就第1607章:羌人撤退第4314章:達成第4017章:中計第1801章:秦陽(求訂閱)第4111章:三千對戰九千第3024章:決戰曹軍(三)第4744章:形勢變化第5677章:百人已登關第2526章:被激怒了第5827章:最多不過五日第一二一章:縱橫鮮卑(三)第4262章:晉軍竟敢如此無恥!第6050章:騎兵威勢第5656章 不可忽視的作用第2657章:夏侯蘭斷後第1279章:示弱第2521章:連弩車(求訂閱)第4071章:大宛使者第八三五章:見於夫羅第6192章:臨危受命,大吏第6217章:晉軍攻勢,帶來的困擾第5279章:成長、衝擊第七八九章:鮮卑人的計謀第3866章:竟然背叛了聖上第4562章:司馬懿比較合適第3004章:降者不殺第八六三章:與江東的交易第6654章:羅馬使者還是屈服了第4079章:乃是當今工部尚書之子第1628章:追擊賊寇第5733章:手段,敵軍難以想象第4048章:對周瑜的任命第5078章:朕要親自過問第3740章:火光閃爍第1543章:前往長安(求訂閱)第六十章:會蔡邕第2772章:冀州消息第3228章:謀劃第三四零章:幷州騎兵的秘密第3936章:張郃、高順第八三五章:見於夫羅第2629章:壓力很大第6438章:晉軍會更加肆無忌憚第4539章:暗中活動第3802章:江東軍慌亂第八三四章:攀談(求訂閱)第二三零章:追殺第4809章:囂張閻行(下)第1130章:回冀州(求訂閱)第1744章:回兵長安第4482章:拍案而起第3890章:周都督求見第6110章:晉國的皇帝回來了第5877章:各自佔據一半第1947章:魏延失敗第二二一章:白馬義從之敗(終)第3038章:猛火油之威第七五三章:消息走漏第5818章:畏懼情緒第1729章:見尉黎國王第1180章:龐士元出使韓遂(求訂閱)第5183章:儲君何人爲好?第5918章:逃離和順從第2690章:做好出戰準備第3846章:不知丞相如何看待?第2151章:益州軍夜襲營(上)第2222章:佔據CD城第1374章:曹操發兵第2978章:攻打廣陵?第3441章:黃忠之言第4166章:出戰將領第4053章:倭國叛亂不能容忍第6361章:勝利,對晉軍不陌生第2995章:裡應外合?第4933章:攻破康居王宮第6095章:無法取得勝利的軟肋第5330章:圖拉多的懷疑第4905章:需要得到晉軍的幫助第3594章:草船借箭第6513章:史阿與安息王的交易(下)第3213章:前方有騎兵靠近第6560章:晉國給人的感覺是無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