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2章:孫策之死(中)

食客紛紛猜測房內之人的身份,更是有食客在方纔開門的一瞬間,見到了房間內的情形,一番耳語之後,這些人卻是匆忙離開了酒樓。

于吉在江東有着不小的名頭,然而平時只是普通的百姓追捧,再說于吉並沒有讓這些人做惡事,也就沒有引得城內官員的警惕,且於吉與不少的官員之間有着往來,沒有人敢於忽視於吉在江東的力量。

然而此時于吉碰到的卻是孫策,這個江東的主人。

“妖人竟然敢在江東蠱惑人心。”孫策斥責道。

于吉神色自若的說道:“貧道乃是琅琊宮道士也,順帝時曾入山採藥,得神書於陽曲泉水之上,號曰《太平青要領》,有百餘卷,皆是治病救人之方,貧道得之之後卻是不敢有絲毫的攜帶,日夜研讀,略有小成之後,普救萬人,未曾去過病人毫釐。”

孫策冷哼道:“你既然不取毫釐,平日的吃穿用度從何而來,以某觀之,汝乃是張角之流,禍患民心,今日若不斬殺,來日必然是江東之禍。”言畢拔出腰間的佩劍,目光森冷的盯着于吉。

隨行而來的張昭見到這等情形,急忙上前勸道:“主公,於道人在江東數十年,並無過錯,不可殺害,。”

孫策聞言怒道:“此等妖人,若不殺之,如何讓江東安穩。”

其餘官員和將領見到這一幕,紛紛勸說。

孫策見此,只能命人暫且將於吉關押在牢獄之中,只有有機會,憑藉他的身份,將於吉在牢獄之中殺死,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于吉在江東數十年,讓孫策感受到了巨大的不安,尤其是張昭等人的勸說之後,讓孫策感覺到了于吉在江東的影響力,但凡是作爲君主,自然不會容許治下出現能夠影響到他們統治的人物,而今的于吉正是犯了這等忌諱,他忽視了一名君主的感受。

或許于吉的出發點是好的,然而其行事方式與張角相像,難免會讓人有所猜測,不可否認的是于吉在江東的影響力。

孫策回到王府之後,早有隨行的護衛將此事告知了吳老夫人。

吳老夫人的一番勸說,非但沒有讓孫策平息對於于吉的殺意,更是讓孫策堅定了必須要殺死於吉的決心,這等道人,在江東的影響力太大了,竟然連自己的母親都爲他蠱惑,長此以往的話,江東豈不是于吉的天下。

吳老夫人見一番勸說沒有太大的效果,長嘆一聲離開了,吳老夫人離開之後,卻是讓江東的臣子勸說孫策。

孫策惱怒不已,區區一個于吉,卻是讓江東的臣子紛紛勸說,他感覺自己的地位受到了極大的挑釁,若是不能將於吉斬殺的話,他日何以治理江東,讓江東更加的穩定。

想到鬱悶之處,孫策一口鮮血噴出,面色蒼白如紙,他身上的傷勢並沒有痊癒,再想到于吉的出現給江東帶來的影響,心中的鬱悶可想而知。

一旁的侍女卻是嚇的面色煞白,急忙上前要扶住孫策,卻是爲孫策警告不得將此事告知他人。

當晚,孫策帶領數名親衛,前往牢獄之中,準備親自審問于吉,讓孫策出奇憤怒的是,看守牢獄的獄吏敬服於吉,竟然擅自將於吉身上的枷鎖去掉。

孫策當場將獄吏下入牢中,審問于吉一番之後卻是沒有得到有用的東西。

次日,孫策將江東的文官武將聚集在一處,當場宣佈,將會在明日將於吉處死。

而江東的文官聽到這等消息之後,紛紛勸說孫策,他們的出發點或許是好的,畢竟於吉在江東有着非同小可的影響力,將於吉處死的話,很有可能會讓江東陷入短暫的動盪之中。

尤其是張昭,他可是知道于吉在江東是何等的恐怖,百姓對於于吉信任有加,說句不好聽的,對於吉的信任已經超乎了孫策,且於吉與各地的官員將領有所交集。

然而這等話語到了孫策的耳中,卻是另外一番味道,他可是江東的主人,而今卻是連處死一名妖人都做不到,胸中無比的憋悶,一口鮮血沒有忍住吐了出來。

廳內的文官武將見到這一幕,紛紛停止了議論,更是有護衛急忙將醫者請來。

接連兩次牽動傷勢,讓孫策的面色更加的蒼白,說話的時候,聲音更是有些虛弱。

其實孫策身上的箭傷若是逐漸痊癒的話,自然是沒有太大的問題,以孫策的體質,只要休養生息,便能痊癒,而隱藏在體內的毒性更是會逐漸的消散,兩次牽動傷勢之後,被壓制的毒性卻是爆發出來。

“于吉這等妖人必須處死。”牀榻上的孫策,仍舊沒有忘記于吉的事情,以往的時候,他沒有注意到于吉這等人物的存在,而今發現有威脅江東之人存在,自然不能輕易的放過,他可不想江東日後面臨太平道叛亂之事,作爲君主,首先要做的就是將一切的危險扼殺在搖籃之中,孫策行事的方法有些過激了,這纔有了羣臣勸說的一幕。

在孫策的堅持下,次日,于吉被甲士推出,在街道上斬殺,許多百姓得知這等消息之後,痛哭不止。

當晚,于吉的屍首卻是離奇的消失了,而城內指責孫策的聲音更是如同雨後春筍。

孫策雖然在牀榻上養傷,對於吉的情況還是比較關注的,見孫權到來,便詢問城內的情況。

見孫權語焉不詳,孫策逼問之下,才得知城內的情形,再次憤怒了,他乃是江東的主人,卻是因爲處死一名妖人,而引來百姓的指責,憤怒之下,想要起身去找這些議論的百姓清算,卻是再次牽動了身上的傷勢。

當醫者趕來的時候,孫策已經是氣若游絲,接連牽動傷口,縱然是醫者也是束手無策。

吳老夫人得知這等情況之後,失聲痛哭不止,誰能想到,因爲一名在江東行善多年的道人,而讓孫策一命嗚呼,在吳老夫人看來,這就是上蒼在發怒,。

隨後孫策命人將張昭等人以及孫權召來。

第2832章: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5526章:晉國上下爲之忙碌第2355章:牀弩迎戰(求訂閱)第6036章:襄臺關?第六九一章:重騎兵(求訂閱)第1627章:羌氐潰敗第4858章:的確是有些困難第3415章:一觸即發第3344章:要儘快離開第4005章:張遼斬艾雷第5291章:心中的驕傲,已經不復往昔第2066章:與張飛之談(求訂閱)第5762章:要不要打開城門?第2147章:高掛免戰牌(求訂閱)第2665章:國之勇士第5324章:衝擊之大,超乎想象第2252章:強弩軍第1687章:中計(求訂閱)第3226章:向世家出手第5384章:唯有勝利才能得到尊重第5280章:仲景費心了第6210章:勝利,信心第3202章:打開城門第一零六二章:袁紹震動第4227章:晉軍出動第4577章:劫掠康居使者隊伍(中)第6529章:就這麼點衛士了?第2226章:要殺要剮,悉聽尊便第五十六章:白龍魚服入長安(中)第5497章:接見晉國使者的事情第2776章:對策(求訂閱)第4996章:天方夜譚第2567章:條件第6676章:晉軍的不可招惹第5199章:軍中將士的尊敬第4909章:先登死士出場第4732章:強弩軍?不足畏懼第4670章:激怒無題第4929章:黃敘振奮第3225章:五萬水軍第3935章:城破第5571章:御駕親征第5044章:爵位制度第1857章:攻進梓潼(上)第2052章:猛將之戰第五八五章:張燕第4503章:保護聖上!第5496章:發展速度帶來的是更多的支持第4151章:康居?第1386章:袁譚的謀劃第五十七章:白龍魚服入長安(下)第1594章:雷利再出手第5756章: 絕對實力帶來的好處第4579章:白馬義從第4626章:晉軍利器(下)第5850章:都是貴霜所第3952章:朕會一併封賞第2332章:沒有太大的用處了?第6169章:晉軍手段之凌厲第2858章:伺機而動第4447章:冀州第2016章:攻打城池之任務第5840章:影響已經超乎想象第4131章:囂張第6398章:將會沒有絲毫機會第1377章:曹軍攻宛城第4275章:本相將會以死謝罪第6687章:羅馬使者欲罷不能第4593章:關乎重大第2692章:出戰第七九五章:色厲內荏第4659章:驕傲的民族第一三七章:大破鮮卑(四)第五一四章:楊鳳投靠?第3099章:大軍攻宛城(四)第八九三章:趙雲遇張繡(求訂閱)第四三三章:幷州軍至(求訂閱)第6755章:晉國皇帝的授意?第3866章:竟然背叛了聖上第6747章:不過一羣烏合之衆第4812章:究竟是意欲何爲?第2098章:益州軍必然敗北第5145章:酒宴之上第3323章:管寧第二八一章:見周瑜第三七五章:轉機(求訂閱)第5318章:糜貞之言第5437章:應該畏懼的乃是敵軍第三二一章:錦馬超(求訂閱)第5731章:勝利,並不簡單第5147章:文武百官之封賞第5043:處置第2689章:消息傳來(求訂閱)第3226章:向世家出手第一四零章:大破鮮卑(七)第4859章:戰爭的殘酷,遠不止於此第3715章:羌人驚慌第2850章:計策第3731章:傳令大軍撤退
第2832章: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5526章:晉國上下爲之忙碌第2355章:牀弩迎戰(求訂閱)第6036章:襄臺關?第六九一章:重騎兵(求訂閱)第1627章:羌氐潰敗第4858章:的確是有些困難第3415章:一觸即發第3344章:要儘快離開第4005章:張遼斬艾雷第5291章:心中的驕傲,已經不復往昔第2066章:與張飛之談(求訂閱)第5762章:要不要打開城門?第2147章:高掛免戰牌(求訂閱)第2665章:國之勇士第5324章:衝擊之大,超乎想象第2252章:強弩軍第1687章:中計(求訂閱)第3226章:向世家出手第5384章:唯有勝利才能得到尊重第5280章:仲景費心了第6210章:勝利,信心第3202章:打開城門第一零六二章:袁紹震動第4227章:晉軍出動第4577章:劫掠康居使者隊伍(中)第6529章:就這麼點衛士了?第2226章:要殺要剮,悉聽尊便第五十六章:白龍魚服入長安(中)第5497章:接見晉國使者的事情第2776章:對策(求訂閱)第4996章:天方夜譚第2567章:條件第6676章:晉軍的不可招惹第5199章:軍中將士的尊敬第4909章:先登死士出場第4732章:強弩軍?不足畏懼第4670章:激怒無題第4929章:黃敘振奮第3225章:五萬水軍第3935章:城破第5571章:御駕親征第5044章:爵位制度第1857章:攻進梓潼(上)第2052章:猛將之戰第五八五章:張燕第4503章:保護聖上!第5496章:發展速度帶來的是更多的支持第4151章:康居?第1386章:袁譚的謀劃第五十七章:白龍魚服入長安(下)第1594章:雷利再出手第5756章: 絕對實力帶來的好處第4579章:白馬義從第4626章:晉軍利器(下)第5850章:都是貴霜所第3952章:朕會一併封賞第2332章:沒有太大的用處了?第6169章:晉軍手段之凌厲第2858章:伺機而動第4447章:冀州第2016章:攻打城池之任務第5840章:影響已經超乎想象第4131章:囂張第6398章:將會沒有絲毫機會第1377章:曹軍攻宛城第4275章:本相將會以死謝罪第6687章:羅馬使者欲罷不能第4593章:關乎重大第2692章:出戰第七九五章:色厲內荏第4659章:驕傲的民族第一三七章:大破鮮卑(四)第五一四章:楊鳳投靠?第3099章:大軍攻宛城(四)第八九三章:趙雲遇張繡(求訂閱)第四三三章:幷州軍至(求訂閱)第6755章:晉國皇帝的授意?第3866章:竟然背叛了聖上第6747章:不過一羣烏合之衆第4812章:究竟是意欲何爲?第2098章:益州軍必然敗北第5145章:酒宴之上第3323章:管寧第二八一章:見周瑜第三七五章:轉機(求訂閱)第5318章:糜貞之言第5437章:應該畏懼的乃是敵軍第三二一章:錦馬超(求訂閱)第5731章:勝利,並不簡單第5147章:文武百官之封賞第5043:處置第2689章:消息傳來(求訂閱)第3226章:向世家出手第一四零章:大破鮮卑(七)第4859章:戰爭的殘酷,遠不止於此第3715章:羌人驚慌第2850章:計策第3731章:傳令大軍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