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徐家秘聞,初談盛家

咻——

上千支箭矢,齊齊射出。

大周弓弩,居高臨下順風射擊,有效殺傷距離可達三四百步!

而遼兵並未止步,他們還在前衝!

“以騎兵攻城?他們瘋了嗎?”

“他們沒有攜帶大型的攻城器械!”

“只有雲梯,沒有投石機、也沒有衝車、撞車!”

“...”

衛淵身旁,有數名將士,正議論紛紛。

他並未因此感到高興。

沒有攜帶大型的攻城器械說明什麼?

說明...敵軍來得太急了!

五萬騎兵,只是先頭部隊!

大量的輜重部隊,可能還在後方!

先派騎兵攻城,足以說明,遼兵對雁門勢在必得!

“張師說,只給我三千人,是因爲要給敵軍示弱,要讓他們以爲,雁門已無兵可守!”

“好讓遼兵揮出重拳攻打雁門!以圖遼軍分兵作戰,無暇他顧。”

“首戰,他們就不惜消耗騎兵攻城,聞所未聞,不是敵將傻,就是寧可付出數倍於我軍的傷亡,也要拿下雁門!”

衛淵暗歎,那耶律義先身經百戰,能是傻子嗎?

“敵軍後續騎兵已下馬,正壘盾牌陣,擡雲梯而來,兵力約有萬衆!”

斥候又報。

真正的血戰要來了!

衛淵將手中朴刀舉過頭頂,大聲道:

“將士們,殺敵報國,建功立業,只待今朝!”

“莫要心疼箭矢,千人再分兩隊,輪番齊射!”

爲了守住雁門,他向張輔要了近五百萬支箭矢。

看似不少,可真要射下去,也禁不起一個月的折騰。

但是,首戰必須打出氣勢!

一定要少死人!

很快,上千人又分兩隊,一隊五百人,輪番射箭。

爭取將搭箭拉弦的空隙彌補。

攻防之戰,機會稍縱即逝。

或因一隙間隔,丟掉整個城池!

城外,遼兵喊打喊殺聲震耳欲聾。

城頭,上千名將士,萬衆一心。

一千人守城,不可能面面俱到。

果不其然,有敵軍瞅準防守薄弱之處猛攻。

“衛指揮,請給我一隊人馬!”

城頭之上,有將士注意到這一幕,主動請纓。

衛淵點頭道:“千人第二隊,領朴刀兵一百,徐長志,給老子守住了!”

徐長志乃大周勇毅侯府家庶子,

“請衛指揮瞧好吧!若有失,末將提頭來見!”

話音剛落,他便急匆匆下了城去。

片刻後,上百人朴刀隊,將快要從薄弱處登上城牆的敵軍盡數殺滅。

此刻,在無數箭矢的消耗下,再加上敵軍遠道而來,氣力本就衰弱,故而攻城之勢有所遲緩。

但衛淵不敢鬆懈,

“第三隊登城,第一隊交接第三隊!”

“第三隊以第一隊防守之勢繼續放箭!”

射箭,尤其是射出殺傷力大的箭矢,急需要臂力。

守衛雁門的將士,不全是弓弩兵出身。

所以,需要替換,以防止某些將士因力道不足,而使敵軍找到攻城間隙。

況且,持續對戰傷亡下,不利第一隊恢復元氣。

至於第二隊,是備選隊伍,若有哪方城牆將要失陷,第二隊就會補上。

此刻,第三隊的將士,看到第一隊浴血奮戰,第二隊也有部分人登上城牆,心中戰火與熱血早就被點燃。

在登上城牆之後,哪管三七二十一。

朝着遼兵就是一陣齊射。

城門遠處。

遼兵後軍大營,耶律義先站在一處山丘上,突然聽斥候來報,說是雁門關已換兵守城。

他看向雁門關方向,依稀見到箭矢不停齊射,便是明白了衛淵意圖,笑呵呵說道:

“這守城的周將倒是有幾分聰慧,命前軍撤回來吧,待輜重到來,再去攻城。”

耶律義先很清楚,雁門關守城器械充足,而且又是輪番守城,待一隊人馬疲力,又會有休息好的另外一隊替換。

繼續攻城,只能是徒增傷亡。

待其攻城先鋒將回營,看向耶律義先,不解道:“將軍,末將麾下兵卒,已有人攻上城頭,何不再等等?”

耶律義先笑道:“大軍跋涉數百里而來,已是人困馬乏,不宜再戰,讓你等攻城,只不過是看看他們守城的底蘊而已。”

“如今本將已心中有數,待輜重一到,你這先鋒,仍是要打頭陣的。”

聞聲,遼軍先鋒大喜,“謝將軍!”

古代作戰,最大功勞,莫過於先登、破陣、斬將、奪旗。

那遼軍先鋒所求正是先登。

待遼軍撤下後。

雁門關城頭上,徐長志等諸將都是一臉笑意,他們初步估計。

此役,大周戰損不足百人,至於遼兵傷亡,或可達三百有餘。

然而,衛淵仍舊是一臉愁苦,這個戰損比,還是太高了。

“你等千萬別得意忘形。”

“你們看敵軍撤退陣型,亂中有序,前後呼應,又有後軍接應。”

“而且,他們攻城正酣,卻突然撤退,足以證明,敵方主帥頗具謀略,懂得激流勇退的道理。”

他不得不如此提醒諸將,本就兵力不如敵軍,要是再輕敵,別說一個月,十天都守不了。

“不過你等也不必氣餒,這一戰,不管怎麼說,都是我們贏了。”

“趁敵軍撤退,快速打掃戰場,先拾箭矢,再收槍盾!”

古代行軍作戰,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在戰後,敵我雙方可打掃戰場。

不過,那是有‘禮’的時代,遼兵...不一定有啊。

果不其然,剛有士卒出城要打掃戰場,箭矢還未拾取幾支,敵軍就派出騎兵騷擾。

幸好有斥候眼力驚人,不至於釀成大錯。

傍晚。

衛淵在城頭用晚食。

以他的身份,伙食會好些,能保證餐裡有肉。

不過,衛淵依舊還是與士卒同吃,一碗陳米粥,一點兒蔬菜,便就對付了。

這時,徐長志坐在衛淵身旁,將周圍士卒支走,隨後,看了看左右,壓低了聲音,問道:

“衛哥兒,您給老弟兜個底,這次,咱們能不能守住?或者...能不能活下去?”

聞言。

衛淵陷入沉默。

他也不知道答案。

良久,他怒斥道:“說了多少次,行軍作戰時,要稱職務!”

在衛淵成爲英國公弟子那刻起,徐長志就被英國公分配到他的麾下了。

故而,兩人關係很是要好。

“是是是,衛指揮使說的是。”徐長志尷尬一笑。

衛淵好奇問道:“你堂堂侯府庶子,即使家道衰落,但以你這顯赫門第,謀個一官半職,也是可以的,爲何要參軍?”

徐長志無奈道:“我們這一脈,乃是徐家庶出,是我曾祖父爲了勇毅侯爵不至於消散,纔不得已找了我們這一脈過繼。”

“隨着我有個姑祖母出嫁,將我們徐家財物拿走大半,再加上朝廷裡的人,也不願照顧我們這一脈...”

“我讀書不成,又是庶子,遭家裡嫡母不忿,UU看書 www.uukanshu.net 頂撞了兩句,又把我父親惹惱了,不得已,纔來當兵。”

衛淵點了點頭,“你那姑祖母,可是嫁給了一個姓盛的探花郎?”

徐長志一臉驚訝,“衛指揮如何曉得?”

衛淵悵然道:“我大姐爲了請人醫治爹孃的病,再加上我當時年幼,讀書,吃食,樣樣都要用錢...”

“眼瞅着就要到斷糧的地步,我二姐還未婚嫁,連個嫁妝都湊不齊,大姐只好委屈自己,賣給他們盛家了。”

“後來,我大姐成了他們盛家的一房妾室,故而聽我大姐說起過有關盛家的一些往事。”

聞言,徐長志沉默片刻,又找了另外一個話題,

“衛指揮有秀才功名,爲何當兵?”

衛淵想起這些年,兩位姐姐對他的關心與疼愛,甚至超過自家孩子,便是鼻子一酸,道:

“我想出人頭地,想混出個名堂,想讓我兩個姐姐,可以好好的活在這個世上。”

“等這場戰役打完,我就去他們盛家看看,看看我那還沒見過面的外甥女...”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

徐長志知道他要說什麼,連忙打斷道:

“衛指揮!衛兄!等這場戰役打完,我陪你去盛家!”

“不管怎麼說,我與那盛家,也算有親戚。”

衛淵拍了拍他的肩膀,沒有再說什麼。

忽地。

有鼓聲響起。

間隙三聲鼓!

“聚將鼓,是聚將鼓!敵襲!敵襲!”

衛淵再次握住手中朴刀,不停地大聲說着。

第201章 明蘭等人前往廣陵見到衛淵求追讀第四十九章:明蘭,有空可以去府上玩第139章 認衛青爲祖,趙禎命禮部記冊第104章 遼夏無人乎?第七十六章:我亦有成爲世間良將的潛質!第197章 明蘭,我能見見你舅舅嗎?第90章 快來拜見你們舅舅第107章 你們周人,誰敢殺吾?誰敢?!第181章 一個不留,統統殺光第三十一章:軍隊改編雛形第三十七章:全軍大比武第107章 你們周人,誰敢殺吾?誰敢?!第210章 人間清醒陳大牛第90章 快來拜見你們舅舅第六十五章:這世上,只有一個盛明蘭,也只有一個張桂芬第130章 大周最年輕的兵家宗師第134章 與華蘭二三事,俏皮的如蘭第六十五章:這世上,只有一個盛明蘭,也只有一個張桂芬第81章 被多方勢力拉攏的衛淵第181章 一個不留,統統殺光第五十九章:張桂芬突來盛家尋明蘭第151章 請設水軍第二十章:明蘭送藥膏第104章 遼夏無人乎?第一十二章:張桂芬初聞衛淵第140章 衛家祭祖大典,衛淵名門之後第204章 大國外交自當雅量第114章 林噙霜的算盤第183章 範純仁?傀儡罷了!第188章 水軍統帥郭顥第183章 範純仁?傀儡罷了!第187章 寫《籌海圖編》與《紀校新書》第六十八章:論當世名將第六十六章:有意收衛恕意爲乾女兒第186章 末將願追隨衛帥,至死不渝!第六十六章:有意收衛恕意爲乾女兒第六十八章:論當世名將第三十五章:衛恕意的改變第203章 出海殺倭,光宗耀祖!第187章 寫《籌海圖編》與《紀校新書》第88章 明丫頭,好久不見第六十六章:有意收衛恕意爲乾女兒第一十五章:小弟,這些年,你究竟受了多少苦?第四十三章:斬大將名揚天下,國戰起趙禎賜關刀第107章 你們周人,誰敢殺吾?誰敢?!第94章 皇后召見,讓我訓練太子趙曦?第115章 張桂芬打墨蘭第173章 朝廷年宴,殺倭第88章 明丫頭,好久不見第五十四章:汴京馬球會第193章 這些事,本就是你這個大嫂應該做的第八章:長姐如母——衛恕意第175章 出征,東南柱石第196章 明蘭遇險?漕幫相助!第二十三章:準備離開揚州第86章 衛哥哥,好久不見第203章 出海殺倭,光宗耀祖!第188章 水軍統帥郭顥第85章 定婚期,拜訪寧遠侯府第二十五章:練兵術,一年之後看成效第九章:衛淵打算前往揚州第147章 一本書三十條性命,皇城司顧千帆第四章:亂戰第205章 那是倭寇嗎?不!那是寶貝!第119章 (大章)誰敢爲了你得罪衛淵啊?第三十九章:衛淵護送西夏使臣第192章 小蝶惶恐,陳大牛:我顏值比較高第五十一章:首戰告捷,大獲全勝第182章 八賢王之後,蘇州吳王第202章 改勢 改命 改運第215章 外事不決問衛淵,內事不決問介甫第127章 衛淵上書《練兵實紀》第185章 海運試點福州第138章 與趙禎談條件,衛家軍雛形第一十五章:小弟,這些年,你究竟受了多少苦?求追讀第五十章:諸君,且隨吾破敵!第202章 改勢 改命 改運第209章 海上絲路第一人,華夏水軍推動者衛第215章 外事不決問衛淵,內事不決問介甫第159章 與倭狗做生意?先問問我刀還利否!第179章 放火燒山,陳大牛變了!第103章 壯哉忠勇伯!第114章 林噙霜的算盤第91章 這天下,不能交給武將來管求追讀第六十四章:衛恕意進忠勇伯府第五十四章:汴京馬球會第158章 滿甲營第七十九章:代州之戰,結束!第150章 陰謀詭計,成不了大事第97章 九十七章:高門貴女二三事第165章 此等男兒,哪個女子見了不心動?第六十一章:衛淵送屍,離間西夏第四十五章:衛淵擔任先鋒,盛家去往京城第120章 初識楊家將第六十五章:這世上,只有一個盛明蘭,也只有一個張桂芬第196章 明蘭遇險?漕幫相助!第213章 商議婚事,衛淵二次入京第七十三章:出關叫陣第四十六章:英國公夫人呈拜帖
第201章 明蘭等人前往廣陵見到衛淵求追讀第四十九章:明蘭,有空可以去府上玩第139章 認衛青爲祖,趙禎命禮部記冊第104章 遼夏無人乎?第七十六章:我亦有成爲世間良將的潛質!第197章 明蘭,我能見見你舅舅嗎?第90章 快來拜見你們舅舅第107章 你們周人,誰敢殺吾?誰敢?!第181章 一個不留,統統殺光第三十一章:軍隊改編雛形第三十七章:全軍大比武第107章 你們周人,誰敢殺吾?誰敢?!第210章 人間清醒陳大牛第90章 快來拜見你們舅舅第六十五章:這世上,只有一個盛明蘭,也只有一個張桂芬第130章 大周最年輕的兵家宗師第134章 與華蘭二三事,俏皮的如蘭第六十五章:這世上,只有一個盛明蘭,也只有一個張桂芬第81章 被多方勢力拉攏的衛淵第181章 一個不留,統統殺光第五十九章:張桂芬突來盛家尋明蘭第151章 請設水軍第二十章:明蘭送藥膏第104章 遼夏無人乎?第一十二章:張桂芬初聞衛淵第140章 衛家祭祖大典,衛淵名門之後第204章 大國外交自當雅量第114章 林噙霜的算盤第183章 範純仁?傀儡罷了!第188章 水軍統帥郭顥第183章 範純仁?傀儡罷了!第187章 寫《籌海圖編》與《紀校新書》第六十八章:論當世名將第六十六章:有意收衛恕意爲乾女兒第186章 末將願追隨衛帥,至死不渝!第六十六章:有意收衛恕意爲乾女兒第六十八章:論當世名將第三十五章:衛恕意的改變第203章 出海殺倭,光宗耀祖!第187章 寫《籌海圖編》與《紀校新書》第88章 明丫頭,好久不見第六十六章:有意收衛恕意爲乾女兒第一十五章:小弟,這些年,你究竟受了多少苦?第四十三章:斬大將名揚天下,國戰起趙禎賜關刀第107章 你們周人,誰敢殺吾?誰敢?!第94章 皇后召見,讓我訓練太子趙曦?第115章 張桂芬打墨蘭第173章 朝廷年宴,殺倭第88章 明丫頭,好久不見第五十四章:汴京馬球會第193章 這些事,本就是你這個大嫂應該做的第八章:長姐如母——衛恕意第175章 出征,東南柱石第196章 明蘭遇險?漕幫相助!第二十三章:準備離開揚州第86章 衛哥哥,好久不見第203章 出海殺倭,光宗耀祖!第188章 水軍統帥郭顥第85章 定婚期,拜訪寧遠侯府第二十五章:練兵術,一年之後看成效第九章:衛淵打算前往揚州第147章 一本書三十條性命,皇城司顧千帆第四章:亂戰第205章 那是倭寇嗎?不!那是寶貝!第119章 (大章)誰敢爲了你得罪衛淵啊?第三十九章:衛淵護送西夏使臣第192章 小蝶惶恐,陳大牛:我顏值比較高第五十一章:首戰告捷,大獲全勝第182章 八賢王之後,蘇州吳王第202章 改勢 改命 改運第215章 外事不決問衛淵,內事不決問介甫第127章 衛淵上書《練兵實紀》第185章 海運試點福州第138章 與趙禎談條件,衛家軍雛形第一十五章:小弟,這些年,你究竟受了多少苦?求追讀第五十章:諸君,且隨吾破敵!第202章 改勢 改命 改運第209章 海上絲路第一人,華夏水軍推動者衛第215章 外事不決問衛淵,內事不決問介甫第159章 與倭狗做生意?先問問我刀還利否!第179章 放火燒山,陳大牛變了!第103章 壯哉忠勇伯!第114章 林噙霜的算盤第91章 這天下,不能交給武將來管求追讀第六十四章:衛恕意進忠勇伯府第五十四章:汴京馬球會第158章 滿甲營第七十九章:代州之戰,結束!第150章 陰謀詭計,成不了大事第97章 九十七章:高門貴女二三事第165章 此等男兒,哪個女子見了不心動?第六十一章:衛淵送屍,離間西夏第四十五章:衛淵擔任先鋒,盛家去往京城第120章 初識楊家將第六十五章:這世上,只有一個盛明蘭,也只有一個張桂芬第196章 明蘭遇險?漕幫相助!第213章 商議婚事,衛淵二次入京第七十三章:出關叫陣第四十六章:英國公夫人呈拜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