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

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

對於睢陽的數萬守軍而言,劉榮與李廣二人在城樓上的對質,只是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插曲。

——劉榮字字珠璣之語,就算是被千百守軍將士聽去,也很少有人能聽明白。

他們不明白來睢陽犒軍的皇長子,爲什麼要斥罵率軍支援睢陽的李將軍。

更不知道自己的王上,爲何會因爲儲君一事,而和皇長子結下了嫌隙。

他們只知道眼下,睢陽岌岌可危,城外吳楚數十萬叛軍,仍在不遺餘力的日日攻城;

只知道連續兩個多月的戰鬥,已經讓許多袍澤不見了蹤影,不知是負傷下了城牆,亦或是直接失去了性命;

只知道今日,樑王劉武放出了府庫存着的酒,皇長子宰殺了帶來的肉牛。

有酒喝,有肉吃,明天能不能活到天黑,也得先吃飽肚子再說。

城外的叛軍很配合;

就好像是知道睢陽城內的守軍,正在接受窮盡一生,都未必能有第二次的犒勞——在黃昏前,那最後一次衝鋒之後,叛軍便直接回了大營。

若要再戰,最早也得是明日天亮之後……

“公子對寡人,似是成見頗深?”

與劉榮、李廣,還有中尉張羽、大夫韓安國等一衆樑國將領,圍坐在城牆內的篝火旁,樑王劉武如是發出一聲輕喃。

久久都未等到劉榮的迴應,又稍帶些好奇的側過頭,便見劉榮那張被火光照耀着的側臉,此刻卻看不出絲毫情緒。

就好像圍坐在篝火旁的,只有劉榮一人。

一手持着肉塊,一手拿着酒囊,那杆三重天子節犛,則斜倚在劉榮一側肩頭;

目光渙散的看向篝火堆,手上那塊牛肉再三送到嘴邊,卻也都隨着無力垂下的手,而終究沒能進入劉榮口中。

劉榮不說話,樑王劉武也不開口,篝火堆旁,便也就此沉寂了下來。

也是直到這時,圍坐在這堆篝火周圍的一衆‘肉食者’,才終得以靜下心,聽耳邊傳來的、守軍將士們發出的談笑聲。

——有人在說這一戰,自己斬獲了好幾顆賊軍首級,若能僥倖活到戰爭結束的那一天,便可以給家裡添置幾件農具,再給妻兒置辦幾件新衣。

有人說,自家兄弟幾人從軍,只剩下自己一根獨苗還在城牆之上,兄弟手足們死的死、傷的傷,不知自己戰後,還能不能撐起家裡的生計。

也有人談論起某個鄉鄰袍澤,在此戰中失去了家中所有的男丁;

戰後,免不得要自己幫扶着些。

···

在一衆樑國將官,以及樑王劉武、李廣等人耳中,這都是再瑣碎不過的家長裡短。

但也正是這最真實的表露,讓劉榮愈發堅定了自己的認知……

“戰,從來都不是‘爲了戰而戰’,而是爲了不再戰而戰。”

“父皇削藩,並非是爲了逼反吳楚,而是爲了今後,再也不會有如吳楚這般,能說反就反的宗親藩王、再也不會有下一場吳楚之亂。”

“邊塞外的匈奴人,之所以是我漢家歷代先皇奮發圖強,代代相承,也勢必要平滅的外患,不是爲了讓我漢家戰勝匈奴人,而是爲了讓我漢家,不再會爲匈奴人所擊敗。”

“將士們浴血奮戰,在睢陽抵禦叛賊、在邊關抵禦胡蠻——更不是爲了有仗打;”

“而是爲了今後,無需打仗、無仗可打。”

“是爲了我諸夏之民,不必再厲兵秣馬,枕戈而眠,而是可以耕作于田間,種其種而得其粟,自果其腹,安居樂業……”

似是自言自語般,自顧自說出這番話,劉榮眼皮稍一擡,將目光從面前的篝火堆,移到了坐在篝火對側的李廣身上。

“李驍騎,自從軍爲卒至今,先後爲屯長、曲侯,再以隊率司馬爲中郎。”

“——爲屯長,兵五十,短短一年的時間,被李驍騎帶死的兵,沒有五百也有三百;”

“爲曲侯,兵足百,不過半年——準確的說只是一個冬天,李驍騎肩上,更是多了隴右上千戶良家的生計。”

···

“及爲隊率司馬,將兵五百,李驍騎單是擅作主張,私出接敵,以致麾下士卒全軍覆沒的次數,便下去五指。”

“甚至哪怕是做了中郎,到了長安——到了先帝的身邊,李驍騎的兵,也依舊是出了名的短命。”

“就連隨駕狩獵,李驍騎麾下的兵,都能被瀕死的獵物咬死咬傷,或由於不知名的原因死在狩獵場上。”

面無表情的說着,劉榮不由稍一昂頭,問道:“李驍騎可曾算過自己麾下,死過多少我漢家的兒郎?”

“比起李驍騎的戰功、斬獲的首級,被李驍騎帶死的兵,是更多些,還是更少些?”

“——我來告訴李驍騎。”

“自先太宗孝文皇帝十四年至今,李驍騎共斬獲北蠻匈奴首級:卒二十七級,百長四級,射鵰者一級,千長——即當戶一級。”

“再加上今日斬殺、射殺的吳楚賊軍,總共不超過六十級北蠻、賊軍首級。”

···

“也同樣是自太宗皇帝十四年始,至今爲止,在李驍騎麾下戰死的兵卒,便已是不下五千。”

“——剛好是李驍騎如今這個‘驍騎都尉’,所能率領的兵馬總數。”

“換而言之:爲了從曾經的隴右良家子,成爲如今的驍騎都尉,李驍騎,帶死了一整個都尉部的兵馬……”

“換來的,卻不過區區六十級賊首?”

劉榮沒說出一句話,鋪打在衆將官臉上的篝火,便好似更灼熱了一分。

自中尉張羽以下,每一個將官都低下了頭,已然是沒臉擡頭看劉榮。

至於劉榮這番話的目標:驍騎都尉李廣,更是好似一個被博士引經據典教育過後的小學生,呆愣愣張着嘴,一個字也說不出口。

而劉榮接下來這一番話,更是讓李廣本就微彎着的腰身,徹底變成了‘癱坐’的模樣。

“我很不明白。”

“——我漢家的浮斬之制,分明是以傷亡減去斬獲,再計算功、過;”

“李驍騎過去這十二年的浮斬,應該是負五千左右——依律,當斬十五次不止。”

“李驍騎,是如何躲過這至少十五次殺頭的罪過,非但沒有被責罰,反而累功至今,官居都尉的呢?”

好似真的很疑惑,才發出的如是一問,李廣縱是再怎麼癡楞,也不得不嚥了口唾沫,聲若蚊蠅道:“那六十級斬首,是末將親手所得;”

“過往這些年,麾下兵卒斬獲,也有六千餘……”

“——哦~”

聽聞李廣此言,劉榮好似恍然大悟般長‘哦~’了一聲,就好像李廣若是不說,劉榮便不知道似的。

但在場的每一個人,哪怕是正低着頭‘羞愧萬分’的樑國衆將,也依舊能聽得出來劉榮這聲‘哦~’,帶了多少諷刺的味道。

“所以,李驍騎折損兵馬五千,換來了六千多級斬首。”

“——麾下將士的斬獲,是李驍騎的斬獲;”

“麾下將士的傷亡,卻不是李驍騎的過錯?”

說着,劉榮輕一翻眼皮,側身望向負傷的老中尉張羽。

“我漢家的將軍,都是這麼帶兵的嗎?”

“派自己的兵去送死,然後去賭這些兵在戰死之前,能不能‘殺一個不虧,殺兩個穩賺’?”

“——兵卒的斬獲,也是將軍的斬獲;兵卒的性命,卻不是將軍的性命?”

“是這個道理嗎?”

“這個道理,說得通嗎?”

靜。

劉榮語調平穩的一番話,卻讓在場的一衆將官,都沒臉再開口吐出哪怕一個字。

甚至就連老中尉張羽,都被劉榮說的口乾舌燥,顫動的嘴脣,更已然是紅了眼眶。

劉榮,也終於不再多說。

劉榮,終於放過了在場的一衆樑國將官。

也放過——至少是暫且放過了驍騎都尉李廣。

在‘羞憤’的同時,一衆樑國將官——包括樑王劉武也在奇怪:劉榮這是在幹嘛?

不是犒軍嗎?

就算有心爲自己建立威望,不也應該是說些振奮人心的話,好提振軍心士氣嗎? 先是對着李廣一頓噴,噴的李廣生活不能自理,悵然噤口不能言;

之後好歹是宰了牛,卻也在篝火旁,對着一衆將官冷嘲熱諷……

哪有這麼犒軍的?

但劉榮不會告訴這些人:犒軍,犒的從來都不是‘將’,而是卒。

軍心士氣,也從來都不是以將帥爲重,而是以兵卒爲首要。

劉榮確實是來睢陽犒軍的。

但劉榮要犒的‘軍’,是睢陽城這數萬浴血奮戰的兵士;

而不是至今都還坐着‘皇太弟’的美夢,妄圖染指儲位的樑王劉武,以及一衆做着從龍潛邸夢的樑國將臣。

“老將軍,帶我去看看兵士們吧。”

淡然一語道出口,劉榮率先站起了身,不等張羽將手撐在身側,便主動扶着張羽起身。

在篝火旁的衆將官身上掃視一週,卻看也沒看樑王劉武一眼,便扶着顫顫巍巍的老張羽,朝着其他的篝火堆旁走去。

一開始,守軍將士們還有些拘謹。

——皇長子?

——沒見過呀!

——該說些什麼?

但很快,將士們便發現這位皇長子殿下,竟好似一位鄉野老翁般平易近人。

每到一處篝火堆旁,便大都會坐下身來,和將士們交談幾句。

也不說什麼‘爲國死戰’‘諸位威武’之類的虛話——就是稀鬆平常的問候家人。

——當兵卒們說起手足兄弟,劉榮會提起自己在長安,也有兩個弟弟。

大的那個懂事些,但整日裡搖頭晃腦,咬文嚼字,頗是有趣;

小的更就是個憨貨,動不動鬧出笑話來,惹得宮內外啼笑皆非。

——兵士們說起母親,劉榮則會說起自己的母親慄姬。

說一些母子之間的日常,倒也讓兵士們不時發出歡笑,莫名感到溫馨。

而在兵士們聊起生活時,劉榮說的很少,更多的時候都在聆聽。

聽兵士們說自己的生活瑣碎,柴米油鹽、說自己的妻兒老小,左右相鄰。

到起身要離開時,再默然舉起酒囊,率先灌下一大口,又齜牙咧嘴一陣,方灑然擡手,對圍坐於篝火周圍的兵士們沉沉一拱手。

好像什麼也沒說,又好像什麼都說了;

好像說的全是廢話,又似是一句廢話都沒有。

就這麼一路走,從睢陽東城門內,走到南城門,再折返經過東城門,來到西城門。

小半個晚上,睢陽五六萬守軍,竟是基本都見到了劉榮那張臉!

這就使得次日,當劉榮身着甲冑,手持利刃,出現在睢陽牆頭上時,竟再也沒人認不出那張仍帶着青澀、稚嫩,卻也滿帶着朝氣的英俊面龐……

“公子也來守城了?”

“還有北軍禁卒!”

對於北軍,凡是漢家之民,便都不會感到陌生。

這支以關中良家子組成的精銳部隊,幾乎是漢家每逢戰時,所組建起的每一支部隊的中堅力量。

便說此番,大將軍竇嬰將兵二十萬,東出函谷,駐守滎陽敖倉;

這二十萬兵馬,便是以北軍三部校尉,共計六千兵馬爲骨幹,以應召入伍的關中良家子爲卒所組建。

毫不誇張的說:就算沒有朝堂的徵兵令,竇嬰帶着那六千北軍卒,從長安一路往北走,走到函谷關時,也至少能將那六千人的精銳禁軍,擴充爲兵員十數萬人的大軍。

漢風尚武,民風至剛至烈!

就算沒有徵兵令,百姓入伍從軍的積極性,也依舊保持在極高的水平。

而有了劉榮這五百北軍禁卒的加入,睢陽之戰,便也隨之開始朝着有利於長安中央——有利於睢陽守軍的方向傾斜……

“保護公……”

“——保護個屁!”

“——城牆總共就幾丈寬,五百號人裡外把我圍了三層,氣兒都不讓我喘了!”

“——速去守城!!!”

城外,吳楚叛卒依舊在源源不斷的發起衝鋒。

城牆之上,樑國將士也依舊在拼死抵抗。

只是相較於先前,睢陽城的城牆上,多了一支五百來號人的‘機動力量’。

這支機動部隊很是奇特:無論何時,都將劉榮層層包裹於其中;

但在確保劉榮安全的同時,也同樣在城牆上呈整體來回移動,以彌補防守位置的空缺。

雖然只是挽弓射一箭、舉劍砍一下,也足以讓守軍將士緩了好大一口氣。

守城戰最怕的是什麼?

——防守位置出現空缺,又沒能及時頂上,以至攻城一方先登!

一旦攻城一方先登,並在城牆之上形成據點,防線便等於被撕開了一道缺口!

就好似決堤的河水:一開始,只是一個指頭粗的洞,但被水壓衝的越來越開、越來越大;

想堵上,不知要花費多大的力氣。

但有了劉榮這支五百人的機動部隊,在睢陽城頭這麼來回走,整整一日,睢陽城頭都沒怎麼出現防守位置空缺。

——左右不過有守軍將士受傷/陣亡倒地,將劉榮層層護在中間的北軍禁卒適時頂上一會兒,給城牆內的後備力量反應時間,以及時補上防守漏洞。

對於睢陽城這些新兵蛋子而言,憑五百人做到這個程度,很難。

但對北軍禁卒而言,卻不過是輕鬆寫意——在保護劉榮的基礎上,捎帶手的事兒……

“行!”

“我下去!我下去行了吧?”

“都快去守城!”

終於,劉榮還是選擇對這五百個榆木腦袋妥協,答應退下城頭。

wWW ★ttκa n ★¢Ο

作爲交換,這五百北軍禁卒,至少要有一半上牆參戰。

一番討價還價之下,那隊率司馬終於答應:派二百人上牆,自己親自帶着三百人,寸步不離的保護劉榮。

但當城牆之上,那一個個因傷退出防守位置的樑國將士,朝自己投來期盼的目光時,劉榮終究還是沒能繼續厚着臉皮,心安理得的龜縮於後。

來到城牆內三十步的位置,齜牙咧嘴的挽弓,吃力的朝城外拋射;

身邊的三百守衛,則分出百人持盾保護,其餘二百有樣學樣——退到城牆內五十步的位置,毫不費力的朝城外斜向上挽弓。

城牆之上,雖然只是二百北軍禁卒加入,但出現的化學反應卻是肉眼可見。

——這二百人,不是戰卒,而是骨幹!

有這兩百個老油子指揮作戰,有了主心骨的睢陽將士,也愈發的安下心來,戰鬥動作愈發從容。

待到黃昏時分,叛軍再次如潮水般退去,睢陽城內——自吳楚之亂爆發至今,第一次響起漫天歡呼聲。

今日的戰鬥,叛軍沒死多少人;

但守軍將士,也同樣沒有多少傷亡!

看似戰爭烈度下降了,實則,卻是睢陽守軍應對自如,城外的叛軍攻城乏術!

待將士們歡呼雀躍着回到城牆內沿,卻見城牆之內,皇長子劉榮已經是光了膀子,右手因脫力而劇烈顫抖着,卻也還是執拗的捏住弓弦,似是想要再挽弓。

“公子……”

“好白淨?”

“咳咳咳……”

···

“今日,公子也在與我們並肩作戰嗎?”

“公子天家貴胄,竟也挽的開弓弦?”

在城牆之上,萬千守軍將士的目光注視下,劉榮卻是大咧咧擡起手,抹去了額上汗水;

再低下頭,稍有些汗顏的將衣袍拉起,將細皮嫩肉的上半身藏回衣袍裡。

而後,便是又一聲嘹亮的呼號,讓整座睢陽城,再度陷入歡騰之中。

“北軍將士聽令!”

“烹牛!”

“犒軍!!!”

(本章完)

第61章 陛下!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調的一手好作息第122章 暴君!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124章 太祖劉邦,好慘一男的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124章 太祖劉邦,好慘一男的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剛落腳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27章 故安侯保重第99章 十日?!第19章 做大哥的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142章 啊這?啊???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44章 長安侯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95章 盛名之下,斷無虛士第166章 內帑夠不夠?不夠再加上國庫!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96章 誅晁錯,清君側!第50章 有樣學樣第40章 賺錢賺錢第53章 竇王孫睡一覺第73章 封印第82章 屠龍勇士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112章 番外:黃粱一夢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回家晚了第9章 執棋者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84章 上架感言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124章 太祖劉邦,好慘一男的第17章 樑《孝》王第53章 竇王孫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39章 降維打擊?第122章 暴君!第157章 區區中郎將而已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93章 兒,斗膽第40章 賺錢賺錢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54章 表叔,慎言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162章 記住了?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58章 我有卵子!第18章 劉榮的抉擇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95章 盛名之下,斷無虛士第64章 有話直說吧父皇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31章 不盡然吧?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52章 瓷器成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9章 執棋者第64章 有話直說吧父皇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38章 秦老匠第19章 做大哥的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8章 命可真好第189章 阿武啊阿武告假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176章 孤,也太不是東西了第52章 瓷器成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52章 瓷器成晚點更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
第61章 陛下!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調的一手好作息第122章 暴君!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124章 太祖劉邦,好慘一男的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124章 太祖劉邦,好慘一男的第139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剛落腳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27章 故安侯保重第99章 十日?!第19章 做大哥的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142章 啊這?啊???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57章 楚王有病吧?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44章 長安侯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95章 盛名之下,斷無虛士第166章 內帑夠不夠?不夠再加上國庫!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96章 誅晁錯,清君側!第50章 有樣學樣第40章 賺錢賺錢第53章 竇王孫睡一覺第73章 封印第82章 屠龍勇士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112章 番外:黃粱一夢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回家晚了第9章 執棋者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84章 上架感言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124章 太祖劉邦,好慘一男的第17章 樑《孝》王第53章 竇王孫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39章 降維打擊?第122章 暴君!第157章 區區中郎將而已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93章 兒,斗膽第40章 賺錢賺錢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54章 表叔,慎言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162章 記住了?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58章 我有卵子!第18章 劉榮的抉擇第109章 劉濞老賊!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95章 盛名之下,斷無虛士第64章 有話直說吧父皇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31章 不盡然吧?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52章 瓷器成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9章 執棋者第64章 有話直說吧父皇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38章 秦老匠第19章 做大哥的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8章 命可真好第189章 阿武啊阿武告假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176章 孤,也太不是東西了第52章 瓷器成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52章 瓷器成晚點更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186章 孤的心,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