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恐怖軍力

經過這一次的大調整之後,這麼一來,刑天軍眼下便形成了數鎮的格局,山陝一帶在彥重喜所部和王承平所部的基礎上統歸爲國防軍第一鎮,眼下和今後將會負責山陝一帶的防務。

而劉寶和刁正所部基礎上,則統歸爲國防軍第二鎮,負責河南、北直、山東等地的防務。

而羅汝才、李栓柱所部,今後劃分爲國防軍第三鎮,負責湖廣、四川等地的防務。

剩下的就是石冉麾下這些剛剛組建起來的兵馬,今後劃分爲國防軍第四鎮,負責南直隸浙江等地的防務。

至於劉耀本和羅立以及鐵頭麾下的幾萬人馬,其實暫時就是肖天健的親兵部隊,屬於國防軍之中的近衛軍,今後一段時間之內,主要是跟隨肖天健出戰,算是肖天健手中直屬的拳頭部隊,暫不爲其劃分防區,同時也充當的是機動部隊。

這幾鎮兵馬之中,當屬肖天健手中直接握着的近衛軍最爲強悍,這些年來,打的仗也最多,裝備質量也最好,其次就是閻重喜的第一鎮戰力最強,再其次就是羅汝才、李栓柱麾下的第三鎮和劉寶、刁正的第二鎮這兩鎮人馬戰鬥力了,目前戰鬥力最弱的恐怕就是石冉麾下的第四鎮的兵將了,石冉的第四鎮之中,兵卒多是新招募起來的新兵,抑或是從官軍降兵之中整編過來的兵將,骨幹構成則是從各部抽調來的,眼下無論是裝備上還是訓練上都無法和其餘幾鎮相比,但是畢竟眼下第四鎮新成立,假以時日之後,還是可以迅速的提升戰鬥力的,所以這種情況今後還會改變。

不過肖天健不擔心這些總都統們今後會有二心,他這些年來,建軍的時候,已經做好了控制他們的準備,凡是後勤方面,都歸於兵部之下統管,各鎮兵馬的糧餉裝備都要從兵部下面的總後勤部調撥,誰要是敢在地方上私自徵收糧餉的話,那麼第一時間肖天健便可以得知消息,那麼這些有異心之人,當即便能被拿下,所以誰若是想跳出這個格局,估計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還有趁着這一次整頓兵馬的機會,肖天健又令原來的近衛,轉職重新整編,將這部分近衛單列出來,成立了憲兵部隊,以此來區分他們和近衛軍的職責,這些憲兵主要工作就是幹執法隊的活,不受任何地方軍將的管理,直接隸屬於兵部,在負責保護各級軍將的同時,還有監管地方軍將的職責,更有在戰事執行軍法的職責。

憲兵部隊通常的任務不是直接參加作戰,其職能主要是維繫軍紀,約束其他軍人行止,處理軍隊中的各種罪案事件,特別是軍人的違犯軍紀的事件。戍守國都、防衛重要軍事處所及各個軍地衙門,押送軍事物資,說白了就是軍中的警察,地位十分超然,但是爲了確保各地軍將在戰事指揮不受干擾,憲兵只許監督彙報,卻不許干涉軍將們的戰時指揮的事務。

對於這一次肖天健組建憲兵部隊,其實各級軍將以及文官們,稍微動動腦子便想的很明白這是爲什麼,憲兵就是監軍,但是卻又不同於監軍,他們只監察軍紀,但是不干擾指揮,只要軍將們老老實實的爲國家做事,那麼便屁事沒有,但是隻要他們有異心,那麼憲兵就是埋在他們身邊的炸彈,隨時可以將他們拿下。

如果是肖天健突然間這麼推出一個憲兵制度的話,軍將們恐怕會覺得很不舒服,肯定會覺得肖天健不信任他們,派人監視他們,可是從刑天軍成軍之後,肖天健便在軍中推行了近衛統一調配的辦法,而是早已明確嚴禁各軍將私養家丁,所以眼下近衛換成憲兵,只不過是換了個稱呼罷了,倒是也沒有引起軍將們太大的反感,所以憲兵部隊也就這麼悄然成立了起來,成爲了獨立於各個軍種的一個特殊的軍種。

至於肖天健身邊的近衛,在衆人的商議之下,又從憲兵之中單列了出來,由鐵頭抽選出了三百最爲精幹忠誠的兵將,留在肖天健身邊,改稱作了羽林衛,一是全權負責肖天健的人身安全,另外一個充當肖天健的傳令兵,雖然這幫人軍職都不算高,但是卻地位十分超然,能被抽選編入羽林衛的這些人,無不以此爲榮,這可是可以光宗耀祖的一個職位呀!

時下幾鎮整體的兵力彙總下來之後,肖天健自己都有點覺得驚訝,他麾下的刑天軍發展到這個時候,總兵力居然達到了近十五萬之衆,而且這十五萬人馬基本上都是正規軍,是拿軍餉的,還不算地方的那種有點民兵性質的預備營的編制,如果是算是地方預備營的編制的話,刑天軍可動用的人馬更是一個天文數字,起碼再加一二十萬是沒有一點問題的。

這個數字如果放在後世的話,也許不算是什麼,可是在這個時代,這麼多的人馬,卻已經是非常龐大了。

其實歷史上像李自成、張獻忠這樣的義軍的兵力,動輒便是幾十萬上百萬,但是那種數字裡面的水分卻是非常大的,在他們的軍中,真正的可戰之兵,其實只佔了很小的比例,幾萬人十幾萬人,能抄傢伙上陣拼殺的,很可能只不過區區幾千人萬把人之多,其餘的大多都是湊數跟着混飯跑腿的饑民,戰鬥力是相當差的。

大明朝廷官軍紙面上的人馬數量也不少,最多的時候達到了百萬之衆,可是去除掉其中當官的吃空餉的數量,再去掉其中老弱殘兵和一些輔兵,實際上官軍的兵力卻很少。

可是刑天軍的這十五萬人,卻基本上都是實打實的可戰之士,年齡大致集中在十五六歲到四十歲之間,而且可以說全部都接受過正兒八經相對來說相當嚴格的軍事訓練,所以同樣一萬對一萬的話,刑天軍這邊的戰鬥力要超出對手非常多,這也是他們屢戰屢勝的關鍵,兵不在多而在於精,這一點是刑天軍建軍的核心,所以看似十五萬人佔領這麼大的地盤,似乎並不多,可是放在這個時代,刑天軍已經是一個超級的龐然大物了。

肖天健回想一下當年他被這賊老天丟在了鳥都不生蛋的這個世上,幾乎活活餓死,悽悽惶惶不知所措,甚至於險一些被人放翻吃掉的時候,再看看眼下他手中的這些兵馬,不由得又是感慨萬千,也許是上天照顧,他僅僅是用了短短的不到七年時間裡,利用了他後世所學,一拳一腳的打下這份基業,現如今居然可以名正言順的建國登基,來完成他一統天下的大業,這種事放在任何人身上,恐怕都不能非常平靜。

有人說只要是真正的男人,在內心深處可能都埋藏着一個皇帝夢,他自問不是聖人,也不能免俗,但是以前那隻不過是一個夢,現如今他卻要將這個夢變爲了現實,一想到這一點,他就不禁有點想要沾沾自喜。

可是轉回頭一想,卻又覺得肩膀上的壓力太大,爲了眼下成就的這番事業,他放棄的東西也太多太多,他在這個世上尋找到了他的所愛,可是爲了這番事業,他絕大多數時間,都不得不遠離他的所愛,帶着麾下的兵將們在血火之中搏殺,他爲的又是什麼呢?

這個爲什麼頓時讓肖天健又從飄飄然之中跌回了現實之中,他難道真的就只是爲了能像今天這樣,登上萬人之上受人仰視的皇帝寶座嗎?捫心自問,最初的時候他卻是不是這麼想的,他起兵造反,其實最根本的目的卻是想要將中華民族從即將滑入的深淵之中拉出來,使得中華民族今後不必再像後世那樣,任人欺凌,成爲那些蕞爾小國們宰割的對象,改變那段讓所有中國人一想起來便爲之心痛的歷史。

可是現如今他成功了嗎?想一下北方的那幫野蠻人,現如今不還是正好好的在遼東一帶稱王稱霸,隨時還在覬覦着南面的中原大地嗎?他眼下雖然打下了這麼大的地盤,可是大明王朝還沒有徹底覆滅,還有大片的國土尚在大明王朝的手中控制着,即便是眼下北面京師之中的那位對於這些地盤的控制力已經非常虛弱,可是到底名義上還是在他的控制之下,尚有萬萬中國的百姓,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而這個時候,西方的那些新興的國家的戰船,卻已經滿世界的在圈地,滿世界的在搶佔他們的殖民地,甚至於現在已經將他們的戰船開到了中國的沿海,將炮彈打到了中國的土地上,中華民族這個時候,卻還在自己窩裡鬥,所有人的眼睛卻還在死死的盯在這一片土地之上,卻不知道世界正在發生着什麼樣的轉變,也正在一分一秒,一天一月乃至是一年又一年的消耗着這難得的寶貴時光。

一想到這裡,肖天健便又有一種強烈的急迫感,彷彿是一塊巨石瞬間又壓在了他的心頭一般,令他喘不過氣,恨不得一下就完成一統中國大地的大業,然後將視線投向大海之上。

難道這一切非要等到他徹底的完成一統大業之後嗎?肖天健頓時有點坐不住了,因爲他內心中有一個聲音告訴他,不行,不能再等下去了,雖說現如今他還沒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來做這件事,可是並不代表着他眼下就什麼都不做,最最起碼,現在他就要開始做點什麼才行,而南京城這裡,在二百多年之前,曾經有一個人,卻早於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人,做出了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事情,在南京城外還留有他當年在這裡留下的足跡。

眼看各種事情基本上都開始進入軌道,肖天健不由得又開始犯懶了起來,在十一月底的一天早晨,肖天健以休息爲名,傳令下去不見任何手下諸臣,而是招來了鐵頭,嘀咕了一陣子之後,鐵頭將腦袋搖的如同撥浪鼓一般,說什麼都不肯答應,最終肖天健無奈之下,瞪着眼喝罵了一通鐵頭,於是鐵頭只得無奈的點頭答應了下來,肖天健這才換了一身十分普通的便裝,便在鐵頭等幾十個同樣換了各色便裝的羽林衛的護隨下,偷偷的溜出了他暫居的帥府,朝着城外行去。

第31章 舌頭第65章 通州第199章 誤打誤撞第94章 伊河之屠第161章 交鋒第240章 奴酋的鬼胎第71章 事有詭異第208章 再打廬州第202章 被迫無奈第66章 密旨第139章 海軍第一戰第102章 王家禎的抉擇第74章 通州會戰1第89章 集兵山海關第17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144章 少年營第47章 惱羞成怒第175章 經濟圍堵第210章 絕地反擊第77章 現身說法第207章 克復臺灣第11章 多爾袞的判斷第171章 入福建第12章 大戰前夜第13章 謀主第16章 同仇敵愾第150章 金銀開道各取所需第126章 釜底抽薪第34章 閹臣高起潛第51章 以一當十第125章 時光飛逝第160章 神秘信使第155章 崇禎那本難唸的經書第73章 家宴?第18章 後勤的麻煩第136章 分兵駐防第198章 戰雲壓境第27章 忠烈之臣第135章 平西之戰第153章 問題第12章 夜襲2第57章 禍害第139章 紅石山第186章 摘桃第70章 大舉報復第152章 改編第26章 孤膽第36章 去留自便第119章 順江而下兵至嶽州第195章 增兵金州第161章 交鋒第26章 好言相勸第54章 兩強之戰10第128章 炮營駕到第25章 脅迫入夥第95章 山海關之役1第33章 不相爲謀第62章 總結第34章 閹臣高起潛第13章 另有所求第146章 八大王就撫第36章 隴州之戰3第168章 中計現身第87章 請辭第90章 皇太極的恐懼第87章 奪穴第6章 磨刀霍霍第43章 叛徒第182章 不算勸降第25章 李闖重振第62章 整頓礦點第134章 短期計劃第46章 卑鄙之極第22章 長槍直刺初顯威第136章 國債第84章 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第67章 紛雜局勢第40章 缺才第169章 困坐愁城第92章 不宣而走第150章 家人佳人第158章 窮追敗寇第135章 平西之戰第168章 中計現身第9章 怒屠潰兵第70章 遮斷第230章 失望第123章 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第162章 不幸言中第41章 事有反常必爲妖第91章 背水一戰第215章 降將建功第50章 勸降第134章 死士陷陣第17章 突擊第77章 通州會戰4第119章 順江而下兵至嶽州第67章 怒而還師第34章 險勝第149章 羨慕
第31章 舌頭第65章 通州第199章 誤打誤撞第94章 伊河之屠第161章 交鋒第240章 奴酋的鬼胎第71章 事有詭異第208章 再打廬州第202章 被迫無奈第66章 密旨第139章 海軍第一戰第102章 王家禎的抉擇第74章 通州會戰1第89章 集兵山海關第17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144章 少年營第47章 惱羞成怒第175章 經濟圍堵第210章 絕地反擊第77章 現身說法第207章 克復臺灣第11章 多爾袞的判斷第171章 入福建第12章 大戰前夜第13章 謀主第16章 同仇敵愾第150章 金銀開道各取所需第126章 釜底抽薪第34章 閹臣高起潛第51章 以一當十第125章 時光飛逝第160章 神秘信使第155章 崇禎那本難唸的經書第73章 家宴?第18章 後勤的麻煩第136章 分兵駐防第198章 戰雲壓境第27章 忠烈之臣第135章 平西之戰第153章 問題第12章 夜襲2第57章 禍害第139章 紅石山第186章 摘桃第70章 大舉報復第152章 改編第26章 孤膽第36章 去留自便第119章 順江而下兵至嶽州第195章 增兵金州第161章 交鋒第26章 好言相勸第54章 兩強之戰10第128章 炮營駕到第25章 脅迫入夥第95章 山海關之役1第33章 不相爲謀第62章 總結第34章 閹臣高起潛第13章 另有所求第146章 八大王就撫第36章 隴州之戰3第168章 中計現身第87章 請辭第90章 皇太極的恐懼第87章 奪穴第6章 磨刀霍霍第43章 叛徒第182章 不算勸降第25章 李闖重振第62章 整頓礦點第134章 短期計劃第46章 卑鄙之極第22章 長槍直刺初顯威第136章 國債第84章 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第67章 紛雜局勢第40章 缺才第169章 困坐愁城第92章 不宣而走第150章 家人佳人第158章 窮追敗寇第135章 平西之戰第168章 中計現身第9章 怒屠潰兵第70章 遮斷第230章 失望第123章 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第162章 不幸言中第41章 事有反常必爲妖第91章 背水一戰第215章 降將建功第50章 勸降第134章 死士陷陣第17章 突擊第77章 通州會戰4第119章 順江而下兵至嶽州第67章 怒而還師第34章 險勝第149章 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