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少年營

而這一次閱兵,還有一支隊伍絕對值得一提,那就是刑天軍中一支比較奇怪的隊伍,全都是由一些十三四歲的少年組成的隊伍,也就是刑天軍在年後才正式成立的少年營。

而這一次閱兵,連帶這支新生的少年營也一併參加了閱兵式,所以對於劉耀本他們這幫少年營的小子們來說,無疑也讓他們好好的揚眉吐氣了一番。

說起來少年營,還要從年前說起,在刑天軍剛剛在這裡站住了腳跟之後,肖天健便令各支外出打糧的隊伍,隨行從外面帶回來了不少的孤兒,而這些孤兒之中,年紀小的另外編成一組,派了一些刑天軍中的健婦負責照料他們,而年紀在十二歲到十五歲之間的孤兒,則被一股腦的編入到了少年營之中。

少年營基本上和其它義軍之中的孩兒兵有點類似,各支義軍之中,往往也都有這樣的情況,像高迎祥、李自成等義軍首領們,起事很早,這麼多年征戰下來,軍中不少將士都戰死沙場,留下了一些孤兒被收養在軍中,許多人都認在了這些頭領下面當了義子。

但是刑天軍畢竟成軍很晚,軍中將士至今還大多都是光棍,所以收養的孩兒兵數量很少,但是肖天健卻沒有忽視這些少年的存在,而是打定主意,要將這些少年們培養成未來刑天軍的骨幹力量,而原來只有幾十個孩兒兵,對於他來說,數量還遠遠不夠,所以便着令手下在打糧的時候,注意收留一些各地流浪的少年,帶回蓮花寨統一進行培養。

而這個世道上,眼下最不缺少的就是這些流浪的孤兒,往往有很多孩子們的父母都死於飢餓抑或是戰亂、疾病之中,留下他們到處流浪乞討爲生,其中絕大多數人根本無法活到成年,不是被餓死,就是凍死,甚至是被人殺了當糧食吃掉,可以說命運十分悽慘,以前刑天軍自己都沒有落腳的地方,所以即便是遇上這樣的孤兒,也無力帶上他們,而現在有了肖天健的這個吩咐之後,於是在年前年後打糧隊很快便從外面帶回來了不少的流浪兒,短時間便使得少年營的人數達到了三百餘人。

肖天健在年後親自主持組建了這個少年營,對這些收容來的少年進行統一的軍事化管理,像原來刑天軍之中劉耀本那幫孩兒兵們,則都被暫時拔擢成了少年營中的小頭目,負責協助教官來管理這些新到的少年們。

對於這些少年們,肖天健專門又爲他們配置了一些教書先生和教官,每日教他們讀書習武,同時還由老帶新,讓像劉耀本這樣的早期被肖天健收留的孤兒們,帶領這幫新收的少年們做事。

他們每日的生活基本上和新兵營差不多,但是遠沒有新兵營的新兵那樣訓練的辛苦和嚴苛,他們半天讀書,半天習武,生活上肖天健也給予他們相當的照顧,每個人都發給了新衣服,伙食質量也基本上可以說是軍中最好的,幾乎趕上戰兵的伙食質量了,不說每天有肉吃,起碼隔三岔五的,會給他們改善伙食,弄些葷的東西給小子們解饞。

對於突然間受到這樣的待遇,那些新到的少年們各個初到的時候,幾乎都感覺跟做夢一般,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一個個對肖天健可以說是感激到了極點,絕對沒人敢在這裡胡鬧不聽話,生怕失去了這樣的生活。

所以少年營雖然都是一些半大孩子,卻管理起來並不是很困難,再加上有劉耀本那幫少年帶着他們,少年營的這幫少年們非常珍惜這樣的機會,不管是讀書還是習武,都極其的刻苦,甚至連他們的教官和教書先生們,都感嘆這幫少年們的刻苦是他們從未見過的。

而肖天健時不時的都會抽出時間,親自到少年營之中,給這些少年們講授一些戰術方面的知識,即便是不講這些軍事上的東西,肖天健也會整理一些自己腦海中的所學,儘量抽時間傳授給他們,甚至於還講一些雜聞軼事,讓這些少年們開開眼界,無形之中,還潛移默化的給他們灌輸忠誠方面的東西。

就連範靈兒、範雨彤二人,也會經常抽時間到少年營之中,關心一下少年們的生活,有時候他們二人甚至於在教書先生人手不足的時候,還親自去給少年們代上一些課,教這些少年們識字,對於她們二人,少年們同樣也都非常尊重,即便是她們二人尚不是肖天健的老婆,這幫小子們暗地裡還是稱呼她們主母,後來傳入到範雨彤耳中,還把範雨彤羞臊的夠嗆,好多天都沒再去少年營之中,不過反過來仔細想想,範雨彤卻又有點不明的竊喜。

而這些少年們以前都歷經了無數的苦難,現在被肖天健收留,養育他們,誰不對肖天健感恩戴德呀!所以他們到了這裡之後,便如同海綿一般,瘋狂的汲取各種營養。

別看只是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在良好的伙食供應下和各種教育之下,這些少年們便都很有了些軍人的模樣,不但身體強壯了起來,而且行動上也都相當的服從管制。

特別是這一次刑天軍成軍一週年閱兵,肖天健准許他們也參與閱兵,爲了這一百名參閱的名額,小子們差點爭得打破了腦袋,最後還是他們的教官出面,點出了五十名像劉耀本這樣的骨幹,剩餘的五十名名額,則擎出了制勝的法寶,抽籤決定,這才平息了這次參閱人員之爭。

而劉耀本自然是這一次少年營參閱隊伍的領隊,這幫少年們一個個精神抖擻的跟着其它各部人員,一同參加了這次閱兵,雖說達不到戰兵隊那樣的氣勢,但是卻因爲他們的年紀,同樣在閱兵期間獲得了一片叫好之聲,可把這幫傢伙們給高興壞了,回去之後更是踏踏實實的學習了起來。

,!

第83章 參謀部第21章 強心劑第202章 被迫無奈第208章 西班牙人的擔憂第93章 三順王第170章 背叛第225章 班底第130章 重返南京第4章 檄文第71章 最後一擊第194章 雙風貫耳第45章 偷雞不成第52章 民劫第22章 長槍直刺初顯威第50章 火器第216章 澳洲遠征軍第196章 只有死韃子纔是好韃子第55章 僥倖第162章 不幸言中第81章 進來容易出去難第12章 火牛衝陣第47章 蛇鼠一窩第81章 綁腿第70章 親人相見第91章 背水一戰第33章 危局第139章 海軍第一戰第70章 背水一戰第204章 首戰第219章 終章第18章 擴編第183章 皇帝乞討第15章 求援第135章 取士第38章 強盜遇上強盜第141章 中華之危第3章 強度黃河第44章 自殺式阻擊第45章 靜觀其變第73章 要死要活第73章 家宴?第129章 後手第167章 求援第42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89章 奴酋困局第105章 奏凱入關第92章 炮襲第12章 斷然拒絕第40章 騎戰第168章 火炮發威第76章 革左五營第93章 偵查第32章 援軍已至第198章 鑄幣第42章 關寧鐵騎第173章 國子監太學院第69章 堵路第199章 改制第134章 熊文燦的困局第145章 投靠者第89章 潰城而出第35章 鎖定目標第35章 等第173章 國子監太學院第85章 初會牛金星第89章 奴酋困局第159章 河西村前哨戰1第36章 隴州之戰3第202章 奇怪聖旨第143章 僥倖第212章 再下兩城第182章 不算勸降第196章 只有死韃子纔是好韃子第103章 慶捷第140章 紅石山2第162章 山西息兵第120章 如山推進第189章 殺福王第92章 鳳翔衛官軍第114章 迎頭痛擊第21章 服軟告饒第151章 巧匠第83章 厲兵秣馬第87章 雞飛狗跳第30章 挖坑第66章 步騎對陣1第169章 攻營第90章 大敵當前第215章 降將建功第13章 僥倖退敵第99章 逆襲1第12章 單刀赴會1第183章 貴客臨門第24章 逼上梁山2第7章 潛入第66章 密旨第157章 撞破情愫第134章 短期計劃第133章 拋車建功第129章 擴張行動
第83章 參謀部第21章 強心劑第202章 被迫無奈第208章 西班牙人的擔憂第93章 三順王第170章 背叛第225章 班底第130章 重返南京第4章 檄文第71章 最後一擊第194章 雙風貫耳第45章 偷雞不成第52章 民劫第22章 長槍直刺初顯威第50章 火器第216章 澳洲遠征軍第196章 只有死韃子纔是好韃子第55章 僥倖第162章 不幸言中第81章 進來容易出去難第12章 火牛衝陣第47章 蛇鼠一窩第81章 綁腿第70章 親人相見第91章 背水一戰第33章 危局第139章 海軍第一戰第70章 背水一戰第204章 首戰第219章 終章第18章 擴編第183章 皇帝乞討第15章 求援第135章 取士第38章 強盜遇上強盜第141章 中華之危第3章 強度黃河第44章 自殺式阻擊第45章 靜觀其變第73章 要死要活第73章 家宴?第129章 後手第167章 求援第42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89章 奴酋困局第105章 奏凱入關第92章 炮襲第12章 斷然拒絕第40章 騎戰第168章 火炮發威第76章 革左五營第93章 偵查第32章 援軍已至第198章 鑄幣第42章 關寧鐵騎第173章 國子監太學院第69章 堵路第199章 改制第134章 熊文燦的困局第145章 投靠者第89章 潰城而出第35章 鎖定目標第35章 等第173章 國子監太學院第85章 初會牛金星第89章 奴酋困局第159章 河西村前哨戰1第36章 隴州之戰3第202章 奇怪聖旨第143章 僥倖第212章 再下兩城第182章 不算勸降第196章 只有死韃子纔是好韃子第103章 慶捷第140章 紅石山2第162章 山西息兵第120章 如山推進第189章 殺福王第92章 鳳翔衛官軍第114章 迎頭痛擊第21章 服軟告饒第151章 巧匠第83章 厲兵秣馬第87章 雞飛狗跳第30章 挖坑第66章 步騎對陣1第169章 攻營第90章 大敵當前第215章 降將建功第13章 僥倖退敵第99章 逆襲1第12章 單刀赴會1第183章 貴客臨門第24章 逼上梁山2第7章 潛入第66章 密旨第157章 撞破情愫第134章 短期計劃第133章 拋車建功第129章 擴張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