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阿拉學棟不簡單

第2章 阿拉學棟不簡單

李小囡衝高先生連頭帶身子一起點了下,就一頭扎進大阿姐懷裡,一幅力弱不勝,要暈過去的模樣。

“弟弟累壞了,我先揹他回去,晚上再讓他找先生講講。”李金珠急忙拽起李小囡,背起來就跑。

“快回去歇着!晚上不用過來,讓他好好歇着!不用過來!”高先生在李金珠身後跟了幾步,揮手叫道。

唉,學棟這孩子,實在太瘦弱了,這一陣子實在太用功,耗損太過。唉,這姐弟幾個,實在不容易。

高先生看着李金珠補丁摞補丁的衣裳,和李學棟的瘦弱,心酸了好一會兒,才踱回去,接着等那兩個學生。

李金珠揹着李小囡,一口氣跑進腳店後面的小柴房。

正坐在柴房門口補衣裳的二阿姐李玉珠呼的竄起來,滿懷的舊衣裳掉了一地。

打扮成李小囡的李學棟正坐在李玉珠身邊,垂着頭拆一件舊小襖,被李玉珠這一竄,往後仰倒。

李玉珠撲上去,沒等抱住李小囡,李金珠腿一軟,跌坐在地。

“沒事沒事,什麼事都沒有,順當得很。”見二阿姐嚇得臉都白了,李小囡趕緊解釋。

李玉珠唉喔一聲,腿一軟坐在地上,擡手抹了把冷汗。

這一天,她這心,油煎水煮一般。

“先生沒認出來?”李學棟爬到李小囡面前,壓着聲音問道。

“沒。”李小囡伸長脖子,左右看了看,推着李學棟往柴房進,“趕緊換過來!”

李金珠和李玉珠一人負責一個,手腳極快的給兩人梳好頭換好裝,李小囡長長吐了口氣,“好了,大阿姐看着些,我給哥哥講講考題。”

李金珠接過針線,坐在門口補着衣裳,瞄着周圍的動靜。李玉珠去廚房燒水。

李小囡和李學棟頭抵着頭,將今天考試的題目,她寫兩篇文章和詩時,思路如何,還想到了哪些,以及考試過程,仔仔細細說給李學棟聽。

李學棟聽懂之後,背到夜深人靜,將兩篇文章一首詩背的滾瓜爛熟。

………………………………

第二天,上午放榜,下午堂號。

太陽剛剛升起,兩個衙役敲着鑼出來,將通紅一張榜單貼在縣學門外的雪白影壁上。

高先生是個高個兒,遠遠站着,越過衆人,淡定的看着影壁前的熱鬧。

他帶了三個學生來考試,卻沒抱任何希望。

他對自己這三個學生知根知底,三個人都不算特別聰明,課業都極一般,而且,他們高家學堂從來沒有人上過榜。

高先生正再次回想枝她娘讓他買回去的東西,突然聽到有人喊了聲李學棟,頓時一個怔神,急忙看向兩個學生問道:“剛纔喊的是李學棟?”

兩個學生一起點頭。

“我去瞧瞧!”高先生扔下一句,拎着長衫前擺就往前跑。

沒多大會兒,高先生擠的帽子都歪了,看到兩個學生,話沒說出來,先哈哈哈哈一通笑,“真是學棟,第六!不簡單不簡單!快找找,學棟呢?”

李學棟考了內圈第六,高先生另外兩個學生,都在外圈之外。

黃縣尊放了告示,圈外的學生要是想參加後面幾場考試,一概允許。

李學棟這個第六名,極大的鼓舞了高先生,高先生立刻就決定,讓另外兩個學生跟着一路考到底,長長見識也好麼。

午後,黃縣尊在縣學大堂裡,面見內圈二十名、和外圈三十名學生。

按照名次,李學棟站在頭一排。

黃縣尊沒隨機提問隨機考試,而是將前十名的時藝文章各選一篇,細細講了一遍,哪兒好,哪兒不足,極其詳盡。

高先生站在大堂外面,伸長脖子,聽的佩服不已。

黃縣尊是正正經經的兩榜進士,這水平就是高!

講完十份墨卷,黃縣尊挨個看着前十名,走到李學棟面前,站住笑道:“李學棟,擡起頭,別害怕。”

李學棟提心吊膽的擡起頭,看向黃縣尊。

黃縣尊瘦削的臉上皺紋很深,一雙眼睛明亮而溫和。

“你這篇回之爲人也,擇乎中庸,解得好,極好!好好考。”黃縣尊一臉笑意,拍了拍李學棟,腳步移開。

李學棟一口氣鬆下來,只覺得後背一層冷汗。

黃縣尊叫他時,他以爲黃縣尊發覺阿囡替考的事體了。

替考是重罪!

隔天,上午半天考第三場,下午半天考第四第五場。

上午半天,時藝一篇,經論一篇,默律例過百字。

這一場考試,在交卷上,李小囡繼續她的隨大流原則,不前不後出來,立刻撲進大阿姐李金珠懷裡。

高先生關切無比愛憐無比的看着一幅累脫力模樣的真小囡假學棟,一迭連聲催着李金珠趕緊把學棟揹回去,離下午開考還有一個半時辰,讓學棟睡一覺。

下午兩場各一個時辰,時文、詩賦、經論、駢文不限,每場任選一篇,再默上午的律例前兩句。

第四場,李小囡選了一篇時文,第五場選了一首五言八韻詩。考完出來,接着一幅勞累脫力相,趴在李金珠背上,逃回腳店。

休整了半年,精神抖擻開新文啦!

每天晚上8點定時更新,這一本打算在不斷更的基礎上,挑戰定時更新到結文,請大家多鼓勵哈!

………………

本文繼續參照北宋爲基礎背景,但,肯定有不少地方因文而改動,不必太較真。

本章的科舉,大部分出自故宮出版社的《清代科舉考試述錄》,這本書裡有很多科考的細節。

科考這個,從隋唐開始,在宋代就基本定型,大框架在之後就基本沒變過,但細節,比如考題範圍什麼的,肯定一直在變動。

參考而已,不必窮究。

畢竟,小閒是寫娛樂小說,又不寫考據論文,對吧。

第175章 還是做生意吧第2章 阿拉學棟不簡單第45章 太極推手第78章 枝姐兒第97章 花花轎子擡起來第15章 新世界的大門啊第103章 俊傑第165章 警覺第111章 頭一個坑第107章 六一快樂第294章 回鄉第267章 信第164章 喜事連連第236章 上風第149章 和稀泥的世子第139章 只管碼頭第260章 順便第36章 自家熱鬧第195章 真閒扯第249章 各有難題第37章 洪兄第178章 過了河可以拆橋了第254章 老夫老妻第4章 寬老太爺第247章 直接問第117章 動起來第9章 格致很容易第18章 先查(月票加更)第49章 欠着人情第28章 四合院裡住人家第71章 簡單推理第274章 朋友第22章 審三(月票加更)第268章 準備第21章 審二第159章 二當家第170章 高興得早了第127章 規勸第275章 各自第151章 開工開工第9章 格致很容易第249章 各有難題第76章 過年第164章 喜事連連第31章 照大了辦第237章 臘月第64章 阿武和雨亭第102章 入手處第252章 第一步第47章 你行你上第94章 我之所欲第221章 兩隻手第205章 四兩撥千斤第165章 警覺第316章 賠禮第184章 吃席不容易啊第117章 動起來第288章 不走尋常路第58章 不見外第207章 報恩和討債第146章 認知統一第218章 合第172章 不負責任的說客第186章 收網第206章 一個幕僚第7章 求師第4章 寬老太爺第178章 過了河可以拆橋了第151章 開工開工第180章 李小囡的鬼符第34章 懂事的世子爺第102章 入手處第127章 規勸第305章 撐檯面第157章 動手第285章 想法第9章 格致很容易第144章 尋源第229章 雙管齊下第131章 一對兒八婆第112章 人家家的書樓第307章 風波起第311章 淡然第6章 三堂伯第34章 懂事的世子爺第41章 李家的老太爺第22章 審三(月票加更)第37章 洪兄第167章 瞎說第141章 都沒辦法第119章 先天優勢和劣勢第259章 不得不說了第167章 瞎說第277章 得寸進尺第125章 坎坷賓主的轉運第34章 懂事的世子爺第146章 認知統一第159章 二當家第37章 洪兄
第175章 還是做生意吧第2章 阿拉學棟不簡單第45章 太極推手第78章 枝姐兒第97章 花花轎子擡起來第15章 新世界的大門啊第103章 俊傑第165章 警覺第111章 頭一個坑第107章 六一快樂第294章 回鄉第267章 信第164章 喜事連連第236章 上風第149章 和稀泥的世子第139章 只管碼頭第260章 順便第36章 自家熱鬧第195章 真閒扯第249章 各有難題第37章 洪兄第178章 過了河可以拆橋了第254章 老夫老妻第4章 寬老太爺第247章 直接問第117章 動起來第9章 格致很容易第18章 先查(月票加更)第49章 欠着人情第28章 四合院裡住人家第71章 簡單推理第274章 朋友第22章 審三(月票加更)第268章 準備第21章 審二第159章 二當家第170章 高興得早了第127章 規勸第275章 各自第151章 開工開工第9章 格致很容易第249章 各有難題第76章 過年第164章 喜事連連第31章 照大了辦第237章 臘月第64章 阿武和雨亭第102章 入手處第252章 第一步第47章 你行你上第94章 我之所欲第221章 兩隻手第205章 四兩撥千斤第165章 警覺第316章 賠禮第184章 吃席不容易啊第117章 動起來第288章 不走尋常路第58章 不見外第207章 報恩和討債第146章 認知統一第218章 合第172章 不負責任的說客第186章 收網第206章 一個幕僚第7章 求師第4章 寬老太爺第178章 過了河可以拆橋了第151章 開工開工第180章 李小囡的鬼符第34章 懂事的世子爺第102章 入手處第127章 規勸第305章 撐檯面第157章 動手第285章 想法第9章 格致很容易第144章 尋源第229章 雙管齊下第131章 一對兒八婆第112章 人家家的書樓第307章 風波起第311章 淡然第6章 三堂伯第34章 懂事的世子爺第41章 李家的老太爺第22章 審三(月票加更)第37章 洪兄第167章 瞎說第141章 都沒辦法第119章 先天優勢和劣勢第259章 不得不說了第167章 瞎說第277章 得寸進尺第125章 坎坷賓主的轉運第34章 懂事的世子爺第146章 認知統一第159章 二當家第37章 洪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