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老馮爺之知足常樂(一)

十月的北安州,剛剛收了苞谷,失去了金黃果實的秸稈,孤零零站在田野裡,迎着寒涼的北風,招展着手臂,最後肆意的搖擺。

辛勤的農人,自然沒有讓它們囂張太早,一把鐮刀橫行天下,很快就還了大地一片本來顏色。

但是老熊嶺一帶的秸稈卻是幸運了那麼一絲絲,可以多吹兩日北風。

沒有別的原因,實在是因爲老熊嶺的定海神針,年歲最大的老馮爺,正慶賀六十六歲大壽。

別說老熊嶺上下,有一個算一個都從外地趕回,就是北安州大大小小的官員,世族,鄉紳,也是盡皆到場慶賀。

原本松木釘成的簡陋山門,如今早就換成了兩扇胡楊樹的大木門。這還是幾年前,草原王特意讓人送來的,據說是天下第一烈性的木質,即便沒了生機也能枯站一千年,即便倒地埋進塵埃,也能死倔強着一千年不腐爛。

這可是同老熊嶺老少爺們的脾氣太貼合了,於是兩扇大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愛。

老馮爺乾脆大手一揮,直接把山嶺口兩側砍了三丈遠,建了兩座門房,盡皆是三層小樓,樓頂留了平臺,防備將來萬一有個危險,這兩座小樓就是老少爺們的戰鬥之地。

左側的小樓,夜裡睡了巡邏隊,白日裡也有當值的人負責看守。右側的小樓就被劉嬸子帶了女人們霸佔,二樓三樓做庫房,放了糧食和各色乾貨,還有臨時歇息的房間,一樓就整個打通,大半做了竈間,搭砌了十幾口大竈,小半空見就堆滿了木頭絆子。別說日常作坊和巡邏隊開伙吃飯,就是陰天下雨,整個老熊嶺聚來吃飯,存下的糧食和柴火也足夠堅持半月以上。

另外,趙家村倖存的鄉親們,早就住上了新院子,甚至房頂瓦片都被雨水沖刷的有了幾分歲月的痕跡。爲了區別於原來的村名,也爲了紀念他們新生的日子,村落取名新村。

幾年前那次地動,若是放在往日,就是幸運活下來的人怕是也要流離失所,但是如今他們住上了新院子,甚至後生娶了媳婦,寡婦招贅養育子女,老人也是安養晚年。

農忙時候,照顧田裡莊稼,農閒時候就在老熊嶺的作坊做工,或者出門做些小買賣,日子都是紅紅火火。

老熊嶺裡,更是一片新氣象。

山頂十八家的院子,雖然沒有明說,但誰也沒有擴建,頂多是把土坯房改了磚瓦院子,其餘格局和佔地都是老樣子。若一定要說多建了什麼,那就是皇后娘娘進京後建起的那座祠堂,高大氣派,供養了十八家的先人,每到年節必定祭祀。平日各家輪流過來看守打掃,香火不斷。

幾年過去,各家的溫室冬日時候依舊是溫暖如春,即便在如今這樣的時候,冬日種菜人盡皆知,不缺柴火,有些本錢買海布的人家都能種出一筐青蔥,兩筐菠薐菜。

但整個北地,甚至整個大元,都約定成俗一件事,老熊嶺十八家種出的青菜是最好的,也是價格最高的。

沒有別的原因,許是因爲這嶺上的水土養育了大元最傳奇的皇后年年,許是這嶺上有靈氣,總之這裡的菜就是比別處金貴。每年到了冬菜收割的時候,北安州里都要瘋搶一通。若不是老熊嶺老少爺們都是本分之人,又有老馮爺這樣睿智的老輩兒人壓着,怕是價格要比當初第一年種菜還要貴的多。

當然,周邊臨近的鄉親,家裡若是實在不寬裕,買不起海佈扣溫室,那也沒關係,可以種蘑菇窖。

老熊嶺上下早就請示過皇后娘娘,然後種蘑菇的秘法傳了出去,不過是夏日裡最容易得的蘑菇土,房前屋後隨便挖個地窖,把土堆進去,冬日裡噴些水,燒點火,新鮮的蘑菇就冒出來了,賣去城裡一樣不少得銀錢。

若是連蘑菇窖也懶得挖,那還是沒關係。家裡有爺們就上山抓鹿,套兔子,打野雞,獵貂皮。

鹿養大了,割鹿茸賣藥鋪,鹿肉鹿血都是值錢物事。

而兔皮,豔麗的野雞羽貓,還有貂皮都可以賣箱包作坊。

總之,只要不偷懶,整個老熊嶺方圓幾十裡,甚至整個北安州就不會有人擔心餓了肚子,缺了過冬的棉襖。

都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北安州卻是出了一個皇后,整個州府的百姓受了莫大的恩澤。

所以,這次老熊嶺給老馮爺這個德高望重的長輩做壽,一反以往的低調本分,難得的熱鬧一次。

嶺下原本只有六七座院子,這幾年十八家紛紛娶兒媳婦,又添了十幾座,分列山口左右,遠遠看去如同侍衛一般,倒也整齊爽利。

嶺上因爲當年皇后娘娘未嫁之時留了太多的東西,不好接待外客。倒不是有什麼見不得人之物,只是那些東西,是屬於老熊嶺衆多鄉親的回憶。就如同皇后娘娘回來省親時候說的,只要踏進村口,她就是陸家小米,不是大元皇后。

而這些東西,這些回憶,就是寄託了鄉親們對於自家閨女小米的想念。

外人就是相處再親近,也不能觸碰一絲。

再說,若是京都無事,獲封國公爺的陸老爹也會回來小住,萬一放進來的人存了惡念,傷了國公爺,那整個老熊嶺可就真要爆炸了。

基於這般考量,前年,嶺下劃了三畝地,建了一座大院子,作爲國公府的別院,沒有什麼精緻的假山花園,畢竟不遠處的山水才最自然,最美。

這院子裡只分了前院後院,但凡有喜慶之事,需要接待外客,前院坐男客,後院女客,區分鮮明又不失禮,實在再好不過了。

這次壽宴也是如此,整個北安州的大小官員,連同所有鄉紳世族,一個不落的都頂着寒風趕來恭賀吃喜酒。

前院正房正堂裡,迎面擺了桌案,案板上供了一副“壽”字,還有一雙手藝算不得好的黑緞子棉鞋。

但誰也不敢挑剔,那“壽”字是不是寫得好,那棉鞋是不是精緻,甚至沒人敢多看一眼,行禮都深恐不恭敬。

因爲這兩樣東西被一對侍衛親自從京都送來,壽字出自當朝皇帝之手,那雙棉鞋則是皇后娘娘的針線。

這要多大的顏面,多大的福分才能收到這樣的壽禮啊。

怪不得老壽星坐在供桌旁邊的太師椅裡,笑得如同彌陀佛一般。

趙志高如今還是北安州的知府,當初一心調回京都,脫離這貧窮又偏僻之地,但這幾年他可是絞盡腦汁想辦法,就爲了留在北安州繼續做官。

若問他原因,那供桌上的兩樣東西就說明了一切。

皇后娘娘出自老熊嶺,又是有名的顧孃家,從來不因爲孃家是一羣獵戶就慢待半點兒,甚至如今還經常送書信和東西回來。再說皇帝當年落難時候,在老熊嶺養傷,結實了皇后娘娘,更把老熊嶺當第二個老家了。逢年過節,賞賜就沒斷過。

不論誰坐在北安州知府的位置上,那就在帝后心裡掛了名字,只有好處,沒有一點兒壞處啊。

“老祖宗,今日雖說六十六大壽,但這氣色若說剛到知命,怕是也沒人懷疑啊。老祖宗實在是有福之人,讓下官羨慕。”

趙志高這般帶頭奉承,其餘衆人自然跟從,“是啊,老祖宗仙顏不老,多福多壽。”

老馮爺笑着同衆人拱手行禮,若是前些年,這樣的時候,他必定會惶恐忐忑,但這幾年,幾乎每日都要見到這樣的阿諛的臉孔,灌了滿耳朵的好話,是個人都會麻木。

“各位大人,鄉鄰,真是客氣了。原本老頭子也不打算過什麼壽辰,但是皇后娘娘還記得老頭子今年正好逢雙六之壽,娘娘不能回來,很是懊惱。老頭子無法,只能白兩桌酒席,熱鬧一下,待得報給娘娘知道,娘娘也能稍減思鄉之情啊。”

“娘娘賢德,這麼多年對咱們這些家鄉人多有照拂,實在讓下官和北安鄉親,感激之極。”

提起皇后娘娘,衆人更是打了雞血,恨不得嘴裡誇讚出花朵來。

老馮爺身側站了劉小刀,眼見老馮爺輕輕敲了敲手裡的菸袋鍋兒,就趕緊上前招呼道,“各位大人,酒席已經備好了,還請移駕。鄉野之地沒什麼好吃食待客,還請各位大人多包涵一二。”

“劉先生客氣了,誰不知道早前一個月,您就天南海北尋稀罕吃食用物了。今日我們可空着肚子來的,就打算好好吃一頓呢。”

不知道誰應了一句,很是俏皮,惹得衆人都是笑起來,紛紛起身跟隨劉小刀轉移到款待貴客的偏廳。

北安州如今是國公府的封地,京都很多人都曾給陸家推薦過門客或者知事一類,但陸家都拒絕了。

外事用了荒原書院老院長推薦的一個弟子,內事就落到了小刀頭上。如今在北安州,很多陸家事都是他做主,衆人自然也免不得一路奉承。

後院女客自然由陳月仙招呼,她本是商賈之女出身,打理內宅自然沒有問題,但陸家突然一躍成了皇親國戚,國公府門第。陸老大又是長子,直接封了世子。

這般說來,她那點兒精明就實在不夠用了。

小米初入宮,也沒有什麼信得過的人手送到孃家幫忙,於是就求到了鐵夫人頭上。

第075章 這個陸家很有趣第075章 這個陸家很有趣第316章 名正言順第138章 厚臉皮第26章 誤打誤撞第030章 爽口海帶絲第072章 誰動的手?第327章 我的天下第132章 如此兄弟第212章 天下最幸福的兄長第257章 蛛絲馬跡第195章 巧婦之喜第014章 出行在即第122章 百家宴第150章 堵山門第311章 傲骨第192章 誰的錯第288章 暗涌第285章 孤不準第314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063章 上門禮第189章 京都的年禮第203章 新年將至第334章 只娶一人第112章 火鍋必火第125章 宮內宮外第248章 錦繡閣第224章 彆扭的母子第273章 三日之期第162章 雪過天晴第232章 有急報第309章 喜事不能低調第56章 拖泥帶水第265章 有情飲水飽番外初一之一生承諾第134章 好消息第317章 花花轎子衆人擡第195章 巧婦之喜第149章 潑出去的水第128章 喜洋洋第058章 真假眼淚第144章 有備無患番外之風波(五)第078章 人性自私第029章 黃金菜第213章 包治百病第171章 緣由第074章 入室弟子第175章 小爺回來了!第280章 神山舊事第315章 三喜臨門第140章 看好門戶防豺狼第201章 恩怨分明第316章 名正言順第339章 一夜暴富的好機會第299章 京都聚第265章 有情飲水飽第229章 正中下懷第031章 仗義疏財第140章 看好門戶防豺狼第132章 如此兄弟第271章 驚爆京都第320章 誓師第185章 我很想你第338章 撐腰第207章 新家法第277章 福禍與共第235章 和好如初第156章 以蠻治蠻第191章 兩家之言第274章 同春不同溫第28章 物依稀爲貴第275章 上門要人第079章 秋來新米香第56章 拖泥帶水第130章 與民爭利第268章 必贏之戰第232章 有急報第323章 成長的代價第054章 夜半驚魂第332章 草原草原第169章 惟有讀書高第036章 紛亂唐家事第113章 軟中有硬第116章 一家有難一村幫第079章 秋來新米香第103章 求收留第311章 傲骨第167章 平安是福第177章 心驚肉跳第268章 必贏之戰第190章 一封家書第197章 吾家有女初長成第152章 令牌番外之宮裡那一家子(二)第26章 誤打誤撞第144章 有備無患第087章 何物能得你歡喜?第273章 三日之期
第075章 這個陸家很有趣第075章 這個陸家很有趣第316章 名正言順第138章 厚臉皮第26章 誤打誤撞第030章 爽口海帶絲第072章 誰動的手?第327章 我的天下第132章 如此兄弟第212章 天下最幸福的兄長第257章 蛛絲馬跡第195章 巧婦之喜第014章 出行在即第122章 百家宴第150章 堵山門第311章 傲骨第192章 誰的錯第288章 暗涌第285章 孤不準第314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063章 上門禮第189章 京都的年禮第203章 新年將至第334章 只娶一人第112章 火鍋必火第125章 宮內宮外第248章 錦繡閣第224章 彆扭的母子第273章 三日之期第162章 雪過天晴第232章 有急報第309章 喜事不能低調第56章 拖泥帶水第265章 有情飲水飽番外初一之一生承諾第134章 好消息第317章 花花轎子衆人擡第195章 巧婦之喜第149章 潑出去的水第128章 喜洋洋第058章 真假眼淚第144章 有備無患番外之風波(五)第078章 人性自私第029章 黃金菜第213章 包治百病第171章 緣由第074章 入室弟子第175章 小爺回來了!第280章 神山舊事第315章 三喜臨門第140章 看好門戶防豺狼第201章 恩怨分明第316章 名正言順第339章 一夜暴富的好機會第299章 京都聚第265章 有情飲水飽第229章 正中下懷第031章 仗義疏財第140章 看好門戶防豺狼第132章 如此兄弟第271章 驚爆京都第320章 誓師第185章 我很想你第338章 撐腰第207章 新家法第277章 福禍與共第235章 和好如初第156章 以蠻治蠻第191章 兩家之言第274章 同春不同溫第28章 物依稀爲貴第275章 上門要人第079章 秋來新米香第56章 拖泥帶水第130章 與民爭利第268章 必贏之戰第232章 有急報第323章 成長的代價第054章 夜半驚魂第332章 草原草原第169章 惟有讀書高第036章 紛亂唐家事第113章 軟中有硬第116章 一家有難一村幫第079章 秋來新米香第103章 求收留第311章 傲骨第167章 平安是福第177章 心驚肉跳第268章 必贏之戰第190章 一封家書第197章 吾家有女初長成第152章 令牌番外之宮裡那一家子(二)第26章 誤打誤撞第144章 有備無患第087章 何物能得你歡喜?第273章 三日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