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陛下真的修道有成了!

衆人在外面都清晰地聽見了李太醫的驚詫聲,不由得對房間內的情況頗爲好奇。

“怎麼了,出什麼事了,難道說嚴閣老的病情有了什麼變數不成?”

不多時,只見李太醫滿臉震驚地從嚴嵩的房間內走出,下意識地開口道:“嚴閣老……嚴閣老的病,好像痊癒了!”

“什麼!”

衆人在聽完李太醫的這番話後,頓時大驚失色,那羣太醫更是渾身顫抖,滿臉的不可思議。

嚴嵩的身體狀況,他們是再瞭解不過的了,根據他們先前的診療,得以判斷,嚴嵩分明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又怎麼會突然痊癒?

那些太醫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當即將目光轉向李太醫,出言詢問道:“李太醫,你確認你看清楚了嗎?”

李太醫聞言,旋即將目光轉向自己的同僚,不假思索地迴應道:“千真萬確,你們若不信的話,可以自己去看看!”

李太醫在說到這裡的時候,又緊跟着補充了一句:“嚴閣老現在脈象平穩,呼吸順暢,一點也不像生過病的樣子!”

衆人在聽完李太醫的敘述後,對於嚴嵩的情況則更加好奇,尤其是嚴世蕃。

此刻,他正攥緊拳頭,一臉希冀地看向嘉靖。

嘉靖彷彿是看出了衆人所想,擺了擺手,旋即吩咐道。

“也罷,大家都進去看看吧,動靜小點,不要打擾了嚴閣老歇息!”

嘉靖的話音落下,衆人當即畢恭畢敬地應聲道。

“遵命,陛下!”

在這之後,衆人旋即進入了嚴嵩所在的房間,而呂芳則故意慢了一拍,看着嘉靖的背影,整個人若有所思。

那些太醫剛一進入房間,便迫不及待地直奔嚴嵩所在的位置,當他們看見嚴嵩此刻,面色紅潤、呼吸順暢時,不由得對李太醫方纔的話,信了五分。

旋即,或許是爲了穩妥起見,只見其中的一位太醫當即上前,替嚴嵩把起了脈。

而在這個過程中,其臉上的表情也在不斷變化着,從一開始的半信半疑,再到後來掩飾不住的震驚,這中間表情變幻的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

那名太醫在爲嚴嵩把完脈後,下意識地開口道。

“這不可能!明明不久前……”

旋即,其彷彿是意識到了什麼似的,連忙捂住自己的嘴,不讓自己發出任何的聲音。

直到此刻,在場的衆人,對於嘉靖先前的說法,才真正信服。

“陛下真的將嚴閣老從生死邊緣拉回來了,這是何等的醫術啊!”

“就算是醫聖張仲景在世,也無法做到這等地步吧,陛下真乃神人也!”

此刻,在鐵一般的事實面前,那些太醫已經將嘉靖當成了神仙來對待,畢竟讓人起死回生,是隻有神仙才能夠做到的事情。

嚴世蕃看着此刻陷入熟睡的嚴嵩,那顆懸着的心,總算是落了地。

旋即,趁着衆人都沒有反應過來的間隙,只見嚴世蕃‘撲通’一聲拜伏於地,泣聲道:“陛下,您的恩情微臣無以爲報,微臣願爲陛下效犬馬之勞!”

嘉靖見此情形,沉吟了片刻後,旋即吩咐道。

“嗯,起來吧。”

在得到嘉靖的吩咐後,嚴世蕃方纔從地上緩緩起身,此刻,他的臉上滿是感激涕零的神色。

在這之後,嘉靖又將目光轉向在場的其他人,出言吩咐道。

“行了,繼續待在這裡,也只會打擾嚴閣老休息,都出去吧!”

“遵命,陛下!”

嘉靖的話音落下,衆人便紛紛離開了嚴嵩所在的房間,而呂芳又故意慢了一拍,落在衆人身後。

眼見無人注意,呂芳當即回過頭,深深地看了嚴嵩一眼,旋即將房間的門一併帶上。

“陛……陛下,敢問您是採取的何種醫術,方纔將嚴閣老治癒的?”

衆人從嚴嵩的房間離開後不久,只見李太醫鼓起勇氣站了出來,向嘉靖詢問道。

李太醫的話音剛落,剩下的那些太醫也緊跟着應和道:“是啊,陛下,您當初是採取何種醫術將嚴閣老治好的,畢竟嚴閣老當時的情況可不容樂觀,幾乎已經快要到油盡燈枯的地步了!”

現場的諸多太醫,絕大部分都是行醫世家,擁有極其精湛的醫術以及豐富的經驗。

對於那些太醫來說,今天嚴府發生的一切實在是太過於驚世駭俗,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真的有能夠將瀕死之人救活的醫術!

倘若他們不是親眼所見的話,一定會給敢於在他們面前說這話的人,一個響亮的巴掌。

聽聞那些太醫所言,呂芳和嚴世蕃也不由得將目光轉移到了嘉靖的身上,等候着他的回答。

嘉靖似乎對此早有預料,只見其不緊不慢地從袖中掏出一個青綠色的玉盒,解釋道:“朕曾經偶然得到了一顆丹藥,懷着試一試的想法,朕將那顆丹藥餵給了嚴閣老,誰知卻有了奇效。”

現場的衆人明顯沒有預料到嘉靖會給出這個回答,在呆愣了片刻後,只見其中一名頭髮花白的太醫出言追問道:“微臣敢問陛下,您還記得這顆丹藥是何人所贈嗎?”

“倘若能夠找到當初贈予陛下丹藥的這個人,豈不是就能夠藉助他的手,批量生產這種丹藥?”

“這樣一來,天下的百姓,豈不是再也不會爲病痛所折磨了?”

那名太醫的話音落下,剩餘的那些太醫也緊跟着應和道:“是啊,陛下!”

嘉靖聞言,思襯片刻後,旋即緩緩道:“時間太過久遠,朕已經記不太清了!”

旋即,只見嘉靖將目光又重新落到了那些太醫身上,出言吩咐道。

“你們就繼續待在這裡,嚴閣老的身體若是有任何異常的話,立刻向朕報告!”

嘉靖的話音剛落,那些太醫當即神色一凜,恭敬應聲道。

“是,陛下!”

此刻,自始至終,一直冷眼旁觀的呂芳,卻完全不認同嘉靖的說法,在呂芳看來,這只不過是嘉靖隨意找的一個藉口罷了。

“哼,真是愚蠢,僅憑凡俗的醫術,就能夠將一個將死之人救活嗎?”

“陛下分明採取的是仙家手段!”

呂芳不着痕跡地瞥了那羣太醫一眼,如此想到。

倘若在這之前,呂芳對於嘉靖修道有成的這件事,僅僅只是懷疑的話,今天發生的這些事,則徹底坐實了呂芳先前的判斷。

“看來陛下真的是修道有成了啊!”

“陛下不僅能夠溝通上蒼,使其降下雷霆,還能夠救活將死之人,這是何等的偉力啊!”

“古往今來,有無數的帝王都想要通過修仙來長生不死,他們的結局無一例外,都變成了一捧黃土,而現如今,陛下真的修仙成功了!”

正當呂芳爲此感到無比震驚之際,嘉靖那淡然的聲音在他耳旁響起。

“呂芳,你愣在那裡幹什麼呢?”

呂芳聞言,猛地回過神來,不假思索地迴應道:“陛下,奴婢方纔偶然間想到了一些事情。”

嘉靖見狀,也沒有深究的打算,旋即出言吩咐道。

“朕繼續待在這裡也沒有什麼必要了,時候也不早了,是時候回去了!”

“遵命,陛下!”

衆人見此情形,當即齊刷刷地跪伏於地,看着皇帝離去的背影,異口同聲道:“臣等,恭送陛下!”

在這之後,嘉靖徑直離開了嚴府,乘坐龍攆,返回了紫禁城。

……

此刻,內閣,徐階在將手中的最後一本奏疏處理完畢後,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這麼多年以來,今天是徐階最爲高興的一天,不僅自己的死對頭嚴嵩即將病重離世,而自己也將有機會接任內閣首輔,試問天底下,還有比這更爽的事情嗎?

徐階看了看外面的天色,猛地回過神來,向一旁的高拱、張居正出言吩咐道。

“咦,這麼快就到了下值的時間了?走吧!”

徐階的話音落下,一旁的高拱和張居正便緊跟着應和道。

“是,徐閣老!”

旋即,三人便一同邁步離開了內閣,一路上,無論是那些官員,亦或者是宦官,在見到徐階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停下腳步,再恭恭敬敬地喊上一聲徐閣老。

那些官員以及宦官的態度,讓徐階頗爲受用,多年來積攢的怨氣,似乎在這一刻得到了徹底的釋放。

“哈哈哈,嚴嵩,你看到了嗎?”

“我徐階馬上就是內閣首輔了,你給我等着,等我正式繼任內閣首輔,一定要好好跟你算算這筆賬!”

“等把嚴黨清算地差不多了以後,再拿你的兒子嚴世蕃開刀,我徐階要讓你們父子二人,在陰間團聚!”

前面就是停放轎子的地方了,就在這時,徐階猛地頓住腳步,用手撫了撫額,向高拱和張居正開口道:“唉,真是老糊塗了,我居然忘了還有一樣東西忘了拿!”

高拱和張居正聞言,臉上適時浮現出些許的擔憂之色,旋即向徐階詢問道:“徐閣老,需要我們等一等你嗎?”

徐階聽聞此話,搖了搖頭,不假思索地給出了迴應:“罷了,你們先走吧!”

見徐階的態度如此堅決,高拱和張居正二人也不再勉強,旋即各自乘坐轎子離開。

徐階見高拱、張居正二人離開,臉上浮現出一抹莫名的笑容,他打算在這之前,先提前享受一下自己的“勝利果實”,旋即,只見徐階邁着急促的步伐,返回了內閣。

由於此時,已經到了下值的時間,內閣之中,只剩下幾名胥吏在整理那些處理完畢的奏疏,以及順帶着打掃衛生。

眼見徐階去而復返,那幾名胥吏的臉上滿是驚訝,旋即鼓起勇氣,向徐階詢問道。

“徐閣老可否是落下了什麼東西?”

徐階聞言,點了點頭,旋即吩咐道。

“嗯,本官此次回來,是專程來找一份公文的,事關國家大事,你們還是出去吧!”

聽聞徐階此話,那幾名胥吏頓時如蒙大赦,千恩萬謝地離去了。

畢竟,在宮裡做事,有些事情能不知道,就儘量不要知道!

那些胥吏在離開內閣時,還頗爲貼心地帶上了房門,眼下,徐階看着只剩下自己一個人的內閣,不由得深吸一口氣,一股前所未有的舒暢之感在他的內心浮現。

緊接着,只見徐階踱着悠閒的步子,來到了那把只有內閣首輔,纔有資格坐的椅子面前,眼中滿是火熱之色。

椅子是由黃花梨製作,其早已歷經了不知道多少位內閣首輔,換句話說,這把椅子,就是權力巔峰的象徵!

只見徐階伸出手,細細摩挲着椅子上的紋路,腦海中已經不自覺地浮現出了日後自己當上內閣首輔後的場景,屆時,新進的閣臣,都得尊稱自己一聲徐閣老!

在這之後,只見徐階將那把椅子拉開,然後坐了上去,閉上眼睛,靜靜地感受。

無數過往猶如碎片一樣,在徐階的腦海中不斷浮現,無論是過去慘遭貶黜,亦或者是重回朝廷,並獲得重用時的場景,都如同電影一樣,不斷重映。

過去的那些人和事,徐階早已模糊,時間不知道過去了多久,只見徐階回過神來,從座椅上起身,攥緊拳頭,無聲自語道。

“徐階,從明天開始,你就是內閣首輔了!”

話音落下,只見徐階從座椅上起身,然後將其重新放回到原位,然後順手拿起一份公文,離開了房間。

內閣外,那些胥吏眼見徐階出來,連忙上前,恭敬詢問道。

“徐閣老,您找到那份公文了嗎?”

徐階聞言,旋即面露笑容,揚了揚手中的那份公文,出言迴應道。

“嗯,本官找到了,你們繼續忙吧!”

“是,徐閣老!”

徐階說完,便帶着手中的那份公文,順着臺階,離開了內閣。

在徐階離開以後,先前的那幾名胥吏便聚集起來,開始不住地討論。

“徐閣老人還怪好的嘞,對待咱們這些胥吏,也輕聲和氣的,哪像其他那些官員,整天用鼻孔看人,稍不順心,便是非打即罵。”

“是啊,聽說徐閣老馬上就要繼任內閣首輔了,人逢喜事精神爽嘛!”

“什麼,都已經確定了嗎,快,詳細說說!”

“咳咳,事情是這樣的,我聽說……”

第372章 圖窮匕見第349章 自導自演第144章 祭祀前的內閣會議第191章 皇帝想要對日本的銀礦下手第304章 上門拜訪第530章 聖公所過之處,百姓如遭虜賊第497章 風骨第344章 坐立難安的嚴嵩第224章 總督府悟道的海瑞第450章 胡總督?不,是胡閣老!第391章 將話語權重新奪回!(二合一)第304章 上門拜訪第208章 強勢的皇帝(求月票)第284章 做我大明的狗第238章 成功逃脫第113章 皇帝想要再興建一支水師第147章 吞服丹藥第173章 收取田稅第153章 擴建國庫第365章 多出來的糧食第382章 投名狀第329章 父親,藥來了第293章 清查田畝第414章 想找死嗎?第264章 正式行動第544章 原來陛下早就謀劃好了!第487章 現在,給本閣老跪下!第483章 大明 西班牙的海上遭遇第104章 嚴查第135章 屠殺第227章 一本名叫科學的書第22章 難題第498章 正面遭遇第258章 名爲手雷的新式武器第81章 復仇(求首訂)第531章 討要一個說法(大家七夕快樂喵)第258章 名爲手雷的新式武器第521章 大開方便之門第21章 各方動靜第197章 名單以及匠籍制度第547章 陛下要廢除衍聖公!(求月票)第116章 名偵探海瑞第367章 石橋村見聞第165章 歪打正着第17章 泉州保衛戰(1)第349章 自導自演第71章 審判第104章 嚴查第110章 新任禮部尚書人選第99章 加薪計劃第377章 鍛鍊精神力第110章 新任禮部尚書人選第308章 出手干預第22章 難題第21章 各方動靜第359章 殿試舉行第270章 啓蒙運動第443章 頗有原則的嚴嵩第304章 上門拜訪第140章 開展行動第175章 百姓身上的擔子從未減輕過第50章 朝議第368章 強勢出手第15章 風雨欲來第213章 趙貞吉感到震驚第111章 鄢懋卿的彷徨第123章 一舉三得第56章 詔書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223章 趙貞吉的告誡第301章 任命海瑞負責此事第130章 拿這些東西來考驗本官?第236章 胡宗憲率軍趕到江西第255章 鹽商將要起來鬧事?第543章 陷入絕望的孔尚賢第95章 龍骨?第200章 全城搜查第394章 韃靼入侵第302章 讓他們鬥個夠!第90章 實力突破第310章 鄢懋卿歸來第291章 讓裕王和景王來見朕(最後一天,求第524章 本官的話,你難道沒聽見嗎?第30章 仙人跳第386章 掀起風浪第295章 父子相見第105章 初露端倪第35章 口供第512章 同舟共濟第519章 醞釀之中的風暴第114章 敲定第366章 嚴峻的形勢第458章 形勢危急第539章 譚綸的決斷第517章 考成法的雛形第413章 皇帝的威嚴第536章 在我大明朝,只有陛下一個太陽!第405章 朝議舉行第277章 呂芳的諄諄教誨
第372章 圖窮匕見第349章 自導自演第144章 祭祀前的內閣會議第191章 皇帝想要對日本的銀礦下手第304章 上門拜訪第530章 聖公所過之處,百姓如遭虜賊第497章 風骨第344章 坐立難安的嚴嵩第224章 總督府悟道的海瑞第450章 胡總督?不,是胡閣老!第391章 將話語權重新奪回!(二合一)第304章 上門拜訪第208章 強勢的皇帝(求月票)第284章 做我大明的狗第238章 成功逃脫第113章 皇帝想要再興建一支水師第147章 吞服丹藥第173章 收取田稅第153章 擴建國庫第365章 多出來的糧食第382章 投名狀第329章 父親,藥來了第293章 清查田畝第414章 想找死嗎?第264章 正式行動第544章 原來陛下早就謀劃好了!第487章 現在,給本閣老跪下!第483章 大明 西班牙的海上遭遇第104章 嚴查第135章 屠殺第227章 一本名叫科學的書第22章 難題第498章 正面遭遇第258章 名爲手雷的新式武器第81章 復仇(求首訂)第531章 討要一個說法(大家七夕快樂喵)第258章 名爲手雷的新式武器第521章 大開方便之門第21章 各方動靜第197章 名單以及匠籍制度第547章 陛下要廢除衍聖公!(求月票)第116章 名偵探海瑞第367章 石橋村見聞第165章 歪打正着第17章 泉州保衛戰(1)第349章 自導自演第71章 審判第104章 嚴查第110章 新任禮部尚書人選第99章 加薪計劃第377章 鍛鍊精神力第110章 新任禮部尚書人選第308章 出手干預第22章 難題第21章 各方動靜第359章 殿試舉行第270章 啓蒙運動第443章 頗有原則的嚴嵩第304章 上門拜訪第140章 開展行動第175章 百姓身上的擔子從未減輕過第50章 朝議第368章 強勢出手第15章 風雨欲來第213章 趙貞吉感到震驚第111章 鄢懋卿的彷徨第123章 一舉三得第56章 詔書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223章 趙貞吉的告誡第301章 任命海瑞負責此事第130章 拿這些東西來考驗本官?第236章 胡宗憲率軍趕到江西第255章 鹽商將要起來鬧事?第543章 陷入絕望的孔尚賢第95章 龍骨?第200章 全城搜查第394章 韃靼入侵第302章 讓他們鬥個夠!第90章 實力突破第310章 鄢懋卿歸來第291章 讓裕王和景王來見朕(最後一天,求第524章 本官的話,你難道沒聽見嗎?第30章 仙人跳第386章 掀起風浪第295章 父子相見第105章 初露端倪第35章 口供第512章 同舟共濟第519章 醞釀之中的風暴第114章 敲定第366章 嚴峻的形勢第458章 形勢危急第539章 譚綸的決斷第517章 考成法的雛形第413章 皇帝的威嚴第536章 在我大明朝,只有陛下一個太陽!第405章 朝議舉行第277章 呂芳的諄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