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風骨

很快,張潤德便在那名胥吏的講述下,對於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也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

而其中最令他感到驚訝的便是,那羣言官居然會想着利用日食這麼一個藉口,前去勸慰陛下收回成命!

在這之後,只見張潤德回過神來,向那名胥吏出言保證道。

“勞煩回去告訴小閣老一聲,就說本官知道該怎麼做,讓他大可放心!”

那名胥吏聽聞此話,不由得鬆了一口氣,旋即恭敬應道。

“是,大人,小的一定將您的話,原原本本地帶給小閣老!”

在這之後,那名胥吏沒有絲毫停留,旋即轉身離開了房間。

待那名胥吏離開房間以後,張潤德也無心再處理剩餘的那些事務。

此刻,在他的臉上不由得浮現出一絲躊躕之色,畢竟,按照先前那名胥吏的說法,接下來可是要跟那羣言官正面對上啊!

嚴閣老、小閣老位高權重,並且深得陛下信賴,因此,他們不必在意來自言官的攻訐。

但自己僅僅只是一個刑部侍郎,在朝中的根基尚淺,根本無力與那些言官相抗衡,更何況,自己的屁股本來就不乾淨,要是被那羣言官抓到把柄,到時候恐怕……

張潤德嘗試順着這個思路繼續往下想,在他預想到自己的下場以後,不由得驚出了一身的冷汗。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這可是嚴閣老那邊親自下的命令,倘若自己臨陣退縮的話,下場恐怕也好不了多少。

最後,在權衡完利弊後,張潤德的臉上,逐漸浮現出堅毅的表情,只見其攥緊拳頭,無聲自語道。

“媽的,本官今天就豁出去這條命,跟言官拼了!”

“到時候要是出了什麼事的話,嚴閣老他們肯定不會坐視不管的!”

在這麼安慰了自己一番後,張潤德很快便冷靜下來,旋即,只見其喚來幾名親信,出言吩咐道。

“去,把羅龍文、鄢懋卿他們都給本官叫過來,就說嚴閣老他們有事情需要我們去辦,快去!”

眼見張潤德如此急切,那幾名親信不敢有絲毫怠慢,旋即沉聲應道。

“是,大人!”

待那幾名親信離開房間後,張潤德又重新坐回到椅子上,垂下眼眸,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張潤德並沒有等太久的時間,不一會兒,羅龍文、鄢懋卿等嚴黨骨幹成員悉數到場。

張潤德眼見衆人到來,旋即從座椅上起身,點了點頭,開口道。

“嗯,大家來了!”

張潤德話音剛落,便有人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向其詢問道。

“張大人,敢問嚴閣老他們,需要我們去辦什麼事,還弄得如此大費周章的?”

張潤德也沒有跟衆人繞圈子的意思,思襯片刻後,旋即將事情的來龍去脈,盡皆敘述了一遍。

“事情是這樣的,就在不久前,小閣老派人前來通知我……”

待張潤德將事情的緣由複述了一遍後,成功掀起了軒然大波。

第一個坐不住的人,便是鄢懋卿,只見他的臉上滿是驚駭之色,旋即出言,向張潤德確認道。

“什麼,你說我們接下來要跟那羣言官正面對抗!”

張潤德迎着鄢懋卿的目光,點了點頭,迴應道。

“嗯,沒錯,剛剛小閣老派人過來,就是爲了這件事!”

在得到張潤德的確認之後,鄢懋卿心中殘存的最後一絲僥倖也消失不見,旋即,只見其回過神來,訕笑着向張潤德請求道。

“那……那個,可不可以不去啊?”

鄢懋卿的話音剛落,便立即有幾名官員出言響應。

Wωω ▪тTkan ▪co

“是啊,張大人,鄢大人說得有道理,咱們要是貿然跟那羣言官對上,可討不了好啊!”

“沒錯,此事應該從長計議,要不咱們還是去勸勸嚴閣老他們吧!”

“說的有道理,嚴閣老、小閣老他們倒是有恃無恐,咱們說到底,也只不過是些小角色罷了,萬一到時候惹怒了那羣言官,咱們可都吃不了兜着走啊!”

張潤德對此未作置評,只是冷眼旁觀。

鄢懋卿之所以敢大着膽子站出來,一方面是因爲,他覺得自己已經足夠對得起嚴家了,畢竟上次,他圓滿完成了徵收鹽稅的任務,不僅如此,還替嚴嵩除掉了清流那邊好幾名骨幹成員。

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爲,他害怕激怒那些言官!

畢竟,自己貪污的事情,可以說早已鬧得是滿朝皆知,要是到時候不慎激怒了那些言官,惹得那些言官不顧一切,爭相上疏彈劾,一旦事情鬧大,陛下那邊也將不得不出面處理自己。

也正因爲如此,他鄢懋卿想要保持中立,儘量誰都不得罪!

正當鄢懋卿還在心裡盤算着,用什麼說辭,才能夠將此事應付過去的時候。

一旁的工部侍郎羅龍文卻是坐不住了,只見其挺身而出,指着先前那幾位想要逃避的官員的鼻子罵道。

“我呸,真是一羣忘恩負義的東西,你們難道忘了,近些年來,要不是嚴閣老一直護着我們,我們能有今天嗎?”

羅龍文在說到這裡的時候,停頓了片刻,又繼續道。

“我再問問你們,要是上次,嚴閣老的病沒有被陛下所治好,等待我們的,將會是什麼下場?”

“別說坐穩屁股下面的位置了,我們所有人,都逃脫不了清流那邊的清算!”

“現在,嚴閣老僅僅只不過讓我們去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你們就推三阻四的,我羅龍文是真看不起你們這種忘恩負義的小人!”

羅龍文的話音落下,房間內頓時陷入了一片死寂,或許是由於心虛亦或者是別的什麼原因,總之,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出言反駁。

時間不知道過去了多久,只見一直冷眼旁觀的張潤德出言,打破了寂靜。

“你們要去的就留下,待會兒隨本官一同前去,不願意去的,現在就可以離開了!”

張潤德的話音落下,那些先前想要退縮的官員,不由得有些意動,但思來想去,他們還是沒有行動,只是一臉糾結地站在原地。

畢竟這一走,保不齊就會將嚴閣老他們所得罪,正當他們躊躇之際,張潤德的聲音又再次響起。

只見其將目光轉向鄢懋卿,冷聲詢問道。“鄢懋卿,你呢,你是怎麼想的?”

見此情形,衆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落在了鄢懋卿的身上,等待着他的回答。

鄢懋卿在思慮良久後,彷彿下定了什麼決定一般,只見其咬緊牙關,沉聲道。

“我……我跟你們一同前去!”

張潤德聽聞此話,眼中並沒有太大的波瀾,而是在上下打量了鄢懋卿一番後,將目光收回,轉而開口道。

“既然如此,那大家就開始準備吧!”

……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言官們很快便從多方渠道打聽到了,趙貞吉在督察院內所下達的兩道命令。

趙貞吉的突然背刺,毫無疑問,打了這羣言官一個措手不及,此刻,一股無法言喻的危機感,籠罩在衆人心間。

“這個趙貞吉,真是個牆頭草,我呸,無恥!”

“對,沒錯,無恥,他趙貞吉爲了向內閣那邊獻媚,居然做出如此令人不齒的事情,這個軟骨頭!”

“虧他趙貞吉還是監察御史呢,連最起碼的是非曲直都分不清,由此可見,陛下遭受的矇蔽有多麼嚴重!”

“對,等這件事情結束以後,就把這個趙貞吉一起彈劾了!”

眼見那些人的情緒越來越激動,說話也越來越口無遮攔,聽的胡應嘉眼皮直跳,連忙岔開了話題。

“大家都冷靜一下,別忘了咱們一開始的目的是什麼!”

經由胡應嘉這麼一提醒,衆人的情緒也逐漸平息下來,開始思考接下來的應對之策。

畢竟他們原本只是想說服皇帝,不要在來年的科舉考試中,增設算術這一門學科。

而現如今,事情的發展,卻早已不受他們控制,已經逐漸演變成了兩股政治勢力的傾軋,並且,沒有任何停下來的可能。

想到這裡,胡應嘉無奈地嘆了一口氣,在將內心紛雜的想法盡皆拋開後,方纔面向衆人,沉聲道。

“諸位,眼下,督察院的趙貞吉已經將上疏彈劾的官員名單,交到內閣那邊去了,也就是說,我們再也沒有任何退路!”

“也正因爲如此,我們不能夠再這樣繼續坐以待斃下去了,我們必須主動出擊,趁着對方還未積蓄完力量的這個間隙,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胡應嘉的這番話,很快便引起了在場諸多言官的附和,畢竟在這之前,他們言官,可從來沒有遭遇過這方面的挫折,這讓他們如何能夠咽的下這口氣?

眼見沒有人對此提出異議,很快,只見胡應嘉在環視一圈後,旋即開始了具體的分工。

“王大人,你負責將這件事情廣而告之,李大人,你負責時刻關注內閣那邊的動向,張大人……”

待胡應嘉分工完畢後,只見其將目光從在場的諸多言官之上收回,朗聲道。

“諸位,成敗在此一舉,吾等今日所爲,必將爲青史所書,爲後人所傳頌!”

胡應嘉的話音落下,在場的那些言官紛紛異口同聲道。

“對,爲後人所傳頌!”

“出發,我們去面見陛下!”

很快,在胡應嘉的帶領之下,這羣言官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他們要讓所有人看到,讀書人的錚錚風骨!

……

在言官這邊正式出發的同時,一股洶涌至極的輿論,也在朝野之中迅速蔓延開來,並引起了極大的討論。

禮部,此刻,朝中那洶涌至極的輿論,也讓諸多官員無心處理手上的政務,開始三五成羣地聚集在一起,小心翼翼地討論起來。

“喂,你們聽說了嗎,那羣言官好像嚷嚷着要向陛下請願,使其收回成命?”

“早就聽說了,唉,也不知道陛下究竟是聽信了誰的讒言,居然想着要在來年的科舉考試之中,新增算術這一門學科,歷朝歷代都沒有發生過如此荒謬的事情!”

“這還用說嗎,肯定是內閣次輔徐階乾的好事,你沒看見那羣言官嚷嚷着要彈劾他嗎?”

“噓,小聲點,這種事情也敢當衆說出來嗎?”

“怕什麼,這裡又沒有別人,要我說啊,那羣言官真不愧爲吾輩之楷模!”

見此情形,只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顫顫巍巍地放下手上的毛筆,插話道:“哼,現在的這些官員,身上哪裡還有半點讀書人的風骨,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咯,想當年老夫年輕的時候……”

正當老者還在向衆人吹噓着他年輕時候的“光輝事蹟”之時,卻絲毫沒有察覺到,先前那些一臉好奇的同僚,此刻已經默默收回目光,並開始裝模作樣地處理起手上的公文。

待老者反應過來的時候,才猛地發現,不知何時,禮部尚書李春芳,已經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了自己身後。

此刻,李春芳正揹着雙手,一臉戲謔地看向這名老者。

那名老者見此情形,頓時嚇得亡魂皆冒,只見其猛地從座椅上起身,惶恐不安地向其行禮道。

“下……下官見過尚書大人!”

李春芳並未作任何置評,微不可查地點了點頭,出言吩咐道。

“嗯,坐下吧!”

“多謝尚書大人!”

那名老者聞言,頓時鬆了一口氣,旋即感激涕零地坐回到自己的位置。

正當衆人以爲事情告一段落之時,只見李春芳在環顧一圈後,不緊不慢地出言提醒道。

“這件事情你們最好不要談論,不然的話,到時候出了什麼事,就別怪本官了,明白了嗎?”

眼見李春芳這位禮部尚書親自發話,衆人哪裡還敢繼續這個話題,盡皆噤聲,開始處理起各自手上的事務,一切彷彿都回到了往常的時候。

李春芳見此情形,微不可查地點了點頭,旋即揹着雙手,如同來時一樣,轉身離開了。

在李春芳離開以後,衆人的心中紛紛涌現出這樣一個想法:“這件事居然惹得李春芳這位禮部尚書親自出面,難道說,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大事不成?”

第31章 百口莫辯第519章 醞釀之中的風暴第256章 請求鎮壓第130章 拿這些東西來考驗本官?第40章 漩渦第150章 封賞第221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23章 一舉三得第54章 提議第84章 控制第233章 百姓的力量第186章 劫後餘生第195章 詔書抵達第248章 皇帝將要去國子監授課第343章 呂芳:明明是我先來的第283章 內閣議事第511章 勳貴宗室與皇帝的默契第109章 衆人皆驚第277章 呂芳的諄諄教誨第156章 踩踏秧苗第486章 陛下被奸臣矇蔽,我等不能置之不理第283章 內閣議事第195章 詔書抵達第98章 聚靈陣第127章 事情進展第258章 名爲手雷的新式武器第448章 當面斥責第539章 譚綸的決斷第404章 以韃制韃第178章 面見胡宗憲第402章 京師震動第301章 任命海瑞負責此事第294章 惶恐不安的景王(大家五一快樂!)第401章 大勝第319章 景王正式就藩第41章 投票第455章 談話第545章 這筆銀子該怎麼花第230章 具體的安排第373章 不出所料第372章 圖窮匕見第259章 嚴世蕃被深深吸引第105章 初露端倪第279章 海瑞進京第339章 海貿爭端第513章 感到無比震驚的嚴嵩徐階第446章 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第475章 陛下還是沒有死心啊!第351章 怒斥嚴嵩第44章 胡攪蠻纏第198章 京城的木匠造反了!第294章 惶恐不安的景王(大家五一快樂!)第426章 古有火龍燒倉,今有火龍燒船第254章 着重賞賜第236章 胡宗憲率軍趕到江西第213章 趙貞吉感到震驚第267章 重新起用第398章 貌合神離第529章 嚴世藩,你這個蠢貨!第367章 石橋村見聞第176章 海瑞要冒官場之大不韙第216章 海瑞的決定第488章 徐階,接下來可有你受的了!第476章 陷入危機的呂芳第223章 趙貞吉的告誡第520章 剝皮充草第299章 拉開帷幕第304章 上門拜訪第37章 民與官第388章 蒸汽機圖紙第493章 借題發揮第314章 失魂落魄的裕王第426章 古有火龍燒倉,今有火龍燒船第502章 給他們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第407章 身份的象徵第80章 上架感言第81章 復仇(求首訂)第17章 泉州保衛戰(1)第334章 徐階上門第158章 商討應對之策第517章 考成法的雛形第20章 兩封信第217章 嚴峻的形勢第166章 對徐階的獎賞第210章 皇帝出手了第341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299章 拉開帷幕第80章 上架感言第337章 嘉靖與海瑞的初次見面第363章 署名第91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297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71章 其中緣由第250章 王用汲上任第399章 逐漸成型的計劃第96章 官員想要加薪第434章 緝拿歸案第139章 獄中搏鬥第212章 趙貞吉到來第118章 和光同塵
第31章 百口莫辯第519章 醞釀之中的風暴第256章 請求鎮壓第130章 拿這些東西來考驗本官?第40章 漩渦第150章 封賞第221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23章 一舉三得第54章 提議第84章 控制第233章 百姓的力量第186章 劫後餘生第195章 詔書抵達第248章 皇帝將要去國子監授課第343章 呂芳:明明是我先來的第283章 內閣議事第511章 勳貴宗室與皇帝的默契第109章 衆人皆驚第277章 呂芳的諄諄教誨第156章 踩踏秧苗第486章 陛下被奸臣矇蔽,我等不能置之不理第283章 內閣議事第195章 詔書抵達第98章 聚靈陣第127章 事情進展第258章 名爲手雷的新式武器第448章 當面斥責第539章 譚綸的決斷第404章 以韃制韃第178章 面見胡宗憲第402章 京師震動第301章 任命海瑞負責此事第294章 惶恐不安的景王(大家五一快樂!)第401章 大勝第319章 景王正式就藩第41章 投票第455章 談話第545章 這筆銀子該怎麼花第230章 具體的安排第373章 不出所料第372章 圖窮匕見第259章 嚴世蕃被深深吸引第105章 初露端倪第279章 海瑞進京第339章 海貿爭端第513章 感到無比震驚的嚴嵩徐階第446章 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第475章 陛下還是沒有死心啊!第351章 怒斥嚴嵩第44章 胡攪蠻纏第198章 京城的木匠造反了!第294章 惶恐不安的景王(大家五一快樂!)第426章 古有火龍燒倉,今有火龍燒船第254章 着重賞賜第236章 胡宗憲率軍趕到江西第213章 趙貞吉感到震驚第267章 重新起用第398章 貌合神離第529章 嚴世藩,你這個蠢貨!第367章 石橋村見聞第176章 海瑞要冒官場之大不韙第216章 海瑞的決定第488章 徐階,接下來可有你受的了!第476章 陷入危機的呂芳第223章 趙貞吉的告誡第520章 剝皮充草第299章 拉開帷幕第304章 上門拜訪第37章 民與官第388章 蒸汽機圖紙第493章 借題發揮第314章 失魂落魄的裕王第426章 古有火龍燒倉,今有火龍燒船第502章 給他們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第407章 身份的象徵第80章 上架感言第81章 復仇(求首訂)第17章 泉州保衛戰(1)第334章 徐階上門第158章 商討應對之策第517章 考成法的雛形第20章 兩封信第217章 嚴峻的形勢第166章 對徐階的獎賞第210章 皇帝出手了第341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299章 拉開帷幕第80章 上架感言第337章 嘉靖與海瑞的初次見面第363章 署名第91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297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71章 其中緣由第250章 王用汲上任第399章 逐漸成型的計劃第96章 官員想要加薪第434章 緝拿歸案第139章 獄中搏鬥第212章 趙貞吉到來第118章 和光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