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長記性了

木龍科技發的這個視頻,現在不僅僅只是德國和奧地利在關注,很快就引起了全球的關注,因爲他的內容,是關於銑刀研發的,全過程。

木龍科技總共發了兩個視頻,一個極簡版,一個正常版,因爲正常版的視頻足足長達三個多小時,一般網友根本看不下去,所以才又搞了一個二十多分鐘的極簡版,但對於搞科研的人,尤其是類似材料學,幾何學等領域的研究者,那三個多小時看的津津樂道,甚至看的意猶未盡。

根據視頻的記錄,木龍科技早在大半年前就開始跟一家名爲天工宇具的不知名企業合作,開始了銑刀的研發工作。之所以說不知名,是因爲大家在網上搜都搜不到,至於木龍科技爲什麼選擇了這樣一家企業合作,後面會提到。

在雙方合作那會兒,木龍科技還沒有全息技術,是以人工智能加AR爲主,重頭戲自然就是智能研發。因爲造銑刀,需要做好二件事情,第一,對相應基礎學科的深入理解,第二,一次又一次的試錯但關鍵是要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獲取有效經驗進而推進成功的到來。

隨着視頻不斷的展現,大家看到智能研發正解決了這二個問題,首先,智能研發擁有強大的學習能力,他通過對海量相關知識的學習,在研發過程中展現出來的知識底蘊觀衆可以看的非常清楚。

其次,在試錯的過程中,科研人員本身對於數據的記錄以及對數據的分析存在着明顯的疏忽,而且像這種高尖端設備的生產,可能就是某個部分一毫米的差錯就會造成滿盤皆輸,對於科研人員來說,如何把控好海量的數據並且去分析出可能出錯的地方,可能應該改進的地方,可能有效的信息,這是最難的點。

但在這個問題上,智能研發提供了非常明顯的幫助,每一次的失敗之後,智能研發都會提供一份詳細的分析報告,並且隨着試驗次數的增多,智能研發提供的分析報告越來越有參考價值。

不過視頻中的智能研發還無法做到直接給出最優解,但他確實能爲科研人員提供非常有效的信息,這個時候只要配合有有經驗有實力有決斷力的科研人員,整個科研效率必然事半功倍,最終雙方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就生產出了鐵路鋼軌銑刀這一點,也證實了這一點。

說到這也就提到了木龍科技爲什麼選擇跟天工宇具這樣一個沒名氣的小企業合作,畢竟華夏還是有一些做銑刀做的不錯的企業的,諸如株洲鑽石?金鷺啊千木啊上工等,都比這個天工宇具有名氣的多。

原來,這家天工宇具的老闆就是劉凡曾經提到的一類人,想要好好搞科研但是又沒有錢的無奈企業家,天工宇具的老闆叫關九良,本身就是研發人員,他起初帶了八名科研人員一起創辦了這家企業,賣了家裡的房子投資了三百萬,但是搞科研多少錢啊,沒多久就把錢燒完了。

沒辦法,他只能出去借錢,去融資,但是因爲企業沒有盈利能力,融資情況不理想,導致天工宇具的開發速度非常非常慢,最困難的時候,他們一年連一個成功的產品都做不出來。

但關九良這個人執拗的不行,搞科研執拗,搞企業也執拗,再苦再累也不願意賣公司放棄研發,更不願意去給人打工,說是找不到好的企業研發環境絕對不妥協,就一直憋着一股勁想把東西做出來,在外面欠了一屁股的債。尤其是在鋼軌銑刀上的透露佔據了他80%的資本和精力,因爲他覺得國家高鐵發展太快了,這個東西遲早會被利用來掐住脖子的,那種被動的結果不敢想象。

這樣的人,很容易讓人出現爭論,有人會覺得他很堅持,有人則會覺得他迂腐而又愚蠢。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劉凡只知道,自己看到了他身上的閃光點,他在鋼軌銑刀上的經驗和知識真的很豐富,而且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所以劉凡把天工宇具買下來了,而關九良在和劉凡的交流之後也被他折服了,認爲終於找到了一個他認可的科研企業,就留在了木龍科技專心搞銑刀的研發。

木龍科技把這一段放出來,其實是爲了再一次的展現自己的人工智能技術,他們是怎麼發現這麼不知名的企業的?靠的就是類似尋找房間發明的方式,從很多細節中去尋找有好產品的小企業。

天工宇具的鋼軌銑刀雖然一直沒研究出來,但他們在其他方面的銑刀卻做的非常好。這就引起了人工智能的關注並把消息反饋給了公司的科研挖掘小組。

觀衆們則從這一件事就再一次看出了木龍科技對科研的態度,看看那些龐大的企業,合作的不都是幾乎對等的巨頭麼,收購的不都是行業內有名有姓的新星麼。

雖然藉助了人工智能技術,但不可否認木龍科技在對待也研發這一塊的態度真的是做到極致了。

當然,這是一個小插曲,這個視頻更直觀更重要的作用自是要讓更多的科研人員看到智能研發的實際作用,利用對銑刀研發的記錄,非常細緻的把智能研發的強大展現了出來。

因爲劉凡不可能讓每一個科研工作者都跟季默一樣留在木龍科技感受幾天,全球這麼多科研工作者呢,這哪招呼的過來。

而且很多人本身也有猶豫,包括歷史遺留的偏見影響,你讓他留下他都不留下,所以劉凡想到乾脆利用這一次的銑刀事件,讓這些科研人員好好看一看,智能研究到底牛逼不牛逼。

強大的分析能力,近乎真人的互動,不受主觀意識束縛的奇思妙想,這樣的智能研發,想不想要,科研人員有腦子自然會有判斷。

而在實現這個目的的同時,劉凡這一次還下了一個狠手,那就是既然要把智能研發的實力展現出來,那就不得不暴露很多研發細節,於是乎劉凡乾脆就把這個細節暴露的更爲徹底,銑刀研發的核心資料,都在視頻裡!

也就是說,木龍科技把全球頂尖的鋼軌銑刀技術,公開了,免費公開!甚至連帶相關的一些核心技術,也都免費公開了!還非常刻意的提到,木龍科技的相關專利,終身免費!

木龍科技這麼做,最遭殃的是誰,當然德國和奧地利的銑刀企業,這可是他們的王牌產業啊,他們作爲全球最高水平的擁有者,每年靠着這技術賺的盆滿鉢滿。可木龍科技這麼一曝光,他們的優勢一下子就全沒了。

毫不誇張的說,木龍科技這是在摧毀他們,而且很輕鬆很成功的做到了。

這就是木龍科技的反撲力量,這一巴掌扇的他們徹底懵了。

但他們卻拿木龍科技完全沒辦法,人家公開是人家的技術又不是自己的技術,自己告也沒法告,甚至光從視頻中顯示的結果來看,木龍科技的銑刀效果更好,結果他公開了。

與此同時,劉凡還不忘在媒體面前懟了一下他們,有媒體問劉凡,爲什麼木龍科技有這麼先進的銑刀之前不拿出來呢?

劉凡回道,“因爲國家跟他們是有長期合作關係的,所以我們考慮到保護一下他們的生意,讓我們友好的國際友人多賺點錢,也就把東西先放着了,本來想着如果大家合作的好,我們就不拿出來了,純當是一個備案,以防有一天他們做出錯誤的決定,但是我們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備案居然真的用到了。”

劉凡這段話,懟了德國和奧地利的銑刀企業的同時,也是在提醒其他企業,不要輕易搞禁售,現在不是華夏能不能追趕你們的問題,而是在木龍科技的倉庫裡,根本不知道藏着什麼,別給臉不要臉!

有些人徹底明白了爲什麼那麼多人說不要惹木龍科技了,這一回,他們長記性了...

第一百六十章 新的潮流第一百八十七章 蘋果汽車OS第二百七十章 禁入不禁出第一百七十章 絕後路第二百三十三章 三維動態環境仿真第二百九十六章 基礎數學與基礎物理的關係第三百一十三章 智能公平第八十五章 愚公移山第一百三十六章 傳感器聯盟第六十二章 華科院季老第三百九十六章 交易所新規則第二百二十九章 低級錯誤?第一百七十四章 史上最大歸國潮第二百一十七章 書寫宇宙的文字第一百八十六章 電池革命第三百五十章 智能城市現狀第二百一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三百二十二章 失控與可控第四百一十一章 扭轉乾坤第二百六十九章 嚥下去的那句話第二十二章 新營銷政策第三百七十二章 兩邊的憤怒第四十二章 員工們的猜測第一百六十章 新的潮流第一百八十一章 如果世界有顏色第五十九章 對未知的期待第一百六十一章 成長算法運用目標第一百五十七章 倒戈第六十二章 華科院季老第四百零二章 第三方勢力第三百一十三章 智能公平第一百二十九章 心態開始崩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猜想第一百七十一章 挖人第一百六十章 新的潮流第一百一十九章 節節敗退的谷歌第四百三十七章 打飛的第一百六十八章 深不見底第三百九十六章 交易所新規則第二百八十二章 官方一起皮第四百五十二章 人與自然第二百零一章 徐靜的行動第二百八十七章 服務行業的心酸第三百九十二章 華夏八大家族第四百七十四章 環境大會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在意,山便沒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單挑硅谷第二百六十二章 動作太快第三百九十八章 觸底第三百六十章 要水還是要油第九十九章 未來規劃第一百一十二章 引火燒身第四百一十一章 扭轉乾坤第二百一十五章 全行業智能生態第二百八十三章 長記性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智能量子隱身技術第一百三十四章 禁售目的第一百六十九章 技術變革第四百三十三章 新時代第四百二十三章 讓大腦蹦迪的時代第二百四十四章 終於要開始了第三十章 那個人是劉凡麼?第三百四十五章 樓市異動第一百八十一章 如果世界有顏色第三百五十三章 恐嚇第四百二十六章 智能人形機器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傳感器聯盟第五十六章 買房買車買房車第二百四十九章 記者答疑會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獨第三十六章 劉凡的決定第三百八十六章 華夏動漫大事件第一百五十五章 態度第四百六十章 突發情況第一百二十一章 回家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見面第二百七十一章 質疑權威第二百八十七章 服務行業的心酸第八十八章 着急的育碧第四百二十八章 卡瑞納的過去第三百三十四章 三觀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氣第三百一十二章 科技發展規律第二百七十三章 城市規劃第三百四十四章 我要學華文第八十二章 談判第三百八十九章 攻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打老虎第三百八十七章 眼界第七十六章 開啓胡扯模式第二百一十四章 智能電網第九十三章 開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硅谷的反思第三百二十七章 失望?第二十七章 倒騰裝備第二百七十章 禁入不禁出第三百四十二章 委員名單第四十一章 華夏輿論第一百二十章 憋屈?第二百三十七章 排片事件
第一百六十章 新的潮流第一百八十七章 蘋果汽車OS第二百七十章 禁入不禁出第一百七十章 絕後路第二百三十三章 三維動態環境仿真第二百九十六章 基礎數學與基礎物理的關係第三百一十三章 智能公平第八十五章 愚公移山第一百三十六章 傳感器聯盟第六十二章 華科院季老第三百九十六章 交易所新規則第二百二十九章 低級錯誤?第一百七十四章 史上最大歸國潮第二百一十七章 書寫宇宙的文字第一百八十六章 電池革命第三百五十章 智能城市現狀第二百一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三百二十二章 失控與可控第四百一十一章 扭轉乾坤第二百六十九章 嚥下去的那句話第二十二章 新營銷政策第三百七十二章 兩邊的憤怒第四十二章 員工們的猜測第一百六十章 新的潮流第一百八十一章 如果世界有顏色第五十九章 對未知的期待第一百六十一章 成長算法運用目標第一百五十七章 倒戈第六十二章 華科院季老第四百零二章 第三方勢力第三百一十三章 智能公平第一百二十九章 心態開始崩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猜想第一百七十一章 挖人第一百六十章 新的潮流第一百一十九章 節節敗退的谷歌第四百三十七章 打飛的第一百六十八章 深不見底第三百九十六章 交易所新規則第二百八十二章 官方一起皮第四百五十二章 人與自然第二百零一章 徐靜的行動第二百八十七章 服務行業的心酸第三百九十二章 華夏八大家族第四百七十四章 環境大會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在意,山便沒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單挑硅谷第二百六十二章 動作太快第三百九十八章 觸底第三百六十章 要水還是要油第九十九章 未來規劃第一百一十二章 引火燒身第四百一十一章 扭轉乾坤第二百一十五章 全行業智能生態第二百八十三章 長記性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智能量子隱身技術第一百三十四章 禁售目的第一百六十九章 技術變革第四百三十三章 新時代第四百二十三章 讓大腦蹦迪的時代第二百四十四章 終於要開始了第三十章 那個人是劉凡麼?第三百四十五章 樓市異動第一百八十一章 如果世界有顏色第三百五十三章 恐嚇第四百二十六章 智能人形機器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傳感器聯盟第五十六章 買房買車買房車第二百四十九章 記者答疑會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獨第三十六章 劉凡的決定第三百八十六章 華夏動漫大事件第一百五十五章 態度第四百六十章 突發情況第一百二十一章 回家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見面第二百七十一章 質疑權威第二百八十七章 服務行業的心酸第八十八章 着急的育碧第四百二十八章 卡瑞納的過去第三百三十四章 三觀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氣第三百一十二章 科技發展規律第二百七十三章 城市規劃第三百四十四章 我要學華文第八十二章 談判第三百八十九章 攻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打老虎第三百八十七章 眼界第七十六章 開啓胡扯模式第二百一十四章 智能電網第九十三章 開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硅谷的反思第三百二十七章 失望?第二十七章 倒騰裝備第二百七十章 禁入不禁出第三百四十二章 委員名單第四十一章 華夏輿論第一百二十章 憋屈?第二百三十七章 排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