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休整

當天下午,登州鎮完成俘虜甄別,留用入夥不久的普通流民五百人,十來歲的山西和河南孤兒三百多。然後登州鎮放鬆了外圍,並且明言將停止供應救濟粥飯,被俘的一萬多流民們試探之後,開始陸陸續續的離開,他們撿拾起地上的傢什被褥等等,一個晚上大部散完。

也有堅持着不肯散去的,其中被擄掠的女子上千人,陳新對於如何安排這些女子大感頭痛,林縣那裡的一千多還沒有安置好,這裡又來一千多,他畢竟不是辦慈善的,沒有那麼多糧食養這麼多人,只希望這些女子自行散去,豈知她們很堅定,在離大營一里之外自己搭建起地窩子,沒有飯吃也這樣呆着,晚間倒是有火光傳出,不知她們在煮什麼吃。

第二日玄默的標營家丁趕到戰場,他們確認了戰果後又匆匆離開,各部都得到了消息,都在往戰場趕來。到了下午,戰場已經全部打掃完,有用的東西都裝上了繳獲的大車。

第三天一早,陳新和馬祥麟帶着一萬多對耳朵上路,耿仲明和馬祥麟自告奮勇當開路先鋒,馬祥麟把那個小包中的銀票和珠寶自己留下,現銀都發了,每個士兵分了二兩,這股川軍的情緒一下起來不少。

不過他們更羨慕登州兵,兩支軍隊這兩日共同在附近值哨,這支軍隊的服裝、裝備和麪貌都讓川軍大開眼界,又聽說登州兵從來不克扣兵餉,這些土司兵幾乎以爲是聽錯了。

石柱兵其實也就是土司兵,大多沒有人身自由。川東的大山錘鍊了他們的強悍和淳樸,但這次援遼後。他們也接觸到不少明軍的腐朽風氣,多少有些影響他們的心態,關寧軍又對這支近在肘腋的強軍多有排擠,加上川軍在薊鎮佔用遼餉而很少給孝敬,所以秦翼明一提出返鎮。朝廷裡面就贊同了。

現在與登州兵相處,這些川兵發覺這支人馬確實十分獨特,雙方印象都不錯,陳新許多神奇事蹟也開始在川軍中流傳。

登州鎮在隊尾殿後,與他們來時不同,隊列中多了很多馬騾和套車。那些人力車也都由中間的流民丁口推着,有些人力車上還坐了老孺。

通過甄別五百多丁口和孤兒三百多,算上丁口的家眷共兩千餘人,他們扶老攜幼的走在中間。這兩日間的變化實在讓這些流民如在夢中,剛剛看到登州兵的時候,他們以爲肯定會被這些人砍了腦袋報功。結果打完仗後,這些官兵就變得不那麼兇惡了,還給他們吃粥飯。來了些說話和氣的官兵,把俘虜分成一羣羣的,有士兵來把他們重新分到原來各自所屬營頭,然後就是互相的檢舉揭發,最後就剩下五百來人。孤兒數量也不少,但很多人有親友在這次夜襲中被殺,登州鎮一律都沒有留用,最後留下的有三百來人。

更後面還有一根尾巴,就是那上千的女子,還有些不願離去的流民,他們自行跟在後面,趙宣等訓導官一路勸說他們,讓他們自行離去,明言登州鎮不會再提供飯食。但那些餓了一天的十分堅定。

王碼夫調了一隊騎兵去攔住道路,這些人在路上放聲大哭,等到大軍遠去後,騎兵也離開,這些人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只花了一個時辰就追上了隊尾。

“大人,他們又追上來了,要不要派騎兵驅散。”王碼夫對陳新道。

陳新正和祝代春、鍾老四談新的龍騎兵部隊,聽了跑出隊列,舉起遠鏡對着後面看了一會,祝代春也有遠鏡,看完遞給鍾老四。

鍾老四嘀咕道:“這些人看着那麼瘦,怎地走起來這麼快。”

趙宣急匆匆的趕來,對陳新敬禮道:“大人,要不然就讓他們再吃一頓吧,咱們繳獲了那許多糧食。”

祝代春冷冷道:“那些糧食咱們要留着吃的,你可知河南補給有多艱難。”

陳新輕輕問道:“還剩下多少人?”

“原來的六七成的樣子。”

陳新輕輕嘆口氣,“再攔一次,還能跟上的,慢慢調去林縣。”

這又是一次自然法則的挑選,身體差點的就會被拋棄,能堅持下來的,至少意志很頑強,體能也算不錯的,用來種地不會沒有收成。登州鎮救不了所有人,這些軍官都很清楚,如果把所有流民都收下,最後只會把後勤拖垮,然後流民繼續去當流寇。

鍾老四突然道:“有哪家將官的家丁來了。”

幾人同時順着鍾老四遠鏡的方向看去,遠處一個村落的廢墟後面繞出一隊百人左右騎兵,他們看到這邊的隊列,快速跑過來,近了之後看着是明軍的裝束,他們也跟流寇一樣,馬身上掛着一些褡褳,有些還放着女子。

登州鎮的兩個旗隊騎兵迅速面朝南面列陣,警戒的哨馬也跑到那股人馬周圍,那隊官軍看到這邊情形後減慢了速度,也沒有派人過來通報,而是調轉了一下方向,慢慢往後面的那些女子和流民靠攏過去。

趙宣看他們樣子,就知道這些人打的什麼主意,他有些焦急道:“大人,這些家丁要去殺良冒功。”

後面那些拼死追來的男女,他們也看到了那支官兵,正發出驚慌的尖叫,腳下跑的更快了,卻沒有四散而逃,而是一心要靠到登州鎮的旁邊,看得出對登州鎮已經有種信賴。

祝代春和王碼夫都沒有說話,其實這隊官軍把那些女子和流民驅散了最好,雖然他們可能被殺死,但登州鎮連道義上的責任都沒有,鍾老四則眼睛不停轉着,偷偷瞟陳新的表情。

過了好一會,陳新淡淡說道,“派幾個鎮撫兵執旗去護衛百姓,咱們是官兵,保護百姓是咱們的職責。”

趙宣鬆了一口氣。旁邊的王碼夫立即給軍法官傳令,片刻後幾個騎馬的鎮撫兵往後面趕去,手上各提了一支登州鎮的四尺三角軍旗。

幾個鎮撫兵散得很開,站在流民南側,手中的三角軍旗隨風招展。上面的飛虎張牙舞爪,十分威風。那羣家丁停在登州鎮撫兵百步外,面對那幾個零散的鎮撫兵不敢動彈。

很多行進中的將士都在留意那股騎兵,看看他們敢不敢去強行搶人。

那隊家丁猶豫了一會,終於轉頭往西走了,登州鎮的士兵繼續趕路。這個小插曲沒有讓登州兵停下。

“狗東西,還以爲會來試一下,幾個鎮撫兵就嚇跑了。”鍾老四低聲罵了一句。

趙宣大聲笑道:“他們不是怕鎮撫兵,是怕咱們的軍旗。咱們登州鎮終於真正的名動天下了。”

。。。。。。

陳新帶着大隊的難民,又有大堆的物資需要搬運,一天時間走了四十里路。他們早早就紮營休息。此時大勝的消息已經在衛輝府傳開,沿途碰到的一些河南寨子態度恭敬,裡面的鄉紳主動讓人繳納一些軍糧,有些還送來豬羊,這次沒有外務司的人隨軍,陳新只得帶着趙宣等人應酬。

開拔第二天走到快天黑,總算是回到了大營。呂直出營五里迎接,這次奔襲至此全部結束。這個營區防禦設施堅固,糧食充足,能讓這些疲勞的士兵更好的休整。留守的人馬歡聲雷動,特別是一車車的糧食和上千的馬騾,這些對登州鎮都是急需的物資。

呂直則最關心那個紫金樑,趕回到大營,就親自去那輛馬車邊看俘虜,紫金樑被捆得如同糉子一樣,呂直問他問題一律都閉眼不答。

呂直對確認紫金樑的身份十分小心。他的第一份捷報已經發出,說了大勝的事,但對活捉紫金樑只說是有待覈實。陳新由得呂直不斷去四處找人來確認,接連幾天都在處理善後的事情,這一仗登州鎮實際陣亡一百七十餘。受傷四百多,但陳新給呂直和玄默都報的傷亡上千,近期無法繼續作戰。

衛輝府的明軍士氣大振,玄默想把紫金樑提走,被呂直當面拒絕,只說是還不知真假。玄默當然知道怎麼回事,受了這個刺激,帶着左良玉、鄧玘、河南標營往懷慶而去,企圖把流寇一股消滅,京營則自己指揮自己,幾路大軍先到了修武,然後往懷慶府而去,把府城從半圍困狀態中解救出來。

各股流寇遭了登州鎮的這一記悶棍,損失都十分慘重,氣勢一時間十分低落,許多小股流寇嚇得心驚膽戰,調頭往太行山北面回去,竄回了山西境內。大股一些的闖王、曹操等部則往濟源而去,冒險活動在懷慶府府城周圍的仍然還有,陳新放走的流民又被他們大量收納,實力大幅擴張,張獻忠和李自成就是其中之一。

二十九日,軍隊開始輪休,每天一個千總部執勤,其他都休息。陳新則召集把總以上軍官開會,隨隊的軍法官和軍需官報告了此次作戰的繳獲。

此次繳獲馬兩千三百匹,其中戰馬六百,騾子一千二百匹,兩輪套車五百架,人力雙輪和獨輪車一千三百架,糧食三千七百石,豆類五百石,各色銀兩約七十萬兩,珠寶類六千件,價值二十萬兩銀子的綢緞棉布等物。

登州鎮死傷合計五百七十餘人,器械損失方面,無刺刀火槍損壞一成,丟失捅條的達到三成,刺刀燧發槍損壞四成,其中三成爲刺刀或套筒折斷。第五營的雖然都是有基礎的預備兵,但還是無法與最精銳的老兵比,進攻後期火力支援不足開初的一半。各類問題都記錄在冊,包括夜襲中遇到的各種情況,這些只能在訓練中改進,徹底避免是不可能的。

陳新宣佈了後面的短期計劃,各部都進入休整,分批護衛流民返回林縣基地,鍾老四的第二總整編爲龍騎兵,五百匹戰馬也運回林縣,由登州陸續補充騎兵預備兵過來,與原來的騎兵整編爲第五營騎兵千總部,加強第五營的戰鬥力,把第五營也變成混合編制的營。

二十九日,呂直從左良玉那裡借到兩個原來王嘉胤的義子,終於確認了紫金樑是真的,給京師寫了詳細的捷報,派人專程送往京師,這裡離北京不遠,北直隸道路也很好,快的話一日,最多兩日就能到。

捷報發出去的時候,陳新正單獨召見王二丫和宋聞賢,王二丫是從滑縣過來的,陳新前段時間被流寇的游擊戰弄得焦頭爛額,開始知道剿匪的困難,現在的作戰地域還只限於豫北這一小塊,真要是流寇突入遼闊的中原地區,登州這種模式的軍隊,很難在不搶劫的情況下追擊流寇。所以陳新還是要求王二丫加強大名府的商業網絡,最近王二丫一直在忙這事,她費盡力氣,在滑縣和浚縣囤積了一批糧食,隨時可以支援遠征軍。

陳新要求王二丫把珠寶大部運走,放到各地的商鋪變賣,這事情王二丫幹過不少,當年登州之亂的繳獲也是如此處理的,另外就是希望王二丫幫忙安置部分女子。王二丫連陳新的話也不是全聽,她只答應儘量安置識字的。

商社有商社的規矩,陳新並不強迫她,那些女子大部分都能種地,只是不能當兵。他說完這事就讓王二丫先去忙活,帳中就剩下宋聞賢一人。

兩人之間隨便得多,陳新給宋聞賢和海狗子發了煙,海狗子給兩人點起火,三人一起吞雲吐霧,邊談着事情。

陳新對宋聞賢問道:“宋先生,最近與馬祥麟和鄧玘的私人關係建立了沒有?”

“都結交了,按大人的意思各送了一些耳朵和銀兩。”宋聞賢回道,“屬下從商社借了一個會蜀地方言的,準備安排他專門負責西南地方,不過此人一向是做生意,顯得過於油滑,屬下也在猶豫。”

陳新笑道:“負責一個大地區的人,還是要穩妥些的,但口音也很重要,宋先生能留意到這些細節,可見花了不少心思。”

宋聞賢無奈道:“沒有辦法,咱們要打交道的地方越來越寬廣,山東、登萊、四川、福建、廣東、南直隸、遼東、朝鮮、京師,屬下一個人萬萬跑不過來,外務司現在很多事情還要依託商社,不培養些自己的人,日後這活就沒法幹了。”

陳新點頭道:“是這個理,本官也時常覺得能用的人不多,宋先生剛來不久,可就又要辛苦先生跑一趟。”

宋聞賢毫不介意道:“大人請說。”

“還是去京師一趟。打仗重要,打完過後的事情也重要,所以需要宋先生去一趟京師,跟兵部工部多要些東西。更重要的是,青州府的伏筆已經發動,無論咱們在外地如何佈局,登萊終究是根本,所以此事比之紫金樑要緊百倍,必須宋先生在京師主理此事。”

第19章 潛越第54章 己巳年第79章 出太行第18章 防禦體系第4章 相親第14章 肉搏第102章 南北第91章 暗器第66章 行進第67章 人氣第148章 線索第22章 商稅第78章 正途第162章 挺進中原第38章 四城之戰(四)第159章 家事第183章 意外第46章 正式百戶第4章 蔽海而來第122章 軍歌嘹亮第67章 大陣第171章 天份第111章 文淵閣第47章 天啓駕崩第5章 階層第37章 驚閨第52章 祈禱第70章 散兵線第40章 胖演員第50章 突發的混亂第19章 潛越第67章 大陣第76章 右勾拳第16章 文登軍報第20章 誤殺第128章 攻心戰第47章 愛塔第106章 濃眉大眼第31章 運籌之功第79章 出太行第20章 狹路相逢第11章 看房(一)第6章 訓導官第10章 小美女第34章 爭地第18章 埋伏第35章 兵城第39章 重回天津第70章 變化第46章 亂起第28章 準備第15章 繼續談第22章 消費第41章 新上官第29章 戰後第175章 調兵第30章 皇帝也得忍第12章 有房一族(二)第14章 白領第45章 塵土第3章 建設第169章 西廂記第21章 冒頭第164章 變通第25章 觸動第181章 夾擊第19章 何處第11章 搶西邊第164章 變通第29章 戰後第88章 殺人放火第53章 火力準備第70章 變化第24章 挑釁第23章 果實第61章 榆林鋪第43章 藍隊第65章 價值第49章 需求第79章 出太行第33章 稅務外協第36章 指導第195章 鄖陽第56章 散彈第123章 守中有攻第25章 軍閥第105章 援兵第114章 得意忘形第99章 引蛇出洞第158章 當局不迷第9章 理由第80章 橫掃千軍第39章 重回天津第218章 前進的腳步第5章 小小波瀾第101章 兵王第165章 政與商第31章 運籌之功第79章 出太行第51章 長矛森林
第19章 潛越第54章 己巳年第79章 出太行第18章 防禦體系第4章 相親第14章 肉搏第102章 南北第91章 暗器第66章 行進第67章 人氣第148章 線索第22章 商稅第78章 正途第162章 挺進中原第38章 四城之戰(四)第159章 家事第183章 意外第46章 正式百戶第4章 蔽海而來第122章 軍歌嘹亮第67章 大陣第171章 天份第111章 文淵閣第47章 天啓駕崩第5章 階層第37章 驚閨第52章 祈禱第70章 散兵線第40章 胖演員第50章 突發的混亂第19章 潛越第67章 大陣第76章 右勾拳第16章 文登軍報第20章 誤殺第128章 攻心戰第47章 愛塔第106章 濃眉大眼第31章 運籌之功第79章 出太行第20章 狹路相逢第11章 看房(一)第6章 訓導官第10章 小美女第34章 爭地第18章 埋伏第35章 兵城第39章 重回天津第70章 變化第46章 亂起第28章 準備第15章 繼續談第22章 消費第41章 新上官第29章 戰後第175章 調兵第30章 皇帝也得忍第12章 有房一族(二)第14章 白領第45章 塵土第3章 建設第169章 西廂記第21章 冒頭第164章 變通第25章 觸動第181章 夾擊第19章 何處第11章 搶西邊第164章 變通第29章 戰後第88章 殺人放火第53章 火力準備第70章 變化第24章 挑釁第23章 果實第61章 榆林鋪第43章 藍隊第65章 價值第49章 需求第79章 出太行第33章 稅務外協第36章 指導第195章 鄖陽第56章 散彈第123章 守中有攻第25章 軍閥第105章 援兵第114章 得意忘形第99章 引蛇出洞第158章 當局不迷第9章 理由第80章 橫掃千軍第39章 重回天津第218章 前進的腳步第5章 小小波瀾第101章 兵王第165章 政與商第31章 運籌之功第79章 出太行第51章 長矛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