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2章 兒女雙全

見到自己素來視爲驕傲的兒子被一句話嚇成這樣,房玄齡頓時心軟,畢竟自己在兒子這個年紀的時候還在隰城做縣尉,要二十多歲才前往關中在渭北得遇明主、投靠秦王李世民……

再是天資縱橫、天賦異稟,也終究缺乏了閱歷的沉澱,在某些時候察覺不到潛藏的危機也理所應當。

房俊道:“父親何以教我?”

房玄齡喝了口茶水,想了想,語氣緩和下來,低聲道:“這些年來,你雖然收到先帝拔擢從而步步高昇、青雲直上,但無論是先帝抑或是爲父,都很難見到你對於皇權的敬畏。對先帝,你有崇慕敬佩之心,亦有衷心追隨之志,卻缺乏那種對於人君至高無上的畏懼,而這也是先帝對伱不滿之緣故。我只是不知,你爲何這般對皇權全無敬畏?”

無論是儒家的核心“君臣父子”,還是“君權天授”的普世價值,都意味着君王乃“受命於天”,非天命所歸而不能局人君之位,君,既是人間的神,高於一切。

豈能不生敬畏?

房俊也喝了口茶水壓壓驚,聽聞房玄齡詢問,不答,反問了一句:“且壯士不死則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是司馬遷在《史記》當中記述的陳勝起兵之時說過的話,意思是“大丈夫不死則已,若一定要死,那就要做出一番大事業,那些王侯將相難道就是天生的?”

房玄齡有些發愣,王侯將相自然不是天生的,大丈夫若以死相搏,只要自身實力足夠、再有幾分運道,大抵也能混一個王侯將相的身份。

那麼君王是天生的嗎?

自然也不是。

即便由古至今不斷宣揚着皇權“受命於天”,儒家更是不遺餘力的傳遞“君權天授”的觀點,但對於房玄齡這樣的當世人傑來說,自然不會愚蠢到信那些鬼話。

德兼三皇、功蓋五帝、一統六合、橫掃八荒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不也暴卒於外、身死魂滅?

哪有什麼“受命於天”,哪有什麼“君權天授”?

彼可取而代之!

然而作爲臣子,在一個天下統一的年代,是不應該有如此大逆不道之念頭的。

房玄齡覺得有些驚悚,自家兒子這身上大抵有一半都是反骨……

wWW¤ Tтkan¤ co “吾等爲臣,不僅是爲了自身之榮耀富貴,說淺顯一點是爲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念,說高尚一點是爲了治理天下澤被萬民。然而無論如何,都需要一個穩定的政局,可若是不能忠君愛國,整日裡想着如何‘取而代之’,豈非成了亂臣賊子?與侯君集、李元景之流有何不同?”

房俊不以爲然:“侯君集、李元景之流,又與隋文帝、高祖皇帝有何不同?”

楊堅篡了外孫的社稷,李淵奪了表弟的江山,又比侯君集、李元景高尚了?

勝者王、敗者寇罷了,哪有那麼多的大道理。

房玄齡坐不住了,瞪着兒子問道:“你該不是存了什麼不臣之心吧?”

以自家兒子今時今日的權勢、地位,再加上整個長安的駐軍幾乎都在他的掌控之下,再加上與宮內的“百騎司”、禁衛似乎也牽連頗深,還真有可能滋生不臣之心……

房俊笑着給父親添茶,搖頭道:“兒子豈能做下那等蠢事?且不說當今天下大唐國祚早已穩如泰山,即便皇位變更也只能在宗室內部轉換,外人不可能強行上位,但只是改朝換代帶來的局勢動盪會將整個天下的百姓席捲其中,重蹈隋末之亂世,兒子便必不爲之。”

他在乎的是“大唐”這個兩個字在炎黃子孫心目當中所代表着的光榮意義,在乎的是這整個天下的百姓能否脫離苦難豐衣足食,而不是所謂的皇位。

人生短短十幾年,既然能夠影響皇帝去做自己心中那些想做的事,又何必非得當一個皇帝?

當然,如果有朝一日皇帝脫離了他的掌控,不願配合他去實行新政、改革朝堂,甚至覺得他威脅皇權、不甘束縛,想要消滅他的權臣,那自是另有一說……

房玄齡鬆了口氣,說道:“你自己不在乎皇權,卻不能以爲別人也與你一樣,對於世人來說,至高無上的權力擁有者無與倫比的誘惑,越是接近那個位置的人,就越是難以遏制內心的渴望。只要世間還有‘皇帝’的存在,那麼篡位、奪權這些事情就一日都不會終止。不要以爲連續挫敗兩次兵變,皇位便可以穩如泰山,爲父可以確信無疑的告訴你,就算挫敗了一百次兵變,只有機會出現,馬上就會有第一百零一次。”

房俊略作斟酌,遲疑道:“這一點,孩兒也認可。可現在一衆親王都被緊緊看管起來,根本沒有能力暗中動什麼手腳,旁人即便有什麼陰謀能夠僥倖成功,得利的也只能是幾位親王……難道有人甘願給別人做嫁衣裳?”

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想要監視、控制一衆親王容易,但想要監視、控制整個宗室皇族卻幾乎不可能。可就算宗室皇族之內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韙謀害皇帝,等到皇帝駕崩之後即位的也是太子或者親王,豈能輪到旁人?

房玄齡道:“如果皇帝當真被害,且所有證據都指向親王呢?”

房俊楞了一下,說不出話。

說到底,他還是如房玄齡所言那般對於皇權始終未有一個正確的認知。

一個來自於後世的人即便生活在這個年代,尤其是身爲貴族權柄赫赫,很難體會那種“絕對的權力”所帶來的誘惑,畢竟在後世已經沒有了這種生殺予奪一言而決的極致權力。

所以他很難想象會有人寧肯在看似絕無可能的局勢之下依舊心存覬覦,不惜賭上自己甚至闔家上下的性命去搏一回。

因爲無論付出的代價有多大,與有可能獲得的利益相比,都是值得的……

“所以,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能放鬆對宗室的監視,一旦發現異常要當機立斷,寧殺錯、莫放過!”

素來以老好人形象示人的房玄齡,殺氣騰騰說出這樣一句話。

國之宰輔,哪一個不是殺伐果斷之輩?

……

房俊憂心忡忡回到後宅,當兩個大的孩子抱住他的腿撒嬌的喊着“阿爺”,牀榻上還有連個小的在襁褓之中咿咿呀呀,所有的擔憂與壓抑瞬間不翼而飛。

說到底,他也只是由於走到這個位置,才泛起治國愛民之心,但骨子裡仍舊是那個貪圖享樂、耽於安逸的人,即便如此也儘可能的將旁人推上前臺,而他自己躲在後邊享清淨,想要讓他整日裡憂國憂民、茶飯不思,基本不可能……

長子房菽很是敦實,不是那種白胖,而是丁點大的孩子渾身的肉都很是緊實,小骨架子看上去很是勻稱,一看就是個運動天賦爆棚的孩子,放在後世定要送去某一個體校練一個項目的,在現在就有可能體力充沛、力量奇大,好好操練定是個將軍苗子,有房俊的幾分模樣。

次子房佑則白白淨淨,濃眉朗目脣紅齒白,即便是抱着父親的大腿不肯撒手,臉上依舊淡淡微笑,性格沉穩寧靜,頗有其母的幾分神韻。

房俊將兩個孩子一左一右抱在懷裡,任由兩個孩子摟着自己的脖頸,感受着那種血脈相連的親情,起身來到榻前看着裹着襁褓熟睡的兩個小的。

蕭淑兒誕下的是個閨女,還太小看不出能否繼承其母國色天香、典雅淑麗的容貌,不過皮膚很白。

俏兒也生了一個兒子,見到房俊俯身來看,心中便有些忐忑不安,因爲孩子有些黑,且又瘦又小,睡着的時候吧唧着嘴巴扭來扭去,很是不安生,唯恐房俊不喜歡……

兩個孩子的名字都是房玄齡取的,閨女叫房靜,取“靜女其姝”之意,男孩則叫房謙,取自於《易經》之中第十四卦《謙卦》,其卦象是“亨,君子必有終”,滿而不溢、居高不驕。

《易經》六十四卦皆有吉凶之分,唯獨《謙卦》上上大吉……

在一旁滿眼寵溺看着孩子的金勝曼感受到俏兒的惴惴不安,忙握住她的手掌,溫言安慰道:“孩子太小,看不出醜俊的,等到長大了一定是個他父親那樣的蓋世英雄。”

她也不知如何安慰纔好,覺得男孩子總歸還是要有能耐才行,長得好不好還在其次,畢竟這個孩子太醜了……

房俊也看出俏兒的忐忑,哈哈大笑道:“一家人,誰會嫌棄誰醜,誰又會嫌棄誰笨?你且放心便是,縱然醜一些,我也很喜愛。”

他不說還好,這麼一說,俏兒嘴巴一扁,眼淚便嘩啦啦淌下來。

果然很醜啊……

房俊:“……”

“你這人,會不會說話?”

高陽公主氣得推了他一把,上前攬住俏兒的肩膀,趕緊低聲安慰。

一旁的武媚娘也翻了個白眼,埋怨道:“哪有你這個安慰人的?不會說話就少說兩句。”

房俊眼看激起衆怒,趕緊問道:“都洗漱過來沒?夜深了,要不趕緊睡吧!”

幾個妻妾齊齊紅了臉,然後一致將嬌羞不勝的蕭淑兒推了出來,顯然之前就已經商量好了順序。

但房俊何等大丈夫?不能厚此薄彼,分別日久的可不僅僅蕭淑兒,還有俏兒呢。

於是他撓撓眉毛,道:“爲夫雖然不能給予你們名分上的公平,但在我心裡你們都是我的妻子,定要一碗水端平,俏兒也一起來吧。”

“呸!”

“想什麼美事呢!”

“你可要點臉吧……”

幾個妻妾一致聲討,房俊只好拉着蕭淑兒落荒而逃。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勤王之師第七百七十章 互爲死敵第八百九十四章 鯤之大,一鍋燉不下(下)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 違犯軍令第八百三十七章 暗鬥【求月票】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厚顏無恥第九百一十八章 強人所難第九百五十六章 房俊,你死定了!第4255章 拉你上船第七百七十九章 綢繆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局勢緊張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婚(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臨行第四百三十七章 極力說服第4535章 關中風雪第四百六十五章 形勢緊張第一千零一十章 大敗虧輸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二爺,求您別寫了……第九百章 權衡制約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死到臨頭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贊成與反對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大功告成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不要嫁人,單身更好第七百零二章 風波惡(中)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亡羊補牢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三十九章 洋和尚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衡斟酌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御史臺第六百零三章 難上加難第八百六十三章 渡河作戰第六百三十四章 憂心忡忡第兩千三十七章 帝王心思第四百九十二章 醞釀第三千四十三章 遺詔風波(下)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雨夜突襲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臨陣開課第四百六十四章 話不投機第九百一十六章 丹室夜話(續)第三千一百四十一章 逼問立場第四百三十七章 科舉籌備會議第四百零五章 東宮夜話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投奔帳下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衝鋒陷陣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祿東讚的哀愁(下)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孫思邈的疑惑第七百零一章 執子之手第四百六十八章 亂起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血戰開啓第二百九十三章 我在唐朝講西遊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家國公算個錘子(上)第七百七十三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二百零四章 監工第二百一十四章 勸退第九百一十五章 雷神之威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權臣之相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來給我擋刀子吧第三百零八章 房二斗酒詩百篇(上)第四百二十三章 金剛怒目第兩千零六章 火器的難題第二十一章 碰上唐軍也別慫第六十五章 高,實在是高!第兩千二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一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二十章 朝會(上)第一百八十七八章 其實,我是一個詩人(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嫌隙第六十五章 趙信城(下)第兩千二十三章 穩坐中軍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財源廣進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叛軍齊聚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宿世冤家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吾之子遠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你想學魏徵?第九百五十一章 遼東戰報第八十八章 貧道李淳風……第三百章 誓死不退!第四十七章 純屬巧合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釋放第四百零七章 別跟他學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疑惑重重第五百六十九章 申國公府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相互試探第三百三十九章 朝中風向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噩耗傳來第五百五十三章 父子(上)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借題發揮第三千三十六章 政見第五百九十七章 士族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走投無路第七百七十一章 儆猴子的那隻雞(上)萬字求票!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咬死了不鬆口第三百六十九章 謀算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谷口破敵第四百四十七章 房俊監考(續)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勤王之師第七百七十章 互爲死敵第八百九十四章 鯤之大,一鍋燉不下(下)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 違犯軍令第八百三十七章 暗鬥【求月票】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厚顏無恥第九百一十八章 強人所難第九百五十六章 房俊,你死定了!第4255章 拉你上船第七百七十九章 綢繆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局勢緊張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信任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婚(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臨行第四百三十七章 極力說服第4535章 關中風雪第四百六十五章 形勢緊張第一千零一十章 大敗虧輸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二爺,求您別寫了……第九百章 權衡制約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死到臨頭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贊成與反對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大功告成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不要嫁人,單身更好第七百零二章 風波惡(中)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亡羊補牢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三十九章 洋和尚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衡斟酌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御史臺第六百零三章 難上加難第八百六十三章 渡河作戰第六百三十四章 憂心忡忡第兩千三十七章 帝王心思第四百九十二章 醞釀第三千四十三章 遺詔風波(下)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雨夜突襲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臨陣開課第四百六十四章 話不投機第九百一十六章 丹室夜話(續)第三千一百四十一章 逼問立場第四百三十七章 科舉籌備會議第四百零五章 東宮夜話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投奔帳下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衝鋒陷陣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祿東讚的哀愁(下)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孫思邈的疑惑第七百零一章 執子之手第四百六十八章 亂起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血戰開啓第二百九十三章 我在唐朝講西遊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家國公算個錘子(上)第七百七十三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二百零四章 監工第二百一十四章 勸退第九百一十五章 雷神之威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權臣之相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來給我擋刀子吧第三百零八章 房二斗酒詩百篇(上)第四百二十三章 金剛怒目第兩千零六章 火器的難題第二十一章 碰上唐軍也別慫第六十五章 高,實在是高!第兩千二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一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二十章 朝會(上)第一百八十七八章 其實,我是一個詩人(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嫌隙第六十五章 趙信城(下)第兩千二十三章 穩坐中軍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財源廣進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叛軍齊聚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宿世冤家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吾之子遠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你想學魏徵?第九百五十一章 遼東戰報第八十八章 貧道李淳風……第三百章 誓死不退!第四十七章 純屬巧合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釋放第四百零七章 別跟他學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疑惑重重第五百六十九章 申國公府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相互試探第三百三十九章 朝中風向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噩耗傳來第五百五十三章 父子(上)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借題發揮第三千三十六章 政見第五百九十七章 士族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走投無路第七百七十一章 儆猴子的那隻雞(上)萬字求票!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咬死了不鬆口第三百六十九章 謀算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谷口破敵第四百四十七章 房俊監考(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