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1章 心中漢唐

第4251章 心中漢唐

到了半夜,連續多日的大雨居然停了,夜空漆黑如墨、無星無月。諾大的太極宮則處處燈火輝映,被雨水沖刷的乾淨明亮的亭臺樓閣、牆瓦地磚在燈火之下明亮璀璨,映襯着遮蔽夜空的滾滾烏雲,頗有幾分玄幻之感。

房俊今夜宿在宮中,畢竟尉遲恭突進至灞橋一帶、關中各地駐軍蠢蠢欲動的當下,時局不穩,李承乾時刻需要親信之人蔘贊軍機……

戌時左右,處置完軍務的李承乾覺得有些腹中空空,讓人看看房俊睡沒睡,得知正在偏殿看書,叫過來一起用了晚膳。

房俊對於養生之道十分在意,一般時候晚餐都會少食,似這般半夜用膳並不多,見到雨停便建議出去走走消消食,李承乾自是欣然應允。

雨後的夜風有些涼,畢竟已經到了初秋,君臣二人各自披了一件斗篷,左右各有一個內侍提着燈籠,漫步在太極宮內。

走着走着,便來到太極殿附近,於是兩人順着殿前的漢白玉臺階拾階而上,來到太極殿緊逼的大門之外,回過身,燃着燈籠的承天門、皇城、朱雀門、朱雀大街、以及半個規劃整齊的長安城便盡收眼底,想必白天所見,夜色之下的長安城愈發顯得雄渾厚重。

內侍取來兩個馬紮,君臣二人便並肩坐在太極殿門口臺階的盡頭,俯瞰着燈火之下的長安城。

李承乾將輝煌雄壯的城闕盡收眼底,問道:“說心裡話,朕自登基以來夙興夜寐彷徨不安,唯恐不能將這龐大帝國治理得更好,有負天下臣民之期望。”

他沒有提李二陛下,因爲李二陛下早已不看好他能夠當一個合格的皇帝,將這一個偌大帝國、錦繡江山治理得更加穩妥。

但是在他心裡,李二陛下的看法卻是最爲鋒利的一根刺,他不將此事放在嘴上,但心裡實則極爲在意,卯足勁想要做一個聖明君主,向他的父皇證明他的能力,也證明父皇的看法是錯誤的。

房俊早已沉浸在這一幅歷史感極爲厚重的畫面當中,聞言,緩緩說道:“其實陛下不比過於執着,這一片土地富庶豐美、這一羣人民勤勞樸實,只需給予一段安寧平和的日子,便可以在廢墟之上重新建立一段輝煌的文明,這一點無需擔心。反倒是陛下若是執着,便若是陷入巢臼,一切順其自然即可。”

李承乾沉默了一會兒,有些好奇:“之前父皇在時,你好像對權勢名利不甚在意,各種荒誕行徑完全不似仕途中人,升官也好罷官也好,全都無所謂。但爲何自關隴兵變之時,你卻一反常態全力支持朕,甚至不惜一切代價?朕知道這其中有你我二人友情的緣故,但必然還有其他原因。”

事實上,無論自己登基還是雉奴上位,對於房俊這樣一個對於功名權勢並無追求的人,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

只憑藉以往的功勳、在朝中的根基,尤其是軍方旗幟這樣的地位,安安穩穩享受富貴並不是難事,縱然雉奴再是看不慣,也不敢貿然對房俊下手……

不知何時吹來一陣涼風,天上烏雲被吹得翻滾飄蕩,沒一會兒的功夫便全部散盡,清冷的月輝傾灑下來,將諾大的宮闕披上一層淡銀色如霜如雪的光暈。

房俊有些癡迷的看着眼前的景色,幽幽說道:“若我說天下這王朝從無千秋萬載,終有分崩離析的那一天,伱這位大唐皇帝是否會不高興?”

李承乾想了想,頷首道:“不舒服是有一點,不高興不至於,畢竟這是實話。大秦併吞六國、一統河山,鑄九鼎鎮壓神州龍脈;強漢滌盪寰宇,極勝之時遠逐匈奴、鑿空西域,飲馬瀚海、封狼居胥;前隋文帝於亂世之中一掃陰霾、九州歸一,功績亦是震古爍今……可到頭來,不都是煙消雲散盛極而衰?大唐就算再是強盛,怕是最終也難逃這般下場。”

王朝興滅、皇權更迭,就好似四季輪迴、日夜交替,人世間誰能阻止呢?

房俊點點頭,嘴角泛起一抹微笑,擡手指着面前黑暗之中的萬家燈火、宏偉城闕:“沒有誰能長生不死,也沒有哪一個王朝能永恆不滅,但是即便往後萬年,無數的王朝猶如天上星辰不可計數,卻依舊會有那麼幾顆星星能夠閃耀當空,被人銘記。譬如大秦,譬如大漢,譬如大唐。後世子孫總會在史書之中尋找到屬於某一段歷史的閃光之處,看着先人們在黑暗之中彼荊斬棘、砥礪前行所創造的輝煌,不勝心嚮往之。而我既然有幸生於這大唐,此生此世唯一的夢想便是讓這個註定會讓子孫崇拜嚮往的王朝更加強盛一些、更加久遠一些,儘可能的消弭內耗,將華夏子孫所有的力量都能集中起來創造更爲幸福的生活。”

哪一個炎黃子孫的心中沒有一個五彩斑斕、恢弘榮耀的漢唐呢?

每當華夏神州陷入沉淪,番邦胡虜在這片大地上恣意殺戮、任意欺凌,人們都會無比思念曾經威服天下、縱馬四海的年代,那些睥睨四方的王朝會成爲一種信仰、一種精神,支持着身處於危難之中的炎黃子孫決不屈服、奮起抗爭。

每一個華夏子女心中,都有一個漢唐。

多少次午夜夢迴,房俊都會因爲那一個強盛的大唐在盛極之時陷入戰亂最終覆滅而惋惜、心疼,若是大唐能夠再長久一些,必然能夠創造更爲輝煌的文化,也能夠使得百姓再晚一些淪入戰亂災禍。

五代十國,那是一個腥羶遍地、衣冠沉淪的黑暗時代,房俊只想將大唐的命續得久一些,讓黑暗的時代來得晚一些,或者不來……

李承乾緊了緊身上的斗篷,明白房俊的意思。

“玄武門之變”成就了李二陛下“天可汗”的曠世偉業,開啓了“貞觀治世”的宏偉時代,卻爲大唐開了一個壞頭。有這樣一個“逆而篡取”的成功案例擺在那裡,往後大唐世世代代的繼承人都難以安穩上位,每一次皇權更迭都將伴隨着腥風血雨,而鼎盛的國力也將在這一次又一次的內戰之中消耗乾淨。

盛世之時還好,一旦國力衰頹,這樣的一次因爲皇權而引發的內亂,都足以將帝國推入深不見底的深淵……

而房俊之所爲,就是要讓“宗祧承繼”再度成爲傳承正朔。

李承乾也明白,在房俊眼裡,皇帝賢明或是昏聵其實並不重要,軍國大事要始終把持在文武大臣手中,政事堂、軍機處,這兩個機構將會成爲帝國的最高權力衙門,至於皇帝,無關緊要。

畢竟皇帝一代代傳承下去,不可避免會出現昏聵暴戾之輩,這樣的無能之君只要一個昏庸的決定,便有可能葬送祖祖輩輩幾十上百年積攢下來的國力。

這是房俊這樣的人所不能容忍的。

在他們這些人心裡,“民爲重,君爲輕”,他們各個都是忠臣,但他們忠的是國,不是君。

只要國還在,他們並不在乎誰是君……

這麼一想,頓時有些悽然落寞,自己這個君王好像並不是那麼重要,但李承乾卻能夠理解。

他有自知之明,論武功,他不及李靖、李勣,論文治,他不及劉洎、馬周,每當國家出現問題,他的想法、策略都遠遠不及朝中這些大臣,既然如此,若依舊戀棧權力、不肯放手,對於危難之事一意孤行、不聽諫言,甚至爲了彰顯皇權之威嚴故意反其道而行之,那麼大唐在手上縱然不至於滅亡,也註定會千瘡百孔。

對於他這樣中人之姿的君王來說,“垂拱而治”纔是最好的辦法。

至於以後會否皇權旁落……若子孫有本事,自然能夠將權力從大臣手中搶奪回來,若沒有那個本事,那就老老實實的“無爲而治”,纔是保命的正確姿勢……

第八百六十七章 異族美人第4578章 壓價太狠第二百三十五章 蝦夷第兩千六十章 不當人子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陷入重圍第二百七十七章 皇帝勸說第一千零九十章 大敗虧輸第七百六十二章 教訓敦促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最壞準備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慫貨第五百九十八章 拜神第六十七章 蕭嗣業的抉擇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心存戒備第九百五十三章 出鎮河西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荊王噩耗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架空第二百一十四章 厚臉皮第五十五章 馬踏韓王府第一章 無間道?第兩千二十八章 預謀退路第九百零九章 來得好不如來得巧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男人要深蹲(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驚慌的太子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李治的絕望第六十八章 雨夜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雪夜遇襲第五百八十四章 彈劾第二十七章 直的還是彎的?(上)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局勢危急第七百一十二章 爭執不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差使第七百三十一章 少女情懷第三百一十二章 抵死不認第二百五十二章 我必須犯錯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詩以詠志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房俊的報復來得很快(下)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滿載而歸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農家的希望第四百四十一章 韋貴妃第一百五十二章 這是房俊的佈局?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房俊的威望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高陽要當收租婆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自相殘殺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勸進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戰局變幻第一百一十九章 爭執第八百七十章 找個墊背的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我們要成爲文化的先驅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生死之間第二百零七章 犯闕(二)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城南血案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將令一聲震山川第六十四章 萌動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 房玄齡是個好同志第四百一十六章 你耍詐!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求求你,佔領我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房二爺爺?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死志第八百二十九章 薛仁貴發飆(下)【求月票】第四百二十四章 自取其辱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坊間謠傳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一拍兩散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程咬金的忠告第九百一十二章 紅顏禍水第六百零六章 斷尾求生(上)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甚是狡猾第一百九十章 入彀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積毀銷骨第七十一章 帝心難測第八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九十七章 曠世功勳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利慾薰心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吾跟着你混!第一百八十二章 下馬威(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孔子曰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軍令如山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雨夜突襲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要戰就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辭行第三千六十一章 兄弟鬩牆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不留情面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高陽要當收租婆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雪滿弓刀第三百二十八章 差使第九百三十九章 李二陛下的以退爲進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據理力爭第七百七十四章 心有所憂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主力突襲第六百五十章 隔岸觀火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春雨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雪夜突襲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番僧獻丹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所謂寶藏,令人失望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賣妹交易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房二你真牛……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剖白心跡第六百七十四章 挖個坑(上)第4493章 一心爲公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同氣連枝
第八百六十七章 異族美人第4578章 壓價太狠第二百三十五章 蝦夷第兩千六十章 不當人子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陷入重圍第二百七十七章 皇帝勸說第一千零九十章 大敗虧輸第七百六十二章 教訓敦促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最壞準備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慫貨第五百九十八章 拜神第六十七章 蕭嗣業的抉擇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心存戒備第九百五十三章 出鎮河西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荊王噩耗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架空第二百一十四章 厚臉皮第五十五章 馬踏韓王府第一章 無間道?第兩千二十八章 預謀退路第九百零九章 來得好不如來得巧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男人要深蹲(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驚慌的太子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李治的絕望第六十八章 雨夜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雪夜遇襲第五百八十四章 彈劾第二十七章 直的還是彎的?(上)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局勢危急第七百一十二章 爭執不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差使第七百三十一章 少女情懷第三百一十二章 抵死不認第二百五十二章 我必須犯錯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詩以詠志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房俊的報復來得很快(下)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滿載而歸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農家的希望第四百四十一章 韋貴妃第一百五十二章 這是房俊的佈局?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房俊的威望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高陽要當收租婆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自相殘殺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勸進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戰局變幻第一百一十九章 爭執第八百七十章 找個墊背的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我們要成爲文化的先驅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生死之間第二百零七章 犯闕(二)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城南血案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將令一聲震山川第六十四章 萌動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 房玄齡是個好同志第四百一十六章 你耍詐!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求求你,佔領我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房二爺爺?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死志第八百二十九章 薛仁貴發飆(下)【求月票】第四百二十四章 自取其辱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坊間謠傳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一拍兩散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程咬金的忠告第九百一十二章 紅顏禍水第六百零六章 斷尾求生(上)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甚是狡猾第一百九十章 入彀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積毀銷骨第七十一章 帝心難測第八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九十七章 曠世功勳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利慾薰心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吾跟着你混!第一百八十二章 下馬威(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孔子曰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軍令如山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雨夜突襲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要戰就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辭行第三千六十一章 兄弟鬩牆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不留情面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高陽要當收租婆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雪滿弓刀第三百二十八章 差使第九百三十九章 李二陛下的以退爲進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據理力爭第七百七十四章 心有所憂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主力突襲第六百五十章 隔岸觀火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春雨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雪夜突襲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番僧獻丹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所謂寶藏,令人失望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賣妹交易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房二你真牛……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剖白心跡第六百七十四章 挖個坑(上)第4493章 一心爲公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同氣連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