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抗旨不遵

夜幕深沉,風雨大作。

玄武門城樓之上,張世貴憑窗遠眺,入目盡是細密急驟的暴雨,噼裡啪啦迎面而來,清冷的空氣裹着沁骨的溼氣。

健碩的身軀頂盔貫甲,負手而立,就那麼站在窗前,一戰就是小半個時辰……

城樓內的“北衙禁軍”將校們面面相覷,不知道自家大帥爲何忽然這般心思沉重,卻也只敢以眼神交流,不敢發出半點聲響。

論治軍之嚴,唐軍上下唯有李勣可與張士貴並論,便是李靖都要差了一些,誰敢在這個時候打斷大帥的沉思?

風雨聲在敞開的窗戶倒灌進來,城樓內數人站立,鴉雀無聲。

良久,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自門外傳來,來人推開門,帶進來一股風雨,三步並作兩步來到張士貴身後,低聲道:“啓稟大帥,有人持陛下手信求見。”

張士貴豁然轉身,方正堅毅的面容微微扭曲一下,沉聲問道:“來人何在?”

“就在門外。”

“讓他進來。”

“喏!”

那人轉身出去,張士貴環視面前一衆將校,擺擺手:“先出去!”

“喏!”

衆人不敢怠慢,魚貫而出。

張士貴雙手負於身後,下意識的雙全握緊。

終於來了……

未幾,門外一人大步走進來,蓑衣下的一襲黑衣已經被雨水打溼大半,步履沉穩、身形健碩,背後揹着一柄長劍,古拙的劍柄自肩膀露出,渾身上下透着一股刺骨的殺氣。

來人上前兩步,微微躬身,伸手自懷中掏出一個貼身放好的信箋,雙手遞給張士貴,繼而退後,一言不發。

張士貴接過信箋,乾燥而略帶體溫,他就着明滅不定的燭火驗看了火漆,而後將信箋的封口在燭火上烘烤一會兒,帶到火漆融化,便纔開信箋,取出信封。

信紙上一個字都沒有,唯有一枚印記,繁密的花紋令人眼花繚亂,中間四個陰刻篆字爲“秦王之印”……

就着燭火,張士貴仔仔細細大將印記上的花紋辨認了好幾遍,確認無誤,這才摺疊起來,收入懷中。

擡頭看着面前的黑衣人,沉聲問道:“鈞令爲何?”

黑衣人開口:“立刻執行計劃。”

張士貴沉默一下,微微搖頭,緩緩道:“當下時機不對,若此時動手,極易引發混亂導致失手,後患無窮。依我之見,還需再等一等,待到十拿九穩之時再動手不遲。”

黑衣人有些訝然,一雙眼睛微微眯起,精光內蘊,冷冷道:“這是聖旨!虢國公意欲抗旨不成?”

他聲音有些沙啞,語速急促,令人聽上去有一種刀子刮瓷盤的難受……

張士貴不爲所動,依舊負手而立,背後便是敞開着的窗子,大雨如注:“印鑑乃是陛下御用之物,無可置疑,但命令卻非出自陛下之口,可來抗旨一說?”

黑衣人動了一下,上身向前微微俯下,兩手略微張開,整個人有一種極靜至極動的轉變,似乎化身爲一頭尋覓獵物的猛獸,下一刻便能拔出背後長劍,給予驚天動地的一擊。

語氣更是冷漠生硬至極點:“狡辯!”

張士貴兩腳不丁不八,盔甲之下的肌肉早已繃起,蓄滿力道,臉上卻雲淡風輕:“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的使命是封鎖玄武門、截斷東宮退路,而不是親手刺殺太子!你們以爲憑藉一枚陛下的印鑑,便能致使我給你們賣命?簡直可笑。”

氣氛陡然緊張,殺氣橫生。

黑衣人如同一頭獵豹一般死死盯着張士貴,上身微微前傾,似乎隨時都能拔出他背後那柄長劍發動進攻,但面對張士貴看似隨意,實則無懈可擊的防禦姿態,卻遲遲不敢輕舉妄動。

尤其是那一扇敞開着的窗戶,張士貴隨時都可以翻窗脫離他的攻擊範圍之外,若是那般,局勢將不可收拾……

風雨聲灌入城樓之內,燭火一陣明滅,終於被一股涼風“噗”的一聲吹滅,整個空間陷入黑暗之中。

就在燭火熄滅的剎那,黑衣人腳下無聲無息的疾步後退:“既然如此,虢國公好自爲之。”

最後一個字出口,人已經在門外……

張士貴依舊負手立於黑暗之中,一動不動。一衆將校見到黑衣人退走,這才從外頭一擁而入,七嘴八舌道:“大帥,是否動手?”

“現在風雨正勁,正好無聲無息的發動攻勢,定能得手!”

……

“閉嘴!”

張士貴厲喝一聲:“我是‘北衙禁軍’之統帥,奉皇命鎮守玄武門、宿衛宮禁,是否動手、何時動手,乃是我一言而決!誰若是擅作主張,軍法從事!”

將校們嚇了一跳,趕緊齊齊閉嘴。

在“北衙禁軍”,張士貴威望絕倫,沒人敢違逆他的命令。但那人已經帶着命令來了,難道大帥意欲抗旨?

將校們心中惶恐,自是不敢多言。

有親兵從外入內,吹燃火摺子點亮蠟燭,又來到張士貴身後將窗子關好,風雨隔絕於外。

衆人這纔看見張士貴鐵青的臉色……

吁了口氣,張士貴擺擺手,沉聲道:“眼下尚未至動手之時,貿然行動,後患無窮!汝等暫且退下,衣不卸甲、馬不解鞍,等着本帥之命令。”

“喏!”

縱然一頭霧水,可沒人敢違逆張士貴,遂魚貫退下,屋內只餘下張士貴以及幾名親兵。

卸下防禦姿勢,張士貴走到書案之後坐下,一雙花白的眉毛緊緊蹙着,印堂處有橫紋隆起,目光深邃,喃喃道:“不對勁啊……”

方纔那黑衣人必然是陛下身邊的絕頂高手,可縱然自己拒絕立即執行預先定好的策略,那黑衣人憑什麼對自己起了殺心?

若陛下尚在,那麼一切好說,誰敢違逆聖旨自然是殺無赦。可如今陛下已經駕崩,所有人都只是遵從陛下之遺詔在行事,這些冷酷無情的死士憑什麼就敢殺自己?

須知整個計劃之中,他以及所鎮守的玄武門乃是重中之重,一旦他被擊殺,“北衙禁軍”必定陷入混亂、羣龍無首,沒人能夠取代他將這一支以一當百的精銳懾服!

陛下深謀遠慮,或許會留下一旦他張士貴不遵皇命所需要採取的應變措施,但絕對不會在遺詔上寫下“若張士貴抗旨便即刻擊殺”這樣的話語……沒人有比陛下更清楚他張士貴對這支“北衙禁軍”的掌控力度,而這也一直是陛下所默許甚至授意的。

因爲他張士貴便是陛下麾下第一號死士!

陛下既然留有遺詔,又豈能擊殺他這個玄武門的定海神針,導致整個太極宮陷入失控,進而禍亂所有妃嬪皇族、皇子公主?

難不成……是李勣掌控了陛下留下的死士,藉以遺詔之便,行謀逆之舉?

張士貴只覺得疑雲重重,原本只需奉旨行事,此刻卻陷入雲霧之中不辨東西、不知進退。

再想起之前房俊曾在玄武門下說服自己的那些話語,張士貴愈發覺得事情不對勁。

非常不對勁!

……

黑衣人自玄武門城樓疾步而下,就在毗鄰內重門的一處房舍門前駐足,向後張望一眼,然後推門而入。

屋內漆黑,黑衣人卻熟門熟路的摸到裡側牆角的地方,蹲下去雙手在地上摸索一下,勾住地上青磚的一角,略微用力,便將一塊青磚起了出來,繼而將左右幾塊青磚盡皆取下,屈指向下敲了敲,“咚咚”聲音傳來,下邊是一塊鐵板,而內裡中空。

太極宮內帝王之寢居,天下第一等危險之處,帝王爲了自身之安危,自然會留有多處密道以供緊急之時避禍或者逃遁。而作爲李二陛下的死士,張士貴對於黑衣人的存在瞭如指掌,自然也知道這一處出城密道,所以黑衣人並沒有避開“北衙禁軍”的意圖。

然而,他也並未如旁人所想那般就此離開……

第七百六十三章 家國情懷第八百零九章 防線崩潰第六百二十二章 讓利第五百五十七章 以德服人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關隴落幕第八百五十八章 以正軍法第一百三十章 隱情第六百二十九章 皇家的輩分第五百零五章 驚人密辛第二百二十章 案件真相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臨行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局勢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借題發揮第六百三十章 志同道合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香消玉殞第一百八十七八章 其實,我是一個詩人(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心裡有鬼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背後的陰謀第六十一章 拔灼被逐第兩千九十二章 社會變革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誰比誰不講理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中下懷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戰局紛亂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叛軍齊聚第七百二十章 表明立場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洞察敵情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心生歹意第九百零六章 忽發意外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各懷機心第4549章 欲奪兵權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狀紙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軍中叛亂第六百五十一章 大婚(下)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噩耗傳來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勸諫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項莊舞劍,意在陛下!第兩千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三十八章 青鳥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章 登公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典禮見聞第4308章 針鋒相對第四章 居心不良第五十五章 戰爭新時代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善後不易第一百七十三章 俯首認錯第五十五章 李二的強硬安撫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四百六十四章 御前對質(下)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波及第一百七十八章 悔之莫及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治國理念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魏王第五章 愛意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敗局已定第七十四章 巧奪天工第四百五十二章 心有疑慮第七百九十四章 隱患第一百八十三章 踐踏尊嚴第二百六十九章 姊妹情深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李二的反應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社論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遇刺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三千七十七章 立場難明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來自吐蕃的威脅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所謂儒者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無利則散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陰差陽錯(盟主“親愛的好嗎”加更,求票!)第一百一十八章 墳地之爭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各有算計第十七章 稚奴與兕子第九百五十章 危機潛伏第八十七章 鏖戰趙信城(再續)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戰火再燃第三百三十七章 聖人出世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太子駕到第二百六十五章 夜襲第九百六十一章 身臨險地第七百四十三章 哥,你名字不行(第三更,求月票)第六十二章 李二看戲第五百五十一章 闔家(上)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絕處逢生第四百三十章 危機隱現第4502章 猛將如雲第五百四十四章 男兒成就第三百四十八章 唐朝人不會釘馬掌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長孫家的危機與機遇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家族的延續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你錯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陣前領悟第一百五十章 忠告第三百七十章 駐留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轟動長安第七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講究(求月票)第三百五十章 狗咬狗第九十七章 恩公第四百二十九章 心頭刺第三百六十章 疑惑第4527章 宗室郡王
第七百六十三章 家國情懷第八百零九章 防線崩潰第六百二十二章 讓利第五百五十七章 以德服人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關隴落幕第八百五十八章 以正軍法第一百三十章 隱情第六百二十九章 皇家的輩分第五百零五章 驚人密辛第二百二十章 案件真相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臨行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局勢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借題發揮第六百三十章 志同道合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香消玉殞第一百八十七八章 其實,我是一個詩人(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心裡有鬼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背後的陰謀第六十一章 拔灼被逐第兩千九十二章 社會變革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誰比誰不講理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中下懷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戰局紛亂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叛軍齊聚第七百二十章 表明立場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洞察敵情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心生歹意第九百零六章 忽發意外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各懷機心第4549章 欲奪兵權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狀紙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軍中叛亂第六百五十一章 大婚(下)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噩耗傳來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勸諫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項莊舞劍,意在陛下!第兩千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三十八章 青鳥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章 登公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典禮見聞第4308章 針鋒相對第四章 居心不良第五十五章 戰爭新時代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善後不易第一百七十三章 俯首認錯第五十五章 李二的強硬安撫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四百六十四章 御前對質(下)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波及第一百七十八章 悔之莫及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治國理念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魏王第五章 愛意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敗局已定第七十四章 巧奪天工第四百五十二章 心有疑慮第七百九十四章 隱患第一百八十三章 踐踏尊嚴第二百六十九章 姊妹情深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李二的反應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社論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遇刺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三千七十七章 立場難明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來自吐蕃的威脅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所謂儒者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無利則散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陰差陽錯(盟主“親愛的好嗎”加更,求票!)第一百一十八章 墳地之爭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各有算計第十七章 稚奴與兕子第九百五十章 危機潛伏第八十七章 鏖戰趙信城(再續)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戰火再燃第三百三十七章 聖人出世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太子駕到第二百六十五章 夜襲第九百六十一章 身臨險地第七百四十三章 哥,你名字不行(第三更,求月票)第六十二章 李二看戲第五百五十一章 闔家(上)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絕處逢生第四百三十章 危機隱現第4502章 猛將如雲第五百四十四章 男兒成就第三百四十八章 唐朝人不會釘馬掌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長孫家的危機與機遇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家族的延續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你錯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陣前領悟第一百五十章 忠告第三百七十章 駐留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轟動長安第七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講究(求月票)第三百五十章 狗咬狗第九十七章 恩公第四百二十九章 心頭刺第三百六十章 疑惑第4527章 宗室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