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安枕無憂

太子妃蘇氏聞言,略微鬆了口氣,不過心底疑惑依舊未曾消散,追問道:“那殿下爲何又宣召衛公?”

衛國公李靖如今負責整訓東宮六率,事實上已然成爲東宮六率的統領,平素李靖不問政事,此番太子宣召其入宮,難道不是因爲事關重大、局勢危及,需要動用東宮最後的武力來應付局勢?

李承乾頷首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任何事情在發生之後,都要做好最壞的打算,方能爭取最好之結果。宣召衛公,不過是因爲孤仰仗其軍事才能,就眼下天下局勢略作整訓而已。”

蘇氏頷首,萬福之後,退去後殿。

李承乾喝了一口茶水,將茶杯放在茶杯之上,輕輕吐出口氣。

自己從東宮搬到興慶宮,便是防止有人圖謀太極宮,自玄武門殺入之後無所遁逃,一敗塗地。故而抵達興慶宮之後,所攜帶皆是平素之心腹親信,又以禁衛夜宿宮禁,幾乎使得內外隔絕。

外頭的消息如何傳遞到興慶宮之內?

若僅只是高句麗的細作,絕難做到這一點。而若是關隴亦或是宗室,則輕而易舉……

須臾,內侍來報,說是衛國公李靖已然抵達殿外求見。

李承乾略微一愣,忙道:“宣!”

待到一身戎裝、鬚髮皆白的李靖快步入殿,大禮參拜,李承乾連忙起身上前將其攙扶起來,奇道:“孤剛剛纔派人前往貴府,一盞茶的功夫都未至,何以衛公來得這麼快?”

李靖道:“老臣聽聞城中流言,心中憂慮,故而欲入宮覲見殿下,正巧抵達宮外遇上傳旨之內侍。”

李承乾頷首:“來來來,坐下說話。”

將李靖讓到座位,又讓內侍奉上香茗,李靖謝過。

君臣二人飲了一口茶水,李靖放下茶杯,看着李承乾,沉聲問道:“今日早起,老臣便聽聞長安城內之流言,深感不妙,故而急於前來覲見殿下。老臣斗膽,敢問殿下一句,陛下墜馬受傷一事,是真是假?”

既然李靖問起,且事情到了這一步,李承乾自然再無隱瞞之必要,頷首道:“千真萬確!只是此事太過重大,之前孤得到消息,並未通知衛公,還望衛公海涵。”

李靖趕緊擺擺手:“老臣豈能這般不知分寸?”

李二陛下御駕親征於陣前墜馬受傷,說一句天大之事亦不爲過,這等消息自然是儘可能的捂住,越少人知道越減少外泄之風險,否則一旦傳揚開,就如同眼下這般使得局勢頓時緊張,長安城內人心惶惶,稍有不慎便是崩壞之局面。

嘆了口氣,李靖道:“老臣當年雖不曾與陛下並肩作戰,但素來欽佩陛下之勇武謀略。只是時光蹉跎,便是陛下這等天之驕子,亦難免英雄遲暮。當年陛下率領三千玄甲虎牢關下大破十萬敵軍,亂軍叢中取上將首級是何等威風?唉……”

既是感慨李二陛下雄風不再,亦是懷念自己當年英姿颯爽天下無敵之歲月,只可嘆當年的蓋世英豪,如今盡皆垂垂老矣,再不復當年之勇。

感慨一番,他又問道:“殿下宣召老臣,不知有何吩咐?”

李承乾握着茶杯,道:“眼下長安城內局勢緊迫,父皇受傷之消息已然傳遍,必然有人心生不軌。未防止那些心懷叵測之輩趁機作亂,長安城防務必加強,孤召衛公前來,只是想要問一問,一點局勢有變,城防危急,孤之東宮六率,可堪一戰?”

時至今日,若說他心中半點不慌,那是絕無可能。

東征抽調了關中大部分兵力,如今雖然各支部隊依舊有少許兵力駐守各處,但兵力太過空虛,且一旦亂局滋生,這些部隊到底心向何處尚未可知,豈能寄予厚望?

而關隴門閥素來有豢養私兵之傳統,家家戶戶都有着不容小覷之武力。諸多平素看似莊客、奴僕、馬伕一般的下人,一旦武裝起來便是規模不小的軍隊,那麼多人家湊在一起,足以拼湊一支萬餘人的軍隊。

萬一他們破城而入,誰能抵擋?

右屯衛絕對忠誠,但是一牆之隔的左屯衛齊編滿員、兵強馬壯,一旦生變,右屯衛怕是連玄武門都看不住,哪裡還能掃蕩亂軍、匡扶社稷?

最忠心的武力,就只剩下東宮六率。

然而東宮六率之前一直受父皇節制,才由他這個太子接掌沒幾天,上上下下盡皆清洗了一遍,安插東宮心腹,一旦遭遇戰亂又能有幾分戰力,是否可以作爲憑恃?

他心裡實在是沒底。

李靖聞言,捋了捋雪白的鬍鬚,傲然道:“天下之大,名將不知凡幾,但論起練兵之法,能夠與老臣比肩者,屈指可數!殿下儘管放心,東宮六率上上下下盡皆效忠殿下,且早已形成戰力,一旦臨戰,必定讓那些亂軍賊匪一敗塗地!”

李承乾登時長長的鬆了口氣,讚道:“衛公‘軍神’之稱,天下皆知,練兵之術更是舉世無雙,孤有衛公襄助,可安枕無憂以矣!”

他親自給李靖斟茶,苦笑道:“昨日得到父皇受傷之消息,孤便一夜未睡。今晨起牀,又聽聞長安城流言紛紛,察覺各方勢力蠢蠢欲動,真真是心憂如焚,唯恐有負父皇之託付,致使社稷動搖、江山板蕩,黎民百姓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眼下有了衛公這番言語,孤纔算是放下心中驚懼。”

對於李靖之軍事才能,朝野上下,誰人不服?當年對於大唐立國亦曾立下汗馬功勞,之所以屢次遭受父皇忌憚,最終投閒置散幽居宅邸,正是因爲其天下無雙的統兵之能。

只要李靖說一句“萬無一失”,李承乾自然深信不疑。

李靖見到李承乾親自給他斟茶,趕緊起身謝過,心中感動,待到聽聞李承乾之言,不由得笑起來,搖頭道:“殿下當真是多慮了,柴哲威固然有幾分家學傳承,帶兵也算是有幾分能耐,但是如何能夠與越國公相提並論?越國公之所以敢率軍西征,便是因爲他留下的半支右屯衛足以壓制左屯衛,否則就算河西戰火連綿,吐谷渾攻城掠地,他又豈能放心殿下之安危?”

李承乾愕然:“可右屯衛只剩下半支,不足兩萬之數,而左屯衛齊編滿員、兵強馬壯,兵力足足是右屯衛兩倍有餘。越國公坐鎮玄武門也就罷了,如今只是一個副將鎮守……衛公居然這般看好?”

他有些不可思議。

右屯衛再強,可畢竟只剩下半支,又是副將統軍,居然在李靖眼中還強過齊編滿員由柴哲威親自統帥的左屯衛?

可李靖的軍事才能天下無雙,他說半支右屯衛更強,似乎也沒有吹捧之意義……

李靖感慨道:“火器之威,早已威震天下,當年越國公兵出白道、橫行漠北覆亡薛延陀,便是仰仗火器之威,如今大斗拔谷一戰擊潰吐谷渾,亦是火器之威,甚至於弓月城下打得阿拉伯人丟盔棄甲狼奔豸突,還是倚仗火器!由此可知,火器必然在往後成爲戰爭的主導,幫助帝國軍隊蕩平寰宇、一掃八荒。而右屯衛更是天下第一支以火器爲主戰裝備的軍隊,其戰力可想而知。越國公率領半支右屯衛能夠一戰擊潰七八萬吐谷渾精騎,那麼剩下的半支右屯衛又豈能打不過左屯衛?還是說,殿下認爲左屯衛比七八萬吐谷渾精騎更強?”

見到李承乾露出釋然之色,李靖又補充道:“而且殿下小看了高侃,不僅是殿下,如今大唐軍政雙方、朝野上下,怕是都小看了此人!以老臣之見,此子天資出衆,有名將之潛力!越國公西征,裴行儉是必須帶在身邊的,但卻沒有將鎮守玄武門之重任交付給一貫跟隨他亦步亦趨的程務挺,便可知高侃在越國公眼中之地位。殿下,若是論起別的本事,朝中或有人可以與越國公一較高下,但是論起這識人之能,怕是朝野上下,無人能出其右。”

他說到房俊的識人用人之能,李承乾便連連頷首,深以爲然。

第五百四十八章 豬肉推銷員(下)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唐人之天下第三千一百零六章 一戰而定第九百二十三章 各個甩鍋第七百二十四章 民族傳承第四百四十六章 籌謀定策第一百二十一章 談判(上)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寇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開發商的甜蜜時代第四百七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八百五十五章 怒火填膺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這就完啦?第一百三十三章 賣炭翁(中)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咬死了不鬆口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事情蹊蹺第一百七十六章 你家國公算個錘子(中)第三百五十章 狗咬狗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出城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綢繆反擊第八百八十章 心思歹毒第一百一十一章 保甲法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不知死活第三百五十九章 國勢強盛第三百零二章 勸進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親情與背叛第一百六十九章 你得付出代價第九百零六章 忽發意外第六百零二章 何其難也第三百七十二章 要挾第四百一十六章 後宮赴宴第五百三十四章 驚慌的太子第七百零七章 形勢逆轉 (求月票)第四百三十六章 思想的扼殺者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擎天保駕第三百二十九章 諜報之王(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孔子曰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你得找個替死鬼第五十六章 蠻橫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中和位育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胡人將領第四百五十章 父子之間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陣前反水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混戰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驚天噩耗第4321章 君臣和諧第4491章 反戈一擊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憂心忡忡第九百章 權衡制約第九百一十八章 強人所難第二百五十六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二十三章 登門拜訪第八百一十三章 不臣之心第九百三十章 嚇破膽的周氏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這是要內訌的節奏第七百二十八章 正旦朝會第二百八十章 太子的變化(上)第七百九十五章 兩情脈脈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玄武重地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變生肘腋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破關而入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送人頭第三百二十七章 長孫無忌的擔憂第一百八十五章 騷年的征途,在星辰大海第五百三十七章 長孫衝 的隱私(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下馬威(下)第八百八十四章 耽於享樂第四十五章 做一個有理想的小地主(上)第八百零四章 分化第七百二十六章 具裝鐵騎!第六百七十三章 東宮酒宴第六百九十八章 恩公吶!第兩千零二章 迂闊之談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一槍撂倒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太子的仁慈第三百九十七章 斷臂求生第兩千九十七章 簡在帝心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旁敲側擊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七十八章 打壓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進擊的蝦夷人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推卸責任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春明門下第4547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是進是退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兵敗被俘第4574章 鉅額賠償第一百零二章 脣槍舌劍第九百三十五章 秋雨第八百九十七章 脫身之策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雨夜(四)第九百三十四章 家人擔憂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洞房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閒談議論人非第三千零八章 引入歧途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許諾第4534章 不歡而散第十六章 大度設意氣風發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入宮述職第七百九十二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三千一百二十五章 自知之明
第五百四十八章 豬肉推銷員(下)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唐人之天下第三千一百零六章 一戰而定第九百二十三章 各個甩鍋第七百二十四章 民族傳承第四百四十六章 籌謀定策第一百二十一章 談判(上)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寇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開發商的甜蜜時代第四百七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八百五十五章 怒火填膺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這就完啦?第一百三十三章 賣炭翁(中)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咬死了不鬆口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事情蹊蹺第一百七十六章 你家國公算個錘子(中)第三百五十章 狗咬狗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出城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綢繆反擊第八百八十章 心思歹毒第一百一十一章 保甲法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不知死活第三百五十九章 國勢強盛第三百零二章 勸進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親情與背叛第一百六十九章 你得付出代價第九百零六章 忽發意外第六百零二章 何其難也第三百七十二章 要挾第四百一十六章 後宮赴宴第五百三十四章 驚慌的太子第七百零七章 形勢逆轉 (求月票)第四百三十六章 思想的扼殺者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擎天保駕第三百二十九章 諜報之王(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孔子曰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你得找個替死鬼第五十六章 蠻橫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中和位育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胡人將領第四百五十章 父子之間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陣前反水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混戰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驚天噩耗第4321章 君臣和諧第4491章 反戈一擊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憂心忡忡第九百章 權衡制約第九百一十八章 強人所難第二百五十六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二十三章 登門拜訪第八百一十三章 不臣之心第九百三十章 嚇破膽的周氏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這是要內訌的節奏第七百二十八章 正旦朝會第二百八十章 太子的變化(上)第七百九十五章 兩情脈脈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玄武重地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變生肘腋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破關而入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送人頭第三百二十七章 長孫無忌的擔憂第一百八十五章 騷年的征途,在星辰大海第五百三十七章 長孫衝 的隱私(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下馬威(下)第八百八十四章 耽於享樂第四十五章 做一個有理想的小地主(上)第八百零四章 分化第七百二十六章 具裝鐵騎!第六百七十三章 東宮酒宴第六百九十八章 恩公吶!第兩千零二章 迂闊之談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一槍撂倒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太子的仁慈第三百九十七章 斷臂求生第兩千九十七章 簡在帝心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旁敲側擊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七十八章 打壓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進擊的蝦夷人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推卸責任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春明門下第4547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是進是退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兵敗被俘第4574章 鉅額賠償第一百零二章 脣槍舌劍第九百三十五章 秋雨第八百九十七章 脫身之策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雨夜(四)第九百三十四章 家人擔憂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洞房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閒談議論人非第三千零八章 引入歧途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許諾第4534章 不歡而散第十六章 大度設意氣風發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入宮述職第七百九十二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三千一百二十五章 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