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風波詭異

岑文本雖然不知韋正矩到底死沒死,且此人死活又與太子何干,卻下意識的覺察到不能任由“百騎司”牽扯進這等案件之中。一則是爲了維繫三法司之至高司法地位,再則也絕不願見到有人先是攀扯“百騎司”,進而從“百騎司”攀扯到太子殿下。

帝國發展至今日,可謂百廢俱興、民富國強,需要的再非是以往的乾綱獨斷、破而後立,而是平穩的政權過渡。

穩定,勝於一切。

不是說儲君的位置不能變,而是就算要變,也只能在陛下的意志之下循序漸進的予以更迭,不能使得朝政有絲毫動盪,否則極有可能釀成一場大禍。

眼下陛下尚在遼東征戰,朝中卻有人隱隱將矛頭再一次指向太子,岑文本豈能坐視這等事情發生?

維護太子,便是政治正確。

哪怕“百騎司”當真施刑過重將韋正矩置於死地,哪怕太子故意偏袒“百騎司”,視人命如草芥……

……

岑文本雖然身後並無世家門閥之倚仗,也不曾如同蕭瑀、長孫無忌那般權傾一時,但是他資歷太老、地位太高、威望太重,此番出言硬懟劉洎,絲毫不留情面,劉洎卻也只是略微躬身,未有一言半語反駁。

此等神情落在李承乾眼中,對於劉洎之性情素來了解的他便明白了,這定然是劉洎與人做了一番交易,他收到好處卻只是負責在朝堂之上聲援韋挺,但事情之成敗卻不在責任之內……

這個老貨!

李承乾愈發明白房俊爲何自始至終都對此人頗爲厭棄不屑,果真是絕無半絲風骨的唯利是圖之輩。

而且這老貨眼下雖然晉爲侍中,但親人御史中丞遲遲未能任命,以他在御史臺的資歷、地位,足以對御史臺有着很大的影響。一旦“百騎司”被排除在外,此案由三法司接受,說不得還能與人再做以此交易……

李承乾氣得不輕,鬱悶至極,此等寡廉鮮恥之輩,如何能夠身居朝堂、竊據高位,成爲宰輔之一?

簡直是帝國之恥辱!

李承乾壓抑着心中憤怒,看向殿上的大理寺卿孫伏伽,問道:“大理寺總掌帝國刑罰、偵緝之要務,此次便由孫寺卿挑起重擔? 會同刑部、御史臺一起偵破此案。朝中局勢動盪? 多有居心叵測之輩暗起齷蹉,綢繆其不軌之企圖? 還望孫寺卿公正廉明? 將此案之真相大白於天下,懲惡揚善、匡扶正義!”

這話說得有些重? 孫伏伽趕緊出列,躬身道:“微臣領旨!還請殿下放心? 微臣眼中唯有國法綱紀、正邪善惡? 維護律法之公正,懲惡揚善乃是吾輩立身之根本,無論何人、何事,都不能動搖半分!”

山雨欲來、潛流洶涌? 此正是表態站隊的時候? 孫伏伽素來不參與任何朝爭,只一心忠於李二陛下。既然太子乃是陛下所冊立,在陛下尚未廢黜太子之情況之下,忠於太子,便是忠於陛下。

他也只是忠於太子? 而無論誰坐在太子之位上……

被蕭瑀懟了一番似乎偃旗息鼓的劉洎又說道:“殿下,微臣聽聞‘百騎司’大統領天未明時便叫開城門? 直入興慶宮覲見殿下,不知是否談及韋正矩之事?或者……是否提及韋正矩之生死?”

此言一出? 麗正殿頓時肅靜,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盯着李承乾? 看他如何回答。

李承乾倒也乾脆? 略作沉吟之後,頷首道:“李君羨入城覲見,的確是爲了韋正矩之事。凌晨時分,韋正矩被人解送至‘百騎司’,李君羨命人將其關在刑房,不過尚未用刑,韋正矩已然毒發身亡。仵作勘驗屍身,發現其送抵‘百騎司’之前已經被人喂下劇毒。”

麗正殿上一片譁然。

聽太子之意,韋正矩非但當真死了,而且是受人謀害,且意欲嫁禍“百騎司”?

當今天下,居然還有人敢於嫁禍陷害“百騎司”?

這可是李二陛下的鷹犬爪牙啊,若當真有人這般做法,那可就是明目張膽的意欲挑釁太子監國之權威,一旦此事處置不當,“百騎司”深陷謀害良民之罪名,太子的威嚴將會受到極大之損失。

畢竟“百騎司”乃皇權之鷹犬,如今太子監國,“百騎司”奉命輔佐太子,卻遭人構陷、聲名狼藉,由此可見太子之能力實在堪憂,不足以震懾羣倫、君臨天下……

現在,大家算是明白了剛纔蕭瑀爲何極力將“百騎司”從韋正矩一案當中剝離開來。若是“百騎司”參預韋正矩一案之審查,就算結果證明“百騎司”乃是受人陷害,可是誰會相信?

身爲執法者,自己卻是最大的嫌疑人,這實在是難以服衆……

而若是三法司介入,那便全然不同。三法司乃是大唐最高之司法機關,權力之大,可審理君王之下所有文臣武將勳貴士族之不法事,且歷屆三法司長官皆是清正剛直之輩,使得三法司之威望如泰山之重,無人敢於詆譭。

孫伏伽更是清正自持、公正嚴明,一旦三法司確認“百騎司”與韋正矩之死無關,乃是遭人陷害,便等於立即給“百騎司”洗脫嫌疑,太子之威望自會安然無損。

然而唯有一點不妥,以眼下劉洎截然反常的態度,誰知道會否從中作梗?

畢竟御史臺雖然不是執法部門,卻是天下第一監察衙門,在三法司中地位超然,對於大理寺、刑部的影響力也很大。而劉洎身爲“前御史中丞”,對於御史臺的掌控力度極大,若是他歪了屁股……事情將會超出想象。

韋挺依舊跪在地上,脫去烏紗樑冠的頭上已然花白一片,先是正妻暴卒,如今又逢族中俊彥身亡,神情憔悴憂憤,令人望之垂憐。

“殿下,”韋挺以首頓地,聲調悲慼:“京兆韋氏素來忠心耿耿,甘爲陛下之鷹犬,以供驅策。孰料卻接二連三遭遇此等噩運,實在是令韋家上下痛心疾首、怒火填膺!微臣懇請陛下予以徹查,爲韋正矩報仇雪恨,爲天下良民伸張正義!”

跪在地上,怮哭不止。

前番正妻長孫氏受到長孫家之欺騙鑄下大錯,迫不得已只好讓長孫氏服毒自盡,以保全家族。如今族中最傑出之子弟又慘遭橫禍,闔族之命運何其悽慘?而且無論長孫氏亦或是韋正矩,都顯然成爲旁人爭權奪利的犧牲品,如此更加令韋挺悲憤難平,心中似有一團火焰在熊熊燃燒!

李承乾不知韋家是否在施展“苦肉計”,不過此刻也只能安撫道:“奉常放心,孤受命於父皇,得負監國之責,又豈能眼看着屑小猖獗,罔顧法紀、顛倒倫常?定會徹查此案,還給韋家一個公道,無論涉及何人亦要嚴懲不怠,以正朝綱!”

這一刻,這位素來心慈面軟仁厚優柔的太子殿下當真是火氣升騰、怒不可遏!

人皆有私慾,若是覬覦儲君之位故而施展一些陰謀詭計,李承乾能夠理解,天底下哪兒有那麼多清心寡慾的聖人呢?況且聖人亦不是與世無爭、隨波逐流。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

然而此刻父皇率軍東征高句麗,河西之戰剛剛結束,西域烽火鏖戰不休,此等帝國危難之際,卻還是一意孤行的爲了心中私慾不顧朝局之動盪進而攪風攪雨,這就讓人不能接受了。

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爲了一己私慾渾然不顧大唐風雨飄搖、動盪不安,江山社稷遭遇傾覆之危,百姓隨時隨地都可能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此等人心中既無仁慈,更無忠義,道一句“狼子野心”絕不爲過。

李承乾鐵青着臉,環視諸臣一眼,沉聲道:“此事暫且如此吧,由孫寺卿負責,三法司介入,嚴查韋正矩暴斃一案。若有進展,隨時進宮與孤彙報,退朝吧。”

言罷,不待重臣施禮恭送,直接起身揚長而去。

大臣們面面相覷,知道素來好脾氣的太子殿下,今日當真是動了真怒……

李承乾回到後殿,剛剛坐下,便見到內侍上前,低聲稟報道:“殿下,兩位公主自九嵕山禁苑返回,說是有事啓奏……”

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工匠精神,源於自信第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千零九章 戰力碾壓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唐軍退卻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東市起火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奇峰迭起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局勢渾沌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太子濺血,事兒大了第七百四十五章 歷史軌跡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恩斷義絕第八百七十七章 我就嗶嗶第三百八十九章 定時爆破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爭論不休第六百七十九章 開不得玩笑第兩千五十四章 堅持不受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仁義之國第四百九十六章 馬周(上)第六百五十五章 奉茶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卑躬屈膝第一百三十三章 賣炭翁(中)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 嫌隙盡除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潏水決堤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神欲使人滅亡,必先使之瘋狂(下)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惜此身第九百九十四章 私通敵國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坐地起價第六十一章 我要分家!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誰比誰不講理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瀕臨絕境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勝負將分第三千一百四十一章 逼問立場第五百七十三章 誰是兇手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船塢裡的超級戰艦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雪夜暢談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糧食哪兒去了?(中)第4560章 斷然拒絕第三百八十一章 棉花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你拿什麼回報我?【求票】第九百一十八章 強人所難第七百零七章 培養班底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農家的希望第4271章 沆瀣一氣第六百七十章 盡興而散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劉洎的算計第三千六十六章 說客第二百九十六章 言辭交鋒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生擒活捉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起兵做反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項莊舞劍,意在陛下!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君臣會師第七百三十八章 華胥之國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累覺不怒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慈父,孝子第4284章 心中不甘第九百三十七章 下定決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賭注(下)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各有謀算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事情蹊蹺第八百七十六章 杯子咋歪了?第三十五章 武氏進府第4259章 夜宿宮禁第六百九十章 道不同第九百九十七章 亂套了!第4500章 隱患重重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前面有坑第三千四十六章 背叛第六百九十章 入宮進諫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襲擾戰術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上)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戰火再燃第四百零七章 皇帝的擋箭牌第二百八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六百四十六章 出乎預料第三百九十章 反應第八百七十九章 駙馬,你太快了第八百零五章 避暑【第四更求月票】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帝國病竈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自相殘殺第三千一百二十三章 妒忌之心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八百六十三章 渡河作戰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夜雨鶯啼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走投無路第4255章 拉你上船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懟皇帝!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穩如泰山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大難臨頭第六十八章 雨夜第二百八十七章 棒槌不好惹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要這鐵棒何用第4299章 得道多助第四百九十五章 李泰之所見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咸陽橋頭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農家的希望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鬱憤欲絕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你錯了!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死了也要進諫!第七百九十章 血脈相連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強人所難
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工匠精神,源於自信第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千零九章 戰力碾壓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唐軍退卻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東市起火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奇峰迭起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局勢渾沌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太子濺血,事兒大了第七百四十五章 歷史軌跡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恩斷義絕第八百七十七章 我就嗶嗶第三百八十九章 定時爆破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爭論不休第六百七十九章 開不得玩笑第兩千五十四章 堅持不受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仁義之國第四百九十六章 馬周(上)第六百五十五章 奉茶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卑躬屈膝第一百三十三章 賣炭翁(中)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 嫌隙盡除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潏水決堤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神欲使人滅亡,必先使之瘋狂(下)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惜此身第九百九十四章 私通敵國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坐地起價第六十一章 我要分家!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誰比誰不講理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瀕臨絕境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勝負將分第三千一百四十一章 逼問立場第五百七十三章 誰是兇手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船塢裡的超級戰艦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雪夜暢談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糧食哪兒去了?(中)第4560章 斷然拒絕第三百八十一章 棉花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你拿什麼回報我?【求票】第九百一十八章 強人所難第七百零七章 培養班底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農家的希望第4271章 沆瀣一氣第六百七十章 盡興而散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劉洎的算計第三千六十六章 說客第二百九十六章 言辭交鋒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生擒活捉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起兵做反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項莊舞劍,意在陛下!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君臣會師第七百三十八章 華胥之國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累覺不怒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慈父,孝子第4284章 心中不甘第九百三十七章 下定決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賭注(下)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各有謀算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事情蹊蹺第八百七十六章 杯子咋歪了?第三十五章 武氏進府第4259章 夜宿宮禁第六百九十章 道不同第九百九十七章 亂套了!第4500章 隱患重重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前面有坑第三千四十六章 背叛第六百九十章 入宮進諫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襲擾戰術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上)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戰火再燃第四百零七章 皇帝的擋箭牌第二百八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六百四十六章 出乎預料第三百九十章 反應第八百七十九章 駙馬,你太快了第八百零五章 避暑【第四更求月票】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帝國病竈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自相殘殺第三千一百二十三章 妒忌之心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八百六十三章 渡河作戰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夜雨鶯啼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走投無路第4255章 拉你上船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懟皇帝!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穩如泰山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大難臨頭第六十八章 雨夜第二百八十七章 棒槌不好惹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要這鐵棒何用第4299章 得道多助第四百九十五章 李泰之所見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咸陽橋頭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農家的希望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鬱憤欲絕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你錯了!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死了也要進諫!第七百九十章 血脈相連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強人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