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會獵安市

遼東五月氣候怡人,早晚清涼、午間溫暖,豔陽當頭亦不會有炙熱之感。左武衛在安市城外衍水之畔安營紮寨,陣營嚴謹、兵強馬壯,連續數裡的兵營整齊錯落,內外銜接、兩側呼應,探馬斥候齊出,方圓數十里之內任何風吹草動都匯聚在中軍大帳,敵情瞭若指掌。

衍水又稱太子河,據傳戰國之時燕國太子丹派遣荊軻刺秦王,謀算不成,於是秦軍大舉攻打燕國,於易水之西幾百燕國、代國聯軍,攻佔燕國都城薊,燕王喜與太子丹棄城逃亡,流落在衍水一代積蓄力量,謀劃反攻燕國故地。

代王嘉這個時候對燕王喜諫言:“秦大舉攻燕,就是因爲太子丹的緣故。如獻上太子丹的人頭,秦國就一定退兵。”於是燕王喜派人殺了太子丹,但秦國並未就此罷休,仍然進兵追擊,直到徹底滅掉了燕國。

燕國百姓爲了紀念太子丹,便將衍水又稱爲太子河……

衍水流經安市城,在城外匯入遼東地區最大的河流遼水,兩河歸一,頓時水量充沛,形勢滔滔。

營地內人喊馬嘶,正在準備迎接李二陛下率軍前來。

程咬金脫去甲冑,一身常服坐在中軍帳中,喝了口涼茶,看着坐在自己下首的薛萬徹道:“平穰城方面可有何動作?”

薛萬徹頂盔摜甲,臉上尚有汗漬,很顯然剛從外頭回來,聞言道:“據斥候探知,平穰城已經聚集了超過三十萬大軍,其中半數都是精銳,騎兵更是達到三萬之衆。淵蓋蘇文已經下了死令,寧願玉石俱焚,亦要死守平穰城。”

說着,吐了口熱氣,灌下去一杯涼茶。

雖然遼東的五月並不炎熱,可畢竟也是夏天,這麼一身甲冑在身,又出營巡視安市城的敵軍剛剛返回,甲冑之內的中衣都已經溼透。

程咬金放下茶杯,感慨道:“當初陛下心心念念東征高句麗,吾等皆以爲是陛下好大喜功,意欲完成隋煬帝未竟之功業,以此彰顯自己英明神武,遠邁前朝。然而越是瞭解高句麗,便越是心驚其強盛。”

當年,李二陛下曾指着輿圖對大臣們說:“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將征服高句麗視作畢生之成就,希望憑此功績能夠超越秦皇漢武,達成千古一帝之宏圖霸業。

適時,朝中對於李二陛下的這個“好戰”的念頭並不認可。前隋殷鑑不遠,舉國之力三度征伐高句麗皆鎩羽而歸,甚至導致國力衰退江山板蕩,最終國祚斷絕,豈可重蹈覆轍?

然而李二陛下矢志不渝、力排衆議,終於達成東征之計劃。

時至今日,大唐數十萬軍隊已然踏上高句麗之領土,依舊有不少人認爲這是窮兵黷武的表現。之所以沒有太多人站出來表示反對,只不過是各方勢力都將這一次東征視爲軍功的饗宴而已……

薛萬徹也道:“是啊,高句麗幅員之遼闊,令人觸目驚心,東西千餘里、南北八百里,民風剽悍、驍勇善戰,帶甲數十萬!若是任其發展,用不了幾年,怕不是又一個突厥!”

程咬金搖頭道:“高句麗可比突厥難對付多了,突厥人以遊牧爲生,縱然強盛一時,卻無堅實之根基,一戰而敗,便只能舉族遷徙,遠遁千里,數十年難以恢復其元氣。高句麗則不同,其雖爲遊牧民族而來,但是卻融入太多漢家文化,國內更是效法漢家推行郡縣制,絕大多數的百姓都以農耕爲生,根基穩固,能夠抵禦天災,不會因爲一時之挫敗而傷及根本。隋煬帝三度東征固然盡皆失敗,可是對高句麗的國力卻造成極大的打擊,然而這才過了多少年?瞧瞧如今的高句麗,一旦面對大唐的入侵,依舊能夠從容組織起數十萬的軍隊來抵抗。”

爲何歷史上那些個曾經兇名赫赫、盛極一時的草原部族,諸如犬戎、匈奴、突厥等等,最終都漸漸消亡,卻唯有漢人能夠取得最終之勝利,始終屹立在中原之地,不懼強敵天災,傳承不絕?

其根本之原因,便是遊牧與農耕之不同。

這幾乎已經是當今天下盡皆贊同之觀點,農耕文明的抵禦風險能力、可持續性,比之遊牧民族實在是有太多的優勢。

薛萬徹雖然不大懂得政治、經濟等等,但是談及高句麗之軍事,卻深以爲然。

突厥之強盛,號稱控弦之士四十萬,東自遼海,西至裡海,南自蒙古沙漠,北至貝加爾湖,東西長萬里,南北五六千里,豈止是高句麗的十倍?然而貞觀四年,六路大軍攻伐突厥,一戰便將突厥最精銳的軍隊斬殺殆盡,從此突厥遠遁千里,一蹶不振。其殘餘雖然成立西突厥,但是國力相比其強盛之時,不可同日而語。

高句麗卻不同。

歷經隋煬帝三次征伐,國力損耗幾近枯竭,亡國之禍近在咫尺,但是短短二十餘年時間,卻迅速恢復強盛,可以與大唐掰一掰手腕。

若是大唐將其視如蠻夷番邦不予理會,任由其發展三五十年,怕是又將成爲另一個吐蕃,成爲大唐心腹大患。

趁其未能崛起之時,及時予以殲滅,實乃明智之舉。

兩個人正說着話兒,忽然見到外頭親兵進來稟報:“大軍已經行至衍水之西六十里,請大帥準備停當,前往迎駕。”

程咬金趕緊站起,脫去常服,讓親兵幫着自己穿好甲冑,與薛萬徹一同走出大帳,翻身上馬,帶着早就集結完畢的一萬騎兵,越過衍水上架設的浮橋,向着西方狂奔而去。

一個時辰之後,行至一處山巒之側,便見到遠處山口之後奔出數十騎兵,看其裝束,乃是唐軍中的斥候。

這隊斥候到了近前,最前一人翻身下馬,施禮道:“見過盧國公!陛下統御大軍前來,尚有五里便可抵達。”

程咬金頷首,命令麾下騎兵利於道路兩側,等候大軍到來。

未過多久,

山口處煙塵滾滾,旌旗招展,潮水一般的軍隊洶涌而來。

程咬金帶着麾下利於道旁,等着大軍前頭的騎兵走過去,見到簇擁在禁軍當中的皇帝御駕。

皇帝出征,乃是天下至尊之儀仗,“日月爲常,交龍爲旂,通帛爲旜,雜帛爲物,熊虎爲旗,鳥隼爲旟,龜蛇爲旐,全羽爲旞,析羽爲旌”,無數旗幟迎風飄揚,玉輅鳴鸞,九旗揚旆。

常、旂、旜、物、旗、旟、旐、旞、旌等九種旗幟,代表着《周禮》之中的煌煌儀仗、天下至尊。

程咬金當即甩蹬離鞍躍下馬背,身後將校兵卒也緊隨其後,動作整齊劃一。

單膝跪在路旁,待到御駕行至身前,大聲道:“微臣叩見陛下!”

唐朝禮儀,並無跪拜之禮,但是軍中卻以這種單膝跪地的方式,來表達對於上官的遵從與敬服,昭示着軍隊的服從性。

御駕乃是一輛裝飾華麗的大車,這時候緩緩停下,李二陛下的聲音在車內響起:“盧國公平身,請登上車來,與朕同行。”

與皇帝同車,這是無上的榮耀。

程咬金道:“微臣遵旨!”

遂起身上前,將近六十歲的人卻依舊身形矯健,輕輕一躍跳上車轅,隨即解下佩刀交給車轅上的禁軍,撩開車簾,進入車內。

車駕再度開動,向着衍水之畔的軍營緩緩駛去。

後方山口之中,源源不斷的軍隊如同潮水一般無休無止的涌出,軍容鼎盛、士氣高昂,整齊的步伐震撼山嶽,就連不遠處流淌的河水都泛起波瀾,浪濤洶涌,似要掀起滔天巨浪。

馬車上,李二陛下撩起車簾,看着外邊連綿羣山,浩蕩大河,心情如河水一般翻蕩起伏,洶涌澎拜。

東北一隅,強敵盤踞,威脅漢家江山。一旦其羽翼豐滿,勢必叩關而入、入寇中原。若是中原強盛,自可抵禦外侮、保家衛國,然則若適逢中原板蕩,外族則有窺視之機,趁虛而入烽火連綿,稍有不慎便可使外族飲馬黃河,直指江淮。

吾輩虎賁,自當報效家國,覆亡強敵,何懼一死?

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卑劣餘孽第三百四十七章 府兵制的缺陷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再次遊說第三千九十章 底氣十足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秦晉之好第七百九十章 新式海船第五百三十章 攔河關卡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那奸細我見過第七百零五章 兩軍相逢,勇者勝!第三千九十一章 精明如斯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掉入彀中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察覺危機第五百四十八章 恨不相逢第七百二十四章 民族傳承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欲擒故縱第四百九十二章 醞釀第五百六十八章 盡在掌握第七百三十八章 華胥之國第三千七十二章 內部決裂第十九章 追求生活高品質(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雷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 簡在帝心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上)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權力集中第二百七十四章 李二試探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敲一槓子第4282章 利之所至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時局蹊蹺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三十四章 驚慌的太子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盡在掌握第一百五十一章 真的是棒槌!第六百九十一章 泊秦淮!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大敗虧輸第一百三十一章 打劫(上)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激將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拉攏盟友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處壓制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利益紛爭第七百二十八章 土雞瓦狗(一萬字,求月票!)第七百四十二章 情之所繫(第二更)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帝國主義(上)第三千三十七章 驚變第十八章 酒宴第三千八十一章 借你人頭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背鍋可以,救火不行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只能保一個?第八百六十一章 火油之威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供認不諱第四百一十八章 風雨將至第二百一十七章 釣魚第三千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4305章 手足之情第六百五十七章封賞第一千零九章 戰力碾壓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劉洎崛起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有進無退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道不同,酒亦不同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聖眷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火炮齊射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戰局焦灼第七百七十六章 同甘共苦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前面有坑第五十七章 分化之策第兩千章 興師問罪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往日情,今日怨(下)第二十四章 激怒袁天罡第八百一十一章 鹽場招標(上)第七百五十四章 西域名城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決戰之夜(中)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引導向善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重逢學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祿東贊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血戰突圍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雪夜危機第三百八十九章 定時爆破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梟雄末路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 甜黨必須消滅!第七十二章 抓捕第四百三十七章 科舉籌備會議第七百六十七章 鵲巢鳩佔(萬字,求月票)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親近的小姨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衡斟酌第五百二十一章 謀逆(五)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戰火再燃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本宮要降服房俊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少女心思第一千零一十章 各懷機心【求票】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誤捉蔣王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社論第4255章 拉你上船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煩躁的韋義節第4548章 斬盡殺絕第七十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兩千六十章 不當人子第六百七十二章 世襲刺史第四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七十八章 佞臣是怎樣煉成的第三千一百十八章 援軍抵達
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卑劣餘孽第三百四十七章 府兵制的缺陷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再次遊說第三千九十章 底氣十足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秦晉之好第七百九十章 新式海船第五百三十章 攔河關卡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那奸細我見過第七百零五章 兩軍相逢,勇者勝!第三千九十一章 精明如斯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掉入彀中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察覺危機第五百四十八章 恨不相逢第七百二十四章 民族傳承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欲擒故縱第四百九十二章 醞釀第五百六十八章 盡在掌握第七百三十八章 華胥之國第三千七十二章 內部決裂第十九章 追求生活高品質(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雷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 簡在帝心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上)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權力集中第二百七十四章 李二試探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敲一槓子第4282章 利之所至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時局蹊蹺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三十四章 驚慌的太子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盡在掌握第一百五十一章 真的是棒槌!第六百九十一章 泊秦淮!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大敗虧輸第一百三十一章 打劫(上)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激將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拉攏盟友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處壓制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利益紛爭第七百二十八章 土雞瓦狗(一萬字,求月票!)第七百四十二章 情之所繫(第二更)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帝國主義(上)第三千三十七章 驚變第十八章 酒宴第三千八十一章 借你人頭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背鍋可以,救火不行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只能保一個?第八百六十一章 火油之威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供認不諱第四百一十八章 風雨將至第二百一十七章 釣魚第三千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4305章 手足之情第六百五十七章封賞第一千零九章 戰力碾壓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劉洎崛起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有進無退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道不同,酒亦不同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聖眷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火炮齊射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戰局焦灼第七百七十六章 同甘共苦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前面有坑第五十七章 分化之策第兩千章 興師問罪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往日情,今日怨(下)第二十四章 激怒袁天罡第八百一十一章 鹽場招標(上)第七百五十四章 西域名城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決戰之夜(中)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引導向善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重逢學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祿東贊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血戰突圍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雪夜危機第三百八十九章 定時爆破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梟雄末路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 甜黨必須消滅!第七十二章 抓捕第四百三十七章 科舉籌備會議第七百六十七章 鵲巢鳩佔(萬字,求月票)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親近的小姨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權衡斟酌第五百二十一章 謀逆(五)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戰火再燃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本宮要降服房俊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少女心思第一千零一十章 各懷機心【求票】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誤捉蔣王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社論第4255章 拉你上船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煩躁的韋義節第4548章 斬盡殺絕第七十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兩千六十章 不當人子第六百七十二章 世襲刺史第四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七十八章 佞臣是怎樣煉成的第三千一百十八章 援軍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