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第110章 龍顏大悅

第110章 龍顏大悅

皇帝會有很多兒子,可每一個兒子的分量是不一樣的。

有時李世民覺得李泰乖巧聽話,甚可有時也會覺得李承幹更像自己。

選擇,是最難的。

可是今日……李世民總算明白,李泰身上最大的弱點是什麼了。

李承幹可以和陳正泰一起制定出戰略。

同時敢於去實踐。

而原本他一臉狼狽不堪,鼻青臉腫,會引起別人笑話的樣子,現在……卻也變成了足以彰顯戰功的印記。

李世民此時還是覺得有些難以置信,可是現在……事實證明,這東西不信也不成!

此時,他顯得格外的高興,眼眸都顯出了光彩:“朕不畏突厥之患,唯獨畏懼的,乃是朕後繼無人也,太子堅毅果敢,這一點,很像朕。有這樣的太子,朕可以高枕無憂了。”

聽着李世民毫不吝嗇的誇讚,這殿中羣臣,心思各異。

大多數有軍功的,如長孫無忌、程咬金等人,心裡都不禁大喜。

卻也有人心裡不禁複雜起來。

太子立下軍功,如今地位堅如磐石,反觀李泰,就顯得有些灰頭土臉了。

在朝中,許多人喜歡李泰,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

這其實可以理解,李承乾和他的父祖一樣,性子都過於張揚,大家都看得出,他和李世民一樣,有着好大喜功的一面!

世家大族最不喜的就是好大喜功,他們喜歡關起門來好好囤糧囤錢過日子,享受着歲月靜好。

無論是楊氏、韋氏、崔氏,大抵都是如此,因爲王朝都擴張,就免不得需要錢糧,朝廷遲早要將主意打到他們的頭上,而世家子弟大多愛讀書,讀書纔是他們的資源!

在承平的時代,讀書入仕的世家子弟便可盡佔優勢。所以他們更喜歡的是性子溫和的李泰,尤其是李泰知書達理,小小年紀,對儒家的經典,便能信手捏來,這就更加的難得了。

越王府裡,有大量的讀書人成爲越王的門客,而這些讀書人,大多與世家大族息息相關,有的乃是崔氏故吏,有的是楊氏旁系子弟,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

可對於功臣們而言,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他們渴望更多的功績,他們在家世方面顯然是遠遠不及那些大士族的,不過是憑藉着成爲皇帝的肱骨之臣,立下的赫赫軍功,方纔能有今天。

這些人,其實更多的像程咬金,他們雖成爲了新貴,心底深處卻有一種說不出的焦慮感!

他們深知自己雖憑藉軍功富貴,可這不是長久之計,一旦大唐對於功勳武臣不再借重,那麼遲早他們的子孫會漸漸的泯然於衆人!

對於李承幹,程咬金就很喜歡,他覺得李承幹像自己。

李世民脣邊帶着顯而易見的笑意,道:“如此大功,世所罕見,最緊要的是……此次解決了突厥之患,足以告祭太廟,向太上皇報喜了,李承幹真是朕的麒麟兒啊,此次隨李承幹前往夏州的將士,也要封賞,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心裡激動得不得了,連忙站了出來:“臣在。”

李世民就道:“朕聽說你的侄子長孫家慶,也隨太子去了夏州?”

長孫無忌目光明亮,忙道:“是。”

“賜縣公爵。”

長孫無忌立即道:“陛下聖明。”

他心頭火熱啊。

長孫家慶是自己的侄子,也是李承乾的表兄,太上皇在的時候,因爲重視李承乾的教育問題,便讓這長孫家慶去給李承幹作爲陪讀,一直陪伴在李承乾的左右,哪裡想到……讀着讀着,就讀了個軍功出來。

陳正泰這個傢伙……老夫看着行啊,可惜……那外甥女已經再嫁了,早知如此……還是該想想法子等再嫁給陳正泰的好!

長孫無忌心裡忍不住琢磨着……家裡還有什麼寡婦嗎?又或者……還有什麼即將要成爲寡婦的?

他心裡不免可惜,作爲長孫家族的大家長,他很關心子侄們的婚姻問題。

真是操碎了心哪。

其實到了長孫無忌這個份上,並不多在乎一個爵位了,可自大唐開國之後,爵位開始變得越來越稀有起來,除了兒子世襲父祖的爵位,再想憑藉軍功而封爵,已經變得非常難得了!

這是一份巨大的榮耀,也意味着……這能憑藉跟隨太子一起封爵的人,將來會成爲太子登基之後最重要的班底,就如當初的秦王府舊部一般。

長孫無忌這樣的人,當然看重的不是現在,而是未來。

李世民隨即莞爾一笑,又道:“程卿家。”

程咬金自也是激動得不得了:“來了,來了。不,陛下,臣在。”

李世民就笑道:“你的幼子也隨軍了吧,如此大功,朕不吝賞賜,也賜縣公。”

程咬金大喜,他還怕皇帝小氣呢,程處默這個小子……是自己的幼子,這也就意味着,自己的長子可以承襲自己的爵位,而次子則娶了公主,可到了這個最小的兒子這兒,其實已經沒有多少恩澤了,哪裡想到,那個混蛋小子,稀裡糊塗的……便得了一場軍功!

軍功啊,這可是和他老子我一樣的人,縣公雖小,可將來的前途肯定不盡於此!

他美滋滋的道:“臣謝恩。”

李世民又叫了幾個人,這都是有印象的,統統封爵了。

這次功勞太大了,若是此戰乃是李靖率軍打下來的,只怕能因此軍功而封爵者至少百人以上,可偏偏……此戰的成本極小,自然……要給予特別的賞賜,所有隨軍的,人者有份。

“高卿家。”

高士廉慢吞吞地站了出來,高士廉可不是尋常人,他是長孫皇后的舅父,若只是舅父這一層關係倒也罷了,偏偏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后這一對親兄妹當初因爲失孤,年幼時便被趕出了長孫家,最後是高士廉將他們收留,將他們撫養長大,因此在坊間,人們將高家和現在的長孫家族是混淆一起的,高家便是長孫家,長孫家即爲高家。

“朕聽聞,你的孫子高瑾也隨軍去了?也賜……”

高士廉臉色又青又白,咳嗽一聲:“陛下,臣孫沒有去,他確實是在東宮當值,只是那一日,他恰好腹痛,所以……”

“噢。”李世民嘆了口氣:“那就可惜了,你就當朕沒有說過方纔的話吧。”

高士廉:“……”

當初高士廉還是很得意的,自己的孫子聰明啊,一聽太子說有大事要去辦,覺得太子肯定要胡鬧了,於是直接借了腹痛的藉口開遁,後來聽說太子竟是帶人去了夏州,滿朝震驚,高士廉還不無得意呢!

你看我孫子多聰明,他就曉得厲害。

可現在……高士廉有一種吐血的衝動,這龜孫丟人啊。

李世民心情極好,興致很高,他繼續開口封賞。

只是許多人心裡聽了,既是羨慕,又是妒忌。

李泰面如死灰,他心裡清楚,父皇如此重賞皇兄身邊的人,而這些人……地位越高,將來勢必更加成爲太子身邊的羽翼和爪牙,反觀自己,什麼好都沒得到,倒是顯得有些無所適從了。

孔穎達一臉懵逼,早說呀,早說老夫也去。當然……他畢竟是讀書人,還是不屑於軍功的,我孔某名門之後……不稀罕!

忙活了好一陣,李世民最後將目光落在了陳正泰身上,道:“此次滅突厥,雖說陳正泰沒有跟親隨太子而去,但朕以爲……和陳正泰息息相關,若無陳正泰居中謀劃,何來今日的大捷呢?”

李承幹已是眉開眼笑,便順着李世民的話道:“父皇說的是,沒有師兄,兒子還在長安蹉跎光陰呢,此次……雖然他很遺憾沒有成行,卻是首功。”

陳正泰立即腰桿子挺直可,心裡想:沒錯,正是在下。

當然,這話是不能直接說出來的,面上一副很謙虛的樣子道:“太子言重了,這都是太子和衆將士們奮戰的結果。我哪裡能有什麼功勞啊,不過是瞎琢磨出了火藥和飛球,陪着太子殿下定製了出戰的謀略,以上種種,都不足掛齒,恩師和太子都太擡愛了。噢,對啦,有必要聲明一下,飛球和火藥還有沿途的所費的錢糧,都是學生所出。當然,襄贊錢糧,這應該也不算功績吧,學生的錢,不就是恩師的錢嗎?不分彼此,不分彼此的。”

羣臣聽了,真真想吐血。

從前許多人都自長孫家裡聽到某些傳聞,說這陳正泰油嘴滑舌,大家還只覺得這不過是言過其實,可今日見了……已經有人想要捋起袖子,直接打破這傢伙的狗頭了。

李世民面帶微笑道:“首功就是首功,還謙虛個什麼,你是朕的弟子,朕還虧待了你?爵加一等,封郡公。”

才加一等啊?

這是不是太小氣了?

陳正泰心裡不禁幽怨起來,我方纔只是謙虛,難道陛下沒有看出來嗎?

只是這在旁人看來,縣公與郡公之間,本就是無法跨越的鴻溝,在開國之後,這郡公已極少再授予了。

шшш▪тt kan▪c o

陳正泰自然是乖乖的謝恩。

李世民微笑道:“朝中授予的郡公,可謂是鳳毛麟角,此次陳卿家功勞甚大,朕思來想去,郡公的食戶乃是兩千,因此……就加封實戶吧。”

羣臣又不禁驚訝起來。

要知道任何一個統治者,其實都有小心思,表面上什麼國公、郡公,捨得封賞給你,什麼食千戶、萬戶之類,給予你利益的保障,可實際上呢……

到了唐朝,這所謂的食戶便開始縮水了,這食戶大多數只是紙面上的食戶罷了,於是在這個基礎上,又衍生出了所謂實戶的概念,也就是說,表面上郡公是兩千食戶,可是朝廷哪裡有這麼多食戶給你,讓你收他們的稅。因而……真正給予的食戶,不過是三四百戶而已,這在唐朝便叫做實戶。

就如陳正泰,此前乃是縣公,食戶一千五百人,可實際上一根毛也看不到,而如今……總算是李世民格外給予了恩賜,這郡公直接給了兩千實戶了。

陳正泰又謝恩。

李世民調侃似的道:“這一次,卻不知正泰又想封在何處?要知道,這長安可沒有地方給你封了。”

陳正泰卻是毫不猶豫的道:“學生懇請恩師,將學生封在鄠縣,最好是鄠縣西南。”

鄠縣?

鄠縣也屬於京兆府,其實和長安相鄰,不過數十里的路程罷了!

這個小縣與長安隔河相望,卻因爲縣中多山,處於秦嶺餘脈,因而農地稀少,格外的貧瘠!

在朝廷看來,這京兆府之下的小縣,若不是靠近長安,簡直就是雞肋,和關中區域其他的縣相比,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每一次遇到了災荒,最慘的往往都是這鄠縣,原因無他,窮!

李世民聽罷,啞然失笑。

這羣臣也不禁莞爾。

他們還以爲陳正泰會獅子大開口呢,畢竟這可是實封的郡公,和別人不一樣,一旦陳正泰選擇了一個土地肥沃的縣,那收益可是極驚人的。

李世民就道:“諸卿,朕這弟子,什麼都好,唯獨對地理有所欠缺,好吧,房卿家,這鄠縣有多少戶人口?”

房玄齡上前道:“陛下,鄠縣乃是小縣,前些年遭遇了戰亂,今歲又遭了災,可謂是十室九空,前年的時候,縣中戶冊尚有三千,到了今歲,以臣的預計,只怕不到兩千了。”

“如此甚好,這鄠縣貧瘠,便將這鄠縣封給陳正泰罷,他勞苦功高,理當受此封賞。”

陳正泰就立即道:“學生感激不盡。”

李世民卻笑道“你到時不要哭纔好。”

我會哭?我現在高興得都想高歌一曲了!

陳正泰心裡想,到時還不知道哭的是誰呢?

真以爲他傻嗎?

那鄠縣……是關中地區最大的礦脈啊!無論是銅是鐵,或是金銀、煤炭,出產都是極大!到了後世,整個陝西的礦產……大多都是從那裡來的,只不過在唐朝,大家還沒有察覺到這鄠縣的價值而已。

陳家有了鄠縣,可以吃一千年了!

這樣的大實話自然不能在這個時候說出來的,陳正泰就正色道:“恩師所賜,莫說是這鄠縣,便是破銅爛鐵,學生也甘之如飴,無一日不感念恩師恩澤。”

破銅爛鐵?

這銅,可是當今的貨幣,銅說穿了就是錢。而至於鐵,那自不必說,乃是天下最重要的物資,在唐朝可沒有破銅爛鐵的說法。

不過大家也只是一笑置之。

李世民打起精神:“詔令那突利可汗來長安,他既要內附,朕便準了,朕要見見他。”

說着,便道:“時候不早了,諸卿退下吧。”

衆臣紛紛退下,只有李泰還不肯走。

李世民則是低着頭,饒有興致的又拿起捷報,美滋滋的看了一會,擡起頭,卻見李泰孤零零的站在殿中!

畢竟是自己的兒子,李世民含笑着呼喚李泰的小名:“青雀,你還在此做什麼?”

李泰恭順的道:“父皇忘記了?前幾日,父皇給兒臣佈置了功課。”

李世民這纔想起什麼:“是那何以擊突厥?”

李泰點頭:“是。”

李泰的臉色有些不自然,卻還是硬着頭皮。

李世民曬然道:“這突厥都快亡種了,還擊個什麼?”

李泰:“……”

這幾日,他幾乎是廢寢忘食,翻閱了無數的經史,還請教了許多的大儒,這才嘔心瀝血的寫出了一篇文章,陳列了如何招撫和征討突厥人的方略,這可是花了無數苦功的啊。

李世民見他一臉委屈巴巴的樣子,又心軟了:“也罷,你的功課,朕就不看啦,朕給你新佈置一篇功課,嗯……”

李泰心裡燃起了一些希望:“還請父皇賜教。”

李世民想了想,就道:“就好好的寫一篇,關於汝皇兄擊突厥的時論吧,好好想一想,爲何汝皇兄如此作戰,又爲何能使突厥分崩離析,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今日突厥已滅,自當好好的分析總結,警示後人,也彰顯汝皇兄的功勞。”

李泰臉色微微有些難看,可隨即,他又真誠的微笑起來:“是,兒臣明白了。”

“且去用功吧。”

李世民一揮手,他還有許多事要做呢!

李泰正待要走,張千卻是在此時躬身道:“陛下,陳正泰還留在殿外,似乎有話想和陛下說。”

“噢?”李世民一挑眉,喜道:“看來有些話,正泰不便當着大臣們說,和朕有一些私話,既如此,將他叫進來。”

沒多久,陳正泰便入殿來,李世民越看他越是順眼,便道:“前些日子,將你軟禁在家,你一定心裡對朕有所抱怨吧。”

“軟禁?”陳正泰顯得詫異道:“學生還以爲恩師派人來,是爲保護學生呢,恩師是不知道,學生這個人性子比較剛烈,因而在長安城中結識了不少仇家,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學生想到恩師派了禁衛,守在學生的家門口,學生心裡既是感激,更緊要的還是心安,恩師美意,學生豈會不知呢?”

李世民:“……”

(本章完)

140.第138章 越王你害我228.第225章 鳳凰非梧桐不棲547.第53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267.第264章 至死方休282.第279章 龍顏大悅489.第478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510.第499章 第三隻看不見的手45.第45章 太子殿下210.第208章 陳傲天96.第96章 好可怕391.第386章 吾婿有孝心哪210.第208章 陳傲天8.第8章 陛下仁義啊378.第373章 帝心難測第369章 真正的真相183.第181章 御用好茶429.第422章 潛龍入海498.第487章 送被陛下的一份大禮176.第174章 封賞358.第353章 屠戮598.第583章 回朝347.第342章 用力過猛119.第117章 太上皇197.第195章 寶藏281.第278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379.第374章 陛下出大事了86.第86章 萬事俱備119.第117章 太上皇576.第562章 殺賊125.第123章 御前親審279.第276章 反敗爲勝63.第63章 造紙382.第377章 此神器也232.第229章 朕敢殺你381.第376章 大新聞(上一章出錯了,這一章363.第358章 長安風雲97.第97章 振興家業435.第428章 翻雲覆雨66.第66章 紙是我造的 不值錢291.第288章 專治不服162.第160章 碾壓167.第165章 你完蛋了558.第544章 賢太子190.第188章 陛下和太子聖明345.第340章 惟有讀書高539.第526章 你不如搶109.第108章 夏州大捷77.第77章 世人多誤我550.第536章 叛亂平定380.第375章 欽賜墨寶615.第600章 滅國31.第31章 陛下可追堯舜480.第469章 板蕩識忠臣220.第217章 打包走人365.第360章 朕駕崩了196.第194章 受命於天620.第605章 千秋彪炳194.第192章 有錢就是任性356.第351章 精兵強將187.第185章 天地翻轉551.第537章 灰飛煙滅627.第612章 行動521.第510章 天塌下來了349.第344章 有眉目了656.第640章 王玄策460.第451章 震動天下650.第634章 重大利好71.第71章 人比人氣死人441.第433章 以德服人(新的一月求月票。)425.第418章 大獲全勝56.第56章 大功387.第382章 聖旨149.第147章 勇冠三軍91.第91章 大病初癒(求訂閱 求月票)311.第306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274.第271章 公主殿下好293.第290章 欽賜153.第151章 陛下你這是怎麼了79.第79章 放榜344.第339章 殿下威武417.第410章 她活了78.第78章 匡扶天下383.第378章 薑還是老的辣247.第244章 君子訥於言敏於行594.第579章 聖駕到西寧321.第316章 陳詹事發威365.第360章 朕駕崩了62.第62章 你兒子又沒死388.第383章 會試571.第557章 天賜之地518.第507章 價格暴跌233.第230章 翻臉不認人586.第572章 舉大事443.第435章 天子之怒256.第253章 萬歲9.第9章 敕封67.第67章 利在千秋375.第370章 國家的大恩人哪555.第541章 千秋萬代361.第356章 大獲全勝
140.第138章 越王你害我228.第225章 鳳凰非梧桐不棲547.第53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267.第264章 至死方休282.第279章 龍顏大悅489.第478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510.第499章 第三隻看不見的手45.第45章 太子殿下210.第208章 陳傲天96.第96章 好可怕391.第386章 吾婿有孝心哪210.第208章 陳傲天8.第8章 陛下仁義啊378.第373章 帝心難測第369章 真正的真相183.第181章 御用好茶429.第422章 潛龍入海498.第487章 送被陛下的一份大禮176.第174章 封賞358.第353章 屠戮598.第583章 回朝347.第342章 用力過猛119.第117章 太上皇197.第195章 寶藏281.第278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379.第374章 陛下出大事了86.第86章 萬事俱備119.第117章 太上皇576.第562章 殺賊125.第123章 御前親審279.第276章 反敗爲勝63.第63章 造紙382.第377章 此神器也232.第229章 朕敢殺你381.第376章 大新聞(上一章出錯了,這一章363.第358章 長安風雲97.第97章 振興家業435.第428章 翻雲覆雨66.第66章 紙是我造的 不值錢291.第288章 專治不服162.第160章 碾壓167.第165章 你完蛋了558.第544章 賢太子190.第188章 陛下和太子聖明345.第340章 惟有讀書高539.第526章 你不如搶109.第108章 夏州大捷77.第77章 世人多誤我550.第536章 叛亂平定380.第375章 欽賜墨寶615.第600章 滅國31.第31章 陛下可追堯舜480.第469章 板蕩識忠臣220.第217章 打包走人365.第360章 朕駕崩了196.第194章 受命於天620.第605章 千秋彪炳194.第192章 有錢就是任性356.第351章 精兵強將187.第185章 天地翻轉551.第537章 灰飛煙滅627.第612章 行動521.第510章 天塌下來了349.第344章 有眉目了656.第640章 王玄策460.第451章 震動天下650.第634章 重大利好71.第71章 人比人氣死人441.第433章 以德服人(新的一月求月票。)425.第418章 大獲全勝56.第56章 大功387.第382章 聖旨149.第147章 勇冠三軍91.第91章 大病初癒(求訂閱 求月票)311.第306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274.第271章 公主殿下好293.第290章 欽賜153.第151章 陛下你這是怎麼了79.第79章 放榜344.第339章 殿下威武417.第410章 她活了78.第78章 匡扶天下383.第378章 薑還是老的辣247.第244章 君子訥於言敏於行594.第579章 聖駕到西寧321.第316章 陳詹事發威365.第360章 朕駕崩了62.第62章 你兒子又沒死388.第383章 會試571.第557章 天賜之地518.第507章 價格暴跌233.第230章 翻臉不認人586.第572章 舉大事443.第435章 天子之怒256.第253章 萬歲9.第9章 敕封67.第67章 利在千秋375.第370章 國家的大恩人哪555.第541章 千秋萬代361.第356章 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