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第572章 舉大事

第572章 舉大事

關內和關外之間,無數的快馬和探報瘋狂的往來。

朝廷連續發出要求班師回朝的公文。

監視侯君集大軍的快馬。

侯君集的回書。

甚至包括了陳家的奏報。

李世民顯然已經越發的不耐煩了。

侯君集在軍中,一直下達要班師回朝的命令,可是……大軍沒有動。

只見打雷,不見下雨。

而陳家的奏疏,也終於來了。

李世民面無表情,他一直都在等着這份奏疏。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接觸侯君集最深的就是陳正泰,畢竟,雙方可都在河西。

朝廷要偵知侯君集的動靜,陳家的奏報,至關重要。

如今,終於來了。

李世民已經召集了好幾次宰相和將軍們在文樓裡進行的會議。

現如今,他拿着陳正泰的奏疏,當着衆臣的面打開,赫然,陳正泰的筆跡便映入眼簾。

李世民看了這奏疏,頓時神色變得緊張起來。

越看,他臉色越是變幻不定。

而後,他仰頭起來,竟是若有所思狀,良久之後,李世民突然低沉的聲音道:“侯君集,已不能留了!”

顯然……李世民雖覺得侯君集卑鄙,甚至有治罪的打算,可侯君集畢竟是有功勞的,而且他的罪狀,只是一個誣告而已。

因而,李世民內心深處,是希望等侯君集回到長安之後,將此人罷黜。比如這吏部尚書,是別打算再要了,可他的陳國公爵位,終究還是要保留的。

如若不然,免不得要讓李世民背上一個不恤功臣的惡名。

可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卻已徹底的讓李世民生出了殺念。

衆臣一聽,頓時心裡發毛。

李世民將奏疏收了,卻沒有給衆臣看。

這奏疏……對於李世民而言,過於震撼。

裡頭有太多對於侯君集的吹捧。

當然……聯想到陳正泰對於侯君集的吹捧,再想到侯君集上了奏疏,狀告陳正泰謀反,這兩相對照,李世民看到的是什麼?

李世民看到的,乃是侯君集在西寧,一定是對陳正泰彼此和睦,定是討了陳正泰的歡心,而陳正泰竟愚蠢到竟不自知,還真以爲侯君集對他陳正泰的親善表現,而將侯君集視做了良師益友。

這一點,通過這一封奏報,李世民大抵便可想象。

可是呢,侯君集當面對陳正泰和藹可親,可轉過頭,就直接誣告陳正泰謀反,謀反大罪啊,這是要將人整死的節奏。

這又說明什麼,說明了侯君集居心十分惡毒。

說穿了,其實就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當面與你笑哈哈的,轉過頭,卻是要將你陳正泰整死。

李世民是絕頂聰明之人,這些聯想,越想越是心寒。

他甚至想到,這侯君集平日裡對自己,對太子,難道不也是奉若神明一般嗎?

可是從他對待陳正泰的手段來看,侯君集是否在自己面前,溫順無比,一副忠心耿耿的樣子,可轉過頭,卻已恨不得要誅殺了朕,好讓他來做這個天子呢?

李世民不得不做這樣的聯想,因爲……他從陳正泰對侯君集的親切稱呼,還有對他的褒獎大抵可以看出,陳正泰對侯君集的印象很好,好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若不是因爲侯君集一定對陳正泰採取了什麼手段,令陳正泰這個糊塗蛋居然失去了防備之心,是不可能有如此好的評價的。

而李世民做出了這些聯想的時候,侯君集其實就已經死定了。

因爲李世民可以接受侯君集和陳正泰二人不和睦,彼此發生了口角,而後侯君集轉過頭,狀告陳正泰。

若是如此,只能說是臣子失和。

可倘若陳正泰將侯君集視爲自己的兄弟,而侯君集一定也當着陳正泰說了許多語重心長,令陳正泰覺得親切的話,在這種情況之下,爲了自己的野心,卻是轉過頭誣告陳正泰,要將整個陳氏,置之死地。

那麼這個人……將有多麼的可怕啊。

說是心如蛇蠍也不爲過。

“陛下……的意思是……”

李世民冷着臉,他的臉色變幻不定,一股濃重的殺機,自李世民的心底升騰而起:“陳正泰……終究是沒有見識過人心險惡啊。而侯君集十惡不赦,若此人不死,將來禍亂我大唐者,必是此人。”

李世民凝重的看着房玄齡和李靖人等:“監視侯家一舉一動,只要侯君集回到長安,立即將其滿門拿下。太子的妃子侯氏,也即可令她削髮爲尼。朕要讓侯君集穿着囚衣來見朕!”

不等房玄齡和李靖詢問事情的原委。

李世民又道:“給朕修一份密旨,告訴陳正泰,侯君集已反,讓他有所防範,切切要小心。更不可讓其……盤踞在關外。如若不然,便爲我大唐腹心之患!”

話說到了這個份上,無論是房玄齡還是李靖都已經明白,侯君集完蛋了。

只是他們無論如何都無法理解,爲何一個月之前,還是李世民心腹的侯君集,即便是在幾日之前,陛下雖他對產生懷疑,卻至少還無殺意的人,轉過頭,就已決心徹底對侯君集進行清算了。

要陛下動這樣的決心,很不容易,因爲李世民自詡自己的聖君,除非真正犯下十惡不赦的罪行,如若不然,絕不會對這樣的功臣大加殺戮。

不過顯然,李靖樂於見到這樣的結果,他忙道:“遵旨。”

李世民站起來:“授予陳正泰臨機應變的大權,代天子行令!”

房玄齡臉色微微有些變色,這好像有點過了。

…………

陳正泰送出了奏疏,對於這奏疏的反響,還是有些惴惴不安,說到底,他陳正泰現在人在關外,朝中的局勢如何,卻是難料。

倒是武詡心放的寬,勸陳正泰道:“恩師,現在當務之急,是做好一些準備,以備不測。”

“你的意思是什麼?”陳正泰凝視着武詡。

武詡道:“侯君集此人,別看是武夫,可心思卻是細膩,爲人多疑。這樣的人……一旦察覺到朝廷對他的態度改變,勢必會惶恐不安,如驚弓之鳥。因而,誰能預料,他是否會鋌而走險呢?學生的意思是,固然這種可能微乎其微,卻也要有所準備纔好。”

“會反?”陳正泰也拿捏不定,覺得可能性不大。

武詡鎮定自若道:“這可不好說,只是上一次他來拜見時,學生觀此人,不是一個甘心於俯首就擒之人。”

陳正泰哈哈一笑:“倒像是你對他很瞭解。”

武詡搖頭:“人的行爲舉止,只需從一些細小的變化,即可看出。開國功臣之中,侯君集並不算出色,可他能得此高位,一方面是此人苦心經營的結果,總能討好到陛下,可見這個人,心思細膩,做事滴水不漏。而他立功心切,也可見他的野心勃勃。這樣的人,一將功成萬骨枯,是不會將其他人的性命放在眼裡的,他的心裡,只會有他自己。所以他的許多行爲,都難以預料。”

陳正泰嘆了口氣:“如此也好,我讓蘇定方做一些準備。”

正說着……

外頭有人匆匆進來:“殿下,有旨意。”

陳正泰深吸一口氣:“看來,陛下有迴應了,卻不知道送上去的那封奏疏會是什麼反響。”

武詡輕笑道:“侯君集必死了。”

陳正泰奇怪的看了武詡一眼,而後拆開書信,打開,瞬間倒吸一口涼氣;“武詡啊武詡,你竟是料事如神。陛下命我做好準備,和你說的一模一樣,看來,侯君集徹底完了。只是,你的腦子到底是怎麼做的,爲何都沒有逃過你的預料。”

“因爲天下是一張棋盤。”武詡想了想,嘗試想要解釋:“而絕大多數人,都是血肉之軀,所以他們看待問題,總是以自己的角度。可是恩師,用自己的想法去揣測另外一個人,怎麼可能預料另外一個人的所思所想呢?因而,人們才總算,最難猜測的是人心。”

武詡頓了頓:“可是若你許多時候,思考問題時,不再用自己的角度,而是將這天下視爲棋盤,站在半空之中,俯瞰着天下的人,再從每一個人的行爲軌跡去猜測每一個的心性,根據他許多細微的變化,去了解每一個人的性情。再根據一個個人的過往去揣摩,那麼同樣一件事,每一個人會做出什麼反應,採取什麼手段,那麼就不難猜測了。就說學生代恩師寫的那份奏疏吧,那份奏疏裡,誇獎侯君集越厲害,對陛下而言,侯君集這個人,便越是可怕。因爲陛下從這封書信裡,能看到自己。”

“看到自己?”陳正泰失笑:“我還是有些不明白。”

武詡恬然一笑:“對呀,其實……學生所模仿的,並不是恩師的心思上奏。用的卻是陛下的心思。因爲當初的陛下,不就是這樣看待侯君集的嗎?陛下當初,對侯君集欣賞有加,認可他是一個忠貞不二的人,認爲他能力超羣,若非如此,怎麼可能讓他做吏部尚書,又怎麼可能讓他的女婿進東宮,讓他的女兒,嫁給太子爲側妃。這個安排,陛下儼然有未來託孤之意,恩師想想看,陛下得對侯君集當初有多麼的信任和欣賞,纔會做出這樣的安排啊。”

陳正泰越聽,越覺得其過於高深,不斷點頭:“你繼續說。”

武詡又道:“這封奏疏裡的恩師,其實就是當初陛下的影子。因而……陛下看了奏疏,第一個反應便是,當初自己何嘗不是如此信任侯君集呢,陛下對侯君集的印象,和恩師是一樣的。正因爲相同。再反過來,若是看到侯君集上奏,他對恩師一定沒有好話,那麼陛下會怎樣去想?”

陳正泰恍然大悟:“也就是說,陛下看到了曾經的自己,而再看侯君集的奏疏,卻是一下子看清了侯君集的真面目。爲師表現的對侯君集信任,結果侯君集反手痛斥我。那麼……當初陛下對他信任,陛下就忍不住會想,這侯君集在背後,又是怎樣看待陛下的呢?”

“對。”武詡道:“這纔是人心,都說帝心難測,可是真的難測嗎?我看並不盡然,只要抓住陛下的心思,利用奏疏,引發陛下的共鳴,陛下一定會勃然大怒,從而對侯君集厭惡至極點,那麼……以陛下的果斷,絕不會在留侯君集了。”

陳正泰一臉欽佩之色:“厲害,厲害,我都沒有想這麼多。不過……”

陳正泰這時,才發現了武詡狠毒的一面,堂堂吏部尚書,開國的陳國公,手掌精兵,算起來,甚至和陛下是半個親家,這樣的身份,可是到了武詡手裡,卻只一封書信,直接一擊必殺,這等手段,這等心思,還有這等方寸的把握能力。這簡直就是玩陰謀的祖師爺。

而偏偏,站在陳正泰眼前的,只是一個二八芳華的少女,有一張美輪美奐的面孔,顯得清純的不能再清純的模樣。

“恩師……怎麼了,學生做錯了嗎?”見陳正泰凝重的樣子,武詡倒是小心翼翼起來,似乎生怕陳正泰懲罰一般,忐忑不安的道:“我……我……”

陳正泰擺擺手,苦笑道:“沒什麼。我只是……需要適應。你做的很對,不過……我覺得我還是小看了你。”

武詡道:“恩師,學生這樣做,也是因爲……恩師自己說過的,要乾死這侯君集,想來恩師對侯君集,已經恨到了極點,恩師平日裡,並不經常對一個人恨意如此之深,所以學生才……才斗膽這樣做。”

“好啦。”陳正泰安慰她:“先不說這個,我們現在重要的便是如這密旨中所言,做好萬全準備,這侯君集肯束手就擒便罷,倘若執迷不悟,那麼就讓他們嘗一嘗我的厲害。”

武詡道:“此人陳兵三萬,而且歷來擅長收買人心,這可都是我大唐三萬的精銳,恩師……一旦他在關外發難,朝廷鞭長莫及,其實這個時候,恩師和西寧,已經陷入了危險的境地,我認爲,這西寧城已經大致要修成了,至少防衛的措施,尚還可用。不妨我們退入城中,以拖待變。”

陳正泰搖頭:“不可以,無妨,有天策軍在,他翻不起什麼浪來。”

武詡搖頭,還是覺得太冒險:“雖是如此,可對方的軍馬,是三萬。何況,這侯君集乃是當世名將,不容小覷。”

陳正泰失笑:“他侯君集是當世名將,我陳正泰難道名將還少嗎?”

突然陳正泰想到了什麼,不對,好像這個時候,無論是蘇定方、薛仁貴還是黑齒常之,都還不算名將,只能算是略有小名,和侯君集的名氣,卻是差遠了。

不管啦,先吹了再說。

武詡顯然並不擅軍事,這是她的弱項,見陳正泰自信滿滿的樣子,卻還是不禁有些擔憂。

………………

侯君集又接到了來自朝廷的旨意。

只是這一次,不再是從兵部發出,而是李世民親自下的旨意。

侯君集忙是帶着將校們去領了旨,只是這旨意,卻讓他的心徹底的沉了下去,陛下的旨意依舊還是令侯君集立即班師回朝,不得有誤。

侯君集立即意識到了什麼,他嗅到了危險的氣息。

陛下根本沒有跟自己談論關於陳正泰謀反的問題,這就意味着,自己此前的上奏,不但沒有引起任何的效果。而且還可能引發了陛下其他的心思。

這心思是什麼呢?

侯君集歷來多疑,他心裡突然恐懼起來。

憂心忡忡的回到了帳中,突然問身邊的長史道:“家中可有書信來?”

“書信?”長史立即迴應:“將軍,這些日子,都沒有書信來。”

“平日裡……我與家中都有書信聯絡,可是這些日子……卻無書信來是嗎?最近的書信,是幾時候?”

“十幾日之前。”

侯君集臉色驟變,跺腳道:”我已大難臨頭了。”

長史嚇了一跳,卻見侯君集失魂落魄的樣子,連忙道:“明公,在爲何事擔憂?”

侯君集卻是不答,他顯然已經驚恐到了極點,呼吸變得急促,瘋了似得在帳中來回走動,口裡唸唸有詞:“不對,不對,怎麼可能一點疑心都沒有,一定是……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莫非是那陳正泰,先人一步,上書彈劾我謀反嗎?對,一定是如此……陳正泰歷來狡詐,萬萬想不到,他早已想要置我於死地啊。”

這是第一次,侯君集感到事態已經徹底的失控,一種巨大的危機感,已經瀰漫了他的全身,他很明白,這一切都太反常了,反常到他腦海裡,不斷的浮現出各種最爲可怕的後果。

於是,他忙取聖旨,聖旨中的每一個詞句,他都反覆斟酌,最後臉色越來越蒼白,突然,侯君集低聲喃喃念道:“今亡亦死,舉大事亦死,大丈夫豈可坐以待斃,爲人所笑呢?是了,絕不可做韓信,我決不做那韓信!”

………………

第三章送到,悲劇的是,好像作息沒改善好,盡頭又熬夜了,這是昨天的第三更。

(本章完)

236.第233章 痛打落水狗269.第266章 罪該萬死150.第148章 士爲知己者死614.第599章 摧枯拉朽555.第541章 千秋萬代205.第203章 凱旋而歸376.第371章 大局已定180.第178章 千軍萬馬來相見664.第648章 士爲知己者死346.第341章 女婿像岳父620.第605章 千秋彪炳425.第418章 大獲全勝395.第390章 猛虎出籠48.第48章 我們都愛吃雞359.第354章 兵敗如山倒442.第434章 陛下決心已定387.第382章 聖旨151.第149章 大功告成592.第577章 破軍459.第450章 震驚四座41.第41章 大功於朝178.第176章 新法26.第26章 敕命來了591.請假條661.第645章 建功封侯203.第201章 猛虎出籠7.第7章 朕來考考你275.第272章 天子出巡493.第482章 出奇制勝127.第125章 畝產千斤48.第48章 我們都愛吃雞144.第142章 發財的時候到了528.第516章 牆內開花牆外香588.第574章 平叛442.第434章 陛下決心已定612.第597章 兵敗如山倒259.第256章 決一死戰257.第254章 你真是個人才583.第569章 班師回朝633.第618章 玄奘歸大慈恩寺618.第603章 千秋偉業165.第163章 百戰精兵362.第357章 大局已定380.第375章 欽賜墨寶63.第63章 造紙94.第94章 無價之寶223.第220章 天潢貴胄581.第567章 大功於朝54.第54章 有糧就是了不起295.第292章 大學堂裡的正規軍52.第52章 此天亡我也441.第433章 以德服人(新的一月求月票。)528.第516章 牆內開花牆外香318.第313章 揍到服氣爲止309.第305章 功於社稷107.第106章 一網打盡477.第467章 多事之秋15.第15章 父子同心151.第149章 大功告成266.第263章 師出有名312.第307章 賜婚22.第22章 民爲貴329.第324章 鄧健厲害了120.第118章 大宴5.第5章 皇帝駕到614.第599章 摧枯拉朽418.第411章 救命之恩475.第465章 救駕225.第222章 寧毀十座廟,不毀一樁婚142.第140章 吾皇萬歲400.第395章 無敵艦隊587.第573章 人心難測634.第619章 王者歸來216.第214章 御前之爭153.第151章 陛下你這是怎麼了595.第580章 聖駕491.第480章 北境之王31.第31章 陛下可追堯舜280.第277章 聖駕至揚州36.第36章 助人爲樂223.第220章 天潢貴胄661.第645章 建功封侯512.第501章 上天的恩賜633.第618章 玄奘歸大慈恩寺339.第334章 你們配嗎554.第540章 皇帝父子相見492.第481章 斬草除根504.第493章 好言難勸該死鬼95.第95章 敕命593.第578章 志在四方536.第524章 我發財了110.第109章 曠世奇功593.第578章 志在四方79.第79章 放榜389.第384章 肥缺484.第473章 陛下說啥都對451.第442章 經略天下50.第50章 大禮200.第198章 孤注一擲306.第302章 大喜臨門
236.第233章 痛打落水狗269.第266章 罪該萬死150.第148章 士爲知己者死614.第599章 摧枯拉朽555.第541章 千秋萬代205.第203章 凱旋而歸376.第371章 大局已定180.第178章 千軍萬馬來相見664.第648章 士爲知己者死346.第341章 女婿像岳父620.第605章 千秋彪炳425.第418章 大獲全勝395.第390章 猛虎出籠48.第48章 我們都愛吃雞359.第354章 兵敗如山倒442.第434章 陛下決心已定387.第382章 聖旨151.第149章 大功告成592.第577章 破軍459.第450章 震驚四座41.第41章 大功於朝178.第176章 新法26.第26章 敕命來了591.請假條661.第645章 建功封侯203.第201章 猛虎出籠7.第7章 朕來考考你275.第272章 天子出巡493.第482章 出奇制勝127.第125章 畝產千斤48.第48章 我們都愛吃雞144.第142章 發財的時候到了528.第516章 牆內開花牆外香588.第574章 平叛442.第434章 陛下決心已定612.第597章 兵敗如山倒259.第256章 決一死戰257.第254章 你真是個人才583.第569章 班師回朝633.第618章 玄奘歸大慈恩寺618.第603章 千秋偉業165.第163章 百戰精兵362.第357章 大局已定380.第375章 欽賜墨寶63.第63章 造紙94.第94章 無價之寶223.第220章 天潢貴胄581.第567章 大功於朝54.第54章 有糧就是了不起295.第292章 大學堂裡的正規軍52.第52章 此天亡我也441.第433章 以德服人(新的一月求月票。)528.第516章 牆內開花牆外香318.第313章 揍到服氣爲止309.第305章 功於社稷107.第106章 一網打盡477.第467章 多事之秋15.第15章 父子同心151.第149章 大功告成266.第263章 師出有名312.第307章 賜婚22.第22章 民爲貴329.第324章 鄧健厲害了120.第118章 大宴5.第5章 皇帝駕到614.第599章 摧枯拉朽418.第411章 救命之恩475.第465章 救駕225.第222章 寧毀十座廟,不毀一樁婚142.第140章 吾皇萬歲400.第395章 無敵艦隊587.第573章 人心難測634.第619章 王者歸來216.第214章 御前之爭153.第151章 陛下你這是怎麼了595.第580章 聖駕491.第480章 北境之王31.第31章 陛下可追堯舜280.第277章 聖駕至揚州36.第36章 助人爲樂223.第220章 天潢貴胄661.第645章 建功封侯512.第501章 上天的恩賜633.第618章 玄奘歸大慈恩寺339.第334章 你們配嗎554.第540章 皇帝父子相見492.第481章 斬草除根504.第493章 好言難勸該死鬼95.第95章 敕命593.第578章 志在四方536.第524章 我發財了110.第109章 曠世奇功593.第578章 志在四方79.第79章 放榜389.第384章 肥缺484.第473章 陛下說啥都對451.第442章 經略天下50.第50章 大禮200.第198章 孤注一擲306.第302章 大喜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