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吳郡破局

、、、、、、、、、、

郡衙大堂上,被俘的曹軍長史張既向劉璟下拜,“微臣張既拜見漢王殿下!”

張既年約五十餘歲,關中馮翊人,一直在關中爲官,爲鍾繇長史,協助鍾繇治理關中,安撫馬騰,爲恢復關中民生經濟做出了重大貢獻……

漢軍攻克關中時,張既和鍾繇一起撤離了關中,又被曹操任命爲曹洪軍中長史,協助曹洪掌管軍務。

賈逵因制止曹軍掠城受傷後,就由張既暫代守之職,漢軍破宛城,張既也無處可逃,成爲了漢軍的俘虜。

劉璟連忙上前扶起張既,誠懇道:“張公不必多禮,我曾派人去原尋找張公下落,沒想到張公竟在南陽,劉璟不知,怠慢張公了。”

張既一怔,不解劉璟爲何這樣看重自己,劉璟微微嘆道:“關中能從破敗凋零恢復,全仗鍾校尉和張長史之功,每次我巡視關中,看見一條條被疏通的灌溉河渠,看到一片片開墾的良田,我就會對左右,吃水不忘挖井人,這鐘繇和張既之功,我等要銘記。”

張既沒想到劉璟這樣看重自己,他心中異常感動,又再次下拜,“若殿下不嫌,張既願爲殿下效犬馬之勞!”

劉璟扶起他笑道:“我知道張公捨不得關中,張公可願出任京兆尹之職否?”

張既大喜,他在治理關中十年,將關中恢復爲大漢盛世,他畢生的夢想,他怎能不願意,張既心中激動萬分,“微臣願意!”

“好!請張公收拾行李,明日便出去關中,出任京兆尹之職。”

這時,張既又想起一事,連忙道:“啓稟殿下,賈逵因制止亂兵掠民而受傷,傷勢很重,望殿下能寬恕他。”

劉璟笑了笑,“我已命軍醫替他療傷,問題不大,將養兩個月便可痊癒,到時他去留自由,我絕不會爲難他。”

“多謝殿下寬仁!”……

這時,鄧氏父已從監獄裡出來,身體都比較虛弱,劉璟探望了他們父,讓他們好好休養,隨即又來到了黃府,倒不因爲黃家在這次漢軍奪取宛城中立功,而因爲黃承彥諸葛亮的岳父,對劉璟有重要的利用價值……

內堂上談笑甚歡,起當年之事,劉璟和黃承彥都忍不住大笑。

“當年殿下裝扮成孔明來哄我,願意娶小女,我還真相信了,事後蒯公向我起此事,我才知道真相,只那時木已成舟,後悔也晚了,孔明便成了我的女婿,前幾天女兒月英寫信來,還提到了王妃。”

黃月英當年曾和陶湛私交好,但因爲各自丈夫立場不同,最後各奔東西,劉璟也點點頭問道:“王妃也常常提到月英,不知她近況如何?”

黃承彥苦笑一聲:“她只生一女,便再無所出,前兩年過繼孔明兄長之諸葛喬爲,去年孔明納妾,生下一,取名瞻,雖不己出,但她還很高興,信中看得出。”

到這,黃承彥嘆息道:“小女出嫁孔明,現在想起來,就彷彿昨天才生的事,一切都還歷歷在目,可時間卻已過去了十五年。”

“確實如此,我也現若僅僅回憶一個人,就會感覺時光飛逝,但又想起這十幾年生的事情,感覺卻又不同了,生了多事情,時間過得很慢,可見,對人和對事的感覺就不一樣。”

“當年我才五十餘歲,可現在我已近七旬了,不知蒯公如何?”

劉璟知道黃承彥指的蒯越,蒯良在五年前便因病去世了,蒯越還在,劉璟微微笑道:“蒯公已七十歲,現隱居祖地求道,不問世事,不過蒯家並沒有沒落,蒯祺出任光祿卿,蒯曄出任上庸守,我記得還有幾個蒯家弟爲縣令、縣丞之類,倒黃家,不能只有黃老將軍一人啊!”

劉璟得很含蓄,暗示黃承彥要看清形勢,黃承彥如何不明白,他雖清高之人,但他要爲家族考慮,劉璟肯這樣,就在給自己機會,他黃承彥若還不識勢,那就迂腐了。

黃承彥嘆息一聲道:“我聽次,殿下治理關中僅僅兩年,關中便河渠修復、土地重墾,漸漸恢復了生機,這就大漢復興的先兆,能在有生之年重見大漢復興,雖死無憾也!”

劉璟微微笑道:“光看還不行,若黃公不反對,就讓令郎在我帳中做個書佐!”

黃承彥大喜,連忙行禮,“多謝殿下厚愛!從黃府返回軍營,劉璟命人把任平等人找來,重賞了他們,各記大功,又會見了投降的幾名曹軍大將,將他們一一安撫……

不過劉璟對曹軍絕非一味寬容,他知道曹軍士兵曾大肆搶掠宛城,殺人***,對宛城犯下滔天大罪,若不給宛城民衆一個交代,他就很難獲取南陽民心,這同時也他的一個機會,曹軍自毀名聲,卻給了他劉璟收買民心的良機。

劉璟當即下令沒收曹軍士兵所掠錢財,能分辨錢財主人者,全部還給苦主,實在無法分辨苦主的財物則全部用來賠償被曹軍士兵所殘害的家庭。

同時劉璟下令讓曹軍士兵互相揭,抓出有殺人***者千餘人,將他們押赴宛城街頭,讓被害人前來辨認。

一時間,宛城上下沸騰了,數萬民衆紛紛上街,尋找殘害自己的仇人,曹軍士兵被憤怒民衆當場打死者有數人,街頭人羣涌動,哭聲震天,很多人情緒失控,場面爲混亂。

劉璟只得停止了辨認,將這千士兵全部斬,用他們的人頭來祭奠被害民衆,劉璟這一舉動徹底贏得了宛城乃至整個南陽郡的民心,宛城人家幾乎家家戶戶供奉漢王劉璟畫像,宛城弟踊躍報名從軍,僅僅天便過了萬人,劉璟令聘從中挑選五千青壯編入荊州軍,至此,南陽郡便正式成爲荊州最北一郡。

但漢軍並沒有完全佔領南陽郡,西北的葉縣依然在曹軍手中,曹軍大將李典率一萬軍守住了葉縣,五天後,夏侯惇親率兩萬大軍趕來救援南陽,而此時,南陽郡已經被漢軍佔領,夏侯惇不敢輕舉妄動,在葉縣屯兵不動,觀望漢軍動靜。

儘管曹軍並沒有放棄南陽,但對於劉璟而言,打通南襄隘道只他合肥戰役的一部分,他不可能把過多精力放在南陽郡。

劉璟隨即令張翼率一萬軍趕去增援義陽,增強對義陽關的防禦,同時又令聘率萬軍隊駐守宛城,與葉縣的曹軍對峙。

安排完西線防禦,劉璟隨即率領五萬大軍離開了宛城,南下襄陽,向合肥方向推進

隨着西線南陽的破局,而東線的江東方面也逐漸破局解凍,江東破局的力量來自於曹軍,張遼奉曹操之令,率萬大軍從溧水向吳郡方向挺進,並在陽羨一戰擊敗東吳大將朱恆率領的一萬軍。

朱恆率數千殘軍向毗陵郡方向敗退,正好遇到了南下的孫權大軍,朱恆遂投降了孫權。

五月中旬,孫權率領的萬軍和萬曹軍在吳郡會盟,六萬孫曹聯軍包圍了吳縣,此時吳縣城內還有不到兩萬軍隊,由大司馬孫瑜統帥。

吳縣已年沒有戰爭,隨着孫曹聯軍兵臨城下,城內頓時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家家戶戶開始囤菜搶米,地窖成了藏身之所,物價暴漲,鬥米漲至千錢,黃金、赤金已看不見蹤影,城內上下人心惶惶,一向活躍的陸、顧、張大世家也隨即沉默了。

這時,一輛馬車疾駛來,在顧府大門前停下,張溫從馬車裡下來,顧府門房連忙奔進屋稟報,片刻,顧雍的顧濟快步迎了出來,深深行一禮,“讓世叔久等了。”

張溫擺擺手,“這個時候就不必多禮了,賢侄,你父親在家嗎?”

“在家,請世叔隨我來。”

張溫也不多言,跟着顧濟匆匆向府內走去,內堂上,顧雍正和兄弟顧徽談論着局勢,相對於城內的混亂,顧氏兄弟卻十分冷靜,事實上,他並不擔心會有什麼不測,無論孫權、曹操還劉璟,若想佔據吳郡,就離不開吳郡世家支持。

吳郡又江東的忠心,吳郡世家在某種程上代表了江東世家,當然,這幾年因爲遷都的緣故,隨着丹陽郡的謝氏、步氏等家族在江東官場崛起,吳郡世家已漸漸被邊緣化,也正這個緣故,陸、顧、張大吳郡世家才義無反顧地支持孫策之孫紹。

不過最後的結果卻讓他們失望,他們所支持的孫紹竟然只傀儡,真正軍政大權被孫瑜獨攬,這讓顧雍等人爲不滿,紛紛退出吳郡政權,坐觀局勢變化。

“二弟不用擔心,孫權若想恢復從前的江東,就必須要禮待吳郡世家,否則江東郡也不會再同心同德。”

“可,還有曹軍!”

“有曹軍在就更不用擔心了,難道孫權要放縱曹軍屠城嗎?還要借曹軍之手來對付我們,若真如此,顧家就真的要投降劉璟了。”

顧雍雖然在安撫兄弟,但他心裡也明白,以孫權的本性,一定會對吳郡世家進行秋後算帳,就算家族不會被滅,但他們若想重返官場,估計也不可能了。

就在這時,顧雍顧濟匆匆走到堂下行禮,“父親,張世叔來了。”

張溫來了,顧雍不敢怠慢,連忙起身迎了出去,這時張溫上前行一禮,急道:“元嘆兄,宮中可能要出事了。”

顧雍卻很冷靜,淡淡道:“惠恕不必緊張,請坐下再細談。”

這時,顧徽也上前和張溫見了禮,兄弟二人請張溫上坐,又令侍女上茶,張溫也冷靜下來,坐下喝了口茶道:“我剛剛得到消息,長公在吳王宮擺下了酒宴,請孫瑜前去飲宴,恐怕宮中要出大事。”

長公就指孫紹,孫紹雖孫策長,卻絲毫沒有其父的殺伐果斷,而且還一介書生,優柔寡斷,被孫瑜架空,淪爲一個傀儡,令支持他的人都深爲失望。

顧雍也對孫紹失望之,才借病辭官回家,此時孫曹聯軍圍城,孫紹還要生內訌,這顯然只爲了泄私憤,顧雍冷笑一聲:“天作孽,猶可違,人作孽,不可活,在這個時候還要生內訌,我已無話可。”

張溫嘆了口氣,“可他畢竟伯符將軍獨,他若有長兩短,我們怎麼向伯符將軍之靈交代?”顧雍還搖了搖頭,“這已定數,就算孫瑜殺不了他,他也難逃孫權之手,惠恕兄還不要考慮孫家之事,多多考慮一下自己家族!”

張溫心沉了下來,“元嘆的意思,孫權要對吳郡世家下手?”

“下手倒不至於,但一定會千方計削弱我們,不瞞惠恕兄,我已決定將書院遷去豫章,先離開這個非之地。”

張溫默默點了點頭,陸家已經暗中投靠劉璟,顧家也準備西遷,這樣看起來,張家也要有所打算了。

想到這,張溫起身施禮道:“既然如此,我也不管孫家死活了,我先回府,召集族人考慮一下張家的前途!”

張溫告辭而去,顧氏兄弟一直將他送出大門,顧徽望着張溫馬車遠去,這才低聲問道:“兄長覺得張家會有什麼選擇?”

顧雍微微一笑,“識時務者爲俊傑也!”

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1000章 科舉消息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1058章 正奇之爭第634章 夜攻合肥第275章 鑽入圈套第452章 舉棋不定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605章 龐統心事第493章 諸葛平南策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665章 斷旗示警第963章 失蹤之謎第262章 膽識過人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670章 第二戰線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626章 隔空過招第9章 初見劉備第1126章 梟雄謝幕第91章 積極救援第533章 漢中風雲(三)第347章 賈詡之謀第484章 運籌帷幄第25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533章 漢中風雲(三)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221章 夏口談判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2章 一輛牛車第5章 生死一線第12章 蒯蔡兩族第1057章 灕水建城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890章 又見大喬第909章 人口戰略第1111章 鄴都隱憂第785章 相妻教子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12章 蒯蔡兩族第370章 叛逃之兵第15章 劉琮的忠告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49章 錢是大問題第400章 荀攸四策第26章 荊襄第二世家第802章 啓程北上第1109章 中原大戰(八)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538章 馬超造反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685章 小人物的抉擇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638章 被迫撤軍第304章 耀武揚威第420章 強硬反擊(下)第711章 商議遷都第864章 刺殺敵酋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630章 兩軍對峙第1005章 權利不容第441章 柴桑突圍(上)第204章 初談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675章 痛擊援軍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481章 族兄劉璉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28章 初臨武昌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309章 撲朔迷離第476章 收藏之器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181章 黃祖之死第405章 趙雲歸心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285章 順水人情第790章 挖渠引水第817章 羯人騎兵第844章 孫權遇刺第946章 腹下毒刺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51章 水深九尺的小衙門第157章 撿軟的捏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89章 同進共退第64章 趁夜殺人第286章 魯肅弔唁
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1000章 科舉消息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1058章 正奇之爭第634章 夜攻合肥第275章 鑽入圈套第452章 舉棋不定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605章 龐統心事第493章 諸葛平南策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665章 斷旗示警第963章 失蹤之謎第262章 膽識過人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670章 第二戰線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626章 隔空過招第9章 初見劉備第1126章 梟雄謝幕第91章 積極救援第533章 漢中風雲(三)第347章 賈詡之謀第484章 運籌帷幄第25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533章 漢中風雲(三)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221章 夏口談判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2章 一輛牛車第5章 生死一線第12章 蒯蔡兩族第1057章 灕水建城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890章 又見大喬第909章 人口戰略第1111章 鄴都隱憂第785章 相妻教子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12章 蒯蔡兩族第370章 叛逃之兵第15章 劉琮的忠告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49章 錢是大問題第400章 荀攸四策第26章 荊襄第二世家第802章 啓程北上第1109章 中原大戰(八)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538章 馬超造反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685章 小人物的抉擇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638章 被迫撤軍第304章 耀武揚威第420章 強硬反擊(下)第711章 商議遷都第864章 刺殺敵酋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630章 兩軍對峙第1005章 權利不容第441章 柴桑突圍(上)第204章 初談第983章 解開心結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675章 痛擊援軍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481章 族兄劉璉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28章 初臨武昌第1025章 吳郡之戰(上)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309章 撲朔迷離第476章 收藏之器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181章 黃祖之死第405章 趙雲歸心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285章 順水人情第790章 挖渠引水第817章 羯人騎兵第844章 孫權遇刺第946章 腹下毒刺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51章 水深九尺的小衙門第157章 撿軟的捏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89章 同進共退第64章 趁夜殺人第286章 魯肅弔唁